图书介绍

人体形态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人体形态学
  • 张金萍主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102407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64页
  • 文件大小:155MB
  • 文件页数:480页
  • 主题词:人体形态学-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人体形态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一、人体形态学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1

二、人体的组成 1

三、人体形态学的分类 1

四、人体形态学的研究技术 1

(一)大体形态学的研究技术 1

(二)显微形态学的研究技术 2

五、人体形态学的基本术语 4

(一)标准姿势(解剖学姿势) 4

(二)常用方位术语 4

(三)常用切面术语 4

六、人体形态学的学习方法 6

(一)形态结构与功能相结合 6

(二)理论与实际密切联系 6

(三)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6

(四)动态与发展的概念 7

第二章 细胞 8

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 10

一、细胞膜 10

(一)细胞膜的化学成分 10

(二)细胞膜的分子结构 10

二、细胞质 11

(一)核糖体 11

(二)内质网 11

(三)线粒体 11

(四)高尔基复合体 11

(五)溶酶体 12

(六)微体 12

(七)中心体 12

(八)细胞骨架 12

(九)包含物 13

三、细胞核 13

(一)核膜 13

(二)染色质和染色体 14

(三)核仁 14

第二节 细胞的增殖 14

一、间期 15

(一)DNA合成前期(G1期) 15

(二)DNA合成期(S期) 15

(三)DNA合成后期(G2期) 15

二、分裂期 15

第三章 基本组织 16

第一节 上皮组织 16

一、被覆上皮 16

(一)被覆上皮的分类 16

(二)被覆上皮的结构 17

二、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19

(一)上皮细胞的游离面 19

(二)上皮细胞的侧面 20

(三)上皮细胞的基底面 21

三、腺上皮和腺 21

(一)腺的分类 21

(二)外分泌腺的结构和分类 21

四、上皮组织的化生 21

第二节结缔组织 22

一、疏松结缔组织 23

(一)细胞外基质 24

(二)细胞 25

二、致密结缔组织 27

三、脂肪组织 28

四、网状组织 28

五、软骨组织与软骨 28

(一)软骨组织 28

(二)软骨 29

六、骨组织 29

(一)骨组织的基本结构 29

(二)骨密质和骨松质的结构特点 31

七、血液 31

(一)红细胞 32

(二)白细胞 33

(三)血小板 34

第三节 肌组织 35

一、骨骼肌 35

(一)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35

(二)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36

二、心肌 37

(一)心肌纤维的光镜结构 37

(二)心肌纤维的超微结构 37

三、平滑肌 38

四、肌组织的增生与肥大 38

(一)增生 38

(二)肥大 39

第四节 神经组织 39

一、神经元 39

(一)神经元的形态结构 39

(二)神经元的分类 41

二、突触 42

(一)突触的类型 42

(二)化学突触的结构 43

三、神经胶质细胞 44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 44

(二)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 45

四、神经纤维 45

(一)有髓神经纤维 45

(二)无髓神经纤维 46

(三)神经冲动的传导 47

五、神经末梢 47

(一)感觉神经末梢 47

(二)运动神经末梢 48

第四章 组织病理学基础 50

第一节 组织、细胞的损伤与修复 50

一、组织、细胞的损伤 50

(一)原因与发生机制 50

(二)形态学变化 51

二、组织、细胞的修复 56

(一)再生 56

(二)纤维性修复 57

(三)创伤愈合 58

第二节 炎症 59

一、概述 59

二、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 60

(一)变质 60

(二)渗出 60

(三)增生 65

三、炎症的类型 65

(一)变质性炎症 66

(二)渗出性炎症 66

(三)增生性炎症 67

四、炎症的局部表现与全身反应 68

(一)炎症的局部表现 68

(二)炎症的全身反应 69

五、炎症的临床分型和结局 69

(一)炎症的临床分型 69

(二)炎症的结局 70

第三节 肿瘤 71

一、肿瘤的概念 71

二、肿瘤的一般形态和结构 71

(一)肿瘤的肉眼观形态 71

(二)肿瘤的镜下组织结构 72

三、肿瘤的异型性 72

(一)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 73

(二)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73

四、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74

(一)肿瘤的生长 74

(二)肿瘤的扩散 75

五、肿瘤的分级与分期 76

六、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77

(一)局部影响 77

(二)全身影响 77

七、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78

八、肿瘤的命名和分类 78

(一)命名原则 78

(二)分类 79

九、常见肿瘤举例 79

(一)上皮组织肿瘤 79

(二)间叶组织肿瘤 82

十、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概述 84

第五章 运动系统 86

第一节骨 86

一、概述 86

二、躯干骨 88

三、颅骨 91

(一)颅骨的组成 91

(二)颅的整体观 93

四、上肢骨 96

(一)上肢带骨 96

(二)自由上肢骨 97

五、下肢骨 99

(一)下肢带骨 99

(二)自由下肢骨 100

第二节 骨连结 102

一、概述 102

二、躯干骨的连结 104

(一)脊柱 104

(二)胸廓 105

三、颅的连结 106

四、上肢骨的连结 107

(一)上肢带骨的连结 107

(二)自由上肢骨的连结 107

五、下肢骨的连结 109

(一)下肢带骨的连结 109

(二)自由下肢骨的连结 111

第三节 骨骼肌 114

一、概述 114

(一)肌的结构和形态 114

(二)肌的起止、配布和作用 115

(三)肌的辅助装置 115

二、头肌 117

(一)面肌 117

(二)咀嚼肌 117

三、颈肌 118

(一)浅群 118

(二)深群 118

四、躯干肌 118

(一)背肌 118

(二)胸肌 120

(三)膈 121

(四)腹肌 121

五、四肢肌 124

(一)上肢肌 124

(二)上肢的局部结构 128

(三)下肢肌 128

(四)下肢的局部结构 132

第四节 常用骨性标志与肌性标志 132

一、常用骨性标志 132

二、常用肌性标志 133

第六章 脉管系统 135

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 135

一、概述 135

(一)组成 135

(二)血液循环 135

(三)血管吻合及侧支循环 136

二、血管壁的微细结构 137

(一)毛细血管 137

(二)动脉 139

(三)静脉 141

(四)静脉瓣 142

(五)微循环 142

三、心 143

(一)心的位置与外形 143

(二)心的各腔 145

(三)心的构造 147

(四)心的传导系统 149

(五)心的血管 150

(六)心包 151

(七)心的体表投影 152

四、肺循环的血管 153

(一)肺循环的动脉 153

(二)肺循环的静脉 153

五、体循环的血管 153

(一)体循环的动脉 153

(二)体循环的静脉 167

第二节 淋巴系统 176

一、淋巴管道 177

(一)毛细淋巴管 177

(二)淋巴管 177

(三)淋巴干 178

(四)淋巴导管 178

二、淋巴组织 179

(一)弥散淋巴组织 179

(二)淋巴小结 179

(三)淋巴索 179

三、淋巴器官 179

(一)胸腺 180

(二)脾 181

(三)淋巴结 183

第三节 临床应用 189

一、心内注射与心包穿刺 189

(一)心内注射术 189

(二)心包穿刺术 189

二、动脉穿刺 189

(一)颈总动脉穿刺 189

(二)股动脉穿刺 189

三、静脉穿刺 190

(一)头皮静脉穿刺 190

(二)颈外静脉穿刺 190

(三)锁骨下静脉穿刺 190

第四节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190

一、充血 191

(一)动脉性充血 191

(二)静脉性充血 191

二、出血 192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92

(二)病理变化 193

(三)对机体的影响 193

三、血栓形成 193

(一)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 193

(二)血栓形成的过程与血栓的形态 195

(三)血栓的转归 196

(四)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196

四、栓塞 197

(一)栓子运行的途径 197

(二)栓塞的类型 197

五、梗死 198

(一)梗死的病因和条件 199

(二)梗死的类型与形态 199

(三)梗死对机体的影响 200

第五节 常见脉管系统疾病的形态学基础 200

一、动脉粥样硬化 200

(一)病理变化 200

(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201

二、高血压 203

(一)类型 203

(二)病理变化 203

第七章 消化系统 206

(一)胸部的标志线 207

(二)腹部的分区 207

第一节 消化管 208

一、口腔 208

(一)口唇与颊 208

(二)腭 208

(三)舌 209

(四)牙 209

二、咽 211

(一)鼻咽 211

(二)口咽 211

(三)喉咽 212

三、消化管壁的一般组织结构 212

(一)黏膜 212

(二)黏膜下层 213

(三)肌层 214

(四)外膜 214

四、食管 214

(一)食管的位置和形态 214

(二)食管壁的微细结构 215

五、胃 216

(一)胃的形态和分部 216

(二)胃的位置和毗邻 216

(三)胃壁的微细结构 216

六、小肠 219

(一)十二指肠 219

(二)空肠和回肠 220

(三)小肠壁的微细结构 220

七、大肠 223

(一)盲肠与阑尾 223

(二)结肠 224

(三)直肠 225

(四)肛管 225

(五)大肠壁的微细结构 226

八、消化管的免疫功能 226

九、胃肠的内分泌细胞 227

第二节 常见消化管疾病的形态学基础 227

一、消化性溃疡 227

(一)概述 227

(二)病理变化 228

(三)结局及并发症 228

(四)临床病理联系 229

二、阑尾炎 230

(一)概述 230

(二)类型及病变特点 230

第三节 消化腺 231

一、口腔腺 231

(一)腮腺 231

(二)下颌下腺 231

(三)舌下腺 231

二、胰 231

(一)胰的形态 231

(二)胰的位置和毗邻 232

(三)胰的微细结构 232

三、肝 233

(一)肝的形态 234

(二)肝的位置和毗邻 235

(三)肝分叶和分段 235

(四)肝外胆道系统 236

(五)肝的微细结构 237

第四节 常见消化腺疾病的形态学基础 240

一、病毒性肝炎 240

(一)概述 240

(二)病理变化 240

(三)类型及病变特点 241

二、肝硬化 243

(一)概述 243

(二)病理变化 244

(三)临床病理联系 244

第五节 腹膜 247

一、概述 247

二、腹膜与腹、盆腔器官的关系 248

(一)腹膜内位器官 248

(二)腹膜间位器官 248

(三)腹膜外位器官 248

三、腹膜形成的结构 248

(一)网膜 249

(二)系膜 250

(三)韧带 251

(四)隐窝和陷凹 251

第八章 呼吸系统 252

第一节 呼吸道 253

一、鼻 253

(一)外鼻 253

(二)鼻腔 253

(三)鼻窦 254

二、喉 254

(一)喉软骨 254

(二)喉的连结 256

(三)喉肌 257

(四)喉腔 257

三、气管与主支气管 258

(一)气管 258

(二)主支气管 258

(三)气管与主支气管壁的微细结构 258

第二节肺 259

一、肺的位置和形态 259

二、肺内支气管和支气管肺段 260

三、肺的微细结构 261

(一)肺导气部 261

(二)呼吸部 261

第三节 胸膜与纵隔 264

一、胸膜 264

(一)胸膜的概念 264

(二)胸膜的分部及胸膜隐窝 264

(三)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 264

二、纵隔 265

第四节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形态学基础 267

一、肺炎 267

(一)大叶性肺炎 267

(二)小叶性肺炎 268

(三)间质性肺炎 269

二、肺结核 269

(一)概述 269

(二)肺结核类型及病变特点 270

第九章 泌尿系统 273

第一节肾 273

一、肾的位置和形态 273

(一)肾的位置 273

(二)肾的形态 274

二、肾的被膜与固定 275

(一)纤维囊 275

(二)脂肪囊 275

(三)肾筋膜 275

三、肾的结构 275

(一)肾的一般结构 275

(二)肾的微细结构 276

四、肾的血管 283

第二节 输尿管 283

第三节 膀胱 284

一、膀胱的形态 284

二、膀胱的位置 284

三、膀胱的黏膜特点 285

第四节 尿道 286

第五节 常见泌尿系统疾病的形态学基础 286

一、肾小球肾炎 286

(一)概述 286

(二)基本病理变化 287

(三)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287

(四)常见类型及病变特点 288

二、肾盂肾炎 292

(一)概述 292

(二)类型及病变特点 292

第十章 生殖系统 295

第一节 男性生殖系统 295

一、睾丸 295

(一)睾丸的位置和形态 295

(二)睾丸的微细结构 296

二、生殖管道 299

(一)附睾 299

(二)输精管 300

(三)射精管 301

三、附属腺 301

(一)精囊 301

(二)前列腺 301

(三)尿道球腺 303

四、外生殖器 303

(一)阴囊 303

(二)阴茎 303

(三)男性尿道 305

五、常见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形态学基础 306

(一)急性睾丸炎 306

(二)附睾炎 306

(三)前列腺增生 306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 306

一、卵巢 307

(一)卵巢的位置和形态 307

(二)卵巢的微细结构 307

二、输卵管 312

(一)输卵管的位置和分部 312

(二)输卵管的微细结构 313

三、子宫 313

(一)子宫的形态 313

(二)子宫的位置 314

(三)子宫的固定装置 314

(四)子宫壁的微细结构 315

(五)常见子宫疾病的形态学基础 317

四、阴道 318

(一)阴道的位置和形态 318

(二)阴道黏膜的结构特点 318

五、外生殖器 318

(一)阴阜 318

(二)大阴唇 318

(三)小阴唇 319

(四)阴道前庭 319

(五)阴蒂 319

(六)前庭球 319

(七)前庭大腺 319

六、乳房 319

(一)乳房的位置和形态 319

(二)乳房的一般结构 320

七、会阴 320

第十一章 感觉器 322

第一节 视器 322

一、眼球 322

(一)眼球壁 323

(二)眼球内容物 326

二、眼副器 326

(一)眼睑 326

(二)结膜 327

(三)泪器 327

(四)眼球外肌 328

三、眼的血管 329

(一)眼的动脉 329

(二)眼的静脉 329

(三)眼底血管观察 329

第二节 前庭蜗器 330

一、外耳 331

(一)耳廓 331

(二)外耳道 331

(三)鼓膜 331

二、中耳 331

(一)鼓室 331

(二)咽鼓管 333

(三)乳突小房和乳突窦 334

三、内耳 334

(一)骨迷路 334

(二)膜迷路 335

(三)声波的传导 336

第十二章 神经系统 337

第一节 概述 337

一、神经系统的区分 337

二、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337

三、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338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 339

一、脊髓 339

(一)脊髓的外形 340

(二)脊髓节段及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340

(三)脊髓的内部结构 340

(四)脊髓的功能 343

二、脑 343

(一)脑干 344

(二)小脑 350

(三)间脑 353

(四)端脑 356

第三节 中枢神经传导通路 364

一、感觉传导通路 364

(一)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364

(二)痛觉、温度觉和粗触觉传导通路 365

(三)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365

(四)听觉传导通路 367

二、运动传导通路 367

(一)锥体系 367

(二)锥体外系 371

第四节 脊髓和脑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371

一、脊髓和脑的被膜 371

(一)脊髓的被膜 371

(二)脑的被膜 371

二、脊髓和脑的血管 374

(一)脊髓的血管 374

(二)脑的血管 374

三、脑脊液及其循环 379

第五节 周围神经系统 379

一、脊神经 380

(一)脊神经的组成及分支 380

(二)脊神经前支及其形成的神经丛 381

二、脑神经 391

(一)嗅神经 392

(二)视神经 392

(三)动眼神经 392

(四)滑车神经 394

(五)三叉神经 394

(六)展神经 396

(七)面神经 396

(八)前庭蜗神经 399

(九)舌咽神经 399

(十)迷走神经 400

(十一)副神经 401

(十二)舌下神经 401

三、内脏神经 403

(一)内脏运动神经 403

(二)内脏感觉神经 407

第十三章 内分泌系统 409

第一节 概述 409

第二节 甲状腺 410

一、甲状腺的形态和位置 410

二、甲状腺的微细结构 410

(一)滤泡 411

(二)滤泡旁细胞 411

第三节 甲状旁腺 411

一、甲状旁腺的形态和位置 411

二、甲状旁腺的微细结构 412

(一)主细胞 412

(二)嗜酸性细胞 412

第四节 肾上腺 412

一、肾上腺的形态和位置 412

二、肾上腺的微细结构 412

(一)皮质 412

(二)髓质 413

三、肾上腺的血管分布 414

第五节 垂体 414

一、垂体的形态和位置 414

二、垂体的微细结构 414

(一)腺垂体 415

(二)神经垂体 417

第六节 松果体 418

一、松果体的形态和位置 418

二、松果体的微细结构 418

第七节 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 419

第十四章 人体胚胎学概论 420

第一节 人胚的早期发育 420

一、生殖细胞和受精 420

(一)生殖细胞 420

(二)受精 421

二、卵裂与胚泡形成 422

(一)卵裂 422

(二)胚泡的形成 423

三、植入与蜕膜 424

(一)植入 424

(二)蜕膜 425

四、胚层的形成 426

(一)二胚层胚盘及相关结构的形成(第2周) 426

(二)三胚层胚盘及相关结构的形成(第3周) 427

五、三胚层的分化和胚体外形建立 428

(一)三胚层的分化 428

(二)胚体外形建立 430

第二节 胎膜和胎盘 432

一、胎膜 432

(一)绒毛膜 432

(二)卵黄囊 433

(三)尿囊 434

(四)羊膜 434

(五)脐带 434

二、胎盘 435

(一)胎盘的结构 435

(二)胎盘的血液循环和胎盘屏障 435

(三)胎盘的功能 436

第三节 双胎、多胎和联体双胎 436

一、双胎 436

(一)单卵双胎 436

(二)双卵双胎 436

二、多胎 437

三、联体双胎 437

第四节 胚胎各期外形的特征和胚胎龄的推算 437

一、胚胎各期外形的特征 437

二、胚胎龄的推算和预产期的计算 439

(一)胚胎龄的推算 439

(二)预产期的计算 439

第五节 胎儿血液循环及出生后的变化 440

一、胎儿血液循环的途径 440

二、胎儿血液循环的特点 441

三、胎儿出生后血液循环的变化 441

第六节 生殖工程 442

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442

(一)人工授精技术 442

(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第一代“试管婴儿” 442

(三)单精子卵细胞浆内显微注射、胚胎移植技术——第二代“试管婴儿” 442

(四)体外受精-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第三代“试管婴儿” 442

二、体细胞无性生殖技术——生殖克隆 443

中英文术语对照索引 444

主要参考文献 463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