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汤液经方 伤寒杂病论传真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汤液经方  伤寒杂病论传真
  • 冯世纶,张长恩主编;闫志安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80194539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44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570页
  • 主题词:伤寒杂病论-经方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汤液经方 伤寒杂病论传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 3

第一篇 中国汤液经方考究 3

第1章 《伤寒杂病论》溯源 3

一、《伤寒杂病论》与《马王堆汉墓帛书》有着亲缘关系 3

二、《伤寒杂病论》与《神农本草经》一脉相承 4

三、《伤寒杂病论》雏形是《汤液经法》 5

第2章 《伤寒杂病论》与《马王堆汉墓帛书》和《内经》 8

一、从《帛书》的成书年代看 8

二、从治痉的方法看 8

三、从所用方药看 11

四、从史书记载看 12

第3章 经方探究 14

一、经方的概念 14

二、经方的源流 15

三、经方的特点 18

第4章 经方《伤寒论》的辨证论治体系 21

一、什么叫辨证论治 21

二、《伤寒论》的辨证论治的形成 21

三、论六经与八纲 23

四、治则简介 28

五、论方证 29

六、辨证论治的实质 32

第5章 经方的方证体系 36

一、方证概念 36

二、经方的渊源是古代方证 36

三、六经理论的形成诞生了《伤寒杂病论》 37

四、方证给人以规矩 38

五、辨方证与对号入座 39

六、对方证的再认识 41

一、平脉与病脉 45

第6章 经方的脉诊 45

二、诊脉法 49

三、辨脉法 50

第7章 经方的表阳证(太阳病) 52

一、怎样认识表阳证(太阳病) 52

二、表阳证的治疗大法 54

三、表阳证的常见方证 54

第8章 经方的表阴证(少阴病) 62

一、少阴病与六经理论概念 62

二、少阴病提纲和脉证 64

三、少阴病的治则 66

四、表阴证治禁 67

五、表阴证的方证 68

第9章 经方的里阳证(阳明病) 71

一、里阳证概念 71

二、里阳证的治则 72

三、里阳证主要方证 73

四、论治阳明病宜注意的几点 77

第10章 经方的里阴证(太阴病) 78

一、里阴证概念 78

二、里阴证的治则 78

三、里阴证主要方证 79

四、太阴病在六经病中的地位 81

第11章 经方的半表半里阳证(少阳病) 83

一、半表半里阳证概念 83

二、半表半里阳证的特点 83

三、半表半里阳证的治则 84

四、半表半里阳证的主要方证 85

五、小柴胡汤方证引思 86

一、厥阴病的概念疑难 90

第12章 经方的半表半里阴证(厥阴病) 90

二、从厥阴病治则所悟 92

三、从厥阴病的主要方证验证 94

第13章 从日本的小柴胡汤事件说起 97

一、关于小柴胡汤的“副作用” 97

二、关于中医中药现代化 98

三、关于中医学术与中医教育 99

第14章 《伤寒杂病论》再溯源 101

一、张仲景并非据《内经》撰写《伤寒杂病论》 101

二、《伤寒杂病论》源自经方理论体系 103

三、《伤寒杂病论》的六经来自八纲 105

四、辨方证产生了六经理论 106

附:书评 112

读《经方传真有感》 112

幸读《经方传真》确得经验真传 114

期望《伤寒杂病论传真》出版(来信摘抄) 116

读《经方传真》有感 119

第二篇 伤寒论传真 119

第15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起第1条迄30条) 119

桂枝汤方 123

桂枝加葛根汤方 125

桂枝加附子汤方 127

桂枝去芍药汤方 128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128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129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130

白虎加人参汤方 130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131

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方 132

四逆汤方 133

调胃承气汤方 133

芍药甘草汤方 133

甘草干姜汤方 133

第16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起31条迄127条) 135

葛根汤方 135

葛根加半夏汤方 136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136

麻黄汤方 137

小柴胡汤方 138

大青龙汤方 139

小青龙汤方 140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方 141

干姜附子汤方 146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方 147

桂枝甘草汤方 148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148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149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149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150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150

茯苓四逆汤方 151

五苓散方 152

茯苓甘草汤方 153

栀子豉汤方 154

栀子甘草豉汤方 154

栀子生姜豉汤方 155

栀子厚朴汤方 155

栀子干姜汤方 156

真武汤方 156

小建中汤方 162

大柴胡汤方 163

柴胡加芒硝汤方 164

桃核承气汤方 165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 165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 167

桂枝加桂汤方 169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170

抵当汤方 172

抵当丸方 173

第17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起128条迄178条) 174

大陷胸丸方 175

大陷胸汤方 177

小陷胸汤方 178

白散方 180

文蛤汤方 180

柴胡桂枝汤方 183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184

半夏泻心汤方 186

十枣汤方 187

大黄黄连泻心汤方 188

附子泻心汤方 189

生姜泻心汤方 190

甘草泻心汤方 191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191

旋覆代赭汤方 192

桂枝人参汤方 193

瓜蒂散方 194

黄芩汤方 196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196

桂枝附子汤方 197

黄连汤方 197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方 198

甘草附子汤方 199

白虎汤方 199

炙甘草汤方 200

第18章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起179条迄262条) 204

调胃承气汤方 213

大承气汤方 215

小承气汤方 215

猪苓汤方 222

蜜煎导方 225

猪胆汁方 226

茵陈蒿汤方 226

大承承气汤方(见208条) 227

吴茱萸汤方 229

麻子仁丸方 231

栀子蘖皮汤方 236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 236

第19章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起263条迄272条) 239

第20章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起273条迄280条) 243

桂枝加芍药汤方 245

桂枝加大黄汤方 245

第21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起281条迄325条) 247

麻黄细辛附子汤方 252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 253

黄连阿胶汤方 254

附子汤方 254

桃花汤方 255

吴茱萸汤方 256

桔梗汤方 257

甘草汤方 257

猪肤汤方 257

苦酒汤方 258

半夏散及汤方 258

白通汤方 259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方 261

真武汤方 262

通脉四逆汤方 262

四逆散方 263

第22章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起326条迄381条) 268

乌梅丸方 274

当归四逆汤方 277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 278

麻黄升麻汤方 280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方 281

白头翁汤方 284

第23章辨霍乱病脉证并治(起382条迄391条) 289

四逆加人参汤方 291

理中丸方 292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方 293

第24章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起392条迄398条) 295

烧裈散方 295

枳实栀子豉汤方 296

栀子大黄汤方 296

牡蛎泽泻散方 296

竹叶石膏汤方 297

第三篇 金匮要略传真金匮要略方论序(原序) 301

第25章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301

第26章 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第二 304

栝楼桂枝汤方 306

大承气汤方 307

葛根汤方 307

麻黄加术汤方 309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方 310

防己黄耆汤方 310

桂枝附子汤方 311

白术附子汤方 312

甘草附子汤方 312

白虎加人参汤方 313

一物瓜蒂汤方 314

第27章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第三 315

百合知母汤方 316

滑石代赭汤方 316

百合鸡子汤方 316

百合洗方 317

栝楼牡蛎散方 317

百合地黄汤方 317

百合滑石散方 318

甘草泻心汤方 319

苦参汤方 319

雄黄熏法方 319

赤小豆当归散方 320

升麻鳖甲汤方 321

第28章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322

鳖甲煎丸方 323

白虎加桂枝汤方 324

蜀漆散方 324

牡蛎汤方(附方1) 324

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方(附方2) 325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附方3) 325

第29章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326

风引汤方 327

侯氏黑散方 327

防己地黄汤方 328

头风摩散方 328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 329

乌头汤方 330

矾石汤方(附方1) 330

古今录验续命汤方(附方2) 331

千金三黄汤方(附方3) 331

近效术附汤方(附方4) 331

崔氏八味丸方(附方5) 332

越婢加术汤方(附方6) 332

第30章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333

黄耆桂枝五物汤方 333

天雄散方 335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 335

小建中汤方 337

黄耆建中汤方 337

薯蓣丸方 338

酸枣仁汤方 338

大黄?虫丸方 339

千金翼炙甘草汤方(附方1) 339

肘后獭肝散方(附方2) 340

第31章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 341

甘草干姜汤方 343

射干麻黄汤方 343

皂荚丸方 343

厚朴麻黄汤方 344

泽漆汤方 344

桔梗汤方 345

葶苈大枣泻肺汤方 345

麦门冬汤方 345

越婢加半夏汤方 346

小青龙加石膏汤方 346

外台炙甘草汤方(附方1) 347

千金甘草汤方(附方2) 347

生姜甘草汤方(附方3) 347

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方(附方4) 347

桔梗白散方(附方5) 347

苇茎汤方(附方6) 348

第32章 奔豚气病脉证并治第八 349

奔豚汤方 349

桂枝加桂汤方 350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351

第33章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 352

枳实薤白桂枝汤方 353

栝楼薤白白酒汤方 353

人参汤方 354

茯苓杏仁甘草汤方 354

橘枳姜汤方 354

薏苡附子散方 355

桂枝生姜枳实汤方 355

乌头赤石脂丸方 356

九痛丸方(附方) 356

第34章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 357

厚朴七物汤方 359

厚朴三物汤方 359

大建中汤方 360

大黄附子汤方 361

赤丸方 361

乌头桂枝汤方 362

当归生姜羊肉汤方 362

大乌头煎方 362

乌头汤方(附方1) 363

柴胡桂枝汤方 363

(附方2) 363

走马汤方(附方3) 364

瓜蒂散方(附方4) 365

第35章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366

旋覆花汤方 367

麻子仁丸方 369

甘姜苓术汤方 370

第36章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372

苓桂术甘汤方 374

甘遂半夏汤方 375

木防己汤方 376

十枣汤方 376

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方 377

泽泻汤方 377

厚朴大黄汤方 377

小半夏汤方 378

己椒苈黄丸方 378

小半夏加茯苓汤方 379

五苓散方 379

外台茯苓饮方(附方) 379

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方 381

苓甘五味姜辛汤方 381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半夏汤方 382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方 382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仁黄汤方 383

第37章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384

文蛤散方 385

栝楼瞿麦丸方 386

蒲灰散方 386

滑石白鱼散方 387

茯苓戎盐汤方 387

猪苓汤方 388

第38章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389

越婢加术汤方 391

越婢汤方 395

防己茯苓汤方 396

甘草麻黄汤方 396

麻黄附子汤方 397

黄耆桂枝苦酒汤方 398

桂枝加黄耆汤方 398

防已黄耆汤方(附方) 400

枳术汤方 400

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方 400

第39章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401

茵陈蒿汤方 404

硝石矾石散方 405

栀子大黄汤方 405

猪膏发煎方 406

茵陈五苓散方 406

大黄硝石汤方 406

瓜蒂汤(附方1) 407

千金麻黄醇酒汤方(附方2) 407

第40章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第十六 409

半夏麻黄丸方 411

柏叶汤方 411

黄土汤方 411

泻心汤方 412

第41章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 413

吴茱萸汤方 414

半夏泻心汤方 415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415

猪苓散方 416

四逆汤方 416

大半夏汤方 417

大黄甘草汤方 417

茯苓泽泻汤方 418

文蛤汤方 418

半夏干姜散方 419

生姜半夏汤方 419

橘皮汤方 419

橘皮竹茹汤方 420

小承气汤方(附方1) 424

诃梨勒散方 424

紫参汤方 424

黄芩汤方(附方2) 425

第42章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426

薏苡附子败酱散方 426

大黄牡丹皮汤方 427

王不留行散方 428

排脓散方 428

排脓汤方 428

第43章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并治第十九 430

鸡屎白散方 430

蜘蛛散方 431

甘草粉蜜汤方 432

第44章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433

桂枝茯苓丸方 434

当归芍药散方 435

芎归胶艾汤方 435

干姜半夏人参丸方 436

当归贝母苦参丸方 436

葵子茯苓散方 436

当归散方 437

白术散方 437

第45章 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 438

当归生姜羊肉汤方 439

枳实芍药散方 439

下瘀血汤方 440

竹叶汤方 441

竹皮大丸方 441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方 442

千金三物黄芩汤方(附方1) 442

千金内补当归建中汤方(附方2) 442

第46章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444

半夏厚朴汤方 445

甘麦大枣汤方 446

温经汤方 448

土瓜根散方 448

大黄甘遂汤方 449

抵当汤方 449

矾石丸方 450

红蓝花酒方 450

肾气丸方 451

蛇床子散方 451

狼牙汤方 451

膏发煎方 452

小儿疳虫蚀齿方 452

二、太阳病的三大类型 455

一、太阳病的意义 455

第47章 太阳病 455

第四篇 伤寒约言录 455

三、太阳病的治疗原则 456

四、发汗剂的禁用 463

五、表证与里证的关系 463

六、表证与半表半里证的关系 466

七、表证与停饮的关系 477

八、表证与虚寒的关系 481

九、表证与瘀血的关系 485

十、表证与虚热的关系 488

十一、表证与下利证的关系 490

十二、表证与结胸证的关系 491

十三、表证与痞证的关系 497

十四、表证与风湿的关系 504

二、阳明病的病理概述 506

三、阳明病的三因二类 506

一、阳明病的特征 506

第48章 阳明病 506

四、阳明病的治疗原则 507

五、阳明病的清法 514

六、阳明病的蓄血证 514

七、阳明病的水毒为病 514

八、阳明病发黄证治 515

九、太阳阳明合病并病少阳阳明合病并病 518

十、里证的变化 518

第49章 少阳病 521

一、少阳病的特点 521

二、少阳病的发生 521

三、少阳病的两大类型 521

四、少阳病的病理概述 521

七、有关以心下痞为应用目的的方剂 522

五、少阳病的治疗原则 522

六、有关以胸胁苦满为应用目的的方剂 522

八、有关以虚烦为应用目的的方剂 523

九、有关以下利与呕为应用目的的方剂 523

十、有关以结胸为应用目的的方剂 523

十一、有关以强壮滋阴为应用目的的方剂 523

第50章 太阴病 524

一、太阴病的特征 524

二、三阴病不分风寒的类别 524

三、有关太阴病的病理概述 524

四、太阴病的治疗原则 524

五、见于本病的方剂 525

四、少阴病可有二死只有一生 528

三、少阴病的治疗禁忌 528

二、少阴病的病理说明 528

一、少阴病的特征 528

第51章 少阴病 528

五、少阴病的治疗原则 529

六、少阴病的方剂 529

七、阴阳表里错综证的治法 532

八、少阴热化证 533

九、类似少阴的外证 535

第52章 厥阴病 538

一、厥阴病的特征 538

二、厥阴病的病理 538

三、厥利呕哕之为证非阴病所独有 538

四、关于厥之方证 539

五、关于下利之方证 540

六、关于呕吐之方证 540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