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烧伤治疗学 第3版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烧伤治疗学  第3版
  • 杨宗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71451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637页
  • 文件大小:94MB
  • 文件页数:664页
  • 主题词:烧伤-治疗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烧伤治疗学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 1

一、皮肤的正常结构 2

第一节 皮肤的正常结构与功能 2

二、皮肤的生理功能 3

一、烧伤面积的估计 5

第二节 烧伤面积和深度的估计 5

二、烧伤深度的估计 7

第三节 烧伤严重程度分类 10

二、目前我国烧伤严重程度分类方法 11

一、1970年上海全国烧伤会议拟订的分类法 11

第一节 热能对局部组织和全身的损害 13

第二章 烧伤的病理形态学校改变 13

一、烧伤的分度及各度的形态学变化 14

第二节 烧伤局部的病理变化 14

三、烧伤创面感染 19

二、烧伤创面皮肤移植的形态学变化 19

二、烧伤血行播散性真菌感染 21

一、烧伤败血症及脓毒血症 21

第三节 烧伤全身性感染与炎症反应 21

三、烧伤的炎症反应 23

四、烧伤内毒素血症的病理变化 26

一、呼吸系统的病理改变 27

第四节 烧伤的内脏病理变化 27

二、心血管系统的病理改变 37

三、消化系统的病理改变 41

四、泌尿系统的病理改变 51

五、生殖系统的病理改变 55

六、淋巴、造血系统的病理改变 57

七、内分泌系统的病理改变 59

八、中枢神经系统的病理改变 64

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机制 66

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因和分型 66

第五节 烧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理变化 66

一、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概念 66

四、烧伤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理变化 68

第一节 体液渗出期 72

第三章 烧伤的临床过程 72

第二节 急性感染期 73

第四节 康复期 74

第三节 创面修复期 74

第一节 热力对皮肤的损害 76

第四章 烧伤后早期病理生理变化 76

二、引起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因子 77

一、烧伤后血管通透性的时相变化 77

第二节 烧伤后早期血管通透性的变化 77

三、烧伤后水肿形成 80

一、氧反常 81

第三节 烧伤后缺血-再灌流损伤 81

二、钙反常 82

一、SIRS的发生机制及其病理生理过程 83

第四节 烧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83

二、SIRS的诊断标准 84

一、水平衡失调 85

第五节 烧伤后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 85

二、电解质平衡失调 86

三、酸碱平衡失调 87

一、血浆容量的变化 88

第六节 烧伤早期血流动力学和心泵功能的变化 88

二、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的变化 89

四、心肌的分子病理变化 90

三、心肌收缩性的变化 90

五、心肌损害的发生机制 91

一、烧伤后局部微循环的变化 92

第七节 烧伤早期微循环的变化 92

三、烧伤后微循环血流的变化 93

二、烧伤后全身微循环的变化 93

二、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变化 94

一、交感-肾上腺髓质反应 94

第八节 烧伤后内分泌功能的变化 94

三、其他腺垂体激素 95

五、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96

四、神经垂体激素-精氨酸血管加压素 96

六、胰岛激素 97

七、组织激素 98

第九节 烧伤后内源性阿片肽的变化 100

三、内啡肽 101

二、强啡肽 101

一、脑啡肽 101

一、烧伤后红细胞的变化 102

第十节 烧伤后血细胞的变化 102

二、烧伤后粒细胞的变化 105

三、烧伤后血小板的变化 106

一、烧伤后凝血因子的变化 107

第十一节 烧伤后凝血-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变化 107

三、烧伤后播散性血管内凝血 108

二、烧伤后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变化 108

一、胃肠道损害 110

第十二节 烧伤后消化系统的变化 110

二、应激性溃疡 111

第十三节 烧伤后肾功能的变化 113

三、肠麻痹 113

二、急性肾功能衰竭 114

一、肾功能障碍的发病因素 114

第十四节 烧伤后早期肝功能的变化 116

第一节 烧伤引起的免疫功能紊乱与伤后并发症的发生 119

第五章 烧伤免疫 119

一、炎症反应过度亢进与伤后并发症 120

二、免疫防御能力过度低下与并发症的发生 122

一、从细胞信号传递角度探索伤后免疫紊乱的发生 126

第二节 伤后免疫功能紊乱的深层次探索 126

二、从细胞的存活与死亡探讨免疫紊乱的发生 130

一、针对过度炎症反应 132

第三节 防治伤后免疫功能紊乱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2

二、改善过度低下的免疫防御能力 133

第四节 从免疫调控角度展望今后的研究方向 135

一、初期(厥逆期) 141

第一节 中医对烧伤的认识及一般治疗法则 141

第六章 烧伤的中医治疗 141

四、恢复期(正虚邪退期) 142

三、晚期(正虚邪实期) 142

二、中期(正盛邪实期) 142

三、厥脱型 143

二、火炽型 143

第二节 烧伤败血症的中医辨证施治 143

一、单纯型 143

第三节 中医舌诊在烧伤防治中的应用 144

五、阴损及阳型 144

四、阴虚型 144

第四节 烧伤的中医外治法 145

一、“灭火” 148

第一节 烧伤的急救 148

第七章 烧伤的急救与后送 148

二、灭火后的处理 149

第二节 后送 150

三、急救注意事项 150

一、就地治疗 151

二、后送 152

一、轻伤员 155

第三节 入院烧伤伤员早期处理程序 155

一、成批烧伤的特点 156

第四节 平时成批烧伤伤员的收容与处理 156

二、重伤员 156

三、成批收容的分类工作 157

二、成批收容的组织工作 157

二、各级医疗单位的治疗范围商榷 158

一、分类与后送 158

第五节 战时烧伤伤员的早期处理 158

三、分段输液 159

一、血容量不足 161

第一节 烧伤休克的病理生理 161

第八章 烧伤休克的防治 161

三、心泵功能障碍 162

二、微循环变化 162

第二节 烧伤休克的诊断 163

第三节 烧伤休克的治疗 165

二、静脉补液治疗 166

一、口服补液治疗 166

三、常用的休克复苏液体 167

四、补液治疗的注意事项 168

五、防治烧伤休克的监测指标 169

三、应用碱性药物纠正酸中毒 171

二、抗生素的应用 171

第四节 烧伤休克的辅助治疗 171

一、镇静、镇痛 171

六、保护、改善重要脏器功能 172

五、氧自由基清除剂的应用 172

四、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172

一、急性脑水肿 173

第五节 烧伤休克期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173

七、其他药物治疗 173

八、其他对症辅助治疗 173

二、急性肺水肿 175

三、心功能障碍 177

四、急性肾功能衰竭 178

二、组织增生 180

一、炎症反应 180

第九章 烧伤创面处理 180

第一节 创面修复基本过程 180

三、基质形成和创面重塑 181

四、创面瘢痕 182

五、生长因子 183

一、早期清创 184

第二节 创面早期处理 184

三、环状焦痂切开减张 186

二、冷疗 186

一、包扎 187

第三节 非手术创面处理方式 187

二、暴露 188

四、湿敷 189

三、包扎与暴露的选择 189

六、浸浴或浸泡 190

五、半暴露 190

一、深度创面转归 191

第四节 深度烧伤创面处理 191

二、深度烧伤处理原则 192

三、切削痂对全身影响 193

四、切痂植皮 194

五、削痂植皮 198

六、焦痂(痂皮)剥除术——“剥痂”术 199

七、蚕食脱痂 200

八、深Ⅱ度烧伤的其他处理方法 201

九、深度大面积烧伤创面处理的经验与教训 202

第五节 感染创面及其处理 203

二、创面特殊感染 204

一、创面感染的处理原则 204

二、喷膜疗法 206

一、结痂的药物 206

第六节 创面用药 206

五、以抗菌作用为主的药物 207

四、促进脱痂的药物 207

三、促进创面愈合的药物 207

一、创面感染 212

第一节 烧伤后感染的来源 212

第十章 烧伤感染 212

一、问题的提出与证明 213

第二节 烧伤肠源性感染 213

二、静脉感染 213

三、呼吸道感染 213

二、肠源性感染的发病机制 214

三、烧伤肠源性感染的防治 216

二、革兰阳性球菌感染 217

一、革兰阴性杆菌感染 217

第三节 病原菌感染 217

三、烧伤真菌感染 218

四、烧伤厌氧菌感染 219

三、避免医源性感染 220

二、抗生素的应用 220

第四节 烧伤全身性感染的防治 220

一、积极处理创面 220

四、烧伤感染的细菌学监测 221

一、主动免疫 222

第五节 烧伤感染的免疫疗法 222

五、连续肾替代疗法 222

二、需氧菌培养 223

一、送检注意事项 223

二、被动免疫 223

第六节 烧伤感染的细菌学检测 223

三、真菌培养 225

四、厌氧菌的细菌学检查 227

第二节 烧伤毒素 233

第一节 概论 233

第十一章 烧伤毒血症 233

二、烧伤毒素的分离提炼 234

一、烧伤毒素的实验依据 234

三、烧伤毒素的理化属性 235

四、烧伤毒素的毒性作用 236

一、内毒素的结构特点及生物学活性 238

第三节 烧伤内毒素血症 238

二、烧伤后内毒素血症及其来源 239

三、内毒素与炎症反应的关系 241

四、内毒素增敏效应在烧伤脓毒症发病中的作用 245

五、烧伤后内毒素血症的临床意义 249

六、烧伤后内毒素血症的防治 251

第四节 细菌外毒素在烧伤毒血症中的地位 254

一、外毒素研究的概况 255

二、烧伤后所能遇见的细菌外毒素 256

一、烧伤后缺血-再灌流损害 263

第一节 烧伤后脏器损害的发病机理 263

第十二章 烧伤内脏并发症 263

二、失控性炎症反应 264

三、血管内皮细胞在烧伤脏器损害发病中的关键作用 265

五、感染 266

四、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在烧伤后脏器损害中的作用 266

一、烧伤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诊断 267

第二节 烧伤后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 267

二、烧伤后MODS的发病情况 269

三、烧伤后MODS的防治 270

一、烧伤后急性肺损伤 273

第三节 肺部并发症 273

二、烧伤后肺部感染 276

一、烧伤后心功能不全 281

第四节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281

二、心律失常 284

三、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 286

第五节 泌尿系统常见并发症 287

四、深静脉血栓形成 287

一、烧伤后肾功能不全 288

三、泌尿系结石 292

二、泌尿系尿路感染 292

一、烧伤后肝功能不全 293

第六节 肝胆道并发症 293

二、非结石性胆囊炎 294

一、急性消化道溃疡 295

第七节 胃肠道并发症 295

三、腹腔挤压综合征 298

二、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 298

一、化脓性骨髓炎与关节炎 299

第八节 骨、关节并发症 299

五、关节周围异常钙化和骨化 300

四、骨骼生长发育畸形 300

二、骨质疏松症 300

三、骨与关节溶解 300

一、电损伤机理 303

第一节 电烧伤 303

第十三章 特殊原因烧伤 303

二、临床特点 304

三、电烧伤的治疗 305

四、电烧伤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309

一、化学烧伤的特点及致伤机理 310

第二节 化学烧伤 310

二、一般处理原则 311

三、常见的化学烧伤 312

二、临床特点 322

一、致病因素 322

第三节 瓦斯爆炸烧伤 322

四、治疗 323

三、现场救治 323

一、概述 324

第四节 皮肤放射性烧伤 324

二、临床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325

三、决定和影响损伤程度的因素 327

五、急救与治疗 328

四、诊断 328

一、头皮烧伤 331

第一节 头面部烧伤 331

第十四章 特殊部位烧伤 331

二、面部烧伤 333

三、眼烧伤 334

四、耳烧伤 338

一、手部烧伤的特点 339

第二节 手烧伤 339

二、手烧伤的处理原则 340

四、手背深Ⅱ度烧伤的手术治疗 341

三、浅Ⅱ度手背烧伤的处理 341

一、骨烧伤 346

第三节 骨关节烧伤 346

五、手背、手掌三度烧伤的处理 346

第四节 会阴部烧伤 347

二、关节烧伤 347

一、热力损伤 349

第一节 吸入性损伤的致伤因素 349

第十五章 吸入性损伤 349

二、烟雾损伤 350

一、即期损伤 351

第二节 吸入性损伤的病理生理 351

二、呼吸功能紊乱 352

三、吸入性损伤后并发呼吸功能障碍的机理 353

第三节 病理形态变化 354

四、远期并发症 354

一、临床征象 356

第四节 吸入性损伤的诊断 356

三、支气管镜检查 357

二、胸部X线检查 357

六、肺功能检查 358

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检查 358

四、133Xe连续闪烁摄影肺扫描图 358

七、临床分度 360

第五节 吸入性损伤的治疗 361

八、临床分期 361

二、防治上呼吸道梗阻 362

一、现场急救 362

三、加强体表烧伤的治疗 363

五、机械通气 364

四、清除分泌物和灌洗 364

八、药物治疗 367

七、防治感染 367

六、体外膜氧合器(ECMO) 367

九、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替代治疗 368

第十六章 烧伤复合伤 370

四、关于心肺损伤 371

三、关于感染 371

第一节 主要临床病理特点 371

一、烧伤创面 371

二、关于休克 371

六、关于造血组织及外周血细胞的变化 372

五、关于肾脏损害 372

一、无烧伤部位软组织损伤的处理 373

第三节 烧伤复合软组织损伤 373

第二节 烧伤复合伤处理的一般原则 373

六、烧伤复合肢体挤压伤的处理 374

五、手烧伤复合严重手外伤的处理 374

二、烧伤部位的软组织伤处理 374

三、软组织的清创 374

四、烧伤复合软组织损伤时大血管损伤的处理 374

二、治疗 375

一、诊断 375

第四节 烧伤合并颅脑外伤 375

二、治疗 377

一、诊断 377

第五节 烧伤复合胸腹部及内脏损伤 377

二、治疗 379

一、诊断 379

第六节 烧伤复合骨关节损伤 379

三、注意事项 381

一、发生情况 382

第七节 放烧复合伤 382

二、主要临床病理特点 383

三、诊断和治疗 386

一、小儿解剖生理特点 391

第一节 小儿烧伤 391

第十七章 小儿及老年烧伤 391

二、小儿烧伤的发生率、致伤原因和预防 393

三、小儿烧伤面积估计 395

五、小儿烧伤休克的特点 396

四、小儿烧伤严重程度的分类 396

六、小儿烧伤创面处理 398

七、小儿烧伤感染 399

八、常见并发症 401

一、老年人的脏器功能 406

第二节 老年烧伤 406

四、治疗原则 409

三、年龄对死亡率的影响 409

二、老年烧伤特点 409

一、循环系统的病理生理变化 412

第一节 麻醉相关的病理生理改变 412

第十章 烧伤麻醉 412

四、手术时的体温调节 413

三、代谢变化 413

二、呼吸系统的病理生理变化 413

四、药效动力学的改变 414

三、肝、肾功能改变的影响 414

第二节 烧伤引起药代及药效动力学变化 414

一、循环改变产生的影响 414

二、低血浆蛋白症的影响 414

一、监测 415

第三节 烧伤麻醉管理 415

二、术中输血输液的掌握 416

三、常用麻醉药物与方法 417

第一节 烧伤后高代谢 421

第十九章 烧伤代谢营养 421

第二节 烧伤病人的营养监测 423

一、目前应用的营养检测方法 424

二、目前尚未普及或尚待完善的营养监测方法 425

一、能量消耗的概念 427

第三节 热能需量 427

二、常用测定能量消耗的方法 428

三、其他测定能量消耗的方法 431

一、负氮平衡 433

第四节 蛋白质氨基酸代谢及其需量 433

三、氨基酸代谢及其需量 434

二、蛋白质需量及高蛋白营养 434

一、高糖血症 438

第五节 糖代谢及其需量 438

三、胰岛素抵抗 439

二、糖异生作用 439

第六节 烧伤后脂肪代谢 440

五、葡萄糖需量 440

四、低糖血症 440

二、酮体代谢 441

一、脂肪酸代谢 441

四、脂肪的作用 442

三、血浆脂蛋白变化 442

六、脂肪乳剂 443

五、补充脂肪的种类及数量 443

七、脂肪乳剂代谢 444

八、非蛋白热量中糖与脂肪比例 445

一、电解质 447

第七节 电解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 447

二、微量元素 453

三、维生素 455

三、促进合成代谢的激素和生长因子 456

二、营养素调理 456

第八节 烧伤代谢反应调理 456

一、神经内分泌反应和炎症介质的调理 456

一、周围静脉营养 458

第九节 营养支持原则、途径、时机及方法 458

四、烧伤营养支持原则 459

三、早期胃肠营养 459

二、选择性应用中心静脉营养 459

一、自体皮片的生长 463

第二节 自体皮片移植术 463

第二十章 皮肤及其他组织的移植 463

第一节 概念 463

二、自体皮片的种类 464

三、皮片的切取 465

四、皮片的移植 470

一、概念 481

第三节 同种异体植皮 481

二、同种异体植皮在临床上的应用 482

四、戊二醛液贮存法 484

三、冷冻干燥法 484

第四节 皮片的保存 484

一、4℃冰箱保存法 484

二、低温保存法 484

三、羊膜 485

二、人造皮 485

第五节 异种皮与皮肤代用品 485

一、异种皮 485

一、概述 486

第六节 皮瓣移植术 486

四、其他生物膜 486

二、局部皮瓣 489

三、带蒂皮瓣 492

第七节 其他组织的移植 503

第一节 表皮细胞的培养 505

第二十一章 组织工程学构建皮肤及其应用 505

一、组织块培养法 506

二、细胞悬液培养法 507

第二节 培养表皮细胞膜片的移植 510

一、临床结果 511

第三节 培养表皮细胞的异体移植 511

二、培养表皮细胞异体移植后转归的研究 512

第四节 延长移植的异体表皮细胞存活的研究 513

一、反义RNA抑制表达技术 513

二、核酶(Ribozyme)抑制表达技术 514

第五节 复合皮的研究 514

一、单纯培养表皮与复合皮移植的比较 514

二、培养表皮细胞与“真皮”的复合移植 516

第六节 小结 517

第二十二章 烧伤后期整形 519

第一节 烧伤后畸形与早期治疗的关系 519

第二节 烧伤瘢痕的形成与治疗 521

一、烧伤瘢痕形成的机理 521

二、烧伤瘢痕的病理类型 523

第三节 烧伤晚期瘢痕畸形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529

一、诊断问题 529

二、治疗计划 530

三、整形手术一般处理与基本操作 530

四、常用的整形与手术方法 532

第四节 颜面部瘢痕畸形的修复 534

一、概述 534

二、眼部瘢痕畸形的修复 537

三、鼻部烧伤后畸形的修复 543

四、耳廓瘢痕畸形的修复 549

五、口腔周围瘢痕畸形的修复 554

第五节 烧伤瘢痕性秃发的修复 558

一、皮肤组织扩张的改变 558

二、扩张器植入术(一期手术) 559

三、注液扩张 561

四、扩张后皮瓣转移术(二期手术) 561

第六节 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 562

一、颈部瘢痕挛缩的分度 562

二、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方法 564

三、皮管形皮瓣 566

第七节 上肢瘢痕挛缩的修复 567

一、手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 567

四、游离皮瓣 567

二、腋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 576

三、肘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方法 578

第八节 下肢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 580

一、下肢瘢痕挛缩畸形的概述 580

三、臀部与大腿后侧深度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 582

四、腘部瘢痕挛缩——膝关节屈曲畸形的修复 582

二、腹股沟部瘢痕挛缩的修复 582

五、小腿瘢痕慢性溃疡与环状挛缩的修复 583

六、烧伤后足下垂的治疗 584

七、烧伤后足部瘢痕的修复 585

一、概述 587

二、会阴周围型瘢痕挛缩的治疗 587

第九节 会阴部烧伤后畸形的修复 587

三、烧伤瘢痕性肛门狭窄 588

一、躯干部广泛瘢痕及其影响 590

二、常用的修复方法 590

第十节 躯干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 590

第二十三章 烧伤护理 593

第一节 烧伤病房的布局 593

第二节 烧伤病人的急救护理 594

第三节 烧伤病人的病情观察和基础护理 595

一、病情观察与记录 595

二、基础护理 598

第四节 静脉输液及其护理 602

一、静脉补液的方法 602

第五节 翻身床及悬浮床的应用 604

三、静脉补液的注意事项 604

一、翻身床的应用 604

二、静脉炎的防治 604

二、悬浮床的应用 606

一、清洁口鼻腔,防止窒息 608

二、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 608

第六节 吸入性损伤病人的护理 608

五、给氧 610

四、吸痰及清除气道内分泌物 610

六、使用呼吸器的护理要点 610

三、鼓励咳嗽及深呼吸,帮助翻身 610

七、合理应用抗生素 611

第七节 植皮手术的护理 611

二、术后护理 612

三、早期切削痂植皮手术的护理 612

一、术前准备 612

第九节 电烧伤的护理 613

一、击伤损害的特点 613

第八节 烧伤感染的观察及护理 613

第十节 烧伤的营养护理 614

一、口服营养 614

二、预防并发症 614

二、口服法的护理 616

三、鼻饲及其护理 616

一、肢体的功能位 617

二、烧伤后功能锻炼的时机及方法 617

第十一节 烧伤的功能锻炼及护理 617

三、功能锻炼的注意点 618

一、实验动物的含义 620

第一节 实验动物 620

二、实验动物的基本要求 620

第二十四章 实验性烧伤 620

三、烧伤常用实验动物 621

第二节 实验动物的麻醉 621

第三节 实验动物体表面积和烧伤面积的计算 622

一、狗体表面积计算 623

二、猪体表面积计算 623

四、豚鼠体表面积计算 628

五、大鼠和小鼠体表面积计算 628

三、兔体表面积计算 628

一、体表被毛的去除 629

第四节 实验动物的体表烧伤 629

二、致伤方法 629

六、羊体表面积计算 629

一、实验性电烧伤 632

二、实验性磷烧伤 632

第五节 特殊原因烧伤 632

第六节 实验性吸入性损伤 633

一、蒸汽吸入性损伤 633

二、烟雾吸入性损伤 634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