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
  • 吕仁和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26944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546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57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1

第一章 糖尿病(消渴病)学发展史 1

第一节 西医对糖尿病的认识过程 1

一、西方医学有关糖尿病的最早论述 1

二、西医糖尿病学发展史 1

三、西医对糖尿病的认识和防治措施 2

四、糖尿病学发展的历史教训 2

第二节 祖国医学对消渴病的认识过程 2

一、消渴病病名探源 2

二、消渴病的鉴别诊断 3

三、“消渴病”与“糖尿病”病名的关系 4

四、消渴病学术发展的历史教训 5

第三节 历代医家有关消渴病医论选介 5

一、《内经》论消渴病证治 5

二、张仲景提出消渴病脉证并治 5

三、隋·甄立言论三消 6

四、唐·孙思邈论消渴 6

五、唐·王焘论治消渴20方 6

六、宋·《圣济总录》论治消渴 8

七、金·刘河间论治三消 12

八、元·张洁古对三消的论述 12

九、元·张从正论治三消 13

十、元·李杲论治消渴 13

十一、元·朱丹溪论消渴证治 13

十二、元·罗元恺辨六经渴治法 14

十三、明·戴思恭论三消 14

十四、明·楼英论治消渴 14

十六、明·赵献可论消渴 15

十七、明·张景岳论消渴 15

十八、清·喻昌论治消渴 16

十九、清·陈士铎论消渴证治 16

二十、近人郑树?论消渴病治法 17

第四节 治疗消渴病方剂选介 17

一、复方61首 17

二、单验方20首 20

第二章 糖、脂肪、胆固醇、血浆脂蛋白、蛋白质的代谢与调节 21

第一节 糖 21

一、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 21

二、6-磷酸葡萄糖的生成及代谢 22

三、糖的元氧酵解 22

四、糖的有氧氧化 24

五、磷酸戊糖通路 26

六、糖原的合成 27

七、糖原的分解 27

八、糖异生成作用 28

九、激素对糖代谢的调节 29

十、食糖的主要性质 30

十一、碳水化合物的来源 30

第二节 脂肪 31

一、脂肪的结构与功能 31

二、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32

三、脂肪的储存与动员 32

四、脂肪的分解与代谢 33

五、脂肪的合成代谢 36

六、激素对脂肪代谢的调节 38

七、脂肪的性质 39

八、富含亚油酸的食物 40

第三节 胆固醇 40

一、胆固醇的结构与功能 41

二、胆固醇的吸收 41

三、胆固醇的合成 41

四、胆固醇的转化 43

五、激素对胆固醇生物合成的调节 44

六、降低胆固醇的五项措施 45

第四节 血浆脂蛋白 45

一、血浆脂蛋白的种类与组成 45

二、各种血浆脂蛋白的代谢 46

三、脂蛋白代谢中的酶 48

四、激素对血浆蛋白代谢的调节 48

五、高脂蛋白脂血症 49

六、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 50

第五节 蛋白质 50

一、蛋白质的概念 50

二、蛋白质的组成及性质 50

三、蛋白质的分类 51

四、氨基酸的分类 51

五、蛋白质的代谢 52

六、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53

七、食物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及其评定指标 53

八、人体每日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 57

九、蛋白质的缺乏 58

第三章 维生素、元机盐、微量元素、食物纤维和水 59

第一节 维生素 59

一、维生素的生理意义 59

二、脂溶性维生素 59

三、水溶性维生素 64

四、类维生素物质 72

五、维生素缺乏的原因 72

第二节 无机盐与微量元素 73

一、人体的元素组成 73

二、无机盐的生理功能 73

三、几种重要的常量元素 74

四、微量元素 80

第三节 食物纤维和水 85

一、食物纤维 85

二、水 86

第四节 常用食品主要营养成分表 87

第四章 胰岛素、胰升糖素、生长抑素、生长激素、胰岛素样活性物质 90

第一节 胰岛素 90

一、胰岛素的功能 90

二、胰岛素的作用机理 91

第二节 胰升糖素 94

一、胰升糖素的作用 94

二、作用原理 95

第三节 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 96

一、生长抑素的分布 96

二、生长抑素的作用 96

第四节 生长激素 96

一、生长激素的一般特性 96

二、生长激素的代谢及分泌调节 97

三、生长激素对代谢的调节 97

四、生长激素与生长激素介质 98

第五节 胰岛素样活性物质 98

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Ⅱ的结构与功能 99

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在血液中的存在形式及活性 99

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生长激素介质的关系 99

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来源 99

第五章 糖尿病病理生理 100

第一节 胰小岛的结构与功能 100

第二节 正常人胰岛素的分泌与代谢 102

第三节 糖尿病人胰岛素的分泌与代谢 104

第四节 糖尿病人的代谢紊乱 106

一、糖代谢紊乱 106

二、脂肪代谢紊乱 108

三、蛋白质代谢异常 110

第六章 糖尿病的病理 111

第一节 胰小岛病变 111

一、β细胞改变 111

二、玻璃样变 112

三、胰岛纤维化 112

四、胰小岛萎缩 112

五、小岛增生肥大 112

六、胰小岛炎 112

第二节 胰腺病变 112

一、胰腺纤维化 113

二、脂肪变性 113

三、胰动脉硬化 113

四、胰腺炎 113

五、恶性肿瘤 113

第三节 血管病变 113

一、大血管病变 114

二、微血管病变 116

第四节 微循环障碍 117

一、微循环的概念 117

二、微循环的调节 118

三、微循环观察方法 119

四、糖尿病的微循环障碍 119

第七章 糖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 121

第一节 糖尿病的病因 121

一、遗传因素 121

二、病毒感染 121

三、自身免疫 121

四、化学毒物 121

五、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过多 121

六、神经因素 122

七、β细胞功能和释放Ins异常 122

八、Ins受体异常、受体抗体及Ins产生 122

第二节 糖尿病发病机理 123

一、Ⅰ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 123

二、Ⅱ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 123

第三节 糖尿病并发脏器病变的病理 124

一、肾脏 124

二、视网膜病变 125

三、神经病变 126

四、垂体 126

五、其它内分泌腺 127

六、肝脏 127

七、胆囊 127

八、皮肤 127

第八章 糖尿病(消渴病)的中医病因病机 128

第一节 《黄帝内经》消渴病分期思想探源 128

一、脾瘅与消渴 128

二、消渴与消瘅 128

三、消瘅的形成 128

四、消渴病的基本病机 128

五、肺消与膈消 129

第二节 消渴病各期的病因病机 129

一、一期(消渴病前期)即脾瘅 129

二、二期(消渴病期)即消渴 129

三、三期 (消渴病并发症期)即消瘅 130

第九章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132

第一节 国外糖尿病流行病学研究状况 132

一、Ⅰ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132

二、Ⅱ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133

第二节 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研究简况 133

一、我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研究简况 133

二、我国糖尿病的流行情况 133

第十章 糖尿病研究现状和前景展望 137

第一节 糖尿病的研究现状 137

第二节 我国糖尿病研究的前景展望 138

中篇 141

第十一章 糖尿病分类及诊断 141

第一节 糖尿病分类的目的与原则 141

一、分类的目的 141

二、分类的原则 141

第二节 糖尿病分类与分型的概况 141

一、分类(分为三类) 141

二、体型分别标准 142

三、糖尿病分类与分型诊断 142

第三节 糖尿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47

一、诊断标准(WHO) 147

二、综合诊断参考标准 148

三、鉴别诊断 148

第四节 导致血糖升高或糖耐量异常的病和综合征 149

一、嗜铬细胞瘤 149

二、生长抑素瘤 150

三、醛固酮瘤 150

四、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一低钙血症 150

五、单一性游离生长激素缺乏 150

六、Cushing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 151

七、肢端肥大症(Marie综合征) 151

八、胰升糖素瘤(胰高血糖素过多症) 152

九、急性间歇性卟啉病 152

十、高脂蛋白血症 152

十一、低磷酸盐血症 153

十二、对维生素B1反应性巨幼红细胞盆血(硫氨素有效性巨幼红细胞贫血) 153

十三、糖尿病性视神经萎缩 153

十四(1)、强直性营养不良症 154

十四(2)、肌营养不良症 154

十四(3)、脂肪萎缩综合征(脂肪萎缩性糖尿病) 155

十五、Wolfram综合征(糖尿病、视神经萎缩、听力减退、尿崩症综合征) 155

十六、Hanling ton s Chorla症(慢性进行性舞蹈病) 156

十七、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症 156

十八、Alstrorm s综合征(视网膜变性—糖尿病—耳聋综合征) 156

十九、Edwards s Syndrome 症(18号染色体三体综合征) 157

二十、Hutchison—Gilford综合征(早老症) 157

二十一、Cockayne综合征(侏儒,视网膜萎缩,耳聋综合征) 157

二十二、Werner综合征(白内障并发硬皮病) 158

二十三、Prader—will综合征(肌张力、智力低下、性功能减退、肥胖综合征) 158

二十四、软骨发育不良性侏儒(Grebe综合征) 158

二十五、Down综合征 159

二十六、Turner综合征(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159

二十七、Klinefeler 综合征(小睾丸症) 160

二十八、遗传性胰腺炎(反复性胰腺炎) 160

二十九、Andersen I 型综合征(胰腺囊性纤维化) 161

三十、Schmidt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 161

三十一、血色素沉着病(Hemochromatosis) 161

三十二、地中海贫血 162

第十二章 糖尿病治疗中的“二、五、八”方案 163

一、总体方案 163

二、治疗目标(两个) 164

三、观察指标(五项) 164

四、糖尿病四级预防 164

第十三章 糖尿病的八种治疗措施 166

第一节 心理治疗 166

第二节 运动治疗 166

一、运动的需要和效应 166

二、糖尿病人的运动 167

三、运动度与耗能的关系 167

四、糖尿病病人运动方式和方法参考 167

第三节 饮食治疗 168

一、总热量计算 168

二、饮食成分分配 168

三、饮食计算法 170

四、维生素的需要 171

五、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172

六、热能不足及过多的危害 172

七、降低TG、TC,提高HDL的办法 172

八、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十好原则 173

九、糖尿病人应用的食品交换单位 174

第四节 口服降糖药治疗 220

一、磺脲类降血糖药 221

二、双胍类降血糖药 225

三、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226

第五节 胰岛素治疗 227

一、现用胰岛素种类、副作用及未来 227

二、胰岛素临床药理 228

三、胰岛素剂型及其特点 228

四、三类胰岛素有六个共性 228

五、胰岛素的适应证和不适应证 229

六、胰岛素治疗目的和控制标准 230

七、临床应用 231

八、胰岛素剂量和调节 231

九、胰岛素治疗中的并发症和副作用 234

十、人、猪、牛胰岛素对比 235

十一、胰岛素连续输注治疗(INS泵) 236

十二、胰岛移植 236

第六节 中医药诊治 236

一、中医药诊治糖尿病的现状 236

二、中医药诊治 236

第七节 按摩 、针灸防治糖尿病 243

一、按摩与防治糖尿病 243

二、糖尿病辨证按摩 262

三、合并症的按摩防治 265

四、糖尿病自我按摩 266

五、针灸防治糖尿病 269

第八节 气功调养 272

一、内养功 272

二、强壮功 272

三、服日精月华功 273

四、巢氏消渴之气功宣导法 273

五、消渴内养功 273

六、真气运行五步功 274

七、辅助功法 275

八、气功十八段锦(动功) 276

下篇 283

第十四章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83

一、诱因 283

二、发病机理 283

三、病理生理 284

四、临床表现 286

五、实验室检查 287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288

七、并发症 288

八、防治 289

九、诊治常规 291

第十五章 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综合征 293

一、诱因 293

二、机理 293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293

四、防治 294

第十六章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296

一、发病机理 296

二、病因分类 296

三、诊断 297

四、防治 297

第十七章 低血糖症 299

一、病因病机 299

二、主要病理变化 299

三、中医对本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300

四、临床表现 300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300

六、分期辨治 301

七、中医药治疗 302

第十八章 糖尿病性心脏病 304

一、糖尿病性心脏病的概念及研究的必要性 304

二、病理特点 305

三、发病机理 305

四、临床特点 306

五、中医辨证论治 307

第十九章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 318

一、病因病机 318

二、诊断要点 319

三、临床表现 319

四、治疗 321

五、中医辩证论治 323

第二十章 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 328

一、病因病机 328

二、主要病理变化 328

三、中医对本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329

四、临床表现与分期 329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329

六、分期辨治 330

第二十一章 糖尿病与肝胆疾病 338

一、肝源性糖尿病 338

二、糖尿病性脂肪肝 338

三、糖尿病合并的其它肝胆系疾病 342

第二十二章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 346

一、病因病机 346

二、主要病理变化 346

三、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346

四、临床表现 347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347

六、分期辨治 347

第二十三章 糖尿病与口腔疾病 350

第一节 口角炎 350

一、病因病机 350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350

三、治疗 350

四、护理与调摄 351

第二节 灼口综合征 351

一、病因病机 351

二、诊断 352

三、治疗 352

四、护理与调摄 353

五、预防与康复 353

第三节 急性多发性齿龈脓肿 353

一、病因病机 353

二、鉴别诊断 353

三、治疗 353

四、护理与调摄 354

第四节 牙周炎 354

一、病因病机 354

二、诊断 355

三、治疗 355

四、护理与调摄 356

五、预防与康复 356

第五节 唇痈 357

一、病因病机 357

二、治疗 357

三、护理与调摄 357

四、预防与康复 358

第六节 颌面部间隙感染 358

一、病因病机 358

二、诊断 358

三、治疗 358

四、护理与调摄 359

五、预防与康复 359

第二十四章 糖尿病与感染 360

第一节 糖尿病合并呼吸道感染 360

一、病因病机 360

二、主要病理变化 360

三、中医对本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361

四、临床表现与分期 361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361

六、分期辨治 362

第二节 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 364

一、病因病机 364

二、主要病理变化 365

三、中医对本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365

四、临床表现与分期 365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366

六、分期辨治 367

第三节 糖尿病合并胆囊炎 369

一、病因病机 369

二、主要病理变化 369

三、中医对本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370

四、临床表现 370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370

六、分型辨治 370

第四节 糖尿病合并败血症 373

一、病因病机 373

二、主要病理变化 373

三、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373

四、临床表现与分期 374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374

六、分期辨治 375

第五节 糖尿病与皮肤感染 378

一、病因病机 378

二、中医对本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378

三、临床表现 379

四、治疗 380

五、预防与护理 381

第六节 糖尿病合并前列腺炎 381

一、病因病机 381

二、主要病理变化 381

三、中医对本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381

四、临床表现与分期 382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382

六、分期辨治 382

第七节 手术切口感染 386

一、病因病机 386

二、中医对本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386

三、临床表现与分期 387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387

五、分期辨治 387

第二十五章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390

一、病因病机 390

二、病理改变 390

三、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390

四、临床表现 391

五、诊断 391

六、治疗 391

第二十六章 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 394

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病变 394

一、病因病机 394

二、主要病理变化 394

三、中医对本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394

四、临床表现 395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395

六、分期辨治 395

第二节 生殖系统病变 397

一、病因病机 397

二、中医对本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397

三、临床表现 397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397

五、治疗 398

第三节 消化系统病变 399

一、病因病机 399

二、主要病理变化 399

三、中医对本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399

四、临床表现 400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400

六、分型辨治 401

第四节 体温调节失常 402

一、病因病机 402

二、中医对本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402

三、临床表现 403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403

五、治疗 404

第五节 低血糖反应警觉减低 405

一、病因病机 405

二、中医对本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405

三、临床表现 405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405

五、治疗 406

第六节 瞳孔调节失常 407

一、病因病机 407

二、中医对本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407

三、临床表现 407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407

五、治疗 407

第七节 糖尿病性神经原膀胱 408

一、病因病机 408

二、病理改变 408

三、中医病因病机 408

四、临床表现 409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409

六、治疗 409

第二十七章 糖尿病性皮肤病变 411

第一节 运动神经病变所致皮肤病变 411

一、病因病机 411

二、主要病理变化 411

三、中医对本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411

四、临床表现 411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412

六、治疗 412

第二节 植物神经病变所致皮肤病变 413

一、肢体出汗异常 413

二、立位性低血压 415

第三节 感觉神经病变所致皮肤病变 416

一、末梢性感觉性多发性神经病变 417

二、糖尿病足 418

三、眼足综合症 423

第四节 反应性皮肤病 423

一、病因病机 423

二、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424

三、临床表现 424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424

五、治疗 424

第二十八章 糖尿病与心身医学 426

一、糖尿病与心身医学 426

二、儿童糖尿病的心理生理学 430

三、糖尿病引起的精神障碍 431

第二十九章 老年人糖尿病 434

一、患病率 434

二、老年糖尿病发病因素 435

三、老年糖尿病的特点 436

四、防治原则 437

五、老年糖尿病辨证论治 439

第三十章 糖尿病性肌萎缩 443

一、概述 443

二、证候学特征 443

四、辨证论治 444

五、转归与预后 446

六、护理与调摄 446

七、预防与康复 446

第三十一章 儿童糖尿病 447

一、病因病机 447

二、临床表现 447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448

四、治疗 449

第三十二章 糖尿病与妊娠 452

一、概述 452

二、证候学特征 452

三、病因病机 452

四、辨证论治 456

五、转归与预后 458

六、护理与调摄 458

七、预防与康复 459

第三十三章 糖尿病与高血压 460

一、流行病学 460

二、发病机理 460

三、病理生理 461

四、分类 462

五、治疗 462

第三十四章 糖尿病与微量元素 469

一、糖尿病与铬 469

二、糖尿病与其它微量元素相关性研究 473

第三十五章 糖尿病常用检验 475

一、流行病学阶段的检查 475

二、临床糖尿病期检查 476

三、临床糖尿病并发症诊断和鉴别诊断检验 480

第三十六章 糖尿病临床研究参考文章 499

第一节 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499

第二节 关于审批管理部分的修订和补充规定 502

第三节 制剂申报资料项目 503

第四节 分类与申报资料的说明与注释 505

第五节 药理研究的技术要求 507

第六节 临床研究的技术要求 509

第七节 老年人糖尿病(消渴病)临床分期防治 513

第八节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述评 521

第九节 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述评 527

第十节 加味桃核承气汤对糖尿病鼠肾超微结构的影响 531

第十一节 加味桃核承气汤对糖尿病鼠活体胰腺微循环的影响 534

第十二节 脾虚是消渴病的重要病机 537

第十三节 糖尿病肾病分期辨治568例临床分析 540

主要参考书目 541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