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药物流行病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周元瑶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7506716119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491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5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药物流行病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药物流行病学的定义与范畴 1
1.2. 药物流行病学的背景产生 1
1.2.1 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1
1.绪论 1
1.2.2 药源性危害 2
1.2.3 用药人群的多样性、复杂性对药物效应的影响 4
1.3 药物流行病学的发展简史 7
1.4 药物流行病学的任务和作用 8
1.5 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8
1.5.3 实验性研究方法 9
1.5.1 描述性研究方法 9
1.5.2 分析性研究方法 9
1.6 药物流行病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10
1.6.1 药物流行病学与流行病学 10
1.6.2 药物流行病学与临床药理学 11
1.6.3 药物流行病学与医药信息学 11
1.6.4 药物流行病学与药事管理学 11
1.6.5 药物流行病学与社会科学 12
2.1 新药上市前研究的意义 14
2.1.1 新药的概念与分类 14
2. 新药上市前研究 14
2.1.2 新药上市前研究的任务和意义 15
2.2 新药临床前研究 15
2.2.1 药效动力学研究 15
2.2.2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17
2.2.3 毒理学研究——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 18
2.2.4 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定 21
2.3 新药临床研究 22
2.3.1 意义和分类 22
2.3.2 临床试验 23
2.3.3 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27
2.4 新药上市前研究的局限性 29
2.4.1 临床前评价的局限性 29
2.4.2 上市前药物临床试验的局限性 30
2.4.3 药品上市后临床试验的重要意义 31
3.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中资料的收集与利用 32
3.1 生命统计资料 33
3.1.1 人口资料 33
3.1.2 死亡资料 33
3.1.3 疾病资料 34
3.2.1 药物不良反应监察报告制度 35
3.2 有关机构所拥有的资料及收集体系 35
3.2.2 英国的处方-事件监测系统 38
3.2.3 纽约州立大学组织的全美药物监测网络 38
3.2.4 加拿大萨斯卡其温省的保健数据库 39
3.3 药厂和药商拥有的资料 41
3.3.1 药厂拥有的资料 41
3.3.2 药商拥有的资料 41
3.4 医院里的资料 42
3.4.1 药库(房)的登记资料 42
3.4.2 医院处方资料 43
3.4.3 病案资料 44
3.5 文献资料 46
3.5.1 药物不良反应病例报道 46
3.5.2 文献计量学等 46
4.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49
4.1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的目的和分类 49
4.1.1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的目的 49
4.1.2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分类 49
4.2 描述性研究方法 50
4.2.1 生态学研究 50
4.2.2 个例调查和病例报告 53
4.2.3 现况调查 57
4.3 分析性研究方法 62
4.3.1 病例对照研究 62
4.3.2 队列研究 78
4.4 实验性研究方法 88
4.4.1 临床试验 88
4.4.2 社区试验 97
5.1 基本的统计学方法 99
5.1.1 资料的类型 99
5.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资料的分析与评价 99
5.1.2 统计学分析的一般程序 100
5.1.3 统计分析的常用方法及其选择 100
5.1.4 统计分析的常用指标 102
5.1.5 ADR自发报告资料的分析 102
5.1.6 统计分析结果评价的几个问题 104
5.2 MATA-ANALYSIS 105
5.2.1 概述 106
5.2.2 Meta-analysis的步骤和方法 107
5.2.3 Meta-analysis质量评估 119
5.2.4 Meta-analysis研究中的偏倚及局限性 120
5.3 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与应用 122
5.3.1 应用Logistic回归的目的 123
5.3.2 Logistic回归的特点 123
5.3.3 Logistic回归系数β1的意义及作用 125
5.3.4 Logistic回归模型中的参数估计及其检验 126
5.3.5 原始资料数量化方法 127
5.3.6 Logistic回归模型的配合 129
5.4 生存分析 131
5.4.1 生存数据的特点 131
5.4.3 生存率的非参数估计法 132
5.4.2 生存函数 132
5.4.4 生存率的比较 137
5.5 生命质量评价 139
5.5.1 生命质量的定义 139
5.5.2 生命质量的测定方法 140
5.5.3 生命质量测定内容 143
5.5.4 生命质量测定的应用及前景 145
5.5.5 实例 146
6.1 偏倚 148
6.1.1 定义 148
6.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的偏倚和交互作用 148
6.1.2 分类 149
6.2 偏倚的控制 154
6.2.1 控制选择偏倚的方法 154
6.2.2 控制信息偏倚的方法 155
6.2.3 控制混杂偏倚的方法 156
6.3 交互作用的识别 157
6.3.1 概念 157
6.3.2 识别交互作用的方法 158
6.3.3 混杂偏倚和交互作用分析实例 160
7.1.1 虚假联系 162
7.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中因果关系的评估 162
7.1 药物与非预期ADR联系的多样性 162
7.1.2 间接联系 163
7.1.3 因果联系 163
7.2 因果联系的方式 163
7.2.1 单因单果 164
7.2.2 单因多果 164
7.2.3 多因单果 164
7.3.2 协同法 165
7.3.1 差异法 165
7.3 提出事件原因假设的方法 165
7.2.4 多因多果 165
7.3.3 共变法 166
7.3.4 类比法 166
7.3.5 排除法 166
7.4 因果关系的判断标准 166
7.4.1 联系的强度 167
7.4.2 剂量效应关系 167
7.4.3 联系的一致性 167
7.4.6 联系的合理性 168
7.4.5 联系的时间性 168
7.4.4 联系的特异性 168
8. 计算机在药物流行病学中的应用 169
8.1 药物流行病学与计算机技术 169
8.1.1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的信息学特征 169
8.1.2 计算机信息处理的优点 170
8.1.3 药物流行病学与计算机利用 171
8.2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中使用计算机的关键问题 172
8.2.1 原始数据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172
8.2.2 药物流行病学术语的规范化 173
8.2.3 药品和疾病名称的编码系统 174
8.3 数据库的应用 177
8.3.1 数据库系统基本知识 177
8.3.2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和药物上市后监测可利用的大型数据库 179
8.3.3 COMPASS系统 181
8.4 医疗记录联动系统 183
8.4.1 医疗记录联动系统及其用途 183
8.4.2 现行的医疗记录联动系统 185
9. 药物利用研究 188
9.1 药物利用研究的定义和作用 188
9.2 药物利用研究的类型 189
9.3 药物利用研究的方法和应用 190
9.3.1 药物的临床实践与临床评价 190
9.3.2 外方用药剂量的衡量方法 191
9.3.3 医药市场信息分析 193
9.3.4 药物情报分析 195
9.4 药物利用的影响因素 196
9.4.1 药物因素的影响 197
9.4.2 非药物因素的影响 198
9.5.1 与药物滥用有关的术语 200
9.5.2 药物滥用的危害及管制 201
10.1 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 203
10.1.1 定义 203
10. 药物不良反应研究 203
10.1.2 有关术语及定义 204
10.3 ADR临床表现、特点与分类 205
10.2.2 对社会的危害 205
10.3.1 表现与特点 205
10.2.1 对机体的危害 205
10.2 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 205
10.3.2 分类 208
10.4 影响ADR发生发展的因素 209
10.4.1 药物因素 209
10.3.3 其它分型法 209
10.4.2 机体因素 210
10.4.3 给药方法 211
10.4.4 药物相互作用 212
10.5 个例药物不良反应的判断 214
10.5.1 ADR的发现与判断程序 215
10.5.2 ADR的判断标准 218
10.5.3 ADR判断的常用方法 219
10.5.4 个例ADR判断的复杂性 224
10.6.1 ADR监测与药物流行病学的关系 225
10.6.2 一些国家的ADR监测报告制度 225
10.6 ADR监测报告制度 225
10.6.3 世界卫生组织的ADR监测工作 229
10.6.4 CIOMS的ADR监测工作 233
10.6.5 我国的ADR监测工作 234
11.1.1 预期的有利作用 237
11.1 药物作用的类型 237
11.1.2 非预期的有利作用 237
11. 药物有利作用研究 237
11.3 药物有利作用研究的范畴 238
11.2 药物有利作用研究的意义 238
11.3.1 药物的新适应证的研究 238
11.1.4 非预期的有害作用 238
11.1.3 预期的有害作用 238
11.3.2 药物长期效应及相对疗效的研究 239
11.3.3 影响药物有利作用的因素 239
11.4 药物有利作用研究的方法学问题 241
11.4.1 药物有效性研究中的适应证混杂 241
11.4.2 药物有利作用研究中适应证混杂存在的类型 242
11.4.3 不同方法在药物有利作用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244
11.5 药物有利作用研究的评价标准 244
11.5.3 被研究对象入选标准是否明确 245
11.5.2 是否观察和报告了全部的临床有关结果 245
11.5.4 研究结果是否考虑了统计学和临床的重要意义 245
11.5.1 病人是否真正随机分配 245
11.5.6 结果是否包括了全部纳入的病例 246
11.6 研究评价实例 246
11.5.5 治疗措施是否切实可行 246
12.1.1 药物经济学概念 248
12.1 概述 248
12.1.2 药品费用及影响因素 248
12. 药物经济学研究 248
12.1.3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目的 250
12.1.4 我国当前开展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意义 250
12.2 药物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技术 250
12.2.1 分析类型 251
12.2.2 费用类型 253
12.2.3 敏感度分析 254
12.2.4 贴现率 255
12.2.5 研究实例 255
12.3 与药物经济学有关的几个问题 258
12.3.1 加强药品管理、保证药品质量、提高费用效果 258
12.3.2 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指导有效利用药物资源 259
12.3.3 结合国情,从卫生经济学角度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案 260
13.1 概述 262
13.1.1 制药工业的基本目的 262
13. 药物流行病学与药品开发、生产和经营 262
13.2 制药工业中的药物流行病学 263
13.2.1 药物流行病学与新药开发 263
13.1.2 我国制药工业的现状 263
13.2.2 制药企业药品上市后监测 265
13.2.3 制药企业药品上市后有效性的再评价 268
13.2.4 制药企业与药物流行病学的发展 269
13.3 药物流行病学与药品经营 269
14.1 我国药政管理工作的一般情况 271
14.1.1 药政管理机构 271
14. 药物流行病学与药政管理 271
14.1.2 药政管理工作 272
14.2 药物流行病学与药政管理的关系 273
14.2.1 用药物流行病学方法查明药物与可疑ADR间的因果关系 273
14.2.2 用药物流行病学方法对上市后药物的疗效进行再评价 274
14.2.3 调查药物的新适应证 274
14.2.4 用药物流行病学来指导、安排药品生产、供应计划 275
15. 药物流行病学与合理用药 276
15.1 合理用药的宏观概念 276
15.1.1 合理用药的含义 276
15.1.2 合理用药的国内动态 277
15.1.3 发达国家的合理用药 278
15.1.4 发展中国家的合理用药 278
15.1.5 药物流行病学、合理用药和基本药物目录 280
15.1.6 合理用药的国际支持 281
15.2.1 医院开展药物流行药学研究的基本条件 283
15.2 医院中的药物流行病学研究与合理用药措施 283
15.2.2 以医院为基础的药效学研究 285
15.2.3 以医院为中心的ADR研究 286
15.2.4 药物风险-效果-成本比的评价 287
15.3.1 用药个体化与合理用药 288
15.3.2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与用药个体化 288
15.3 药物流行病学与用药个体化 288
15.3.3 用药个体化实例 291
15.3.4 合理用药与用药个体化的现状及前景 293
16. 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 295
16.1 抗感染药物的不良反应 295
9.5 药物滥用及控制 299
16.1.2 抗寄生虫病药物 303
16.2.1 抗心绞痛药 305
16.2 心血管类药物不良反应 305
16.2.2 抗心律失常药物 306
16.2.3 抗高血压药 308
16.2.4 抗心力衰竭药 310
16.2.5 抗休克药物 311
16.2.6 调血脂药 312
16.2.7 抗血小板药 312
16.2.8 抗凝、溶栓药 312
16.2.9 其它心血管病用药 313
16.3 呼吸系统药物的不良反应 315
16.3.1 祛痰药 315
16.3.2 镇咳药 315
16.3.3 平喘药 316
16.4.1 抗酸、治疗胃炎、消化性溃疡药 317
16.4 消化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317
16.3.4 呼吸兴奋药 317
16.4.2 胃肠解痉药及胃动力药 319
16.4.3 肠道用药 320
16.4.4 泻药 320
16.4.5 止泻药 320
16.4.6 肝胆辅助用药 320
16.4.7 酶及菌制剂 321
16.4.8 其它用药 321
16.5 神经系统药物的不良反应 321
16.5.1 中枢神经兴奋药 321
16.5.2 镇痛药 322
16.5.3 抗震颤麻痹药 323
16.5.5 脑血管病治疗药及降颅压药 324
16.5.4 植物神经及神经肌肉接头药 324
16.5.7 抗癫痫药 325
16.5.6 镇静催眠药 325
16.5.8. 肝豆状核变性治疗药 326
16.6 精神类药物不良反应 327
16.6.1 抗精神病药 327
16.6.2 长效抗精神病药 329
16.6.3 抗焦虑药 330
16.6.4 抗情感障碍药 331
16.6.5 催眠药 332
16.6.6 其它用药 332
16.7.1 清洁消毒药 333
16.7.2 抗微生物药 333
16.7 皮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333
16.7.3 抗病毒药 334
16.7.4 抗寄生虫病药 335
16.7.5 皮质类固醇药 335
16.7.6 角质促成剂 335
16.7.7 止痒药 335
16.7.8 抗组胺药 335
16.7.9 收敛保护药 336
16.7.10 其它用药 336
16.8 抗肿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337
16.8.1 烷化剂 337
16.8.2 抗代谢药 338
16.8.3 抗肿瘤抗生素 339
16.8.6 其它抗肿瘤药 340
16.8.4 抗肿瘤植物药 340
16.8.5 抗肿瘤激素类 340
16.9 口腔、耳鼻喉、眼科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341
16.9.1 口腔类用药 341
16.9.2 耳鼻喉类用药 342
16.9.3 眼科用药的不良反应 343
16.10 计划生育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344
16.10.1 短效避孕药 344
16.10.2 长效避孕药 345
16.10.3 其它节育药 345
16.11 生物制品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346
16.11.1 预防治疗制品 346
16.11.2 血液制品 347
16.11.4 生化药品 348
16.11.3 免疫调节剂 348
16.12 其它药物的不良反应 349
16.12.1 甲状腺激素和抗甲状腺药 349
16.12.2 降血糖药 349
16.12.3 维生素药物 350
16.12.4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校正液 350
16.12.5 诊断用药物的不良反应 351
16.13 中药的不良反应 353
16.13.1 中草药 353
16.13.2 中成药 356
16.13.3 中药的过敏反应 357
17.1.1 药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 361
17.1 概述 361
17. 药源性疾病 361
17.1.2 药源性疾病的基本类型 364
17.1.3 药源性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365
17.1.4 药源性疾病的防治原则 366
17.2 药源性肝病 368
17.2.1 药物引起的各种肝损害 368
17.2.2 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 369
17.3 药源性肾脏病 370
17.3.1 药物引起的各种肾损害 370
17.3.2 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 370
17.4.1 药物引起的各种心脏病 371
17.4.2 损害心脏或影响心脏功能的药物 371
17.4 药源性心脏病 371
17.5 药源性肺部疾病 372
17.5.1 药物引起的各种肺部损害 372
17.5.2 可引起肺损害的药物 372
17.6 药源性胃肠疾病 373
17.6.1 药物引起的各种胃肠道损害 373
17.6.2 对胃肠道有损害的药物 373
17.7 药源性血液病 374
17.7.1 药物引起的各种血液系统损害 374
17.7.2 引起血液病的药物 374
17.8 药源性神经精神疾病 375
17.8.1 药物引起的各种神经精神损害 375
17.8.2 可引起神经精神损害的药物 375
17.9.2 药源性关节病 376
17.9.3 药源性结缔组织疾病及综合征 376
17.9.1 药源性骨病 376
17.9 药物性骨、关节、结缔组织疾病 376
17.9.4 可引起骨、关节和结缔组织损害的药物 377
17.10 药源性口腔、耳、眼疾病 377
17.10.1 药物引起的口腔疾病 377
17.10.2 药物引起的耳病 377
17.10.3 药物引起的眼部疾病 378
17.11 药源性猝与死 378
17.12 药物对实验诊断的干扰 378
18. 药物流行病学研究实例 381
18.1 反应停与先天性畸形关系的研究 381
18.1.1 临床表现 381
18.1.2 描述性研究 381
18.1.3 分析性研究 385
18.1.4 反应停致畸形的剂量和时间 386
18.1.5 反应停致畸形动物实验及机制的研究 387
18.1.6 小结 388
18.2 环丙沙星的处方事件监察 389
18.2.1 处方事件监察概述 389
18.2.2 环丙沙星处方事件监察 390
18.3 非甾类抗炎药与上消化道出血 393
18.3.1 NSAIDs分类与不良反应概述 393
18.3.2 病例对照研究 394
18.3.3 队列研究 396
18.3.4 随机化对照临床试验 397
18.3.5 Meta-Analysis 398
18.3.6 因果关系的综合评估 398
18.3.7 危险因素与防制 399
18.4.1 临床病例观察研究 400
18.4 咪唑类驱虫药与“脑炎”关系的研究 400
18.4.2 流行病学研究 403
18.4.3 因果关系评价 406
18.4.4 小结 407
18.5 三氮唑核苷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随机化临床实验 408
18.5.1 实验目的 408
18.5.2 实验设计与实施 408
18.5.3 结果 409
18.5.4 评价 412
19.1.1 研究药品与ADR之间的因果关系 415
19.1.2 研究ADR的影响因素 415
19.1 进一步加强药品的安全性监测 415
19. 药物流行病学的发展前景 415
19.1.3 调查药源性疾病的病因 416
19.2 提高药品行政的科学管理水平 416
19.3 促进新药的研制开发 416
19.4 提高药品生产经营工作的科学性 417
19.5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417
19.6 降低医疗卫生费用 418
附录1 病例对照研究等的样本量 419
附录2 队列研究的样本量 427
附录3 实验性研究的样本含量 430
附录4 药物流行病研究计划检查提纲 433
附录5 国家基本药物·抗感染等11类化学药品目录 434
附录6 国家基本药物·麻醉药等12类药品目录 456
附录7 世界基本药物名单(世界卫生组织第五次修订) 470
索引 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