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基础理论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辽宁中医学院,北京中医学院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6
- 标注页数:189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0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基础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1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1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2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论观点和辩证法思想 3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论观点 4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辩证法思想 4
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5
(一)整体观念 5
(二)辨证论治 7
第一章 阴阳五行 9
第一节 阴阳学说 9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9
(一)阴阳的含义 9
(二)阴阳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10
(三)阴阳与矛盾的区别 10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1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11
(二)阴阳的互根互用 11
(三)阴阳的消长平衡 12
(四)阴阳的相互转化 13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4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14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14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5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17
(五)用于疾病的防治 18
第二节 五行学说 20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20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20
(一)对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 20
(二)五行的调节机制 21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4
(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24
(二)说明脏腑的病理变化及其传变规律 25
(三)用于诊断和治疗 26
第二章 藏象 38
第一节 五脏 38
一、心(附:心包络) 38
(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38
(二)心与躯体官窍的关系 39
(三)心与五志五液的关系 40
附:心包络 40
二、肺 40
(一)肺的主要生理机能 40
(二)肺与躯体官窍的关系 42
(三)肺与五志五液的关系 43
三、脾 43
(一)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44
(二)脾与躯体官窍的关系 45
(三)脾与五志五液的关系 45
四、肝 46
(一)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46
(二)肝与肢体官窍的关系 48
(三)肝与五志五液的关系 48
五、肾 49
(一)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49
(二)肾与躯体官窍的关系 52
(三)肾与五志五液的关系 53
附:命门 53
(一)命门的位置 53
(二)命门的功能 53
第二节 六腑 54
一、胆 54
二、胃 55
三、小肠 56
四、大肠 56
五、膀胱 57
六、三焦 57
(一)三焦的解剖形态 57
(二)三焦的生理功能 57
(三)三焦的生理特点 58
第三节 奇恒之腑 58
一、脑 58
二、髓 59
三、骨 59
四、脉 60
五、女子胞(附:精室) 60
第四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61
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61
(一)心与肺的关系 62
(二)心与脾的关系 62
(三)心与肝的关系 62
(四)心与肾的关系 63
(五)肺与脾的关系 63
(六)肺与肝的关系 64
(七)肺与肾的关系 64
(八)肝与脾的关系 65
(九)肝与肾的关系 65
(十)脾与肾的关系 66
二、脏与腑的关系 66
(一)心与小肠的关系 66
(二)肺与大肠的关系 66
(三)脾与胃的关系 67
(四)肝与胆的关系 67
(五)肾与膀胱的关系 68
三、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68
第三章 气血津液 75
第一节 气 75
一、气的基本概念 75
二、气的生成 76
(一)气的来源 76
(二)与气生成有关的脏腑 76
(三)气的生成过程 76
三、气的功能 76
(一)推动作用 76
(二)温煦作用 76
(三)防御作用 76
(四)固摄作用 77
(五)气化作用 77
四、气的运动和运动形式 77
(一)气的运动 77
(二)气的运动形式 77
五、气的分类 78
(一)元气 78
(二)宗气 79
(三)营气 79
(四)卫气 80
第二节 血 81
一、血的基本概念 81
二、血的生成 81
三、血的功能 81
(一)血具有营养作用 81
(二)血是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81
四、血的循行 81
第三节 津液 82
一、津液的基本概念 82
二、津液的生成和输布 82
(一)津液的生成 82
(二)津液的输布与排泄 82
三、津液的功能 83
(一)滋润和濡养作用 83
(二)补充血液 83
(三)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 83
(四)排泄废物,净化内环境 83
第四节 气、血、津液的关系 83
一、气和血的关系 83
(一)气对血的关系 83
(二)血对气的的关系 84
二、气和津液的关系 84
(一)气对津液的关系 84
(二)津液对气的关系 84
三、血与津液的关系 85
(一)血对津液的关系 85
(二)津液对血的关系 85
第四章 经络 90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 90
一、经络的概念 90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91
(一)经脉 91
(二)络脉 91
(三)连属部 91
第二节 十二经脉 92
一、名称分类 92
二、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93
三、十二经脉的分布特点和表里关系 93
(一)十二经脉的分布特点 93
(二)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94
四、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94
五、十二经脉的循行 94
附:十二经脉循行歌 101
第三节 奇经八脉 102
一、督脉 102
二、任脉 102
三、冲脉 104
四、带脉 104
五、阴跷脉、阳跷脉 104
六、阴维脉、阳维脉 105
第四节 经络的生理及经络学说的应用 107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107
(一)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107
(二)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107
(三)感应传导作用 107
(四)调节机能平衡 107
二,经络学说的应用 107
(一)阐释病理变化 107
(二)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08
第五章 病因与发病 114
第一节 病因 114
一、六淫 115
(一)风 116
(二)寒 117
(三)署 117
(四)湿 118
(五)燥 119
(六)火(热) 119
二、疫疠 121
(一)疫疠的基本概念 121
(二)疫疠的致病特点 121
三、寄生虫 121
四、外伤 121
五、七情 122
(一)七情的基本概念 122
(二)七情与内脏气血的关系 122
(三)七情致病的特点 123
六、饮食 124
七、劳逸 124
八、痰饮 125
(一)痰饮的概念 125
(二)痰饮的形成 125
(三)痰饮的致病特点 125
(四)常见的痰饮病证 126
九、淤血 126
(一)淤血的概念 126
(二)淤血的形成 126
(三)淤血的致病特点 127
(四)常见的淤血病证 127
第二节 发病原理 127
一、邪正斗争与发病 127
(一)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原因 127
(二)致病邪气的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128
二、邪正斗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否 128
(一)正能胜邪则不发病 128
(二)正不胜邪则发病 129
三、内外环境与发病 129
(一)外环境与发病 129
(二)内环境与发病 129
第六章 病机 138
第一节 基本病机 138
一、邪正盛衰 138
(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38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140
二、阴阳失调 141
(一)阴阳盛衰 141
(二)阴阳互损 143
(三)阴阳格拒 143
(四)阴阳转化 144
(五)阴阳亡失 144
三、气血失调 145
(一)气病 145
(二)血病 147
(三)气血同病 148
四、升降失常 148
(一)升降失常的基本概念 148
(二)升降失常的病理表现 149
五、津液代谢失常 149
(一)津液不足 150
(二)水湿停聚 150
第四节 内生五气病机 151
一、风气内动 151
(一)内风的含义 151
(二)内风的病理表现 151
(三)外风与内风的区别 152
二、寒从中生 152
(一)内寒的含义 152
(二)内寒的病理表现 152
(三)外寒与内寒的区别 153
三、湿浊内生 153
(一)内湿的含义 153
(二)内湿的病理表现 154
(三)外湿与内湿的区别 154
四、津伤化燥 154
(一)内燥的含义 154
(二)内燥的病理表现化 155
(三)外燥和内燥的区别 155
五、火热内生 155
(一)内火的含义 155
(二)内火的病理表现 155
(三)外火与内火的区别 156
第五节 经络病机 156
一、经脉循行 157
二、经脉络属 157
三、经气虚实 157
四、经气郁滞 157
五、经气逆乱 168
六、经气衰竭 158
第六节 脏腑病机 158
一、五脏病机 159
(一)心的病机 159
(二)肺的病机 162
(三)脾的病机 164
(四)肝的病机 166
(五)肾的病机 168
二、六腑病机 160
(一)胆的病机 170
(二)胃的病机 171
(三)小肠的病机 171
(四)大肠的病机 171
(五)膀胱的病机 172
(六)三焦的病机 172
第七章 防治 177
第一节 预防 177
一、预防的含义 177
二、预防的措施 177
(一)未病先防 177
(二)既病防变 178
第二节 治则 179
一、治病求本 179
(一)正治与反治 180
(二)治标与治本 181
二、扶正祛邪 181
(一)扶正祛邪的含义 181
(二)扶正与祛邪的关系 182
(三)扶正祛邪的应用 182
三、调整阴阳 182
(一)损其有余 182
(二)补其不足 183
四、调整脏腑功能 183
五、调理气血关系 183
六、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184
(一)因时制宜 184
(二)因地制宜 184
(三)因人制宜 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