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清宫药引精华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清宫药引精华
  • 陈可冀主编;史大卓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17074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180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19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清宫药引精华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药引源流概述 1

清宫药引的取材 10

一、草木类 11

1.桑枝 11

2.鲜扁豆花 叶 12

3.竹叶 13

4.淡竹叶 15

5.枸橘叶 16

6.灯心 17

7.芦根 18

8.醋柴胡 20

9.益母草 21

二、果实类 22

1.秋梨 22

2.胡桃肉 23

3.大枣 24

4.龙眼肉 25

5.佛手 27

6.木瓜 28

7.鲜青果 29

8.莲子(附:藕、藕节、荷梗、荷蒂、荷叶) 30

9.西瓜皮 39

三、菜食类 40

1.生姜(附:姜皮 煨姜) 40

2.薄荷 41

3.葱白 44

4.胡荽 45

5.香? 46

四、谷食类 47

1.陈仓米 47

2.糯米 48

3.薏米 49

五、虫介类 50

1.蜂蜜 50

2.蚕茧 51

3.珍珠 52

4.燕窝 53

5.桑虫 53

六、金石类 54

1.赤金、金器 54

2.纹银 55

3.元明粉 55

4.朱砂 57

七、加工类 58

1.酒 58

2.饴糖 59

3.竹沥 60

八、其它类 60

1.童便 60

2.一捻金 62

3.六一散 63

1.神曲 64

1.生姜 65

清宫药引的单味及复味 65

一、单味药引 65

(一)解表类药引 65

2.薄荷 66

3.桑叶 66

4.菊花 67

5.藿香 67

6.羌活 68

1.竹叶 69

(二)清热类药引 69

2.芦根 70

3.栀子 71

4.橄榄 72

5.荷叶、荷蒂、荷梗 72

6.黄柏、丹皮、金银花、青蒿 74

(三)泻下类药引 76

1.大黄 76

2.芒硝 77

(四)祛风湿类药引 78

1.桑枝 78

2.桑寄生 78

3.丝瓜络 79

(五)芳香化湿类药引 79

1.砂仁 80

2.藿香 80

3.佩兰 80

(六)利水渗湿类药引 81

1.薏苡仁 81

2.灯心 82

(七)温里类药引 82

附子 82

(八)理气类药引 82

1.橘红 83

2.陈皮 83

3.枳壳 83

4.香附 84

(九)消食类药引 84

2.谷芽 85

3.山楂 85

(十)止血类药引 86

1.灶心土 86

(十一)活血化瘀类药引 86

1.鸡血藤 87

(十二)化痰止咳平喘类药引 87

2.竹茹 88

(十三)安神类药引 88

朱砂 88

(十四)平肝熄风类药引 89

羚羊粉 89

(十五)补益类药引 89

2.龙眼肉 90

3.红枣 90

麦冬 90

4.沙苑蒺藜 91

(十六)收涩类药引 92

乌梅炭 92

(十七)其它单味药引 93

荷叶内露水 93

二、两味药引 93

生姜汁、蔓荆子 94

生姜、荷梗 94

生姜、荷叶 94

生姜、柴胡 94

生姜、芦根 94

1.桂枝、滑石 94

生姜、菊花 94

生姜汁、薄荷 94

桂枝、郁金 94

(一)解表类中药的两味药引 94

鲜生姜、佩兰叶 95

生姜、藿香 95

生姜、灯心 95

生姜、银柴胡 95

生姜、五加皮 95

生姜、青果 95

生姜、木香 96

生姜、枸橘叶 96

生姜汁、砂仁 96

生姜、艾叶 96

生姜、灶心土 96

生姜、桔梗 96

生姜、竹沥 96

生姜、龙眼肉 96

生姜、胡桃肉 96

生姜、甘草 96

生姜、红枣 96

煨姜、灯心 97

煨姜、柴胡 97

煨姜、银柴胡 97

煨姜、红枣 97

煨姜、荷蒂 97

姜皮、红枣 97

姜皮、五加皮 97

姜皮、荷蒂 97

生姜、石莲子 97

姜皮、鲜生地 97

薄荷、荷叶 98

桑叶、桑枝 98

桑叶、陈皮 98

薄荷梗、佩兰叶 98

薄荷、半夏曲 98

薄荷、?活 98

薄荷、梨皮 98

薄荷、金石斛 98

薄荷、淡竹叶 98

薄荷、鲜芦根 98

薄荷、藁本 98

葱头、薤白 98

葱管、地龙 98

煨姜、乌梅 98

煨姜、黑胶枣 98

薄荷、牡丹皮 98

菊花、芦根 99

蔓荆子、大黄 99

蔓荆子、射干 99

菊花、竹茹 99

菊花、荷蒂 99

菊花、荷梗 99

桑梗,红枣 99

菊花、蔓荆子 99

桑梗、丝瓜络 99

桑梗、莲肉 99

桑梗、砂仁 99

嫩桑梗、十大功劳叶 99

鲜嫩叶、羚羊粉 99

柴胡、砂仁 100

柴胡、青果 100

柴胡、升麻 100

蔓荆子、建曲 100

蔓荆子、槟榔 100

葛根、薏苡仁 100

柴胡、枸橘叶 101

柴胡、鸡内金 101

柴胡、红枣 101

柴胡、龙眼肉 101

柴胡、沙苑子 101

知母、竹叶 102

芦根、竹茹 102

芦根、灯心 102

芦根、荷叶 102

芦根、竹叶卷心 102

芦根、竹叶 102

芦根、橄榄(青果) 102

知母、当归 102

知母、枇杷叶 102

生石膏、橘红 102

生石膏、龙胆草 102

(二)清热类中药的两味药引 102

升麻、银柴胡 102

知母、麦冬 102

天花粉、羚羊角 103

竹叶、大黄 103

竹叶、灯心 103

天花粉、紫菀 103

芦根、金石斛 103

玄参、灶心土 104

牡丹皮、橄榄(青果) 104

牡丹皮、香蕈 104

莲子心、谷芽 104

莲子心、橘皮 104

龙胆草、羚羊角 104

龙胆草、焦楂 104

龙胆草、地骨皮 104

黄芩、竹茹 104

黄芩、山楂炭 104

黄芩、炒稻芽 104

栀子、姜朴 104

竹叶卷心、荷叶 104

竹叶、橘红 104

竹叶、焦楂 104

竹叶、羚羊角 104

竹叶、灶心土 104

黄芩、防己 104

竹叶卷心、灯心 104

竹叶卷心、莲子 104

淡竹叶、谷芽 104

栀子、蔻仁 104

栀子、青皮 104

藕、红枣 105

荸荠、海蜇 105

荸荠汁、萝卜汁 105

荸荠、灯心草 105

青果、佛手柑 106

青果、谷芽 106

青果、竹茹 106

青果、羚羊角 106

青果、灯心草 106

青果、生牡蛎 106

橄榄核、藕节 106

银柴胡、砂仁 106

金银花、龙眼肉 106

青果、藿梗 106

青果、大黄 106

青果、胖大海 106

忍冬藤、桑寄生 106

金银花、地龙 106

荸荠汁、蛤蚧尾 106

荸荠汁、胡桃肉 106

荷叶、炒谷芽 107

荷叶、薏苡仁 107

荷叶、灯心草 107

荷叶、厚朴花 107

荷叶、桑枝 107

荷叶、大黄 107

十大功劳叶、荷梗 107

地骨皮、腹皮子 107

枸杞根、佩兰叶 107

银柴胡、莲须 107

银柴胡、沙苑子 107

银柴胡、红枣 107

十大功劳叶、胡桃肉 107

荷花瓣、丝瓜络 108

荷梗、当归 108

荷梗、朱砂 108

荷梗、竹茹 108

荷梗、炒谷芽 108

荷梗、沉香 108

荷梗、佛手 108

荷梗、佩兰叶 108

荷梗、香附 108

荷蒂、灯心草 108

荷叶、丝瓜络 108

荷叶、分心木 108

荷叶、莲子 108

荷叶、扁豆衣 108

荷叶、红枣 108

荷叶、竹茹 108

荷蒂、黄精 108

元明粉、橘红 109

(四)祛风湿类中药的两味药引 109

火麻仁、焦山楂 109

郁李仁、羚羊角 109

郁李仁、瓜萎 109

(三)泻下类中药的两味药引 109

酒军炭、竹茹 109

大黄、郁李仁 109

大黄、元明粉 109

西瓜翠衣、腹皮子 109

桑寄生、炒谷芽 110

桑寄生、煅灶蛎 110

桑寄生、橘络 110

桑寄生、石莲肉 110

五加皮、红枣 110

秦艽、青风藤 110

桑寄生、鸡血藤 110

桑枝、龙眼肉 110

桑枝、桑椹 110

桑枝、鸡血藤膏 110

桑枝、炒谷芽 110

桑枝、松节 110

桑枝、丝瓜络 110

砂仁、酸枣仁 111

(六)利水渗湿类中药的两味药引 111

白蔻壳、艾叶 111

佩兰叶、佩兰梗 111

砂仁、枇杷叶 111

佩兰、红枣 111

(五)芳香化湿类中药的两味药引 111

木瓜、羚羊角 111

松节、藕节 111

秦艽、萆? 111

砂仁、茯神 111

薏苡仁、牛膝 112

灯心草、炒谷芽 112

地肤子、茺蔚子 112

薏苡仁、芡实 112

薏苡仁、红枣 112

泽泻、炒稻芽 112

薏苡仁、炒谷芽 112

泽泻、灶心土 112

猪苓、灶心土 112

猪苓、竹茹 112

茯苓、续断 112

橘红、焦山楂 113

橘络、炒谷芽 113

橘红、竹茹 113

橘红、橘络 113

橘皮、红枣 113

橘络、红枣 113

橘白、炒谷芽 113

橘白、石斛 113

新会皮、水炙甘草 113

(八)理气类中药两味药引 113

橘皮、炒谷芽 113

小茴香、桔饼 113

肉桂、麦冬 113

肉桂、红枣 113

(七)温里类中药的两味药引 113

灯心草、莲子 113

灯心草、夜交藤 113

橘皮、枇杷叶 113

枸橘叶、红枣 114

(九)消食类中药的两味药引 114

沉香、焦神曲 114

香附、灶心土 114

香附、金石斛 114

枸橘叶、玉竹 114

枸橘叶、龙眼肉 114

枸橘叶、橘梗 114

佛手、玫瑰花 114

青皮、羚羊角 114

青皮、沉香 114

新会白、延胡索 114

新会皮、丝瓜络 114

神曲、麦芽 115

焦谷芽、竹茹 115

炒谷芽、夜交藤 115

谷芽、红枣 115

炒谷芽、续断 115

炒谷芽、黑料豆皮 115

炒谷芽、莲子 115

炒谷芽、丝瓜络 115

(十)止血类中药的两味药引 115

乳香、没药 116

牛膝、狗脊 116

(十一)活血化瘀类中药的两味药引 116

怀牛膝、羚羊角 116

川牛膝、丝瓜络 116

艾叶、胡桃肉 116

灶心土、乌梅 116

灶心土、萎仁 116

灶心土、远志 116

灶心土、枇杷叶 116

灶心土、竹茹 116

(十二)化痰止咳平喘类中药的两味药引 117

竹茹、红枣 117

竹茹、石莲子 117

天竺黄、羚羊角 117

冬花、紫菀 117

枇杷叶、红枣 117

(十三)安神类中药的两味药引 117

(十五)补益类中药的两味药引 118

钩藤、路路通 118

羚羊角、钩藤 118

(十四)平肝熄风类中药的两味药引 118

远志、黄精 118

炒酸枣仁、麦冬 118

龙骨、牡蛎 118

山药、杜仲 119

红枣、小麦 119

黑大枣、小麦 119

红枣、莲子 119

红枣、分心木 119

红枣、丝瓜络 119

蜂蜜、粳米 119

续断、丝瓜络 119

胡桃肉、莲须 119

龙眼肉、金箔 119

麦冬、天冬 119

(十六)收涩类中药的两味药引 119

三、三味药引 120

(十七)其他两味药引 120

莲子、五味子 120

莲子、淡菜 120

莲须、芡实 120

(一)重在清热的三味药引 121

青果、羚羊、芦根 121

荸荠汁、梨汁、白蜜 121

灯心、莲子心、莲子 121

(二)重在祛风湿、活血通络的三味药引 121

牛膝、羌活、荷梗 121

桑寄生、路路通、莲子心 122

桑寄生、丝瓜络、红枣 122

桑枝、鸡血藤、青木香 122

桑枝、橘络、黑料豆 122

(三)重在利水化湿的三味药引 122

滑石、灯心、竹叶 122

焦三仙 123

炒谷芽、炒麦芽、红枣 123

赤苓、茅术、胆草 123

(四)重在消食化积的三味药引 123

佩兰叶、梗、稀莶草 123

炒谷牙、炒麦芽、莲肉心 124

生谷芽、熟谷芽、夜交藤 124

生谷芽、熟谷芽、荷叶 124

炒谷芽、黑芝麻、萝卜汁 124

(五)重在止咳祛痰的三味药引 124

冬花、川贝、枇杷叶 124

冬花、知母、海石 124

羚羊、橘络、胆星 124

黄芩、桔梗、鲜姜 124

(六)重在补益的三味药引 124

红枣、饴糖、补骨脂 125

龙眼肉、肉桂、红枣泥 125

菟丝饼、白芍、磁石 125

黑芝麻、枸杞根、龟板 125

生姜、肉桂、红枣泥 125

通草、肉桂、红枣泥 125

荷叶蒂、肉桂、红枣泥 125

淡菜、龙眼肉、黄连 125

黑?豆、陈皮、红枣 125

黑豆皮、红枣、莲须 125

石斛、芡实、莲子肉 125

石斛、陈皮、龙眼肉 125

红枣、白芍、熟地 125

黑芝麻、梨汁、白蜜 125

(七)其他三味药引 126

荷叶边、路路通、红枣 126

鲜姜、小枣肉、郁金 126

山楂、红糖、白糖 126

四、四味药引 126

(一)重在消食化积的四味药引 126

焦三仙、莲子肉 126

焦三仙、甘草 126

焦三仙、菊花 127

焦三仙、苍术 127

焦三仙、生姜 127

焦三仙、蔓荆子 128

焦三仙、芦根 128

焦三仙、黄芩 128

焦三仙、龙胆草 128

焦三仙、荷叶 128

焦三仙、羚羊角 128

焦三仙、郁李仁 128

焦三仙、大黄 128

焦三仙、泽泻 128

焦三仙、青皮 128

胡桃肉、白芍、破故纸、炙甘草 129

路路通、淡菜、红枣、荷叶边 129

荷叶边、淡菜、小麦、路路通 129

狗脊、谷芽、生姜、枣肉 129

龙眼肉、黄连、淡菜、菊花 129

龙眼肉、黄连、淡菜、红枣 129

龙眼肉、黄连、淡菜、荷叶边 129

炙甘草、炒薏米、淡菜、荷叶边 129

(二)重在补益的四味药引 129

炒麦芽、炒谷芽、党参、荷叶边 129

炒麦芽、炒谷芽、莲肉心、荷叶边 129

炒麦芽、炒谷芽、路路通、荷叶边 129

焦三仙、麦冬 129

焦三仙、灶心土 129

狗脊、麦芽、生姜、枣肉 129

(四)重在止咳化痰的四味药引 130

(五)重在收涩的四味药引 130

橘络、谷芽、扁豆、川贝 130

狗脊、谷芽、陈皮、川贝 130

(三)重在祛风湿、强筋骨的四味药引 130

狗脊、栀子、竹茹、木瓜 130

狗脊、谷芽、竹茹、木瓜 130

焦枣仁、红枣、炒谷芽、生姜 130

桑寄生、红枣、扁豆花、建曲 130

焦三仙、麦冬、木瓜炭 131

五、五味、六味药引 131

砂仁、沉香、红枣、炙草 131

狗脊、栀子、竹茹、灯心 131

荷叶、苡米、红枣、桑梗 131

焦麦芽、红枣、防风、生姜 131

(六)其他四味药引 131

灶心土、乌梅、竹茹、煅赭石 131

煨姜、乌梅、灶心土、冬瓜皮 131

淡菜、红枣、丝瓜络、炒谷芽、炒麦芽 132

淡菜、莲子肉、灯心、炒麦芽、炒谷芽、党参 132

六、含有成药的多味药引 133

青果、一捻金、郁金 133

乌梅、四神丸、灶心土、冬瓜皮 133

(一)益元散 134

一、清暑辟秽类成药药引 134

清宫成药药引 134

单用益元散为引 135

益元散和他药共为药引 135

益元散荷梗 136

益元散、砂仁 136

益元散、蔓荆子 136

益元散、炒栀子、酒军 137

益元散、炒栀子、酒黄芩、熟川军 138

益元散、大青叶、瓜萎仁、杏仁泥 138

六一散木通 139

六一散和单味药同为药引 139

单用六一散为引 139

(二)六一散 139

六一散、佛手 140

六一散、乌梅 140

六一散、铁锈水 140

六一散和二味药同为药引 141

六一散、竹茹、灯心 141

(三)太乙紫金锭 142

二、清热解毒类成药药引 142

玉骨散 144

赛金化毒散、朱黄散 144

三、通腑泻下类成药药引 145

一捻金 145

更衣散 146

当归龙荟丸 147

麻仁滋脾丸 148

青麟丸 149

四、祛风胜湿、通络化痰类成药药引 150

木瓜酒 150

活络丹 151

平安丸 152

五、理气活血类成药药引 152

失笑散 153

六、开窍类成药药引 153

紫雪丹 153

牛黄抱龙丸 155

琥珀抱龙丸 155

朱衣滚痰丸 156

单用羚羊角作为药引 158

(二)羚羊角 158

一、清热解毒类 158

清宫贵重药药引 158

羚羊角和他药共为药引 160

羚羊角、青果、芦根 160

羚羊角、青果 160

羚羊角、竺黄 161

羚羊角、桑叶 161

羚羊角、淡竹叶 162

羚羊角、荷梗 162

羚羊角、胆草 163

羚羊角、天花粉 163

羚羊角、丹皮 163

羚羊角、煅赭石 164

羚羊角、钩藤 164

羚羊角、怀牛膝 165

羚羊角、宣木瓜 165

(二)犀角 166

单用犀角为药引 166

犀角和他药共为药引 167

犀角、薄荷 167

(三)牛黄 168

犀角、白藓皮、青皮 168

二、重镇安神类 169

(一)朱砂 169

单用朱砂为引 170

朱砂和他药共为药引 170

朱砂、生姜 170

朱砂、赤金 171

朱砂、荷梗 171

(三)赤金 172

(二)珍珠 172

(四)纹银 173

三、补益药类 174

(一)西洋参 174

(二)燕窝 175

(三)蛤蚧尾 175

四、祛风定痛类 176

虎骨 176

六、理气类 177

甲珠 177

五、活血通络类 177

(一)沉香 178

单用沉香为药引 178

沉香和他药共为药引 178

沉香、壳砂 178

沉香、荷梗 179

沉香、川断 179

(二)白檀香 180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