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伤寒论笔记图解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伤寒论笔记图解
  • 雷根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054692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73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182页
  • 主题词:伤寒论-图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伤寒论笔记图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1

一、《伤寒论》的沿革 1

(一)作者生平 1

(二)时代背景 1

(三)《伤寒论》版本及流传 1

(四)《伤寒论》学术发展 2

二、《伤寒论》学术渊源与成就 3

三、伤寒的含义 3

四、六经的概念 4

五、《伤寒论》的辨证方法 4

(一)六经辨证 4

(二)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的关系 5

(三)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的关系 6

(四)六经的传变规律 6

六、六经病证治则治法 6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8

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8

一、太阳病脉证纲要 8

二、太阳病分类 8

三、辨传变与否 10

四、辨病发于阳,病发于阴 12

五、辨寒热真假 12

第二节 太阳表证 13

一、太阳中风(表虚)证 13

(一)桂枝汤证 13

(二)桂枝汤禁例 16

(三)桂枝汤兼证 17

二、太阳伤寒(表实)证 22

(一)麻黄汤证 22

(二)麻黄汤禁例 25

(三)兼证 28

三、太阳表郁轻证 32

(一)表郁不解证 32

(二)表郁内热证 34

(三)汗出不彻证及其转归 35

第三节 太阳里证 35

一、蓄水证 35

二、蓄血证 37

第四节 太阳病变证 40

一、变证治则 40

二、热证 41

(一)栀子豉汤类证 41

(二)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 43

(三)白虎加人参汤证 44

(四)葛根芩连汤证 45

三、虚寒证 46

(一)心阳虚证 46

(二)心阳虚奔豚证,欲作奔豚证 48

(三)脾胃阳虚证 50

(四)肾阳虚证 53

四、阴阳两虚证及阴阳转化证 55

(一)辨虚证实证 55

(二)阴阳两虚证 56

(三)阴阳转化证 57

五、结胸证 58

(一)结胸证辨 58

(二)热实结胸证 58

(三)寒实结胸证 62

六、脏结证 63

七、痞证 63

(一)痞证的形成 63

(二)大黄黄连泻心汤证 64

(三)附子泻心汤证 64

(四)半夏泻心汤证 65

(五)生姜泻心汤证 66

(六)甘草泻心汤证 67

(七)痞证辨证 68

八、火逆证 71

九、欲愈候 74

第五节 太阳病类似证 75

一、风湿证 75

二、十枣汤证 76

三、瓜蒂散证 76

第六节 辨表里治法及其先后缓急 77

第二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82

第一节 阳明病纲要 82

一、阳明病提纲 82

二、阳明病外证 82

三、阳明病主脉 82

第二节 阳明病病因病机 83

第三节 阳明热证 84

一、栀子豉汤证 84

二、白虎汤证 85

三、猪苓汤证 86

第四节 阳明实证 87

一、承气汤证 87

(一)调胃承气汤证 87

(二)小承气汤证 89

(三)大承气汤证 90

二、润导法 95

三、下法辨证 97

四、下法禁例 99

第五节 阳明病变证 100

一、发黄证 100

(一)茵陈蒿汤证 100

(二)栀子柏皮汤证 102

(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 102

(四)寒湿发黄证 103

(五)欲作谷疸症 104

(六)被火发黄证 104

二、血热证 105

第六节 阳明病辨证 106

一、辨中风中寒 106

二、辨虚证实证 109

第三章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111

第一节 少阳病提纲 111

第二节 少阳病本证 111

一、小柴胡汤证 111

二、少阳病禁例 114

第三节 少阳病辨证 115

第四节 少阳病兼变证 117

一、变证治则 117

二、柴胡桂枝汤证 117

三、太阳少阳并病刺法 118

四、大柴胡汤证 118

五、柴胡加芒硝汤证 120

六、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121

七、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122

八、黄芩汤、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证 123

九、传变及预后 123

第四章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124

第一节 太阴病提纲 124

第二节 太阴病虚寒证 124

第三节 太阴病辨证 124

一、辨太阴病兼表证 124

二、辨太阴病腹痛证 125

三、辨太阴病转归 126

四、辨太阴病欲愈候 126

第五章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127

第一节 少阴病提纲 127

第二节 少阴寒化证 127

一、少阴病(寒化)主要脉证 127

二、四逆汤证 128

三、通脉四逆汤证 128

四、白通及白通加猪胆汁汤证 129

五、真武汤证 130

六、附子汤证 131

七、吴茱萸汤证 132

八、桃花汤证 132

九、针灸法 133

十、少阴病治禁 134

十一、预后 134

(一)阳回者预后较佳 134

(二)阳亡者预后不良 134

第三节 少阴热化证 136

一、黄连阿胶汤证 136

二、猪苓汤证 136

第四节 少阴病兼辨证 137

一、麻黄细辛附子汤证与麻黄附子甘草汤证 137

二、少阴三急下证 138

三、热移膀胱证 138

四、伤津动血证 138

第五节 咽痛证 139

一、猪肤汤证 139

二、甘草汤证、桔梗汤证 140

三、苦酒汤证 140

四、半夏散及汤证 141

第六章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142

第一节 厥阴病提纲 142

第二节 寒热错杂证 142

一、乌梅丸证 142

二、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 143

三、麻黄升麻汤证 144

第三节 辨厥热盛复 145

第四节 辨厥 147

一、厥证的病机与证候特点 147

二、热厥 148

三、寒厥 149

四、气郁致厥 149

五、血虚致厥 150

六、水饮致厥 152

七、痰厥 152

八、冷结膀胱关元证 153

九、虚寒厥冷治禁 153

第五节 辨下利 153

一、欲作自利 153

二、热证下利 153

(一)白头翁汤证 153

(二)小承气汤证 154

(三)栀子豉汤证 155

三、寒证下利 155

第六节 辨呕哕 156

一、辨呕 156

二、辨哕 157

第七节 预后 158

一、辨厥阴中风愈与未愈 158

二、辨厥阴寒证自愈候 158

三、辨厥阴虚寒证危候 158

四、辨厥阴病下利的转归 160

第七章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161

第八章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165

附录一 古今计量折算表 168

附录二 方剂索引 169

参考文献 173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