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儿童淋巴瘤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张永红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1275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38页
- 文件大小:74MB
- 文件页数:249页
- 主题词:小儿疾病:淋巴瘤-诊疗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儿童淋巴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儿童霍奇金淋巴瘤研究历史 1
1.1 儿童霍奇金淋巴瘤的研究历史 1
1.2 儿童霍奇金淋巴瘤诊治的经验教训 2
1.3 隐藏的秘密——出现迟发副作用 3
1.4 当前最佳的管理方法 4
参考文献 4
第2章 霍奇金病的生物学以及病理学特征 4
2.1 霍奇金病的病理学分类发展简史 6
2.2 霍奇金Reed-Sternberg细胞谱系;B细胞表型 8
2.3 抗原呈递功能的一些证据 9
2.4 细胞凋亡 9
2.5 NF-KappaB 10
2.6 Jak-STAT通路 11
2.7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家族 11
2.8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TRAFs) 11
2.9 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 12
2.10 细胞遗传学 13
2.11 基因表达谱 13
2.12 与EB病毒(EBV)的相关性 13
2.13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病理 15
2.14 经典型HRS细胞的免疫表型 16
2.15 流式细胞仪 17
2.16 CHL病理分类 18
2.16.1 结节硬化型HL 18
2.16.2 混合细胞型HL 19
2.16.3 结节性富于淋巴细胞的CHL 20
2.16.4 淋巴细胞消减型HL 20
2.17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霍奇金淋巴瘤 20
2.18 HIV感染后霍奇金淋巴瘤 22
2.19 骨髓受累和组织学分期 22
2.20 肿瘤复发及二次肿瘤的病理表现 23
2.21 HL的鉴别诊断 23
参考文献 25
第3章 儿童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 32
3.0 引言 32
3.1 临床表现 32
3.1.1 全身症状 33
3.1.2 实验室评估 34
3.1.3 免疫状态 35
3.2 鉴别诊断 35
3.3 诊断评估和分期 36
3.4 预后因素 38
3.5 联合化疗 40
3.6 单独化疗与联合治疗模式比较 44
3.7 适于危险度的治疗 45
3.7.1 低危肿瘤的治疗 45
3.7.2 中危及高危患者的治疗 47
3.8 放射治疗的原则 49
3.8.1 对放疗范围的思考 50
3.8.2 关于放疗剂量的思考 51
3.8.3 能量 52
3.9 有关原发病及治疗选择方面的推荐总结 52
3.10 治疗的急性副作用 53
3.10.1 化疗副作用 53
3.10.2 放疗副作用 53
3.11 未来治疗的方向 54
参考文献 54
第4章 复发或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 54
4.1 引言 59
4.2 再诱导治疗的策略 59
4.2.1 再诱导化疗的作用 60
4.2.2 应用ICE方案作为标准的再诱导化疗 60
4.2.3 应用异环磷酰胺、长春瑞滨(Ⅳ方案)再诱导化疗 60
4.3 高剂量治疗 61
4.3.1 增进高剂量治疗效果的方法:免疫调节治疗 62
4.3.2 减弱治疗强度或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63
4.4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挽救治疗 63
4.4.1 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长春瑞滨(Vinorelbine,VRB)联合化疗 64
4.4.2 NF-kB通路分子水平靶向治疗 65
4.4.2.1 NF-kB的活化 65
4.4.2.2 通过蛋白酶体达到抑制NF-kB的作用 66
4.4.2.3 成人临床试验 67
4.4.2.4 儿童临床试验 67
4.4.2.5 应用酶蛋白体抑制剂硼替佐米的新的挽救治疗策略 67
4.4.3 免疫靶向治疗策略 68
4.4.3.1 EB病毒定向治疗 68
4.4.3.2 HL中单克隆抗体靶向作用受体的表达 68
4.4.3.3 放射标记的抗体治疗 69
4.5 未来的方向 69
参考文献 70
第5章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引言及历史背景 70
5.1 引言 75
5.2 研究早期——1970年以前 75
5.3 研究后期——1970年以后 76
参考文献 78
第6章 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生物学和病理学 78
6.1 引言 79
6.2 非霍奇金淋巴瘤 79
6.3 病理学分析 80
6.3.1 形态学 81
6.3.2 免疫分型 82
6.3.3 分子和细胞遗传学分析 83
6.3.4 血液淋巴系统肿瘤的WHO分类 86
6.4 儿童NHL的分子学发病机制 87
6.5 伯基特淋巴瘤 88
6.5.1 病理学 88
6.5.2 生物和分子学机制 91
6.6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93
6.6.1 病理学 93
6.6.2 生物和分子学机制 95
6.7 间变大细胞淋巴瘤 97
6.7.1 病理学 97
6.7.2 生物学和分子学机制 101
6.8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102
6.8.1 病理学 102
6.8.2 生物学和分子学机制 104
参考文献 110
第7章 B细胞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 110
7.1 引言 123
7.2 诊断与检查 123
7.2.1 伯基特淋巴瘤 123
7.2.2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124
7.2.3 伯基特样淋巴瘤 124
7.2.4 HIV相关B细胞淋巴瘤 124
7.2.5 影像学检查 125
7.3 临床特点 126
7.4 分期 127
7.4.1 分期的步骤 128
7.5 治疗 129
7.5.1 非洲的早期研究 130
7.5.2 非交叉耐药以及联合化疗 130
7.5.3 CNS受累的治疗 131
7.5.4 美国的早期研究 131
7.5.5 与白血病治疗的比较 132
7.5.6 现代治疗方案的关键因素 133
7.5.6.1 基本药物 133
7.5.6.2 大剂量甲氨蝶呤(MTX) 133
7.5.6.3 其他药物的作用 134
7.5.6.4 剂量的强度 134
7.5.6.5 危险度分组 134
7.5.6.6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 136
7.5.6.7 不同方案治疗DLBCL 136
7.5.6.8 外科手术的作用 137
7.5.6.9 放射治疗的作用 137
7.5.6.10 肿瘤溶解综合征 138
7.6 影响预后因素 138
7.6.1 肿瘤负荷与分期 139
7.6.2 反应速度 139
7.6.3 年龄与性别 140
7.6.4 组织学 140
7.6.5 分子特征 140
7.7 预后 140
7.8 复发的治疗 141
7.9 滤泡中心细胞和边缘区细胞淋巴瘤 142
7.10 展望 142
参考文献 143
第8章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149
8.1 引言 149
8.2 诊断与影像学 151
8.3 临床表现 152
8.4 分期 154
8.5 治疗和结果 155
8.5.1 治疗强度分级 156
8.5.2 中枢神经系统的预防和治疗 156
8.5.3 局部治疗的作用 159
8.6 预后因素 159
8.7 复发的治疗 161
8.8 未来展望 162
参考文献 164
第9章 前B和前T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 164
9.1 引言 169
9.2 诊断与影像 169
9.2.1 诊断 169
9.2.2 影像学及分期 170
9.3 临床特征 171
9.4 治疗 172
9.4.1 早期治疗 172
9.4.2 治疗概述 172
9.4.2.1 限局性阶段病变 172
9.4.2.2 进展期病变 173
9.4.2.3 中枢神经系统的预防和治疗 176
9.5 预后因素 176
9.6 结果 177
9.7 复发的处理 177
9.8 未来展望 177
参考文献 178
第10章 皮肤T细胞淋巴瘤和少见T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 178
10.1 引言 183
10.2 蕈样霉菌病和Sezary综合征 183
10.2.1 临床表现 183
10.2.2 病理 184
10.2.3 免疫表型 185
10.2.4 遗传特点 185
10.2.5 预后 186
10.2.6 治疗 186
10.3 CD30阳性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包括淋巴瘤样丘疹病) 187
10.4 淋巴瘤样丘疹病 187
10.4.1 临床特点 187
10.4.2 病理 188
10.4.3 免疫表型 189
10.4.4 遗传学特点 189
10.4.5 治疗 189
10.5 原发皮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 190
10.5.1 临床特点 190
10.5.2 病理 190
10.5.3 鉴别诊断 191
10.5.4 免疫组化 191
10.5.5 遗传学特点 191
10.5.6 治疗 191
10.6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191
10.6.1 临床表现 191
10.6.2 病理 192
10.6.3 免疫表型 192
10.6.4 遗传学特点 192
10.6.5 治疗 192
10.7 肝脾T细胞淋巴瘤 192
10.7.1 临床表现 192
10.7.2 病理 193
10.7.3 免疫表型 193
10.7.4 遗传学特点 193
10.7.5 治疗 193
参考文献 193
第11章 免疫缺陷相关的淋巴增殖性疾病 193
11.1 引言 197
11.2 EB病毒 198
11.3 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 200
11.3.1 血液和骨髓移植后的PTLD 202
11.3.2 实体器官移植后的PTLD 203
11.4 HIV相关恶性肿瘤 205
11.5 原发免疫缺陷合并淋巴增殖性疾病 208
11.6 小结 211
参考文献 211
第12章 淋巴瘤治疗的远期副作用 219
12.1 引言 219
12.2 继发恶性肿瘤 220
12.3 神经认知能力的改变 220
12.4 心血管系统 221
12.5 肺 222
12.6 骨骼和身体组成成分的改变 223
12.7 内分泌 224
12.7.1 甲状腺 224
12.8 生殖内分泌 224
12.8.1 男性性腺功能 224
12.8.2 女性性腺功能 225
12.8.3 生殖功能 225
12.9 口腔科 226
12.10 脾脏 226
12.11 心理社会 227
12.12 死亡率 227
12.13 远期副作用的监测 228
12.14 淋巴瘤生存研究的挑战 232
12.15 展望研究方向 232
参考文献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