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学基础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廖福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49057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19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241页
- 主题词:中医医学基础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学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1
一、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1
二、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3
(一)整体观念 3
(二)辨证论治 4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6
第一节 阴阳学说 6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6
(一)阴阳的普遍性 6
(二)阴阳的相对性 7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7
(一)阴阳对立 7
(二)阴阳互根 7
(三)阴阳消长 7
(四)阴阳转化 8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8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8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 8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9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9
(五)确定治疗原则 9
(六)归纳药物性能 9
(七)指导防病养身 9
第二节 五行学说 10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10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0
(一)五行的特性 10
(二)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10
(三)五行的相生相克 11
(四)五行的相乘相侮 12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2
(一)说明脏腑的生理联系 12
(二)说明脏腑的病理变化 13
(三)用于疾病的诊断 13
(四)用于疾病的治疗 13
第二章 藏象 15
第一节 五脏 16
一、心 16
(一)主血脉 16
(二)主神志 16
(三)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17
(四)开窍于舌 17
【附】心包络 17
二、肺 17
(一)主气 17
(二)主宣发肃降 18
(三)通调水道 18
(四)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18
(五)开窍于鼻 19
三、脾 19
(一)主运化 19
(二)主升清 19
(三)主统血 20
(四)主肌肉、四肢 20
(五)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20
四、肝 20
(一)主疏泄 20
(二)主藏血 21
(三)主筋,其华在爪 21
(四)开窍于目 22
五、肾 22
(一)藏精,主生殖、生长和发育 22
(二)主水、司开阖 23
(三)主纳气 23
(四)主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 23
(五)开窍于耳,司二阴 23
【附】命门 24
第二节 六腑 24
一、胆 24
二、胃 24
(一)受纳与腐熟水谷 24
(二)主通降,以降为和 25
三、小肠 25
(一)主受盛化物 25
(二)泌别清浊 25
四、大肠 25
五、膀胱 26
六、三焦 26
【附】奇恒之腑 26
第三节 脏腑之间的关系 27
一、脏与脏 27
(一)心与肺 27
(二)心与脾 27
(三)心与肝 28
(四)心与肾 28
(五)肺与脾 28
(六)肝与肺 29
(七)肾与肺 29
(八)肝与脾 29
(九)脾与肾 29
(十)肝与肾 30
二、脏与腑 30
(一)心与小肠 30
(二)肺与大肠 30
(三)脾与胃 31
(四)肝与胆 31
(五)肾与膀胱 31
第四节 气、血、津液 32
一、气 32
(一)气的概念、生成和分布 32
(二)气的功能 34
二、血 35
(一)血的生成循行 35
(二)血的功能 35
三、津液 36
(一)津液的概念、生成和分布 36
(二)津液的代谢 36
四、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 36
(一)气和血的关系 37
(二)气与津液的关系 37
(三)血与津液的关系 37
第三章 经络 39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和组成 39
一、经络的概念 39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39
第二节 经络的循行与分布 40
一、十二经脉 40
(一)名称及其属络关系 40
(二)十二经脉的分布循行规律 41
二、奇经八脉 43
第三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 43
一、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器官 43
二、运行气血,濡养周身,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43
三、传导感应,调节机能平衡 44
第四节 经络学说的应用 44
一、说明病理变化 44
二、指导诊断和治疗 44
(一)指导疾病的诊断 44
(二)指导临床治疗 44
三、用于疾病的预防 45
第四章 病因 46
第一节 发病原理 46
一、疾病的发生 46
二、基本病机 47
(一)阴阳失调 47
(二)邪正消长 49
第二节 致病因素 49
一、六淫 49
(一)风 50
(二)寒 50
(三)暑 51
(四)湿 51
(五)燥 52
(六)火 53
【附】疫疠 53
二、七情 54
(一)七情致病的特点 54
(二)常见七情病证 54
三、其他致病因素 55
(一)饮食劳逸 55
(二)外伤 56
(三)痰饮与瘀血 56
第五章 诊法和辨证 58
第一节 诊法 58
一、望诊 58
(一)一般望诊 58
(二)舌诊 62
二、闻诊 65
(一)声音 65
(二)嗅气味 65
三、问诊 65
(一)问寒热 66
(二)问汗 67
(三)问头身胸腹痛 67
(四)问饮食口味 68
(五)问二便 68
(六)问睡眠 69
(七)问经带胎产 69
(八)问小儿 70
四、切疹 70
(一)脉诊 70
(二)按诊 73
第二节 八纲辨证 74
一、表里 74
(一)表证 74
(二)里证 75
(三)表里同病与半表半里 75
二、寒热 75
(一)寒证 75
(二)热证 75
(三)寒热错杂 76
三、虚实 76
(一)虚证 76
(二)实证 76
(三)虚实夹杂 77
四、阴阳 77
(一)阴证 77
(二)阳证 77
(三)亡阴与亡阳 77
【实习一】观看望诊、舌诊、脉诊的录像及舌诊模型 79
【实习二】四诊和八纲辨证练习 81
第六章 预防与治则 83
第一节 预防 83
一、未病先防 83
(一)固护正气,增强抗邪能力 83
(二)避免病邪的入侵 84
二、既病防变 84
第二节 治则 84
一、治本与治标 84
二、扶正与祛邪 85
三、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86
【附】治法(八法) 87
第七章 中药与方剂 89
第一节 中药的基本理论 89
一、概述 89
(一)中药的采收 89
(二)干燥 89
(三)贮藏 89
二、中药的炮制 89
(一)炮制的目的 89
(二)炮制方法 90
三、中药的性能 91
(一)四气 91
(二)五味 91
(三)升降浮沉 92
(四)归经 92
(五)药物的毒性 92
四、中药的应用 92
(一)配伍 93
(二)用药禁忌 93
(三)用量 94
(四)用法 94
第二节 常用中药 94
一、解表药 94
(一)辛温解表药 95
(二)辛凉解表药 95
二、清热药 96
(一)清热泻火药 96
(二)清热燥湿药 97
(三)清热解毒药 98
(四)清热凉血药 98
(五)清退虚热药 99
三、温里药 100
四、泻下药 100
(一)攻下药 101
(二)润下药 101
(三)峻下逐水药 102
五、利水渗湿药 102
六、芳香化湿药 103
七、祛风湿药 104
八、祛痰止咳平喘药 105
(一)温化寒痰药 105
(二)清化热痰药 106
(三)止咳平喘药 106
九、行气药 107
十、止血药 108
十一、活血化瘀药 108
十二、补益药 109
(一)补气药 109
(二)补血药 110
(三)补阴药 111
(四)补阳药 112
十三、消导药 112
十四、安神药 113
十五、平肝熄风药 114
十六、开窍药 115
十七、收涩药 116
十八、其他药 117
(一)驱虫药 117
(二)外用药 118
第三节 方剂的基本理论 119
一、方剂的组成原则 119
二、方剂的变化规律 119
(一)药物增减的变化 120
(二)药物配伍的变化 120
(三)药量增减的变化 120
(四)剂型更换的变化 120
三、常用剂型 120
(一)汤剂 120
(二)丸剂 120
(三)散剂 121
(四)膏剂 121
(五)丹剂 121
(六)酒剂 121
(七)糖浆剂 121
(八)片剂 121
(九)冲剂 121
(十)针剂 122
四、常用方剂 122
(一)解表剂 122
(二)清热剂 123
(三)温里剂 126
(四)泻下剂 127
(五)和解剂 128
(六)祛湿剂 130
(七)祛痰剂 132
(八)润燥剂 134
(九)理气剂 135
(十)理血剂 136
(十一)补益剂 138
(十二)消导剂 140
(十三)安神剂 141
(十四)熄风剂 142
(十五)开窍剂 143
(十六)收敛固涩剂 144
(十七)驱虫剂 146
【实习三】中药的蜡叶与生药标本示教 147
【附】常用中成药简表 149
第八章 辨证论治(脏腑) 153
第一节 心与小肠病 153
一、心气虚、心阳虚 153
二、心血虚、心阴虚 154
三、心脉痹阻 154
四、心火亢盛 155
五、痰迷心窍 155
第二节 肝与胆病 155
一、肝血虚、肝阴虚 155
二、肝气郁结 156
三、肝火上炎 156
四、肝风内动 156
五、肝胆湿热 157
第三节 脾与胃病 157
一、脾气虚 158
二、脾阳虚 158
三、湿热蕴脾 158
四、胃阴不足 159
五、胃寒证 159
六、胃火证 159
七、食滞胃脘 159
第四节 肺与大肠病 160
一、肺气虚 160
二、肺阴虚 160
三、风寒束肺 161
四、风热犯肺 161
五、痰热壅肺 161
六、痰浊阻肺 161
七、大肠湿热 162
第五节 肾与膀胱病 162
一、肾阴虚 162
二、肾阳虚 162
三、膀胱湿热 163
第六节 脏腑兼病 163
一、心脾两虚 163
二、心肾不交 164
三、肝胃不和 164
四、肝肾阴虚 164
五、脾肾阳虚 164
【附】卫气营血辨证施治 165
一、卫分证 165
二、气分证 166
(一)热扰胸膈 166
(二)热壅于肺 166
(三)热炽阳明 166
(四)热结肠道 166
(五)气分湿热 166
三、营分证 167
(一)热伤营阴 167
(二)热入心包 167
四、血分证 167
(一)血分实热 167
(二)血分虚热 168
第九章 针灸 169
第一节 腧穴与经络的关系 169
第二节 腧穴的分类 169
一、十四经腧穴 169
二、经外奇穴 169
三、阿是穴 169
第三节 腧穴的主治和作用 169
一、近治作用 169
二、远治作用 170
三、特殊作用 170
第四节 腧穴的体表定位 170
一、解剖标志定位法 170
二、骨度分寸定位法 170
三、指量法 170
第五节 十四经脉常用腧穴与经外奇穴 172
一、十四经脉 172
(一)手太阴肺经 172
(二)手厥阴心包经 173
(三)手少阴心经 174
(四)手阳明大肠经 175
(五)手少阳三焦经 176
(六)手太阳小肠经 177
(七)足阳明胃经 179
(八)足少阳胆经 181
(九)足太阳膀胱经 183
(十)足太阴脾经 185
(十一)足厥阴肝经 186
(十二)足少阴肾经 187
(十三)任脉 188
(十四)督脉 189
二、经外奇穴 191
(一)头部 191
(二)躯干部 191
(三)四肢部 192
第六节 针法 193
一、毫针刺法 193
(一)毫针刺法的基本知识 193
(二)操作方法 194
(三)针刺意外情况的处理和预防 196
二、三棱针刺法 198
(一)针具 198
(二)操作方法 198
(三)适应范围 198
(四)注意事项 199
三、皮肤针刺法 199
(一)针具 199
(二)操作方法 199
(三)适应范围 199
(四)注意事项 199
四、皮内针刺法 199
(一)针具 199
(二)操作方法 199
(三)适用范围 199
(四)注意事项 200
五、耳针疗法 200
(一)耳廓表面的解剖名称 200
(二)耳穴的分布 201
(三)耳穴的部位和主治 201
(四)选穴处方原则 203
(五)耳针的操作方法 203
【附】贴压法 203
(六)耳针注意事项 204
六、电针 204
(一)操作方法 204
(二)适应范围 204
(三)注意事项 204
第七节 灸法 204
一、艾炷灸 204
(一)直接灸 204
(二)间接灸 205
二、艾条灸 205
三、温针灸 206
四、施灸须知 206
第八节 拔罐法 206
(一)投火法 206
(二)闪火法 206
(三)注意事项 206
【实习四】常用腧穴体表定位 208
【实习五】毫针的进针行针出针操作 209
【实习六】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耳针、电针操作 211
【实习七】灸法、拔罐的基本操作 212
附录一 常见病针灸辨证治疗 213
附录二 常用方剂索引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