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战创伤学 第10卷 战创伤修复、再生与康复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付小兵总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ISBN:756452511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507页
- 文件大小:136MB
- 文件页数:538页
- 主题词:创伤-军事医学-修复术;创伤-军事医学-康复医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战创伤学 第10卷 战创伤修复、再生与康复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战创伤组织修复与再生 3
第一章 战创伤组织修复与再生概论 3
第一节 战创伤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的发展简史 3
一、世界战创伤修复医学发展的简要回顾 4
二、中国创伤修复外科发展的简要历史 10
三、科学技术发展对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学科发展的推动作用 19
第二节 战创伤后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在军事医学中的地位 23
一、概述 23
二、我军战创伤后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的发展简况 24
三、未来战创伤后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的发展方向 27
第三节 战创伤修复和组织再生的概念 28
一、概述 28
二、战创伤修复基本概念 30
三、战创伤愈合中涉及的概念 30
四、修复与修复“失控” 32
五、代偿与改建 33
六、创伤修复涉及的新概念 34
第四节 战创伤修复和组织再生的分类 35
一、战伤分类 36
二、创伤愈合与再生分类 38
第五节 战创伤后组织修复的特点 40
一、现代战创伤后组织修复主要特点 40
二、外军现代战创伤后组织修复研究特点 42
三、创伤弹道学的现代战创伤特点与伤后组织修复的原则 43
第六节 战创伤后组织修复基本过程 45
一、战创伤愈合的基本病理生理过程 45
二、枪弹伤的特点与修复 49
三、软组织爆炸伤的特点与修复 50
第七节 战创伤后组织修复的研究与进展 52
一、战创伤后组织修复研究中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52
二、战创伤后组织修复研究由被动修复转为主动修复 53
三、战创伤后组织修复研究由解剖性修复向功能性修复发展 54
四、战创伤后组织修复研究的转化医学 54
参考文献 54
第二章 战创伤修复的机制 56
第一节 战创伤修复的分子机制 56
一、修复相关基因的研究 56
二、在创伤修复中发挥作用的几条信号通路 62
第二节 战创伤愈合异常的分子机制 67
第三节 战创伤致皮肤损伤与修复 69
一、一般性损伤的皮肤自身修复 69
二、外科修复 72
三、火器伤致软组织缺损与修复 74
第四节 战创伤致血管组织损伤与修复 75
一、血管损伤的分类 75
二、轻度血管损伤与修复 77
三、重度血管损伤与修复 80
第五节 战创伤致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组织的损伤与修复 81
一、中枢神经组织损伤与修复 81
二、周围神经组织损伤与修复 86
三、与神经损伤和再生密切相关的因子 89
第六节 战创伤致骨与软骨组织损伤与修复 93
一、一般性骨与软骨组织损伤与修复 93
二、骨与软骨组织战创伤与修复 94
第七节 放创复合伤延迟愈合机制 95
一、放射与创伤后的炎症细胞 95
二、放射与创伤后的组织修复细胞 96
三、放射对创伤后细胞因子的影响 96
四、放射对创伤后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97
五、放射对组织再生及创伤整体愈合的影响 97
参考文献 98
第三章 细胞/生长因子和几种细胞在战创伤愈合中的作用 100
第一节 血小板与愈合 100
一、血小板的形态与结构 100
二、血小板在炎症和创伤愈合中的作用 100
第二节 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与愈合 103
一、创伤修复的基本分子活动 104
二、调控创伤修复的重要生长因子 105
第三节 炎症细胞与愈合 131
一、中性粒细胞 131
二、巨噬细胞 134
三、淋巴细胞 136
四、肥大细胞 140
第四节 其他修复细胞与愈合 143
一、成纤维细胞 143
二、血管内皮细胞 145
三、角质形成细胞 148
第五节 细胞外基质在愈合中的作用 150
一、胶原与创伤修复 150
二、结构性糖蛋白与创伤修复 151
三、蛋白多糖与创伤修复 153
四、透明质酸在创伤修复中的应用 154
参考文献 155
第四章 战创伤愈合的影响因素 157
第一节 全身因素 157
一、心理 157
二、年龄 160
三、营养 161
四、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 164
五、全身性疾病因素 169
第二节 局部因素 169
一、细菌定植与感染 169
二、异物 170
三、血肿和无效腔 171
四、局部血液供应 171
第三节 其他因素 171
一、环境因素 171
二、电离辐射 172
三、药物 172
四、其他 173
参考文献 173
第五章 战创伤愈合的结局 175
第一节 再生与修复 175
一、创伤修复的分期 176
二、创伤修复的细胞生物学 178
第二节 瘢痕增生与瘢痕疙瘩 181
一、瘢痕形成的病因 181
二、瘢痕的临床分型 184
三、病理性瘢痕的防治 186
第三节 愈合障碍 190
一、难愈性创面的临床特点 190
二、难愈性创面发病机制研究 191
三、慢性难愈性创面的防治 194
参考文献 202
第六章 现代促进战创伤愈合的新技术 204
第一节 研制新型战创伤治疗药物 204
一、生长因子与创伤愈合 204
二、各种生长因子产品的应用 205
三、富含血小板血浆的开发与应用 210
四、其他相关药物 211
第二节 新型敷料与创伤愈合 212
一、天然材料敷料 212
二、合成敷料 213
三、复合型生物敷料 214
四、几种具有发展潜力的战伤敷料 214
第三节 其他促进创伤愈合的新技术和方法 216
一、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216
二、纳米技术 216
三、基因治疗 219
四、细胞治疗 221
五、细胞微囊技术 224
六、负压伤口治疗 225
七、光电技术 227
八、数字医学技术在战创伤医学中的应用 229
九、3D生物打印技术对战创伤技术的影响 230
十、远程医学技术在现代战创伤中的应用 231
十一、军事医学的机器人 233
参考文献 235
第七章 组织工程技术与战创伤修复和再生 237
第一节 组织工程概述 237
第二节 组织工程用于组织修复与再生研发的关键技术 239
一、种子细胞 239
二、支架材料 240
三、组织工程支架的主要制备技术 246
四、组织工程用生物材料的研究热点 248
第三节 几种修复组织工程产品的研发与应用 250
一、组织工程皮肤的临床应用 250
二、组织工程软骨的临床应用 253
三、组织工程骨的临床应用 255
四、组织工程肌腱、韧带的临床应用 256
五、组织工程化神经 258
第四节 中国组织工程的发展与展望 259
一、中国组织工程的发展 259
二、中国组织工程的展望 261
参考文献 262
第八章 干细胞技术与组织修复和再生 264
第一节 概述 264
第二节 胚胎干细胞与组织修复和再生 266
第三节 脐血干细胞与组织修复和再生 267
第四节 成体干细胞与组织修复和再生 269
一、脂肪来源的干细胞 269
二、表皮干细胞 270
三、间充质干细胞 271
四、神经干细胞 272
第五节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与组织修复和再生 274
一、转分化与去分化 275
二、重编程及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 276
第六节 中国干细胞研究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278
一、干细胞库的建立 279
二、干细胞研究基础情况 280
三、中国在干细胞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情况 281
第七节 组织修复和再生中的干细胞产品与转化应用 282
参考文献 283
第二篇 战创伤康复 287
第九章 康复医学与战创伤康复 287
第一节 概述 287
一、康复医学在战创伤学中的重要地位 287
二、康复医学的核心、基础及专业人员组成 288
三、康复医学在战创伤各阶段中的应用和适应证 290
四、战创伤与伤后康复的研究与进展 291
第二节 战创伤早期治疗与功能恢复的必备条件 292
一、战创伤康复团队组织形式 292
二、制动期预防并发症和其他不良反应 293
三、各种处置要考虑功能的恢复 293
第三节 战创伤后康复治疗目的、作用及原理 293
一、促进炎症吸收和组织修复 293
二、促进骨折愈合 294
三、控制痉挛 294
四、治疗疼痛 294
五、恢复关节和肢体功能 295
六、预防和治疗褥疮 295
七、让伤员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康复治疗 295
参考文献 296
第十章 战创伤康复评定 297
第一节 关节活动度评定 297
一、关节活动度分类 297
二、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 298
三、关节活动度检查注意事项 298
第二节 肌力评定 298
一、肌力定义与肌收缩类型 299
二、肌力评定方法 299
第三节 平衡功能评定 300
一、平衡功能分类 300
二、平衡功能评定方法 300
第四节 步态分析 301
一、正常步态 301
二、步态分析方法 302
第五节 疼痛评定 302
一、疼痛的分类 302
二、疼痛的评定方法 303
三、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评定 303
第六节 感觉功能评定 304
一、浅层感觉检查 305
二、深部感觉检查 305
三、复合感觉检查 305
第七节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306
一、日常生活活动 306
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内容与方法 306
第八节 关节功能的综合评定 307
一、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 308
二、HSS肘关节功能评分 308
三、Cooney腕关节评分 309
四、JOA髋关节评分 310
五、HSS膝关节功能评分 311
六、Phillips踝关节功能评分 312
参考文献 313
第十一章 战创伤功能康复技术 314
第一节 体能康复 314
一、营养及营养补充剂 314
二、体能锻炼 315
第二节 功能康复 315
一、运动疗法 315
二、物理因子疗法 318
三、支具的应用 320
四、作业疗法 321
第三节 心理康复 322
一、心理治疗的原则 322
二、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 323
三、创伤残疾的心理治疗 323
四、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康复 324
参考文献 326
第十二章 颅脑战创伤康复 328
第一节 认知障碍的康复 328
一、认知障碍的评定与治疗 328
二、注意障碍的评定与治疗 332
三、记忆障碍的评定与治疗 334
四、思维障碍的评定与治疗 338
五、执行能力障碍的评定与治疗 341
六、知觉障碍的评定与治疗 343
第二节 其他功能障碍的康复 346
一、行为障碍的康复 346
二、情绪障碍的康复 347
三、言语障碍的康复 348
四、运动障碍的康复 350
参考文献 352
第十三章 脊髓战创伤康复 354
第一节 脊髓损伤的康复评定 354
一、脊柱稳定性的评定 354
二、脊髓损伤神经平面的评定 355
三、脊髓损伤程度的评定 356
四、尿动力学评定 357
五、神经电生理评定 358
六、ADL评定 359
第二节 脊髓创伤的康复治疗 360
一、早期康复 360
二、恢复期康复 362
三、不同脊髓损伤平面的康复 363
第三节 脊髓损伤后常见并发症处理 365
一、关节挛缩 365
二、痉挛 365
三、肺部感染 366
四、尿路感染 366
五、褥疮 366
六、深静脉血栓形成 367
参考文献 367
第十四章 四肢战创伤康复 368
第一节 骨关节损伤康复 368
一、骨与关节损伤后功能康复分期 368
二、常见四肢骨关节创伤的康复 370
三、骨关节创伤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康复 373
第二节 手外伤康复 375
一、手外伤及康复的特点 375
二、手功能的评定 375
三、手部肌腱损伤后的康复 377
四、断肢(指)再植的康复 378
第三节 周围神经损伤康复 380
一、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康复评定 380
二、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 382
三、四肢主要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 384
第四节 四肢火器伤的康复 386
一、四肢火器伤与一般创伤的区别 387
二、软组织火器伤的康复 387
三、四肢火器伤骨折的康复 388
四、周围神经火器伤的康复 389
参考文献 392
第十五章 截肢术后康复 395
第一节 创伤性截肢 395
一、截肢技术的发展和截肢后康复 395
二、创伤性截肢的适应证 396
三、截肢平面的选择 396
四、截肢外科处理原则 398
五、开放性截肢 399
第二节 各部位截肢手术操作要点 400
一、下肢截肢 400
二、上肢截肢 403
三、儿童截肢 405
第三节 截肢康复评定 406
一、常用评定手段 406
二、评定内容 406
三、截肢手术前的评定 407
四、截肢后的康复评定 407
五、评定时间 414
六、评定方式 415
第四节 截肢康复治疗 415
一、截肢后的康复护理 415
二、硬绷带包扎的应用 416
三、手术后即刻临时假肢的应用 417
四、截肢后的运动训练 417
五、穿戴假肢后的注意事项 421
六、截肢并发症及其处理 421
参考文献 424
第十六章 烧伤康复 425
第一节 烧伤后康复评定 425
一、烧伤后常见功能障碍 425
二、增生性瘢痕的康复评定 426
三、关节挛缩的康复评定 426
第二节 烧伤后康复治疗 427
一、烧伤后临床治疗期的康复治疗 427
二、烧伤后期并发症的治疗 428
参考文献 432
附录 伤残等级评定标准 434
一、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 434
二、工伤伤残等级评定标准 446
三、交通伤伤残等级评定标准 459
汉英对照索引 470
英汉对照索引 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