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承淡安中国针灸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承淡安中国针灸学
  • 承淡安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47827956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31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360页
  • 主题词:针灸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承淡安中国针灸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针科学 3

第一章 总论 3

一、针术之由来 3

二、针术之定义 4

三、针之构造与种类 4

四、针之选择与保存 5

第二章 各论 6

一、刺针之练习 6

二、刺针之方式 7

三、刺针之方向 9

四、刺针之目的 9

五、直接刺激与间接刺激 10

六、刺针之感通作用 10

七、刺针前之准备与注意 11

八、刺针时之消毒 12

九、刺针时医者与患者之体位 12

十、进针时之程序 13

〔附〕徐鉴泉先生的新进针法 13

十一、进针后之手技 16

十二、一般应用之新针法 17

十三、出针之手技 18

十四、晕针之处置 18

十五、出针困难之处置 19

十六、折针之处置 19

十七、出针后后遗感觉之处置与防止 20

十八、出针后皮肤变色及高肿之处置 20

十九、针尖刺达骨节时之处置 20

二十、针治之适应证及不适应证 20

二十一、针治之禁忌 21

二十二、皮肤针之应用法 22

第三章 针科之科学原理 23

一、刺针刺激之种类 23

二、刺针刺激之绝缘传导 24

三、针治对血液之影响 24

四、针治止血法之缘由 24

五、针治之科学研究 24

六、吉村、后藤、越智三博士之研究报告 26

七、刺针孔之大小 27

八、关于刺针点 27

结论 27

第二编 灸科学 31

第四章 总论 31

一、灸法之起源 31

二、灸术之定义 31

三、施灸之原料 32

四、艾绒之制法 32

五、艾绒之保存法 32

六、艾灸之特殊作用 32

七、艾炷之大小 33

八、艾炷之壮数 33

九、灸刺激之强弱与温度 34

第五章 各论 35

一、灸法之种类 35

二、灸术之现象 35

三、灸术之应用 36

四、灸术之医治作用 37

五、灸术之健体作用 37

六、施灸之目的 37

七、灸法 38

八、施灸之方法 40

九、施灸之前后 40

十、施灸之注意 40

十一、灸痕化脓之原因 41

十二、灸后处置法 41

十三、灸痕化脓之防止法 41

十四、灸疮之洗涤法 41

十五、于灸痕续行施灸之方法 42

十六、灸与摄生 42

十七、施灸之禁忌 42

第六章 灸之科学研究 44

日本医学界研究灸之总括 44

结论 47

第三编 经穴学 51

第七章 总论 51

第一节 经穴之定义 51

〔附〕黑特带与经穴之关系 52

第二节 经穴之分类 52

第三节 人体各部之区别 53

一、头部 53

二、颈部及项部 56

三、躯干 56

四、四肢 58

第四节 骨度法 59

第八章 各论十四经穴 61

第一节 肺经 61

〔附〕肺经穴分寸歌 65

第二节 大肠经 65

〔附〕大肠经穴分寸歌 71

第三节 胃经 71

〔附〕胃经穴分寸歌 84

第四节 脾经 84

〔附〕脾经穴分寸歌 90

第五节 心经 91

〔附〕心经穴分寸歌 93

第六节 小肠经 94

〔附〕小肠经穴分寸歌 99

第七节 膀胱经 99

〔附〕膀胱经穴分寸歌 119

第八节 肾经 119

〔附〕肾经穴分寸歌 127

第九节 心包络经 127

〔附〕心包络经穴分寸歌 130

第十节 三焦经 130

〔附〕三焦经穴分寸歌 136

第十一节 胆经 137

〔附〕胆经穴分寸歌 148

第十二节 肝经 149

〔附〕肝经穴分寸歌 153

第十三节 督脉 153

〔附〕督脉穴分寸歌 160

第十四节 任脉 161

〔附〕任脉穴分寸歌 167

附录 经外奇穴 168

第四编 治疗学 179

总论 179

第九章 针灸与疾病 179

第一节 针灸与免疫 180

第二节 针灸与杀菌 180

第三节 针灸与消炎 181

第四节 针灸与营养 181

第五节 针灸与镇静 182

第六节 针灸与强壮 182

第七节 针灸与收敛 183

第八节 针灸与强心 183

第九节 针灸与利尿、通便、发汗 184

第十章 刺激点与疾病 185

第一节 强壮作用之刺激点 186

第二节 镇静作用之刺激点 187

第三节 调整作用之刺激点 187

第四节 其他疾病之一般刺激点 188

结论 189

〔附1〕皮肤针之叩打部位 189

〔附2〕吸筒应用法 190

第十一章 提供初学针灸之临床应用及一些参考问题 192

第一节 针灸取穴多少及治疗间隔问题 192

第二节 如何决定病证之应针或应灸 193

第三节 如何避免针治危险 193

第四节 针灸刺激强弱之适用及针刺程序 194

第五节 针灸效果不一致之原因 195

第六节 针与灸效果之特点 195

结论 196

各论 197

第十二章 呼吸器病 197

第一节 喉头疾患 197

一、急性喉头炎(旧称喉风、急喉痹) 197

二、慢性喉头炎(旧称阴虚喉痛) 198

三、喉头结核(旧称喉痹失音、喉癣) 198

四、喉头癌 199

五、喉头肌麻痹(旧称喑、失音、嘶嗄) 199

六、声门痉挛(旧称急痫之类) 200

七、声门水肿(旧称马脾风之类) 200

第二节 气管及支气管疾患 201

一、气管炎(旧称燥咳之类) 201

二、急性支气管炎(旧称重伤风、风温咳嗽) 201

三、慢性支气管炎(旧称老咳、痰饮咳嗽) 202

四、支气管扩张(旧称痰嗽、湿痰) 202

五、支气管喘息(旧称喘急、气喘、喘促、哮喘) 203

第三节 肺脏疾患 204

一、支气管肺炎(旧称痰热喘嗽) 204

二、大叶性肺炎(亦名真性肺炎或纤维素性肺炎,旧称肺风痰喘、温邪犯肺) 204

三、肺水肿(旧称马脾风) 205

四、肺气肿(旧称肺胀) 205

五、肺结核(旧称痨瘵、传尸、肺痨) 206

六、肺脓疡与肺坏疽(又称肺痈) 208

第四节 胸膜疾患 209

一、胸膜炎(旧称胸痛、悬饮) 209

二、气胸(旧称胸胁气痛) 210

三、水胸(旧称水结胸类病) 210

第十三章 循环器病 211

第一节 心脏疾患 211

一、心绞痛(狭心症,旧称真心痛) 211

二、急性心脏内膜炎(旧称心痛、热传心包) 212

三、心脏瓣膜症(旧称怔忡、心动悸) 213

四、急性心肌炎(旧称热入心包) 214

五、脂肪心(旧称短气、虚喘之类) 214

六、神经性心悸亢进(旧称心悸、怔忡之类) 215

第二节 脉管之疾患 215

一、动脉硬化(旧称肝阳) 215

二、肩凝(旧称肩背痛) 216

第三节 血液病 216

一、贫血(旧称血虚) 216

二、萎黄病(旧称萎黄或黄胖病) 217

三、白血病 217

第十四章 消化器病 218

第一节 口腔疾患 218

一、卡他性口腔炎(又称口疮、口糜) 218

二、鹅口疮(旧称鹅口、雪口) 219

三、亚布答性口内炎(旧称口舌疮) 219

四、扁桃腺炎(旧称乳蛾、喉蛾) 219

五、耳下腺炎(旧称鲊腮、发颐) 220

六、流涎症(旧称流涎、涎潮) 221

七、齿痛(又称牙痛、龋齿) 221

第二节 咽头疾患 222

一、急性咽头炎(旧称风热咽喉痛) 222

二、慢性喉头炎(旧称阴虚喉痹之类) 222

第三节 食管疾患 223

一、卡他性食管炎(旧称咽食痛) 223

二、食管癌(旧称食膈) 223

三、食管狭窄(旧称热膈、痰膈) 223

四、食管痉挛(旧称胸口痛、气痛) 224

五、食管麻痹(旧称噎塞) 224

第四节 胃疾患 225

一、急性胃炎(旧称伤食、呕吐) 225

二、慢性胃炎(旧称嘈杂) 225

三、胃癌(旧称膈食、反胃) 226

四、胃痉挛(又名胃神经痛、胃疝痛,旧称心痛、肝气痛) 227

五、胃扩张(旧称胃胀) 228

六、胃溃疡(旧称胃脘痛、血痛) 228

七、胃下垂(旧称嗳气嘈杂) 229

八、神经性消化不良(旧称胃气) 230

九、神经性呕吐(旧称呕吐) 230

十、胃酸过多症(旧称吞酸) 231

十一、胃肌衰弱(旧称胃弱) 231

第五节 肠疾患 232

一、急性肠炎(旧称食泻、热泻) 232

二、慢性肠炎(旧称寒泻、痛泻) 233

三、阑尾炎(旧称缩脚小肠痈) 233

四、肠结核(旧称肠痨) 234

五、肠疝痛(旧称腹痛) 234

六、肠弛缓症(旧称大便虚秘) 235

七、习惯性便秘(旧称血虚便秘) 235

八、十二指肠溃疡(旧称心脘痛) 236

九、腹泻(旧称泄泻) 236

十、肠狭窄症(旧称脾约) 237

十一、直肠炎(旧称痢疾) 237

十二、痔 237

第六节 腹膜疾患 238

一、腹膜炎(急性者旧称飞尸、遁疰,慢性者称腹满痛) 238

二、腹水(旧称水蛊) 239

第七节 肝胆疾患 240

一、肝硬化(旧称血蛊、单腹蛊) 240

二、卡他性黄疸(旧称谷疸) 240

三、传染性黄疸(旧称阳黄、湿热黄) 241

四、郁滞性黄疸(旧称阴黄疸) 241

五、胆石痛(旧称肝胃气) 241

六、脾肿大(旧称痞块) 242

第十五章 泌尿生殖器病 243

第一节 肾脏疾患 243

一、急性肾炎(旧称风水) 243

二、慢性肾炎(旧称浮肿) 244

三、萎缩肾(旧称老人溺多) 244

四、肾盂炎(旧称腰痛) 244

第二节 膀胱疾患 245

一、膀胱炎(急性旧称太阳蓄水症,慢性旧称热淋) 245

二、血尿(旧称小便血) 246

三、膀胱麻痹(旧称癃闭、遗溺) 246

四、膀胱痉挛(旧称气淋) 247

五、膀胱结石(旧称砂淋、石淋) 247

六、遗尿(旧称尿床) 248

七、尿失禁(旧称溺沥) 248

第三节 尿道疾患 248

尿道炎(旧称癃疝) 248

第四节 生殖器疾患 249

一、阴痿(旧称阳痿) 249

二、遗精(旧称梦遗) 249

三、睾丸炎(旧称?疝、?疝) 250

四、前列腺炎(旧称瘕疝) 250

五、淋病(旧称白浊) 251

第十六章 脑及脊髓及神经系病 252

第一节 脑髓疾患 252

一、脑贫血(旧称血亏) 252

二、脑充血(旧称肝阳上逆) 253

三、脑溢血(旧称中风) 253

四、习惯性头痛(旧称头风) 254

五、脑动脉硬化(旧称肝阳) 255

六、麻痹狂(旧称癫狂) 255

七、偏执狂(旧称文痴) 256

第二节 脊髓疾患 256

一、脊髓炎(旧称瘫痪) 256

二、急性脊髓膜炎(旧称痉病) 257

三、脊髓痨 257

四、压迫性脊髓炎(旧称龟背) 258

五、慢性脊髓前角炎(旧称风瘫) 258

第三节 末梢神经疾患 259

一、知觉障碍 259

二、神经痛 259

三、运动神经麻痹 265

第四节 运动神经痉挛 271

一、面神经痉挛(旧称肌肉瞤动) 271

二、舌下神经痉挛(旧称舌强) 272

三、三叉神经痉挛(旧称口噤、?齿) 272

四、颈肌与项肌痉挛(旧称失枕、歪头、摇头) 272

五、腓肠肌痉挛(旧称转筋) 273

六、发作性横膈膜痉挛(旧称呃逆、吃逆、作噫、噎、哕) 273

七、强直性横膈膜痉挛(旧称中恶) 273

第五节 炎性及变性神经变化 274

一、原发性神经炎(旧称肌肤热痛) 274

二、续发性单发性神经炎 274

三、多发性神经炎 274

〔附1〕脚气 275

〔附2〕荨麻疹 276

第六节 官能的神经病(即解剖不明之疾患) 276

一、神经衰弱症(旧称阴虚) 276

二、癫痫(旧称五痫) 277

三、惊厥 278

四、癔病(旧称脏躁) 279

五、职业性痉挛(附书痉) 280

六、搐搦(旧称抽搐) 280

七、舞蹈病 281

八、晕船 281

九、指趾拘缓 281

十、震颤麻痹 282

十一、偏头痛 283

第七节 运动器疾病 284

一、急性关节风湿病(旧称风痹) 284

二、慢性关节风湿病(旧称痛风) 284

三、肌肉风湿病(旧称肌肉痛) 285

四、膝关节炎(旧称鹤膝风) 286

五、淋毒性关节炎 287

六、肌炎(旧称湿痹) 287

七、尿酸性关节炎(旧称痛风) 287

八、佝偻病(旧称鸡胸龟背) 288

第十七章 妇人科病 289

第一节 内外阴部疾患 289

一、阴道炎(旧称阴痛) 289

二、阴门瘙痒症(旧称阴痒) 289

第二节 子宫及卵巢疾患 290

一、急慢性子宫内膜炎 290

二、急慢性子宫实质炎 290

三、子宫外膜炎 291

四、子宫癌肿(旧称崩漏) 291

五、子宫肌肿 292

六、子宫痉挛(旧称小腹冲痛) 292

七、子宫出血(旧称血崩) 293

八、卵巢炎 293

第三节 其他妇科疾患 294

一、乳腺炎(旧称乳痈) 294

二、乳房痛 294

三、妊娠呕吐(旧称恶阻) 294

四、习惯性流产(旧称小产) 295

五、月经困难(旧称痛经) 295

六、月经闭止(旧称停经、倒经) 296

第十八章 小儿科病 297

一、小儿惊厥(旧称客忤) 297

二、百日咳(旧称顿咳) 297

三、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旧称下肢痿废) 298

〔附〕腺病 298

第十九章 内分泌障碍 299

一、甲状腺肥大(旧称瘿气) 299

二、黏液水肿 299

三、指端肥厚 300

四、艾迪生病(旧称黑疸) 300

第二十章 新陈代谢病 301

一、糖尿病(旧称消渴) 301

二、尿崩 301

第二十一章 五官器病 303

第一节 眼疾患 303

一、结膜充血(旧称赤目) 303

二、夜盲(旧称雀盲) 303

三、眼睑缘炎(旧称烂弦风) 304

四、泪囊炎(旧称眼漏) 304

五、颗粒性结膜炎(旧称沙眼) 304

第二节 耳鼻疾患 305

一、中耳炎(旧称聤耳) 305

二、副鼻窦炎(旧称脑漏) 305

三、急性及慢性鼻炎(旧称鼻渊) 306

四、衄血(旧称鼻衄) 306

第二十二章 传染病 308

第一节 十大传染病 308

一、赤痢(附疫痢) 308

二、霍乱 309

三、鼠疫 310

四、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旧称急惊风) 310

第二节 其他传染病 311

一、麻疹 311

二、疟疾 312

三、感冒(旧称伤风) 312

四、流行性感冒(旧称风温) 313

五、麻风(旧称大麻风) 313

附录 针灸治疗分类摘要 314

一、内景篇 314

二、外景篇 316

三、杂病篇 321

四、灸治篇 327

〔附〕备查药方 329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