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各家学说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医各家学说
  • 鲁兆麟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7801560817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240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中医各家学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 1

第一节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 1

上篇 中医学术流派 1

第二节 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划分 4

一、医学流派形成的年代 4

二、学派的划分 6

第三节 研究学术流派的意义 7

第一节 伤寒学派 9

一、宋金以前伤寒八家 9

第二章 主要中医学术流派 9

二、明清伤寒三派 11

第二节 河间学派 15

一、河间学派的形成 15

二、河间学派的发展与演变 15

第三节 易水学派 19

一、易水学派的形成 19

二、易水学派的发展 20

第四节 温病学派 21

一、奠基阶段 22

二、形成阶段 23

三、发展阶段 24

第五节 汇通学派 26

下篇 历代著名医家 31

第三章 金元以前著名医家 31

第一节 孙思邈的养生观及临床经验 31

一、论医德 32

二、论养生 32

三、脏腑辨证体系 33

四、方药运用经验 34

第二节 钱乙儿科学的成就 36

二、儿科五脏辨证 37

一、儿科生理病理特点 37

三、儿科诊断方法 38

四、调剂制方特色 39

第三节 陈自明对妇科外科的贡献 41

一、对妇科学的贡献 41

二、对外科学的贡献 43

第四节 刘完素的火热论及杂病证治经验 47

一、火热论 47

二、亢害承制论 50

三、杂病证治的经验 51

第五节 张元素的脏腑辨证说与遣药制方论 55

一、脏腑辨证论 56

二、遣药制方论 57

三、养正除积的治疗经验 58

第六节 张从正的攻邪论和情志疗法 61

一、病由邪生,攻邪已病 61

二、攻邪三法 63

三、情志疗法 67

第七节 李杲的脾胃内伤论 69

一、脾胃的生理 70

三、脾胃内伤的病机 71

二、脾胃内伤的病因 71

四、内伤外感的鉴别 72

五、脾胃内伤的治疗 73

第八节 朱震亨的“两论”及杂病治疗经验 76

一、阳有余阴不足论 77

二、相火论 78

三、杂病论治经验 79

第四章 明代著名医家 84

第一节 薛己的温补学说 84

一、治病求本,滋其化源 84

二、温补脾胃 85

三、其他治疗经验 86

第二节 万全对儿科及养生学的贡献 89

一、儿科学术观点 90

二、养生四要 92

第三节 龚廷贤的杂病治疗经验 95

一、调理气血 95

二、调理脾胃 96

三、泄泻、呕吐的治疗经验 97

四、老年医学的研究 98

第四节 孙一奎的命门学说与三焦相火论 100

一、论三焦相火 100

二、论命门动气 102

第五节 杨继洲对针灸学的贡献 104

一、重视经络 105

二、选穴配方,独有特点 106

三、讲究针刺手法 107

四、主张针药并用 108

第六节 缪希雍的外感及杂病治疗经验 109

一、外感热病的见解 110

二、杂病治疗经验 111

第七节 陈实功外科学术思想及特点 114

二、外科疾病的病因 115

一、外科疾病当补益气血 115

三、疮疡的治疗 116

第八节 张介宾的阴阳论及虚损治疗经验 118

一、阳非有余论 118

二、真阴不足论 120

三、阴阳一体论 122

四、命门学说 122

五、虚损证治经验 123

一、命门的位置与形态 126

二、命门的作用 126

第九节 赵献可的命门学说 126

三、肾命水火的关系 127

四、对六味、八味丸的阐发 128

五、命门学说的临床应用 129

第十节 吴有性的温疫学说 130

一、温疫病因说 131

二、邪伏募原说 131

三、温疫与伤寒鉴别 132

四、温疫的传变与治法 133

第十一节 李中梓的水火阴阳论及临证经验 135

一、水火阴阳论 135

二、证治经验 136

第十二节 绮石的虚劳证治 139

一、虚劳致病六因说 140

二、虚劳的病机 141

三、虚劳的证治 142

四、虚劳的防护 144

第五章 清代著名医家 146

第一节 喻昌的秋燥论与大气论 146

一、秋燥论 146

二、大气论 147

三、临床经验 148

第二节 傅山对妇科学的贡献 150

一、析妇科病机注重肝脾肾 150

二、主要的妇科辨治经验 151

第三节 张璐的温补观及证治经验 156

一、温补观 157

二、血证论治 158

三、痢疾论治 160

四、产后三冲、三急、三审 160

第四节 程国彭的医门八法及临床经验 162

一、医门论治八法 162

二、临床经验 166

第五节 叶桂的杂病证治经验 168

一、胃阴学说 168

二、肝阳化风 169

三、虚损证治 170

四、奇经辨治 171

五、久病入络 172

第六节 徐大椿的元气论及辨证观 174

一、元气论 175

二、论亡阴亡阳 176

三、论病证异同 177

四、论遣药制方 178

第七节 杨璿的伤寒温病辨 180

一、伤寒温疫病因病机辨 180

二、论温病治法与方药 182

第八节 王清任的瘀血证治 184

一、瘀血证治经验 184

二、中风论治 186

第九节 王泰林肝病证治 188

一、肝气证治 189

二、肝火证治 190

三、肝风证治 191

四、其他治肝法 192

第十节 吴师机的外治法 193

一、外治源流 194

二、外治法的理论依据和作用机理 194

三、外治法的临床应用 195

第十一节 王士雄的温热观及杂病治疗经验 199

一、对温病辨治的贡献 200

二、临床辨治的理论和经验 201

第十二节 唐宗海论血证辨治 204

一、阴阳水火气血论 205

二、血证的病因病机 206

三、血证的治疗 207

后记 211

附:中医各家学说自学考试大纲 215

《自学考试大纲》出版前言 215

Ⅰ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216

Ⅱ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217

Ⅲ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236

附录 题型举例 238

《自学考试大纲》后记 240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