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穴特异性研究与应用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经穴特异性研究与应用
  • 梁繁荣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78044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612页
  • 文件大小:123MB
  • 文件页数:659页
  • 主题词:经穴-特异性-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经穴特异性研究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经穴特异性理论研究 3

第一章 经穴特异性概述 3

第一节 经穴特异性的概念 3

一、经穴特异性的概念 3

二、经穴特异性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7

第二节 经穴特异性的基本内容 13

一、经穴形态结构的特异性 13

二、经穴生物物理学的特异性 14

三、经穴病理反应的特异性 15

四、经穴治疗效应的特异性 16

第三节 经穴效应特异性的表现特点 19

一、经穴效应特异性具有循经性 19

二、经穴效应特异性具有相对性 24

三、经穴效应特异性具有持续性 25

四、经穴效应特异性具有条件性 28

第四节 经穴效应特异性的影响因素 32

一、腧穴配伍对经穴效应特异性的影响 32

二、操作方法对经穴效应特异性的影响 35

三、得气与否对经穴效应特异性的影响 36

四、操作时间对经穴效应特异性的影响 38

五、机体状态对经穴效应特异性的影响 39

第二章 特定穴特异性理论研究 44

第一节 五输穴特异性理论 44

一、五输穴溯源 44

二、五输穴特异性理论 45

第二节 原穴、络穴特异性理论 52

一、原穴、络穴溯源 52

二、原穴、络穴特异性理论 53

第三节 俞穴、募穴特异性理论 57

一、俞穴、募穴溯源 57

二、俞穴、募穴特异性理论 58

第四节 八会穴特异性理论 60

一、八会穴溯源 60

二、八会穴特异性理论 61

第五节 郄穴特异性理论 65

一、郄穴溯源 65

二、郄穴特异性理论 65

第六节 下合穴特异性理论 69

一、下合穴溯源 69

二、下合穴特异性理论 69

第七节 八脉交会穴特异性理论 72

一、八脉交会穴溯源 72

二、八脉交会穴特异性理论 72

第八节 交会穴特异性理论 75

一、交会穴溯源 75

二、交会穴特异性理论 76

第三章 经穴特异性研究评述 80

第一节 经穴-胃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80

一、中医对胃的认识 80

二、足三里-胃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82

三、四白-胃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92

四、内庭-胃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94

五、梁丘-胃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95

六、天枢-胃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96

第二节 经穴-心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100

一、中医对心的认识 100

二、内关-心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101

三、神门-心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111

四、大陵-心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116

五、曲泽-心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118

第三节 经穴-胆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124

一、中医对胆的认识 124

二、曲泉-胆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126

三、阳陵泉-胆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128

四、日月-胆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130

五、胆俞-胆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131

六、太冲-胆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132

七、足三里-胆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133

八、四白-胆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135

第四节 经穴-肠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139

一、中医对小肠的认识 139

二、中医对大肠的认识 140

三、足三里-肠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141

四、关元-肠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144

五、上巨虚-肠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145

六、下巨虚-肠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146

第五节 经穴-肺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149

一、中医对肺的认识 149

二、肺俞-肺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150

三、太渊-肺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151

第六节 经穴-肾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153

一、中医对肾的认识 153

二、肾俞-肾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155

第七节 经穴-膀胱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160

一、中医对膀胱的认识 160

二、会阳-膀胱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161

三、关元-膀胱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164

第八节 经穴-五官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165

一、中医对五官的认识 165

二、太冲-目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168

三、听宫-耳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171

四、水沟-口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175

五、劳宫-口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176

六、迎香-鼻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176

七、下关-鼻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178

八、印堂-鼻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179

九、涌泉-鼻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181

第九节 经穴-体表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190

一、合谷-面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190

二、委中-腰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194

三、后溪-项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197

四、条口-肩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198

五、水沟-腰相关的特异性研究 200

中篇 经穴特异性研究实践 209

第四章 经穴特异性的文献评价研究 209

第一节 文献评价方法简介 210

一、数据挖掘方法 210

二、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方法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 213

第二节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经穴特异性文献评价 216

一、经穴特异性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 216

二、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系统评价 227

第三节 偏头痛的经穴特异性文献评价 231

一、经穴特异性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 232

二、针灸治疗偏头痛的系统评价 242

第四节 高血压的经穴特异性文献评价 247

一、经穴特异性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 247

二、针灸治疗高血压的系统评价 255

第五节 心绞痛的经穴特异性文献评价 261

一、经穴特异性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 261

二、针灸治疗心绞痛的系统评价 270

第五章 经穴特异性的临床评价 278

第一节 经穴特异性临床研究概述 279

一、针灸临床研究概况 279

二、经穴效应特异性临床研究发展趋势 279

三、临床试验注册 280

四、临床试验标准操作规范的制定 283

五、临床试验的质量控制 293

第二节 基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经穴效应特异性临床评价 295

一、临床方案设计 295

二、临床评价结果 300

三、结论 315

四、问题与展望 316

第三节 基于偏头痛的经穴效应特异性研究临床评价 317

一、临床方案设计 317

二、临床评价结果 324

三、结论 372

四、问题与展望 373

第六章 经穴特异性的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375

第一节 细胞及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与方法 375

一、细胞生物学常用技术与方法 375

二、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与方法 377

第二节 经穴效应特异性局部始动的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379

一、肥大细胞分布及功能与经穴效应特异性局部始动的研究 379

二、穴区生物信息物质与经穴效应特异性局部始动的研究 381

三、穴区感受器与经穴特异性局部始动的研究 387

第七章 经穴效应特异性神经影像学特征研究 391

第一节 针刺研究中常用的脑功能成像技术 392

一、血氧水平依赖性磁共振成像技术 392

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 393

三、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技术 393

四、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 394

五、脑电图和脑磁图技术 394

六、运用PET-CT技术研究经穴特异性中枢机制的优势 395

第二节 健康受试者经穴特异性脑内神经信息响应特征研究 398

一、研究方案 398

二、研究结果 401

三、研究结论 402

四、问题与展望 402

第三节 基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经穴特异性脑内神经信息响应特征研究 403

一、研究方案 403

二、研究结果 406

三、研究结论 423

四、问题与展望 423

第四节 基于偏头痛的经穴特异性脑内神经信息响应特征研究 423

一、研究方案 423

二、研究结果 426

三、研究结论 430

四、问题与展望 430

第八章 经穴效应特异性的代谢组学研究 431

第一节 代谢组学方法简介 431

一、代谢组学检测技术 432

二、代谢组学数据处理方法 432

三、代谢组学方法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434

第二节 基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经穴效应特异性代谢组学研究 436

一、研究方案 436

二、研究结果 438

三、研究结论 456

四、问题与展望 457

第三节 基于偏头痛的经穴效应特异性代谢组学研究 458

一、研究方案 458

二、研究结果 460

三、研究结论 470

四、问题与展望 471

下篇 经穴特异性理论的临床运用 475

第九章 指导构建针灸临床辨证施治体系 475

第一节 构建针灸临床辨证施治体系的意义 475

第二节 针灸临床辨证论治体系的组成 476

一、以经络辨证为主线 476

二、以部位辨证为重点 477

三、以八纲辨证为指导 478

四、以脏腑辨证为补充 478

五、重视腧穴特异性的运用 478

第十章 单穴效应特异性的临床运用 480

第一节 上肢腧穴 480

一、肩髃 480

二、曲池 481

三、手三里 483

四、合谷 484

五、内关 488

六、神门 490

七、外关 492

八、支沟 493

九、列缺 494

十、少商 496

十一、通里 497

第二节 下肢腧穴 501

一、环跳 501

二、阳陵泉 502

三、梁丘 505

四、足三里 506

五、丰隆 509

六、阴陵泉 510

七、血海 512

八、地机 513

九、三阴交 514

十、隐白 517

十一、委中 518

十二、承山 520

十三、悬钟 522

十四、太溪 524

十五、太冲 525

十六、至阴 527

十七、涌泉 528

第三节 头面部腧穴 533

一、攒竹 533

二、睛明 534

三、下关 536

四、颊车 537

五、水沟 538

六、百会 540

七、翳风 542

第四节 躯干部腧穴 546

一、风池 546

二、大椎 549

三、肩井 550

四、命门 551

五、次髎 553

六、膻中 555

七、天枢 556

八、关元 557

九、中脘 559

第十一章 穴组效应特异性的临床运用 563

第一节 内科疾病常用穴组 563

一、水沟、百会 563

二、百会、涌泉 565

三、合谷、太冲 566

四、合谷、风池、肺俞 570

五、合谷、复溜 572

六、曲池、大椎 573

七、曲池、血海 574

八、胃俞、中脘 576

九、中脘、内关、足三里 578

十、内关、公孙 580

十一、天枢、上巨虚 581

十二、神门、内关、三阴交 584

十三、申脉、照海 586

十四、中极、膀胱俞 588

十五、关元、百会 589

第二节 经络肢体病症常用穴组 593

一、条口、承山 593

二、肩髃、肩髎、肩贞 595

三、环跳、阳陵泉 596

四、风池、率谷 598

五、翳风、合谷、地仓、颊车 599

第三节 妇科、儿科病症常用穴组 600

一、合谷、三阴交 600

二、关元、三阴交 602

三、关元、子宫、三阴交 605

四、夹脊、百会、肾俞 605

第四节 五官病症常用穴组 606

一、合谷、内庭 606

二、听会、翳风 607

三、哑门、通里、廉泉 609

四、合谷、迎香 611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