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学免疫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医学免疫学
  • 冷静,高永翔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9787513230155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266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285页
  • 主题词:免疫学-中医学院-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医学免疫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1

第一节 免疫学发展史简介 1

一、中国古代对免疫学的认识和实践 1

二、免疫学兴起及经典免疫学时期 2

三、近代免疫学时期 3

四、现代免疫学研究与应用展望 4

第二节 免疫系统和免疫应答概述 5

一、免疫系统及其功能 5

二、免疫应答的类型 5

三、病理性免疫应答 10

四、中医药与免疫 10

第一部分 免疫系统 13

第一章 免疫器官与组织 13

第一节 中枢免疫器官 13

一、骨髓 13

二、胸腺 16

第二节 外周免疫器官与组织 18

一、淋巴结 18

二、脾脏 19

三、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21

第三节 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 21

一、淋巴细胞归巢 22

二、淋巴细胞再循环 22

第二章 免疫细胞 25

第一节 固有免疫细胞 25

一、单核/巨噬细胞 25

二、树突状细胞 28

三、自然杀伤细胞 28

四、固有样淋巴细胞 30

五、其他固有免疫细胞 31

第二节 适应性免疫细胞 32

一、T淋巴细胞 32

二、B淋巴细胞 37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 40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40

一、免疫球蛋白基本结构 40

二、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 41

三、免疫球蛋白的其他成分 41

四、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 43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异质性及其功能 43

一、免疫球蛋白的异质性 43

二、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44

第三节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生物特性及功能 45

一、IgG 45

二、IgM 46

三、IgA 46

四、IgD 46

五、IgE 46

第四节 人工制备的抗体 46

一、多克隆抗体 47

二、单克隆抗体 47

三、基因工程抗体 47

第四章 补体系统 48

第一节 血清中的补体分子 48

一、补体系统的组成及命名 48

二、补体系统的生物合成及理化性质 49

第二节 补体系统的活化 49

一、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 49

二、补体活化的旁路途径 51

三、补体活化的凝集素途径 51

四、补体活化的共同末端效应 53

第三节 补体系统的调节 54

一、补体的自身调控 54

二、补体调节因子的作用 54

第四节 补体系统的功能 55

一、参与宿主早期抗感染免疫 55

二、维护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56

三、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 56

四、补体系统与血液中其他系统间的相互作用 56

五、补体受体介导的生物学作用 56

六、补体系统与疾病的关系 57

第五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及其基因复合体 59

第一节 人白细胞抗原 59

一、HLA的分布 59

二、HLA的结构 59

三、HLA的功能 60

第二节 HLA基因复合体及其遗传特征 62

一、HLA基因复合体 62

二、HLA基因复合体的遗传特性 63

第三节 HLA与临床 65

一、HLA与器官移植 65

二、HLA与亲子鉴定和法医学 65

三、HLA分子的异常表达 65

四、HLA基因与疾病的关联 65

第六章 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 67

第一节 细胞因子 67

一、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 67

二、细胞因子的分类 69

三、细胞因子的受体 73

四、细胞因子的生物学功能 74

五、细胞因子与临床关系 76

第二节 白细胞分化抗原与细胞黏附分子 78

一、黏附分子的特性与功能 78

二、黏附分子的生物学作用 82

三、黏附分子的临床意义 83

第二部分 免疫应答 87

第七章 抗原 87

第一节 抗原的性质 87

一、抗原的两个基本特性 87

二、抗原的异物性 88

三、抗原的特异性 88

四、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90

第二节 抗原的种类 91

一、按抗原诱生抗体时是否需要T细胞参与分类 91

二、按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 91

三、其他分类 92

第三节 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 92

一、超抗原 92

二、丝裂原 93

三、佐剂 93

第八章 固有免疫 95

第一节 诱导固有免疫应答的免疫原 95

一、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95

二、损伤相关分子模式 96

第二节 参与固有免疫的模式识别受体 96

一、分泌型模式识别受体 96

二、吞噬型模式识别受体 97

三、信号转导型模式识别受体 98

第三节 固有免疫应答的效应机制及效应物质 102

一、抗感染的防御屏障 102

二、固有免疫细胞的效应机制 103

三、固有免疫分子的效应机制 105

第九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109

第一节 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109

一、T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 109

二、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113

三、T细胞介导的免疫效应及转归 116

第二节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119

一、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 119

二、B细胞对TI抗原的免疫应答 122

三、体液免疫应答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124

第十章 免疫耐受与免疫调节 128

第一节 免疫耐受 128

一、诱导免疫耐受形成的条件 128

二、免疫耐受的形成机制 130

三、免疫耐受的意义 131

第二节 免疫调节 132

一、免疫细胞对免疫应答的调节 132

二、免疫分子对免疫应答的调节 134

三、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节 135

四、基因水平的免疫调节 136

第三部分 临床免疫 138

第十一章 超敏反应 138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 138

一、发生机制 139

二、临床常见疾病 141

三、防治原则 142

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 143

一、发生机制 144

二、临床常见疾病 144

第三节 Ⅲ型超敏反应 145

一、发生机制 145

二、临床常见疾病 147

第四节 Ⅳ型超敏反应 148

一、发病机制 148

二、临床常见疾病 149

第十二章 免疫缺陷病 152

第一节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153

一、以抗体缺陷为主的免疫缺陷病 154

二、联合免疫缺陷病 155

三、吞噬细胞数量、功能缺陷 156

四、补体系统缺陷病 157

五、已明确的免疫缺陷综合征 157

第二节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158

一、诱发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的因素 158

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159

第三节 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 161

一、减少感染 162

二、抗生素的应用 162

三、免疫制剂的应用 162

四、免疫重建 163

五、基因治疗 163

第十三章 自身免疫病 165

第一节 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病 165

一、自身免疫 165

二、自身免疫病 165

三、自身免疫病的基本特征 166

四、自身免疫病的分类 166

第二节 自身免疫病发生的相关因素和机制 167

一、自身抗原相关因素与机制 167

二、机体免疫功能失常 169

三、遗传因素 171

第三节 自身免疫病的组织损伤机制 171

一、自身抗体介导组织损伤或功能异常 172

二、自身抗原-抗体复合物介导组织损伤 172

三、自身反应性T细胞介导组织炎性损伤 173

第四节 自身免疫病的防治原则 173

一、常规防治原则 173

二、免疫生物治疗 174

第十四章 抗感染免疫 177

第一节 固有性抗感染免疫 177

一、抗细菌感染固有免疫应答 177

二、抗病毒感染固有免疫应答 178

三、抗真菌感染固有免疫应答 179

四、抗寄生虫感染固有免疫应答 180

第二节 适应性抗感染免疫 180

一、抗感染细胞免疫应答 180

二、抗感染体液免疫应答 183

第三节 免疫逃逸 185

一、胞内菌和病毒可通过感染细胞逃逸抗体的中和作用 186

二、病原体变异 186

三、抑制效应细胞的功能 186

四、抑制被感染的细胞凋亡 186

五、编码类似物,竞争性抑制机体的免疫应答 186

第十五章 肿瘤免疫 188

第一节 肿瘤抗原 188

一、肿瘤抗原的分类 188

二、肿瘤抗原的产生机制 189

第二节 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 191

一、细胞免疫 192

二、体液免疫 193

第三节 肿瘤免疫逃逸 194

一、肿瘤细胞相关的因素 195

二、机体免疫系统相关的因素 195

第四节 肿瘤免疫诊断与免疫治疗 196

一、肿瘤免疫诊断 196

二、肿瘤免疫治疗 196

第十六章 移植免疫 200

第一节 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机制 200

一、介导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 200

二、同种异体抗原的识别机制 201

三、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效应机制 203

第二节 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 204

一、宿主抗移植物反应 204

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 205

第三节 移植排斥反应防治原则 206

一、供者的选择 206

二、移植物和受者的预处理 206

三、免疫抑制疗法 207

四、移植后的免疫监测 207

第四节 器官移植面临的挑战和防治策略 208

一、诱导同种移植耐受 208

二、异种移植 209

第十七章 免疫学实验技术及其应用 212

第一节 抗原抗体反应 212

一、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212

二、抗原抗体反应类型 213

第二节 免疫学常用标记技术 216

一、免疫荧光技术 216

二、放射免疫测定技术 217

三、免疫酶标技术 217

四、发光免疫技术 218

五、免疫金标记技术 219

第三节 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及相关基因的检测 219

一、免疫细胞的检测 219

二、免疫分子的检测 222

三、免疫相关基因的检测 223

第四节 免疫学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 223

一、疾病的诊断 223

二、免疫学监测 225

第十八章 免疫学防治 227

第一节 人工主动免疫 227

一、传统疫苗 227

二、新型疫苗的研制 228

三、疫苗的基本要求 228

四、人工主动免疫的应用 229

第二节 人工被动免疫 230

一、抗体治疗 230

二、细胞因子治疗 232

三、细胞及器官治疗 232

第三节 免疫调节与抗炎治疗 233

一、免疫调节疗法 233

二、抗炎治疗 235

第四部分 中医药与免疫 237

第十九章 中医学与免疫学 237

第一节 中医基础理论的免疫学思想 238

一、阴阳学说 238

二、藏象理论 238

三、气血精津理论 240

四、邪正学说 241

五、治则治法 241

第二节 免疫性疾病的中医防治 242

一、治未病与免疫学防治 242

二、中医防治感染性疾病 242

三、中医防治超敏反应性疾病 243

四、中医防治免疫缺陷疾病 245

五、中医防治肿瘤 246

六、中医防治免疫性不孕不育 247

第二十章 中药学与免疫学 249

第一节 中药免疫药理学 249

一、中药免疫药理学概述 249

二、中药的免疫调节作用 249

第二节 中药免疫毒理学 254

一、中药免疫毒理学概述 255

二、中药免疫毒理学评价方法 257

第二十一章 针灸对神经-免疫系统的调节 261

第一节 针灸调节免疫细胞 261

一、针灸调节淋巴细胞 261

二、针灸调节巨噬细胞 262

三、针灸调节粒细胞 263

四、针灸调节肥大细胞 263

五、针灸调节树突状细胞 263

第二节 针灸调节免疫分子 263

第三节 针灸激活迷走神经调控炎症反应 264

一、针灸与胆碱能抗炎通路 264

二、针灸与其他迷走神经相关抗炎通路 266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