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态毒理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周启星,孔繁翔,朱琳主编(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所)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42241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54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47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态毒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毒物与毒理学 1
一、毒物及其分类 1
二、毒理学及其发展 3
第二节 环境毒物与生态毒理效应 5
一、环境污染与环境毒物 5
二、环境污染的生态毒理效应 21
三、环境污染的人体健康效应 24
第三节 生态毒理学的基本框架 27
一、学科定义与内涵 27
二、学科来源及发展 28
三、分支学科及其相互关系 31
四、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34
一、生态毒理学研究的意义 36
第四节 生态毒理学研究的意义与展望 36
二、今后研究展望 37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39
第一节 基本概念 39
一、毒物暴露与不良效应 39
二、生物毒性与生态毒性 39
三、半数致死剂量与半效应浓度 41
四、最大允许浓度与临界浓度范围 46
五、无作用浓度与安全极限 48
六、蓄积毒性与BCF 49
第二节 基本原理 51
一、环境毒物的剂量-效应关系原理 51
二、环境毒物的结构-活性相关原理 53
三、毒理作用的多层次效应原理 56
四、毒理生态动力学原理 61
五、环境毒物的生态适应性原理 63
一、复合污染的基本内涵 68
二、毒物浓度组合关系的直接支配作用 68
第三节 联合效应广义理论 68
三、对生物种类及生态系统类型的影响 71
四、生物作用部位的影响 72
五、复合污染生态效应的矢量特性 74
第三章 生态毒理学研究方法 76
第一节 常规毒性试验 76
一、急性毒性试验 76
二、亚慢性和慢性毒性试验 81
三、蓄积毒性试验 86
四、毒性试验的方式及其标准化 88
一、微宇宙法简介 92
二、水生微宇宙毒性试验 92
第二节 微宇宙毒性试验 92
三、土壤微宇宙毒性试验 96
第三节 分子及细胞生态毒理方法 97
一、PCR-SSCP技术 97
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101
三、DNA损伤试验 105
四、基因芯片技术 114
五、一般代谢酶的活性测定 118
六、解毒系统酶类诱导作用的检测 119
七、抗氧化防御系统检测 120
八、RAPD技术在DNA损伤检测中的作用 123
第四节 生物致突变效应检测 124
一、概述 124
二、体外基因突变试验 125
三、细胞遗传学试验 127
四、体内基因突变试验 130
第四章 污染暴露途径与作用模式 133
第一节 环境毒物对生态系统的毒害过程 133
一、毒害过程 133
二、环境毒物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毒害过程 134
第二节 生态系统污染暴露及其途径 140
一、污染暴露的类型 140
二、环境毒物暴露途径 141
第三节 毒作用机理 143
一、形态变异 143
二、细胞结构受损 143
三、与细胞组分的化学结合 144
四、影响酶活性 145
五、遗传物质损伤 146
一、毒物的转运 151
第四节 毒作用的一般模式 151
二、毒物对靶分子的作用 155
三、毒性产生与表现过程 158
第五章 污染的分子毒理与生态效应 161
第一节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标志物 161
一、概述 161
二、细胞色素P450 164
三、金属硫蛋白 174
四、应激蛋白质 182
五、第二阶段酶 189
六、以氧化为介质的反应 195
七、血红素和卟啉 206
八、污染对酶的抑制作用 207
九、脱氧核糖核酸(DNA)变化 210
十、生物标志物的讨论 212
一、对细胞的影响 217
第二节 污染物在细胞和器官水平上的影响 217
二、对组织器官的影响 219
第三节 个体及种群水平的毒性效应与评价 220
一、对个体及种群的毒理效应 221
二、污染对种群毒性的评价方法与应用 230
三、种群分析的方法 231
四、污染的种群毒性的评价应用 236
五、毒性数据与种群模型之间的联系 241
六、种群模型与主要环境问题的关系 243
第四节 污染的群落与生态系统效应 243
一、概述 243
二、生态系统水平的效应试验 249
三、基于生态系统水平试验数据的评价 254
四、生态系统模型 259
一、景观生态学的概念 266
第五节 景观生态系统在生态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266
二、生态毒理学对景观认识的必要性 267
三、景观毒理学发展 268
四、用计算机模拟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作为工具 269
五、生态毒理学中的景观指示物 269
第六章 污染物的毒激活及其影响因素 275
第一节 污染物的形态转化与生物有效性 275
一、污染物的生物转化与生物活化 275
二、第一阶段反应 276
三、第二阶段反应 277
四、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 278
第二节 污染物的毒激活过程 279
一、毒激活的机理 279
二、致癌物在体内的激活方式 280
三、几种常见化学致癌物的代谢活化 281
一、温度 284
第三节 环境因子的作用 284
二、湿度 285
三、光照 285
四、环境pH值 286
五、环境氧化-还原电位 287
第四节 生物因子的作用 287
一、植物 287
二、动物 288
第五节 营养因素的作用 295
一、蛋白质 295
二、脂质 296
三、维生素类和无机盐类 296
第六节 多因子的联合作用 297
五、禁食 297
四、糖类 297
一、非生物因子联合作用 298
二、生物因子的联合作用 298
三、多种因子的联合作用 299
第七节 污染物的联合作用 300
一、毒物联合作用的类型 301
二、联合作用类型的判断 303
三、联合作用的机理 304
四、联合作用研究实例 305
第七章 重金属污染生态毒理学 306
第一节 砷 306
一、暴露途径与界面过程 306
二、毒作用机理与生态毒性效应 308
三、生态毒理效应及调控 312
一、暴露途径与界面过程 316
第二节 铅 316
二、毒作用机理与生态毒性效应 318
三、生态化学毒性效应及调控 322
第三节 汞 325
一、暴露途径与界面过程 325
二、毒作用机理与生态毒性诊断 327
三、生态化学毒性效应及调控 331
第四节 镉 334
一、暴露途径与界面过程 334
二、毒作用机理与生态毒性诊断 336
三、生态化学毒理效应及调控 339
第五节 铜 344
一、暴露途径与界面过程 344
二、毒作用机理与生态毒性诊断 346
三、生态化学毒性效应及调控 350
一、环境污染源 353
第八章 有机污染的生态毒理学 353
第一节 农药 353
二、毒性作用机理 355
三、毒性效应 361
四、调控措施 364
第二节 环境激素 366
一、环境污染源与作用机理 366
二、确定环境激素的研究方法 369
三、毒性效应 370
四、调控措施 371
第三节 多环芳烃 372
一、环境污染源 372
二、毒性作用机理 375
三、环境归趋 377
四、毒性效应 378
一、环境污染源 379
第四节 多氯联苯 379
二、环境归趋 380
三、毒性作用机理 383
四、毒性效应 385
五、调控措施 386
第五节 酞酸酯类 387
一、环境污染源 387
二、毒性作用机理 388
三、毒性效应 389
四、调控措施 391
第六节 兽药 392
一、环境污染源 392
二、毒性效应 393
三、调控措施 396
一、环境污染源 398
第九章 无机气体污染物的生态毒理学 398
第一节 硫氧化物 398
二、污染作用机理 399
三、毒理效应 400
第二节 氮氧化物 402
一、氮氧化物的形式与形成过程 402
二、对生物的影响 402
第三节 臭氧 404
一、环境污染源 404
二、对生物的影响 405
第四节 碳氧化合物 407
一、环境污染源 407
二、毒理效应 408
三、污染物的作用机理 408
一、环境来源和形成 409
第五节 氟化物 409
二、对生物的毒理效应 410
第十章 污染生态风险评价 412
第一节 环境污染与生态风险 412
一、环境激素与其他化学品污染问题 412
二、生态风险及其特点 413
第二节 风险评价的生态毒理学基础 414
一、概述 414
二、毒理学数据的作用 414
第三节 生态风险评价及其程序 415
一、生态风险评价的发展史 415
二、生态风险评价的程序 417
第四节 生态风险评价的发展 422
一、生态风险评价展望 422
二、计算生态风险的新方法 425
三、化学品的生态风险评价 430
第五节 五氯酚对水生生态系统的风险评价研究 431
一、五氯酚的暴露评价 431
二、五氯酚的危害评价 432
三、五氯酚对水生生态系统的风险表征 432
第六节 生态风险管理 435
一、生态风险管理 435
二、生态风险管理与生态风险评价的关系 435
第十一章 污染生态毒理学研究展望 436
第一节 新概念与研究方法改进 436
一、联合毒性效应:“互作态”的新概念 436
二、毒性试验:方法的可比性与标准化问题 437
第二节 今后研究重点与展望 439
一、新型疾病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439
二、致毒过程与分子机理及生物标记 441
三、污染环境的脱毒与缓解机理 442
主要参考文献 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