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藏象学 第3版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王琦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5102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864页
- 文件大小:257MB
- 文件页数:896页
- 主题词:脏腑-理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藏象学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 2
第一章 概说 2
第一节 藏象的含义 2
一、藏象的含义 2
二、藏象与脏腑的异同 2
第二节 藏象学的概念 3
第三节 藏象学的研究对象 3
第四节 研究藏象学的重要意义 3
一、理论意义 3
二、临床意义 4
第二章 藏象学的形成与发展 5
第一节 藏象学形成的基础 5
一、对人体解剖的直接观察 5
二、对长期生活观察的总结 12
三、大量的临床实践 13
四、古代哲学与文化的渗透和影响 14
第二节 藏象学的历史沿革 22
一、理论研究 22
二、临床实践 31
第三章 藏象学的相关理论 34
第一节 经络学说 34
第二节 气血津液学说 36
一、气 36
二、血 41
三、津液 42
四、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 44
第三节 精神学说 46
一、精 46
二、神 47
三、精神与气血津液的关系 51
第四节 体质学说 53
一、体质学说的基本原理 53
二、体质与病因 55
三、体质与疾病的性质和转归 56
四、体质与诊断 57
五、体质与治疗 57
第四章 藏象学的基本特点 59
第一节 藏象系统 59
一、心为君主,分有次第 59
二、脏腑相关,表里配属 59
三、开阖有度,启闭适时 60
四、经脉络属,循环流注 61
第二节 形神相关 61
第三节 结构与功能相应 62
第四节 天人相应 63
一、藏象与自然 63
二、藏象与时相 64
第五章 藏象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67
第一节 概念体系 67
第二节 认识论、方法论体系 69
第三节 价值体系 71
第六章 藏象学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 73
第一节 藏象与病因病机 73
一、藏象与病因 73
二、藏象与病机 75
第二节 藏象与诊断 75
一、藏象与诊法 75
二、藏象与辨证 76
第三节 藏象与治疗 78
一、藏象与治法 78
二、藏象与用药 79
第七章 藏象学的现代研究进展 81
第一节 理论研究 81
一、脏腑相关理论研究 81
二、藏象学中相关学说术语研究 82
三、阐发各家理论 82
四、证候规范研究 83
五、辨证方法研究 84
第二节 实验研究 85
第三节 临床研究 86
一、脏腑辨证方面 86
二、治法方面 87
各论 92
第一章 心系统 92
第一节 心 92
一、心的部位和形态 92
二、心的阴阳五行属性 92
三、心的特性 93
四、心的功能 93
五、心与形、窍、液、志 95
六、心与自然 97
七、心与经络 99
八、心与其他脏腑 101
第二节 心包 106
一、心包的部位和形态 106
二、心包的阴阳五行属性 106
三、心包的特性 106
四、心包的功能 107
五、心包与经络 107
第三节 小肠 109
一、小肠的部位和形态 109
二、小肠的阴阳五行属性 109
三、小肠的特性 109
四、小肠的功能 109
五、小肠与自然 110
六、小肠与经络 110
七、心与小肠相表里 113
八、小肠与其他脏腑 114
第四节 脑 114
一、脑的部位和形态 114
二、脑的特性 114
三、脑的功能 115
四、脑与经络 115
五、脑与其他脏腑 116
第五节 脉 116
一、脉的部位和形态 116
二、脉的特性 117
三、脉的功能 117
四、脉与经络 117
五、脉与其他脏腑 118
第六节 心系病因病机 119
一、心系病因 119
二、心系病机 123
第七节 心系发病特点 126
一、心的发病特点 126
二、小肠的发病特点 129
三、脑的发病特点 129
四、脉的发病特点 130
第八节 心系疾病 130
一、心胀 130
二、心咳 130
三、心痹 131
四、心水 131
五、心郁 131
六、心悸 132
七、胸痹 133
八、心痛(真心痛) 134
九、汗证 134
十、不寐 135
十一、健忘 135
十二、癫狂 136
十三、腹痛 136
十四、肠鸣 137
十五、泄泻 137
十六、脑风 137
十七、脑鸣 137
十八、脑烁 137
十九、脑漏 138
二十、脑骨伤 138
二十一、脑长头大 138
二十二、脑逆头痛 138
二十三、眩晕 138
二十四、中风 139
二十五、脉痹 139
二十六、脉极 139
二十七、脉绝 139
二十八、脉厥 139
二十九、脉痿 139
三十、脉蒸 140
三十一、无脉 140
第九节 心系辨证 140
一、心系基础证 140
二、心系病性兼证 155
三、心系病位兼证 158
四、类证鉴别 166
第十节 心系相关病证 169
一、舌的病证 169
二、汗的病证 171
三、神的病证 172
四、面的病证 175
第十一节 心系病证的治疗 175
一、治疗大法 175
二、常用方剂 180
三、常用药物 188
四、自然疗法 198
第十二节 心系专题讨论 204
一、关于“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204
二、关于“心肾相交” 206
三、关于“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 207
四、关于“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 209
第十三节 心系现代研究进展 210
一、理论研究 210
二、实验研究 212
三、临床研究 217
第二章 肺系统 222
第一节 肺 222
一、肺的部位和形态 222
二、肺的阴阳五行属性 222
三、肺的特性 223
四、肺的功能 224
五、肺与形、窍、液、志 229
六、肺与自然 231
七、肺与经络 234
八、肺与其他脏腑 236
第二节 大肠 240
一、大肠的部位和形态 240
二、大肠的阴阳五行属性 240
三、大肠的特性 241
四、大肠的功能 241
五、大肠与自然 241
六、大肠与经络 242
七、肺与大肠相表里 245
八、大肠与其他脏腑 246
第三节 肺系病因病机 246
一、肺系病因 246
二、肺系病机 251
第四节 肺系发病特点 254
一、肺的发病特点 254
二、大肠的发病特点 257
第五节 肺系疾病 258
一、感冒 258
二、咳嗽 259
三、肺胀 260
四、肺痈 261
五、肺痿 261
六、肺痨 262
七、喘证 263
八、哮证 264
九、悬饮 265
十、支饮 265
十一、溢饮 265
十二、胸痛 265
十三、肺消 266
十四、肺积 266
十五、肺痹 267
十六、肺疳 267
十七、肺疝 267
十八、肺痫 268
十九、肺水 268
二十、失声 268
二十一、大肠泄 269
二十二、便秘 269
二十三、肠痈 270
二十四、痢疾 270
第六节 肺系辨证 272
一、肺系基础证 272
二、肺系病性兼证 289
三、肺系病位兼证 298
四、类证鉴别 304
第七节 肺系相关病证 310
一、鼻的病证 310
二、皮毛病证 318
三、涕的病证 321
四、声音病证 321
第八节 肺系病证的治疗 323
一、治疗大法 323
二、常用方剂 327
三、常用药物 334
四、自然疗法 355
第九节 肺系专题讨论 365
一、关于“肺朝百脉,主治节” 365
二、关于“肺阳虚” 366
三、关于“左升右降” 367
四、关于“肠道易实” 369
第十节 肺系现代研究进展 370
一、理论研究 370
二、实验研究 374
三、临床研究 383
第三章 脾系统 393
第一节 脾 393
一、脾的部位和形态 393
二、脾的阴阳五行属性 393
三、脾的特性 394
四、脾的功能 395
五、脾与形、窍、液、志 398
六、脾与自然 401
七、脾与经络 404
八、脾与其他脏腑 408
第二节 胃 410
一、胃的部位和形态 410
二、胃的阴阳五行属性 411
三、胃的特性 411
四、胃的功能 412
五、胃与自然 412
六、胃与经络 413
七、脾与胃相表里 419
八、胃与其他脏腑 420
第三节 脾系病因病机 421
一、脾系病因 421
二、脾系病机 426
第四节 脾系发病特点 430
一、脾的发病特点 430
二、胃的发病特点 433
第五节 脾系疾病 434
一、腹痛 434
二、胃痛 435
三、痞满 436
四、呕吐 436
五、呃逆 437
六、嘈杂 437
七、吐酸 438
八、反胃 438
九、吐血 439
十、霍乱 440
十一、慢脾风 441
十二、脾泄 441
十三、脾约 441
十四、脾疳 442
十五、脾胀 442
十六、肉痿 442
十七、脾瘅 443
十八、脾风 443
十九、脾痹 444
二十、脾积 444
二十一、脾咳 444
二十二、脾疟 445
二十三、臌胀 445
二十四、水肿 446
二十五、嗜睡 446
二十六、胃缓 447
二十七、胃痈 447
二十八、胃胀 447
二十九、胃喘 447
三十、胃咳 448
三十一、宿食 448
第六节 脾系辨证 448
一、脾系基础证 448
二、脾系病性兼证 458
三、脾系病位兼证 461
四、类证鉴别 468
第七节 脾系相关病证 477
一、口的病证 477
二、肌肉病证 478
三、四肢病证 479
四、意的病证 480
第八节 脾系病证的治疗 481
一、治疗大法 481
二、常用方剂 486
三、常用药物 493
四、自然疗法 509
第九节 脾系专题讨论 514
一、关于“阴火” 514
二、关于脾阴学说之发展 515
三、关于心下痛与胃脘痛 517
四、关于“胃不和则卧不安” 518
第十节 脾系现代研究进展 521
一、理论研究 521
二、实验研究 524
三、临床研究 533
第四章 肝系统 543
第一节 肝 543
一、肝的部位和形态 543
二、肝的阴阳五行属性 544
三、肝的特性 545
四、肝的功能 546
五、肝与形、窍、液、志 550
六、肝与自然 554
七、肝与经络 557
八、肝与其他脏腑 560
第二节 胆 561
一、胆的部位和形态 561
二、胆的阴阳五行属性 562
三、胆的特性 562
四、胆的功能 562
五、胆与自然 563
六、胆与经络 564
七、肝与胆相表里 570
八、胆与其他脏腑 571
第三节 肝系病因病机 571
一、肝系病因 571
二、肝系病机 574
第四节 肝系发病特点 578
一、肝的发病特点 578
二、胆的发病特点 581
第五节 肝系疾病 582
一、胁痛 582
二、黄疸 583
三、梅核气 584
四、抽搐 584
五、震颤 584
六、疝气 585
七、肝咳 585
八、肝胀 586
九、肝积 586
十、肝着 586
十一、肝厥 587
十二、肝痹 587
十三、肝劳 587
十四、肝疳 588
十五、肝水 588
十六、肝疟 588
十七、肝痫 588
十八、胆黄 589
十九、胆瘅 589
二十、胆胀 589
二十一、胆咳 589
二十二、胆厥 589
二十三、蛔厥 590
第六节 肝系辨证 590
一、肝系基础证 590
二、肝系病性兼证 601
三、肝系病位兼证 607
四、类证鉴别 613
第七节 肝系相关病证 617
一、目的病证 617
二、筋的病证 618
三、爪甲的病证(附:朱砂掌) 620
四、魂的病证 621
五、外阴的病证 622
六、乳房的病证 623
七、口苦 625
八、耳聋 625
九、失眠 626
十、目黄 627
第八节 肝系病证的治疗 629
一、治疗大法 629
二、常用方剂 634
三、常用药物 641
四、自然疗法 651
第九节 肝系专题讨论 659
一、关于肝为“罢极之本” 659
二、关于“肝生于左” 661
三、关于“肝司生殖” 664
四、关于“凡十一脏,取决于胆” 667
第十节 肝系现代研究进展 669
一、理论研究 669
二、实验研究 675
三、临床研究 686
第五章 肾系统 699
第一节 肾 699
一、肾的部位和形态 699
二、肾的阴阳五行属性 699
三、肾的特性 700
四、肾的功能 701
五、肾与形、窍、液、志 704
六、肾与自然 706
七、肾与经络 708
八、肾与其他脏腑 712
第二节 膀胱 714
一、膀胱的部位和形态 714
二、膀胱的阴阳五行属性 714
三、膀胱的特性 714
四、膀胱的功能 715
五、膀胱与自然 715
六、膀胱与经络 716
七、肾与膀胱相表里 725
第三节 命门 725
一、命门的部位和形态 725
二、命门的功能 725
三、命门与肾 726
四、命门与其他脏腑 726
第四节 骨 727
一、骨的功能 727
二、骨与经络 727
三、肾与骨 727
第五节 髓 727
一、髓的部位和形态 727
二、髓的功能 728
三、髓与脑、脊柱、骨骼 728
四、髓与经络 729
五、肾与髓 729
第六节 女子胞 729
一、女子胞的部位和形态 729
二、女子胞的功能 730
三、女子胞与经络 730
四、女子胞与脏腑 732
第七节 精室 733
一、精室的部位和形态 733
二、精室的功能 733
三、精室与经络 733
四、精室与脏腑 734
第八节 肾系病因病机 734
一、肾系病因 734
二、肾系病机 738
第九节 肾系发病特点 743
一、肾的发病特点 743
二、膀胱的发病特点 746
三、骨的发病特点 747
四、髓的发病特点 748
五、女子胞的发病特点 748
六、精室的发病特点 749
第十节 肾系疾病 749
一、肾泄 749
二、肾胀 750
三、肾咳 750
四、肾哮 750
五、肾积 750
六、肾疳 750
七、肾着 751
八、肾喘 751
九、肾消 751
十、肾痹 751
十一、肾痿 752
十二、肾岩 752
十三、淋证 752
十四、遗尿 752
十五、肾劳 753
十六、膀胱胀 753
十七、膀胱咳 753
十八、膀胱痹 753
十九、癃闭 753
二十、髓疸 754
二十一、髓黄 754
二十二、髓蒸 754
二十三、骨节烦疼 754
二十四、骨极 755
二十五、骨枯髓减 755
二十六、骨绝 755
二十七、骨蒸 755
二十八、骨厥 755
二十九、骨痿 755
三十、骨痹 756
三十一、骨瘤 756
三十二、骨癫疾 756
三十三、骨节闪脱 756
三十四、骨疽 756
三十五、附骨痈 757
三十六、骨折 757
三十七、痛经 757
三十八、月经异常 758
三十九、不孕 759
四十、胎动不安 759
四十一、子肿 759
四十二、恶露不绝 759
四十三、血精 760
四十四、脓精 760
四十五、少精 760
四十六、精冷 760
四十七、精清 760
四十八、精瘀 760
第十一节 肾系辨证 760
一、肾系基础证 760
二、肾系病性兼证 763
三、肾系病位兼证 764
四、类证鉴别 764
第十二节 肾系相关病证 766
一、耳的病证 766
二、齿的病证 768
三、发的病证 770
四、骨髓病证 772
第十三节 肾系病证的治疗 774
一、治疗大法 774
二、常用方剂 775
三、常用药物 780
四、自然疗法 791
第十四节 肾系专题讨论 796
一、关于肾精、肾气、肾阴、肾阳 796
二、关于“肾实证”与“泻肾法” 798
三、关于“补肾法” 800
四、肾不纳气浅议 802
五、膀胱气化与肾之气化 804
六、命门学说及意义 805
第十五节 肾系现代研究进展 807
一、理论研究 807
二、实验研究 812
三、临床研究 818
第六章 三焦学说 824
第一节 三焦与阴阳五行 824
一、三焦的阴阳五行属性 824
二、三焦的特性 825
三、三焦的功能 825
四、三焦与其他脏腑 825
五、三焦与经络 826
第二节 三焦病因病机 830
一、三焦病病因 830
二、三焦病病机 830
第三节 三焦经的主要病证 830
一、三焦胀 830
二、三焦病 831
三、三焦约 831
四、三焦咳 831
五、三焦郁 831
第四节 三焦病的辨证与治疗 831
第五节 三焦专题讨论 831
附录 方剂汇编 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