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护理学 第3版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医护理学  第3版
  • 孙秋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5945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55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272页
  • 主题词:中医学-护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中医护理学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中医护理学发展简史 1

一、古代中医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2

二、近代中医护理学的发展 6

三、现代中医护理学的发展 7

第二节 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 8

一、整体观念 8

二、辨证施护 9

三、防护结合 9

第三节 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的意义 11

第四节 中医护理学发展展望 12

第二章 中医基本理论 15

第一节 阴阳学说 15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与特性 16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6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护理学中的应用 17

第二节 五行学说 19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与特性 19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9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护理学中的应用 21

第三节 藏象学说 22

一、五脏 23

二、六腑 29

三、奇恒之腑 31

四、脏腑之间的关系 32

第四节 气血津液 34

一、气 34

二、血 36

三、津液 37

四、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38

第五节 经络学说 38

一、经络的概念与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 39

二、十二经脉 39

三、奇经八脉 41

四、经络的生理功能及临床应用 41

第六节 病因病机 42

一、病因 42

二、病机 46

第七节 四诊 50

一、望诊 50

二、闻诊 56

三、问诊 57

四、切诊 60

第八节 辨证 61

一、八纲辨证 61

二、气血津液辨证 65

三、脏腑辨证 69

四、卫气营血辨证 79

第三章 中医护理基本知识 82

第一节 病情观察 82

一、病情观察的目的和要求 83

二、病情观察的方法和内容 83

第二节 生活起居护理 85

一、起居有常 85

二、劳逸适度 86

三、环境适宜 88

第三节 情志护理 88

一、情志与健康的关系 88

二、影响情志变化的因素 89

三、情志护理的目的 90

四、情志护理的原则 91

五、情志护理的方法 92

六、预防七情致病的方法 93

第四节 饮食护理 94

一、饮食护理的重要性 95

二、饮食护理的基本原则 95

三、食物的性味与功效 96

四、食物的分类 98

五、饮食宜忌 99

第五节 体质调护 102

一、概述 102

二、体质的分类及特征 103

三、体质调护 105

第六节 方药及用药护理 109

一、中药的性能 109

二、中药的用法 111

三、中药分类与常用中药 113

四、方剂的组成与剂型 115

五、常用方剂 117

六、用药护理 117

七、中医用药“八法”及护理 121

第七节 传统运动养生 125

一、传统运动养生的概念 125

二、传统运动养生的特点和功能 125

三、传统运动养生的方法 127

第四章 中医护理基本技术 130

第一节 腧穴 130

一、概述 130

二、常用腧穴 133

第二节 针刺法 153

一、毫针刺法 153

二、皮肤针法 157

三、皮内针法 158

四、水针法 158

五、电针法 159

第三节 灸法 160

一、适用范围 160

二、用物准备 161

三、操作方法 161

四、注意事项 161

第四节 穴位按摩法 161

一、适用范围 162

二、用物准备 162

三、按摩手法 162

四、注意事项 164

第五节 拔罐法 165

一、适用范围 165

二、用物准备 165

三、操作方法 165

四、注意事项 166

第六节 耳穴压豆法 167

一、适用范围 170

二、用物准备 170

三、操作方法 170

四、注意事项 170

第七节 刮痧法 171

一、适用范围 171

二、用物准备 171

三、操作方法 171

四、注意事项 172

第八节 热熨法 172

一、适用范围 172

二、用物准备 172

三、操作方法 172

四、注意事项 173

第九节 熏洗法 173

一、适用范围 173

二、用物准备 173

三、操作方法 173

四、注意事项 174

第十节 贴敷法 174

一、适用范围 174

二、用物准备 175

三、操作方法 175

四、注意事项 175

第十一节 中药保留灌肠 176

一、适用范围 176

二、用物准备 176

三、操作方法 176

四、注意事项 176

第五章 辨证施护 178

第一节 辨证施护的程序和原则 178

一、辨证施护的程序 178

二、辨证施护的原则 179

第二节 内科病证辨证施护 182

一、感冒 182

二、咳嗽 185

三、喘证 188

四、心悸 190

五、中风 193

六、胃痛 197

七、泄泻 199

八、黄疸 201

九、水肿 204

十、消渴 207

第三节 外科病证辨证施护 209

一、疮疡 210

痈 210

有头疽 212

二、肛肠疾病 214

痔 214

肛裂 217

三、乳房疾病 219

乳痈 219

四、皮肤疾病 221

湿疮 221

第四节 妇科病证辨证施护 223

一、月经病 224

月经不调 224

二、带下病 227

三、妊娠病 229

胎漏、胎动不安 229

四、产后病 231

产后恶露不绝 231

第五节 儿科病证辨证施护 233

一、常见病证 233

肺炎喘嗽 233

二、时行疾病 236

麻疹 236

三、小儿杂病 238

遗尿 239

四、新生儿疾病 240

胎黄 240

附录一 中医护理常用术语简要解释 243

附录二 常用方剂汇编 249

参考文献 255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