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药方剂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李铁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12828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49页
- 文件大小:140MB
- 文件页数:478页
- 主题词:方剂学-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药方剂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中药学 1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与中药学的发展 1
第一节 中药的起源 1
第二节 中药学的发展概况 2
第二章 中药的性能 5
第一节 四气 5
第二节 五味 6
第三节 升降浮沉 7
第四节 归经 8
第五节 毒性 10
第三章 中药的应用 12
第一节 配伍 12
第二节 用药禁忌 13
第三节 剂量 15
第四节 中药的煎服方法 16
第四章 解表药 20
第一节 辛温解表药 20
麻黄 20
桂枝 21
紫苏叶(附:紫苏梗) 22
荆芥 23
防风 23
白芷 24
细辛 25
香薷 26
羌活 26
藁本 27
生姜 27
第二节 辛凉解表药 28
薄荷 28
葛根 29
桑叶 30
菊花 30
柴胡 31
升麻 32
蝉蜕 33
牛蒡子 33
蔓荆子 34
第五章 清热药 36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36
石膏 36
知母 37
栀子 38
天花粉 39
夏枯草 39
决明子 40
芦根 41
竹叶 41
淡竹叶 42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42
黄芩 42
黄连 43
黄柏 45
龙胆 46
苦参 46
秦皮 47
白鲜皮 47
第三节 清热解毒药 48
金银花 48
连翘 49
大青叶 50
板蓝根 50
青黛 51
蒲公英 52
白头翁 53
鱼腥草 53
射干 54
贯众 54
败酱草 55
穿心莲 56
山豆根 56
半边莲 57
土茯苓 58
马齿苋 58
重楼 59
大血藤 60
白花蛇舌草 60
野菊花 61
熊胆 61
紫花地丁 62
鸦胆子 62
马勃 63
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 63
生地黄 64
玄参 64
牡丹皮 65
赤芍 66
水牛角 67
紫草 67
第五节 清虚热药 68
青蒿 68
地骨皮 69
白薇 69
胡黄连 70
银柴胡 71
第六章 泻下药 72
第一节 攻下药 72
大黄 73
芒硝(附:玄明粉) 74
芦荟 75
番泻叶 75
第二节 润下药 76
火麻仁 76
郁李仁 77
第三节 峻下逐水药 77
甘遂 77
巴豆 78
京大戟(附:红大戟) 79
芫花 80
牵牛子 81
第七章 祛风湿药 82
第一节 祛风湿散寒药 82
独活 82
威灵仙 83
木瓜 84
徐长卿 84
蕲蛇(附:乌梢蛇) 85
川乌 86
海风藤 86
青风藤 87
伸筋草 87
第二节 祛风湿清热药 88
秦艽 88
防己(附:广防己) 89
桑枝 89
络石藤 90
豨莶草 90
雷公藤 91
臭梧桐 91
丝瓜络 92
第三节 祛风湿强筋骨药 92
桑寄生 93
狗脊 93
五加皮 94
千年健 94
鹿衔草 94
第八章 芳香化湿药 96
广藿香 96
苍术 97
厚朴 98
砂仁 98
佩兰 99
豆蔻(附:草豆蔻) 99
第九章 利水渗湿药 101
第一节 利水消肿药 101
茯苓 101
泽泻 102
薏苡仁 103
猪苓 104
香加皮 104
第二节 利尿通淋药 105
车前子(附:车前草) 105
滑石 106
木通(附:川木通) 107
瞿麦 108
萹蓄 108
石韦 109
通草 109
萆薢 110
海金沙 110
地肤子 111
灯心草 111
第三节 利湿退黄药 111
茵陈 112
金钱草 112
垂盆草 113
虎杖 113
第十章 温里药 115
附子 115
干姜 116
肉桂 117
吴茱萸 118
小茴香 119
花椒 119
丁香 120
高良姜 120
第十一章 理气药 122
陈皮(附:橘红、化橘红) 122
青皮 124
枳实(附:枳壳) 124
木香(附:青木香) 125
香附 126
沉香 127
薤白 127
川楝子 128
乌药 128
甘松 129
佛手 129
荔枝核 130
柿蒂 130
第十二章 消食药 132
山楂 132
莱菔子 133
鸡内金 134
神曲 134
麦芽 135
谷芽 135
第十三章 驱虫药 137
使君子 137
槟榔 138
苦楝皮 139
雷丸 140
南瓜子 140
鹤草芽 141
第十四章 止血药 142
第一节 凉血止血药 142
大蓟 143
小蓟 143
地榆 144
白茅根 144
槐花 145
侧柏叶 146
苎麻根 146
第二节 化瘀止血药 147
三七 147
茜草 147
蒲黄 148
第三节 收涩止血药 149
白及 149
仙鹤草 149
棕榈炭 150
紫珠叶 151
藕节 151
第四节 温经止血药 151
艾叶 152
炮姜 152
第十五章 活血化瘀药 154
第一节 活血止痛药 154
川芎 155
延胡索 155
郁金 156
乳香 157
没药 158
姜黄 158
五灵脂 159
第二节 活血调经药 159
丹参 159
益母草 160
桃仁 161
红花(附:西红花) 162
牛膝(附:川牛膝) 162
鸡血藤 164
王不留行 164
干漆 165
第三节 活血疗伤药 165
骨碎补 165
血竭 166
土鳖虫 166
苏木 167
自然铜 167
马钱子 168
儿茶 168
第四节 破血消癥药 169
莪术 169
三棱 170
水蛭 170
穿山甲 171
第十六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 172
第一节 温化寒痰药 173
半夏 173
天南星(附:胆南星) 174
旋覆花 175
白芥子 176
白前 177
白附子 177
第二节 清热化痰药 178
桔梗 178
川贝母 179
浙贝母 179
瓜蒌 180
竹茹 181
竹沥 182
天竺黄 182
前胡 183
海藻 183
昆布 184
瓦楞子 185
海蛤壳 185
海浮石 186
青礞石 186
常山 187
第三节 止咳平喘药 187
苦杏仁(附:甜杏仁) 188
百部 188
紫苏子 189
桑白皮 190
葶苈子 190
紫菀 191
款冬花 192
白果(附:银杏叶) 192
马兜铃 193
枇杷叶 194
第十七章 安神药 195
第一节 重镇安神药 195
朱砂 196
龙骨 197
磁石 197
琥珀 198
珍珠 199
第二节 养心安神药 200
酸枣仁 200
远志 201
柏子仁 201
首乌藤 202
合欢皮 202
第十八章 平肝息风药 204
第一节 平肝潜阳药 204
石决明 204
牡蛎 205
代赭石 206
珍珠母 207
蒺藜 207
罗布麻叶 208
第二节 息风止痉药 209
羚羊角 209
牛黄 210
钩藤 211
天麻 211
全蝎 212
地龙 213
蜈蚣 214
僵蚕 215
第十九章 开窍药 217
麝香 217
冰片 218
石菖蒲 219
苏合香 220
安息香 220
第二十章 补虚药 222
第一节 补气药 222
人参 223
党参 224
黄芪 225
白术 226
山药 227
甘草 228
大枣 229
西洋参 230
刺五加 230
蜂蜜 231
太子参 231
白扁豆 232
第二节 补阳药 232
鹿茸 233
杜仲 234
续断 235
补骨脂 235
肉苁蓉 236
淫羊藿 237
菟丝子 238
益智 238
蛤蚧 239
巴戟天 240
冬虫夏草 240
紫河车 241
核桃仁 242
锁阳 242
沙苑子 242
仙茅 243
海马 244
第三节 补血药 244
当归 245
熟地黄 246
何首乌 246
白芍 247
阿胶 248
龙眼肉 249
第四节 补阴药 249
北沙参 250
南沙参 250
麦冬 251
石斛 251
枸杞子 252
龟甲 253
鳖甲 253
黄精 254
天冬 255
玉竹 255
百合 256
女贞子 256
桑椹 257
墨旱莲 258
第二十一章 收涩药 259
第一节 固表止汗药 259
麻黄根 259
浮小麦 260
第二节 敛肺涩肠药 260
五味子(附:南五味子) 260
乌梅 262
赤石脂 262
椿皮 263
肉豆蔻 263
诃子 264
五倍子 264
罂粟壳 265
石榴皮 266
第三节 固精缩尿止带药 266
山茱萸 266
桑螵蛸 267
海螵蛸 268
莲子(附:莲子心) 268
金樱子 269
芡实 269
覆盆子 270
第二十二章 杀虫止痒药 271
雄黄 271
硫黄 272
白矾 272
蛇床子 273
土荆皮 273
蜂房 274
第二十三章 拔毒生肌药 275
轻粉 275
斑蝥 276
蟾酥 276
升药 277
铅丹 277
炉甘石 278
砒石 278
硼砂 279
猫爪草 280
下篇 方剂学 281
第一章 绪论 281
第一节 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281
第二节 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281
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 285
第一节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285
第二节 常用治法 285
第三章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288
第一节 方剂的组成 288
第二节 方剂的变化 289
第四章 剂型 293
一、汤剂 293
二、散剂 293
三、丸剂 293
四、膏剂 294
五、酒剂 294
六、茶剂 295
七、栓剂 295
八、片剂 295
九、胶囊剂 295
十、注射剂 296
第五章 解表剂 297
第一节 辛温解表剂 297
麻黄汤(附:大青龙汤) 297
桂枝汤 298
小青龙汤 299
九味羌活汤 300
第二节 辛凉解表剂 301
桑菊饮 301
银翘散 302
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 303
第三节 扶正解表剂 304
败毒散 304
加减葳蕤汤 305
第六章 泻下剂 306
第一节 寒下 306
大承气汤(附: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 306
第二节 温下 308
大黄附子汤 308
第三节 润下 309
麻子仁丸 309
第四节 逐水 310
十枣汤 310
第五节 攻补兼施 311
黄龙汤 311
第七章 和解剂 312
第一节 和解少阳 312
小柴胡汤 312
第二节 调和肝脾 313
四逆散 313
逍遥散(附:加味逍遥散) 314
痛泻要方 315
第三节 调和肠胃 316
半夏泻心汤(附:生姜泻心汤) 316
第四节 表里双解 317
大柴胡汤 317
葛根芩连汤 318
第八章 清热剂 320
第一节 清气分热 320
白虎汤 320
第二节 清营凉血 321
清营汤 321
犀角地黄汤 322
第三节 清热解毒 323
黄连解毒汤 323
普济消毒饮 324
凉膈散 324
第四节 清脏腑热 325
导赤散 325
龙胆泻肝汤 326
泻白散 327
清胃散 328
玉女煎 328
芍药汤 329
白头翁汤 330
第五节 清热祛暑 330
六一散 331
清暑益气汤 331
第六节 清退虚热 332
青蒿鳖甲汤 332
第九章 温里剂 334
第一节 温中祛寒 334
理中丸(附:附子理中丸) 334
吴茱萸汤 335
第二节 回阳救逆 336
四逆汤(附:参附汤) 336
第三节 温经散寒 337
当归四逆汤 337
第十章 补益剂 339
第一节 补气 340
四君子汤(附:异功散、六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 340
参苓白术散 341
补中益气汤 342
生脉散 343
第二节 补血 344
四物汤(附:胶艾汤) 344
归脾汤 345
第三节 气血双补 346
八珍汤(附:泰山磐石散) 346
炙甘草汤 347
第四节 补阴 348
六味地黄丸(附: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麦味地黄丸、都气丸) 348
第五节 补阳 350
肾气丸(附:右归丸) 350
第六节 阴阳并补 351
地黄饮子 351
第十一章 固涩剂 353
第一节 固表止汗 353
玉屏风散 353
牡蛎散 354
第二节 涩肠固脱 355
四神丸 355
第三节 涩精止遗 356
金锁固精丸 356
第四节 固崩止带 357
固冲汤(附:固经丸) 357
完带汤(附:易黄汤) 358
第十二章 安神剂 360
第一节 重镇安神 360
朱砂安神丸 360
第二节 滋养安神 361
酸枣仁汤 361
天王补心丹 362
第十三章 开窍剂 363
第一节 凉开 363
安宫牛黄丸 363
紫雪 364
至宝丹 366
第二节 温开 367
苏合香丸(附:冠心苏合丸) 367
第十四章 理气剂 369
第一节 行气 369
越鞠丸 369
半夏厚朴汤 370
柴胡疏肝散 371
瓜蒌薤白白酒汤 371
第二节 降气 372
苏子降气汤 372
定喘汤 373
旋覆代赭汤 374
第十五章 理血剂 375
第一节 活血祛瘀 375
血府逐瘀汤(附:通窍活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身痛逐瘀汤) 375
补阳还五汤 377
生化汤 378
温经汤 378
第二节 止血 379
十灰散 380
小蓟饮子 380
黄土汤 381
第十六章 消导剂 383
第一节 消食导滞 383
保和丸 383
第二节 健脾消食 384
健脾丸 384
第十七章 治风剂 386
第一节 疏散外风 386
川芎茶调散(附:菊花茶调散) 386
消风散 387
第二节 平息内风 388
镇肝熄风汤 388
天麻钩藤饮 389
大定风珠 390
第十八章 治燥剂 392
第一节 轻宣外燥 392
杏苏散 392
桑杏汤 393
第二节 滋润内燥 394
麦门冬汤 394
百合固金汤 394
第十九章 祛湿剂 396
第一节 化湿和胃 396
平胃散 396
藿香正气散 397
第二节 清热祛湿 398
茵陈蒿汤 398
八正散 399
三仁汤 399
第三节 利水渗湿 400
五苓散(附:胃苓汤) 400
防己黄芪汤 401
第四节 温化水湿 401
苓桂术甘汤 402
真武汤 402
第五节 祛风除湿 403
羌活胜湿汤 403
独活寄生汤 403
第二十章 祛痰剂 405
第一节 燥湿化痰 405
二陈汤(附:温胆汤、导痰汤、涤痰汤) 405
第二节 温化寒痰 407
苓甘五味姜辛汤 407
第三节 清热化痰 407
小陷胸汤 408
第四节 治风化痰 408
止嗽散 408
半夏白术天麻汤 409
第二十一章 治疡剂 411
第一节 外疡 412
仙方活命饮 412
阳和汤 413
第二节 内痈 413
苇茎汤 413
大黄牡丹汤 414
附录一 主要参考书目 416
附录二 《中药方剂学》教学大纲 417
附录三 中药笔画索引 443
附录四 方剂笔画索引 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