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藏象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医藏象学
  • 王琦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26510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1005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108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中医藏象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 1

第一篇 总论 3

第一章 概说 3

第一节 藏象的含义 3

一、藏象含义 3

二、藏象与脏腑的异同 3

三、脏与腑的不同特性 4

第二节 藏象学的概念及研究范围 5

第三节 研究藏象学的重要意义 5

一、学科建设意义 5

二、理论意义 6

三、临床意义 6

第一节 藏象学形成的基础 8

一、古代的解剖积累 8

第二章 藏象学的形成与发展 8

二、长期的生活观察 9

三、大量的临床实践 10

四、古代哲学与文化的渗透和影响 11

(一) 阴阳学说 11

(二) 五行学说 13

(三) 周易与其他学说 16

第二节 藏象学的发展 19

一、对脏腑生理、病理特点的认识 19

二、对脏腑病变规律的认识 25

三、对脏腑用药规律的认识 26

四、脏腑治法的不断丰富 27

第三章 藏象学的相关理论 30

第一节 经络学说 30

(二) 气的来源及不同名称 32

(一) 气的生理功能 32

一、气 32

第二节 气血津液学说 32

(三) 气化 34

(四) 升降 34

(五) 气的病证 35

二、血 36

(一) 血的生理功能 36

(二) 血的生成与运行 37

(三) 血的病证 37

三、血与气的关系及气血同病 38

(一) 血与气的关系 38

(二) 气血同病 39

四、津液 39

(一) 津液的生理功能 39

(三) 津液的症证 40

(二) 津液与脏腑的关系 40

五、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 41

(一) 气与津液 41

(二) 血与津液 42

第三节 精神 42

一、精 42

(一) 精的来源 42

(二) 精的功能 43

二、神 43

(一) 神的含义 43

(二) 神的生成 43

(三) 神的分类 43

(四) 五神脏理论 44

(五) 神的病变 46

(二) 精与血的关系 47

(一) 精与气的关系 47

(三) 精与津液的关系 47

(六) 神在人体中的重要性 47

三、精、神与气、血、津、液的关系 47

(四) 神与气的关系 48

(五) 神与血的关系 48

第四节 体质学说 48

一、体质学说的基本原理 48

(一) 禀赋遗传论 48

(二) 体质过程论 49

(三) 心身构成论 49

(四) 环境制约论 50

二、体质与病因 51

三、体质与疾病的性质和转归 51

四、体质与治疗 52

第一节 五脏一体 53

一、心为君主 分有次第 53

第四章 藏象学的基本特点 53

二、脏腑相关 表里配属 54

三、藏泻相因 相反相成 54

四、开阖有度 启闭适时 55

五、经脉络属 循环流注 56

六、神形相倚 紧密联系 56

第二节 天人一体 57

一、藏象与自然 57

(一) 五脏与年 58

二、藏象与时相 58

(二) 五脏与季 59

(三) 五脏与月 59

(四) 五脏与日 59

第五章 藏象学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 61

第一节 藏象与病因病机 61

一、藏象与病因 61

(二)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63

(一)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63

二、藏包与病机 63

(三)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64

(四)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64

(五)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64

第二节 藏象与辩证 64

一、藏象与诊法 64

二、藏象学说与各种辩证纲领和方法的关系 65

第三节 藏象与治疗 66

第四节 藏象与用药归经 68

第六章 藏象学说的现代研究进展 70

第一节 理论探讨 70

一、对某一脏腑功能的专题讨论 70

二、探讨某些术语的概念 70

第二节 临床研究 71

(一) 对脏腑辩证的阐发 71

一、脏腑辩证方面 71

四、引用系统论、拉制论等进行阐发 71

三、阐发各家理论 71

(二) 对某些脏腑虚证、实证的探讨 72

(三) 关于肾的实证 72

二、五脏治法 72

(一) 治肝 72

(五) 治肾 73

(四) 治肺 73

(三) 治脾 73

(二) 治心 73

(六) 脏腑同治 74

(七) 按五脏所属器官的组织进行治疗 74

第三节 藏象实质的探讨与实验研究 74

一、肝 74

二、心 75

三、脾 75

五、肾 76

三、肝胆湿热 76

四、肺 76

一、心的阴阳属性 83

第二篇 脏 83

第一章 心 83

第一节 心与阴阳五行 83

二、心的五行属性 84

第二节 心的特性 85

一、心主阳气 85

二、心恶热 85

三、心主喜 85

第三节 心的功能 86

一、心主血脉 86

(一) 心主血 86

(二) 心主脉 86

二、心主神志 87

三、心主汗液 87

第四节 心与面、舌 88

一、心与面 88

四、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88

二、心与舌 89

第五节 心与自然 89

一、心与夏季 89

二、心与春、秋、冬 90

三、心与年、月、日、时辰 91

(一) 心与年 91

(二) 心与月 91

(三) 心与日 91

(四) 心与时辰 92

四、心与地域 92

一、心的经脉循行 93

二、心经的络脉 93

三、心经的腧穴 93

第六节 心与经络 93

四、心经与其他经脉 95

五、心经的病证 95

第七节 心与其他脏腑 95

一、心与肝 95

二、心与肺 96

三、心与脾 97

四、心与肾 98

七、心与小肠 100

六、心与胃 100

五、心与胆 100

八、心与脑 101

第八节 心病病因 101

一、外感病邪 101

(一) 由表入里或外邪直中 101

(二) 邪由血脉内犯心脏 102

(三) 生活不洁,毒客心脉 102

(四) 肠道受邪,上犯心营 102

二、情态失调 102

(一) 心神失常 103

(二) 心气、心血、心脉失常 103

(一) 肺病及心 104

(二) 脾病及心 104

三、药物中毒 104

四、其他病及 104

(三) 肝病及心 105

(四) 肾病及心 105

五、饮食嗜癖 105

(一) 饥饱失常 105

(二) 嗜食肥甘厚味 106

(三) 饮酒过度 106

(四) 五味偏盛 106

六、劳逸不均 106

(一) 形神过劳 106

(二) 房宣劳伤 106

(一) 心脏先天虚弱 107

(二) 心脏血脉先天畸形 107

七、先天异常 107

(三) 贪逸少动 107

第九节 心病病机 108

一、神志不宁 108

二、心血亏耗 108

三、心阴不足 109

四、心气不足 109

五、心阳不振 109

六、血脉闭阻 110

(一) 寒邪便袭 110

(二) 血因热结 110

(三) 推动无力 110

(四) 气滞及血 110

(五) 痰凝致瘀 110

七、饮邪肉伏 111

(七) 血溢脉外 111

(六) 血脉自病 111

一、表现部位特点 112

二、功能失调特点 112

第十节 心病发病特点 112

(一) 主血脉失常 113

(二) 心藏神失调 113

三、体征变化特点 113

(一) 神志异常 113

(二) 颈、胸、腹异常 113

(三) 四肢异常 113

(三) 心病与春季 114

(一) 自然因素 114

五、病因特点 114

(二) 心病与秋冬 114

(一) 心病与夏季 114

四、发病季节气候特点 114

(二) 生活因素 115

(三) 情志因素 115

(四) 内生因素 115

六、体质、年龄、性别特点 115

(一) 体质特点 115

(二) 年龄特点 116

(三) 性别特点 116

七、发病时间及治疗特点 116

(一) 发病时间特点 116

(二) 治疗特点 117

四、心积 118

三、心咳 118

二、心疝 118

第十一节 心的主要病证 118

一、心胀 118

七、心痹 119

五、心疳 119

六、心痿 119

九、心风 120

十、心劳 120

八、心水 120

十一、心悸 121

十二、心郁 121

十三、心损 122

十四、心绝 122

十五、心痛(真心痛) 122

十六、胸痹 123

十七、汗证 123

十八、不寐 124

十九、健忘 124

(一) 痰火扰心 125

二十、癫狂 125

第十二节 心病辩证 125

一、实证 125

(二) 心火上炎 127

(三) 心血瘀阻 128

(四) 痰迷心窍 129

(五) 水气凌心 130

二、虚证 132

(一) 心气虚 132

(二) 心血虚 133

(三) 心阴虚 134

(四) 心阴虚 135

(五) 心阳暴脱 136

(六) 心气血两虚 137

(七) 心气阴两虚 138

(一) 心肝血虚 139

三、兼证 139

(二) 心肺气虚 140

(三) 心脾两虚 141

(四) 心肾不交 142

(五) 心肾阳虚 144

(六) 心胆不宁 145

(七) 心移热小肠 146

四、相关病证 147

(一) 舌的病证 147

(二) 汗的病证 149

(三) 神的病证 151

第十三节 心病的治疗 153

一、治疗大法 154

(一) 清心法 154

(二) 湿心法 154

(三) 补心法 155

(五) 开窍法 157

(四) 镇心法 157

(六) 活血化瘀法 158

(七) 行水化饮法 159

(八) 水火相济法 159

二、常用方剂 159

(一) 清心方 159

(二) 温心方 161

(三) 补心方 162

(四) 镇心方 165

(五) 开窍方 165

(六) 活血化阏方 168

三、常用药物 168

(一) 清心药 168

(二) 温心药 169

(三) 养心安神药 170

(四) 镇心安神药 171

(五) 开窍药 172

四、自然疗法 173

(一) 针炙 173

(二) 气功 174

(三) 食疗 175

(四) 其他 175

第十四章 心专题讨论 176

一、关于“心开窍于耳” 176

二、关于“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178

三、关于“胃络通心”与“心胃同治” 179

(一) 心主神明的研究 180

一、理论研究 180

第十五节 心的现代研究进展 180

(二) 心肾关系的研究 182

(三) 其他方面的研究 183

二、临床实验研究 185

(一) 心功能研究 185

(二) 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研究 187

(三) 微循环研究 188

(四) 心合脉的研究 189

(五) 心开窍于舌的研究 189

(六) 血液生化的研究 190

(七) 内分泌及免疫功能的研究 190

四、临床研究 191

(一) 心脏病证的诊断标准研究 191

(二) 高脂血性免疫损伤加慢性放血法心虚证模型 191

三、动物实验研究 191

(一) 睡眠剥夺法心虚证模型 191

(三) 心脏证候论治研究 192

(二) 心脏病的诊治研究 192

(四) 他脏病从心论治研究 193

(五) 其他方面的研究 193

附:医论精选 193

第二章 肝 196

第一节 肝与阴阳五行 197

一、肝的阴阳属性 197

二、肝的五行属性 197

二、肝喜条达 198

一、肝主升发 198

第二节 肝的特性 198

四、肝体阴而用阳 199

三、肝恶抑郁 199

五、肝主敷和 200

六、肝主怒 200

第三节 肝的功能 201

一、肝主疏泄 201

(一) 调节情志 201

(二) 促进消化 202

(三) 疏调气血 203

(四) 通利水道 204

(五) 调理冲任 204

二、肝藏血 205

(一) 贮藏血液 205

三、肝藏魂 206

(二) 调节血量 206

四、肝司生殖 207

第四节 肝与目、筋、爪甲、发 208

一、肝与目 208

二、肝与筋 209

三、肝与爪甲 210

四、肝与发 211

第五节 肝与自然 211

一、肝与春季 211

二、肝与夏、秋、冬 211

三、肝与年、月、日、时辰 212

(一) 肝与年 212

(二) 肝与月 213

(三) 肝与日 213

(四) 肝与时辰 213

一、肝的经脉循行 214

四、肝与地域 214

第六节 肝与经络 214

二、肝经的络脉 215

三、肝经腧穴 215

四、肝经与其他经脉 217

五、肝经主要病证 217

第七节 肝与其他脏腑 217

一、肝与心 217

二、肝与脾 218

三、肝与肾 220

四、肝与肺 221

五、肝与胆 222

第八节 肝病病因 223

一、寒邪侵袭 223

(一) 寒邪凝滞肝脉 223

(二) 虚寒凝滞肝脉 223

三、嗜食肥甘 224

(四) 气血上逆 224

(一) 肝气郁结 224

(二) 肝气横逆 224

(三) 气滞血瘀 224

二、郁始伤肝 224

(一) 肝经湿热 225

(二) 痰阏互结 225

四、他脏病及 225

(一) 心病及肝 225

(二) 肺病及肝 225

(三) 脾病及肝 226

(四) 肾病及肝 226

五、气滞血瘀 226

(一) 由气滞引起 226

一、疏泄失常 227

第九节 肝病病机 227

(二) 由血瘀引起 227

(一) 疏泄太过 228

(二) 疏泄不及 228

二、升发异常 228

三、血不归藏 229

(一) 藏血不足 229

(二) 血不归藏 229

四、内风妄动 230

(一) 阴虚风动 230

(二) 血虚风动 230

(三) 热极生风 230

(四) 肝失疏泄,气滞血瘀 231

(三) 心气虚衰,推动无力 231

(一) 寒凝肝脉,血因寒滞 231

(二) 热邪为病,血因热结 231

五、瘀血阻滞 231

(五) 脉管失常,血行不利 232

(六) 血溢脉外,出血成瘀 232

第十节 肝病发病特点 232

一、表现部位特点 232

(一) 筋脉爪甲异常 232

(二) 头面两目异常 233

(三) 胸腹异常 233

二、功能失调特点 233

(一) 疏泄失调 233

(二) 藏血失常 233

(二) 筋失所养 234

四、发病季节气候特点 234

三、体征变化特点 234

(一) 气血津液运行紊乱 234

五、病因特点 235

(一) 外邪侵袭 235

(二) 内伤致病 235

六、体质、年龄、性别特点 235

(一) 体质特点 235

(二) 年龄特点 235

(三) 性别特点 236

七、发病时间及治疗特点 236

(一) 发病时间特点 236

(二) 治疗特点 236

四、肝咳 237

三、肝着 237

第十一节 肝的主要病证 237

一、肝厥 237

二、肝积 237

五、肝账 238

六、肝水 238

七、肝痹 238

十一、肝痫 239

十、肝疟 239

九、肝疳 239

八、肝劳 239

十二、胁痛 240

十三、黄疸 240

十四、抽搐 241

十五、震颤 241

十八、疝气 242

十七、惊恐 242

十六、梅核气 242

第十二节 肝病辩证 243

一、实证 243

(一) 肝气横逆 243

(二) 肝气郁滞 245

(三) 肝络瘀阻 248

(四) 肝火上炎 251

(五) 肝阳上充 254

(六) 肝风内动 256

(七) 肝经湿热 262

(八) 寒滞肝脉 264

二、虚证 266

(一) 肝阳虚 266

(二) 肝阴虚 268

(三) 肝血虚 270

(四) 肝气虚 272

三、兼证 273

(一) 肝脾不和 273

(二) 肝肾阴虚 276

(三) 肝火犯肺 279

(四) 肝胃不和 280

(五) 肝胆湿热 281

四、相关病证 283

(一) 目的病证 283

(二) 筋的病证 285

(三) 爪甲的病症(附:朱砂掌) 287

(四) 魂的病证 288

(五) 外阴的病证 289

(六) 乳房的病证 291

第十三节 肝病的治疗 294

(一) 疏肝法 295

一、治疗大法 295

(二) 镇肝法 296

(三) 清肝法 297

(四) 泄肝法 299

(五) 补肝法 299

(六) 暖肝法 301

(七) 抑木扶土法 301

(八) 佐金平木法(清金平木法) 302

(九) 滋水涵木法 302

二、常用方剂 303

(一) 疏肝方 303

(二) 平肝熄风方 305

(三) 清肝方 306

(四) 补肝方 307

(一) 补肝药 309

三、常用药物 309

(二) 疏肝药 310

(三) 镇肝药 312

(四) 平肝药 313

(五) 清肝药 314

(六) 泻肝药 315

(七) 温肝药 316

(八) 柔肝药 317

四、自然疗法 318

(一) 针炙 318

(二) 气功 318

(三) 食疗 319

(四) 其他 320

第十四节 肝专题讨论 320

一、关于肝为“罢极之本” 320

二、关于“肝生于左” 321

三、关于“女子以肝为先天” 323

一、理论研究 325

(一) 肝主疏泄的研究 325

第十五节 肝的现代研究进展 325

(二) 肝气虚与肝阳虚的研究 326

(三) 肝与肺关系的研究 327

(四) 肝与脾关系的研究 328

(五) 肝与肾关系的研究 328

(六) 肝之特性的研究 329

(七) 肝与血的研究 330

(八) 肝与水的研究 330

(九) 肝主目的研究 331

(十) 肝与妇人的研究 331

二、临床实验研究 331

(一) 肝与胆的关系研究 331

(二) 免疫功能研究 332

(三) 植物神经功能研究 332

(六) 内分泌研究 333

(四) 环核苷酸研究 333

(五) 微循环研究 333

(八) 病理形态研究 334

(七) 血生化研究 334

(九) 肝主目的研究 335

(十) 其他研究 335

三、动物实验研究 335

(一) 艾叶注射法肝郁证模型 335

(二) 夹尾法急性激怒肝郁证模型 335

(三) 模具法激怒肝郁证模型 336

(四) 夹尾加肾上腺素应用法慢性激怒肝郁证模型 336

(五) 肝郁型胃溃疡模型 336

(六) 肝肾阴虚证模型 336

(三) 肝脏证候论治研究 337

(七) 乳痞证模型 337

(一) 肝病、证诊断研究 337

(二) 肝病从肝论治研究 337

四、临床研究 337

(四) 他脏病从肝论治研究 338

(五) 肝病实脾的研究 340

(六) 肝脏病证病理、诊治特点研究 340

附:医论精选 341

第三章 脾 344

第一节 脾与阴阳五行 344

一、脾的阴阳属性 344

二、脾的五行属性 345

第二节 脾的特性 346

一、脾主升清 346

二、脾喜燥恶湿 347

三、脾不主时与脾旺四时 347

四、脾主中土 348

第三节 脾的功能 348

一、脾主运化 348

(一) 运化水谷精微 348

(二) 运化水液 349

二、脾主生血、统血 350

(一) 脾主生血 350

(二) 脾主统血 350

三、脾藏意 350

第四节 脾与口、唇、涎、肌、肉、四肢 351

一、脾与口、唇 351

二、脾与涎 353

三、脾与肌肉,四肢 353

一、脾与长夏 354

第五节 脾与自然 354

二、脾与春、夏、秋、冬 355

三、脾与年、月、日、时辰 355

(一) 脾与年 355

(二) 脾与月 356

(三) 脾与日 356

(四) 脾与时辰 356

四、脾与地域 357

第六节 脾与经络 357

一、脾的经脉循行 357

二、脾经的络脉 358

三、脾经的腧穴 358

四、脾经与其他经络 360

一、脾与心 362

五、脾经的主要病证 362

第七节 脾与其他脏腑 362

二、脾与肝 363

三、脾与肺 364

四、脾与肾 365

五、脾与胃 366

第八节 脾病病因 368

一、外邪犯脾 368

(一) 湿邪犯脾 368

(二) 燥伤脾阴 369

二、情志异常 370

三、饮食所伤 370

(一) 饮食 370

(二) 伤饮 371

五、痰饮、水气、瘀浊 372

(一) 痰饮 372

四、劳逸伤气 372

(二) 水气 373

(三) 瘀浊 373

六、药邪所伤 373

七、他脏病及 374

(一) 心病及脾 374

(二) 肝病及脾 374

(三) 肺病及脾 374

(四) 肾病及脾 374

第九节 脾病病机 374

一、运化失常 375

(一) 脾阳气虚,运化无力 375

(二) 脾阴不足、运化受阻 376

(一) 清气不陷 377

二、升降失常 377

(三) 邪气困脾,运化失常 377

(二) 浊气上逆 378

(三) 清浊相干 379

三、统摄无机 379

第十节 脾病发病特点 379

一、表现部位特点 379

(一) 脾胃同病 379

(二) 大小肠易受累 379

(三) 口舌 380

(四) 咽 380

(五) 脘腹 380

(六) 前阴及下肢内侧 380

三、体征变化特点 381

(四) 四肢、肌肉不用 381

(三) 不能统血 381

(二) 升清布津失常 381

(一) 运化失常 381

二、功能失调特点 381

四、发病季节气候特点 383

五、病因特点 383

(一) 温易伤脾 383

(二) 饮食不节,易伤脾胃 383

(三) 思虑伤脾 384

(四) 劳逸伤脾 384

六、体质、年龄、性别特点 384

(一) 体质特点 384

(二) 年龄特点 384

(三) 性别特点 384

七、发病时间及治疗特点 384

三、脾咳 385

一、脾胀 385

第十一节 脾的主要病证 385

二、脾泄 385

六、脾风 386

七、脾疟 386

四、脾瘅 386

五、脾痹 386

八、肉痿 387

九、脾约 387

十、脾积 388

十一、慢脾风 388

十二、脾疳 388

十三、霍乱 389

十四、腹痛 390

十五、泄泻 390

十六、痞满 392

十七、臌胀 393

十八、水肿 393

十九、嗜睡 394

第十二节 脾病辩证 395

一、虚证 395

(一) 脾气虚 395

(二) 脾阳虚 397

(三) 脾阴虚 400

(四) 脾气下陷 403

(五) 脾不统血 404

(六) 脾虚湿困 406

二、实证 408

(一) 寒湿困脾 408

(二) 湿热蕴脾 409

三、兼证 411

(一) 心脾两虚 411

(二) 脾肺气虚 413

(三) 肝脾不和 415

(四) 脾肾阳虚 417

(五) 脾胃不和 418

四、相关病证 421

(一) 口的病证 421

(二) 肌催病证 422

(三) 四肢病证 423

(四) 意的病证 425

第十三节 脾病的治疗 426

一、治疗大法 426

(一) 补脾气法 426

(三) 滋脾阴法 428

(二) 温脾阳法 428

(四) 泻脾法 429

(五) 醒脾助运法 429

(六) 运脾除湿法 429

(七) 扶土抑木法 430

(八) 益火生土法 430

(九) 培土生金法 430

二、常用方剂 431

(一) 补脾气方 431

(二) 温脾阳方 432

(三) 滋脾阴方 433

(四) 泻脾方 434

(五) 醒脾助运方 434

(一) 补脾药 435

(六) 运脾除湿方 435

三、常用药物 435

(二) 温脾药 438

(四) 醒脾药 442

(三) 滋脾阴药 442

(五) 消食药 443

四、自然疗法 444

(一) 针炙 444

(二) 气功 445

(三) 食疗 446

(四) 其他 447

第十四节 脾专题讨论 447

一、关于“脾宜升则健” 447

二、关于“阴火” 449

(一) 古籍脾胃学说标引词系统的研究 450

(三) 脾主涎的研究 450

(二) 脾主运化、主升降的研究 450

一、理论研究 450

第十五节 脾的现代研究进展 450

(四) 脾阴与胃阴的研究 451

(五) 阴火的研究 452

(六) 中气的研究 453

(七) 气虚发热的研究 453

(八) 脾胃与养生的研究 453

(九) 脾肾相关的研究 453

(十) 脾与胃关系的研究 454

(十一) 脾与小肠、神志、水液、血关系研究 454

(十二) 历代论述的研究 454

(十三) 李东垣学术思想研究 456

(十四) 其他理论问题的研究 456

(一) 吸收功能研究 457

二、临床实验研究 457

(二) 唾液研究 458

(三) 消化功能研究 459

(四) 胃肠道运动功能研究 459

(五) 胃肠内分泌功能研究 460

(六) 免疫功能研究 460

(七) 植物神经功能研究 461

(八) 内分泌功能研究 462

(九) 环核苷酸研究 463

(十) 血液流变学研究 463

(十一) 微循环研究 464

(十二) 微量元素和宏量元素研究 464

(十三) 血液生化研究 464

(十四) 能量代谢研究 465

(十五) 形态学研究 465

(一) 苦寒泻下法脾虚证模型 466

(十六) 其他研究 466

三、动物实验研究 466

(二) 限量营养法脾虚证模型 469

(三) 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脾虚证模型 469

(四) 耗气破气加饥饱失常法脾虚证模型 470

四、临床研究 471

(一) 脾胃痛诊断标准研究 471

(二) 脾胃病诊治研究 472

(三) 脾胃证候诊疗研究 473

(四) 脾胃病证诊疗特点研究 473

(五) 脾胃病证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473

(六) 他脏病从脾胃论治研究 473

附:医论精选 474

一、肺的阴阳属性 477

第四章 肺 477

第一节 肺与阴阳五行 477

二、肺的五行属性 478

一、肺为华盖 479

二、肺为娇脏 479

第二节 肺的特性 479

三、肺喜清润、恶燥热 480

第一节 肺的功能 480

一、肺主气、司呼吸 480

(一) 主一身之气 480

(二) 主呼吸之气 481

二、肺主宣发 481

三、肺主肃降,通调水道 482

四、肺主治节,朝会百脉 483

(一) 肺主治节 483

(二) 肺朝百脉 484

六、肺主声 485

五、肺主魄 485

第四节 肺与鼻、咽喉、皮毛 486

一、肺与鼻 486

二、肺与咽喉 486

三、肺与皮毛 486

第五节 肺与自然 487

一、肺与秋季 487

二、肺与春、夏、冬 488

三、肺与年、月、日、时辰 488

(一) 肺与年 488

(二) 肺与月 489

四、肺与地域 490

(四) 肺与时辰 490

(三) 肺与日 490

第六节 肺与经络 491

一、肺的经脉循行 491

二、肺经的络脉 491

三、肺经腧穴 491

四、肺经与其他经脉 492

五、肺经主要病证 493

第七节 肺与其他脏腑 493

一、肺与心 493

二、肺与脾 494

三、肺与肾 495

四、肺与肝 496

五、肺与大肠 496

六、肺与胃 496

一、外邪犯肺 497

七、肺与膀胱 497

第八节 肺病病因 497

(一) 风寒犯肺 498

(二) 风热犯肺 498

(三) 外感暑邪 499

(四) 湿郁肌表 499

(五) 燥伤肺卫 499

二、抑郁伤肺 499

三、饮食不节 499

(一) 痰邪犯肺 500

(二) 饮邪犯肺 500

四、痨虫蚀肺 500

五、瘀痰阻肺 501

(一) 瘀血阻肺 501

(一) 感染痨虫 501

(二) 正气虚弱 501

(一) 大肠病及肺 502

(二) 痰浊瘀肺 502

六、病久及肺 502

(二) 心病及肺 503

(三) 脾病及肺 503

(四) 肝病及肺 503

(五) 肾病及肺 503

第九节 肺病病机 503

一、宣降失常 503

(一) 肺失宣发 503

(二) 肺失肃降 505

二、主气失调 505

(一) 肺司呼吸异常 505

(二) 水饮内停 506

(二) 宗气生成障碍 506

(一) 风水泛溢 506

三、通调失常 506

第十节 肺病发病特点 507

一、表现部位特点 507

(一) 鼻喉颜面异常 507

(二) 颈胸腹异常 507

(三) 四肢异常 507

二、功能失调特点 507

(一) 呼吸异常 507

(一) 精神情志 508

三、体证变化特点 508

(二) 头面 508

(三) 卫表不和 508

(五) 鼻咽喉病理改变 508

(二) 宗气生成障碍 508

(四) 水液代谢失常 508

(四) 四肢 509

四、发病季节气候特点 509

(一) 肺病与秋季 509

(二) 肺病与冬季 509

五、病因特点 509

(三) 颈胸腹 509

七、发病时间及治疗特点 510

(一) 发病时间特点 510

(二) 治疗特点 510

(二) 年龄特点 510

(一) 体质特点 510

(三) 性别特点 510

六、体质、年龄、性别特点 510

二、肺胀 511

一、肺咳 511

第十一节 肺的主要病证 511

三、肺痈 512

四、肺痿 513

五、肺痹 513

六、肺积 513

七、肺疳 514

八、肺疝 514

九、肺消 514

十、肺痨 514

十一、肺痫 515

十二、肺水 515

十三、胸痛 515

十四、喘证 516

十五、哮证 517

十六、支饮 518

十七、悬饮 518

十八、溢饮 518

第十二节 肺病辩证 519

一、实证 519

(一) 风寒束肺 519

十九、失音 519

(二) 痰热壅肺 521

(三) 燥热犯肺 522

(四) 肺火上攻 525

(五) 风热袭肺 526

(六) 痰浊阻肺 529

(七) 水寒射肺 530

(八) 瘀血阻肺 532

(一) 肺气虚 535

二、虚证 535

(二) 肺阴虚 536

(三) 肺阳虚 538

(四) 肺气阴两虚 540

(五) 肺血虚 541

(六) 肺气衰绝 542

三、兼证 544

(一) 肺脾气虚 544

(二) 肺肾阴虚 546

(三) 心肺气虚 549

(四) 肺肾阳虚 551

(五) 肺胃燥热 553

四、相关病证 555

(一) 鼻的病证 555

(二) 皮毛病证 562

(三) 涕的病证 564

(四) 声音病让 564

第十三节 肺病的治疗 566

一、治疗大法 568

(一) 宣肺法 568

(二) 温肺法 569

(三) 清肺法 569

(四) 润肺法 570

(五) 补肺法 571

(六) 敛肺法 572

(七) 泻肺法 573

二、常用方剂 573

(一) 宣肺方 573

(二) 温肺方 575

(三) 清肺方 576

(四) 润肺方 577

(五) 补肺方 578

三、常用药物 579

(一) 宣肺药 579

(二) 温肺药 581

(三) 清肺药 583

(四) 润肺药 588

(五) 补肺药 590

(六) 敛肺药 592

(七) 泻肺药 593

四、自然疗法 594

(一) 针炙 594

(二) 气功 595

一、关于“肺朝百脉” 596

第十四节 肺的专题讨论 596

(三) 食疗 596

二、关于“肺主治节” 597

第十五节 肺的现代研究进展 599

一、理论研究 599

(一) 肺主气的研究 599

(二) 肺朝百脉的研究 600

(三) 肺主治节的研究 601

(四) 肺与营血关系的研究 601

(五) 肺阳的研究 601

(六) 其他理论问题的研究 602

二、临床实验研究 602

(一) 肺主通调水道的研究 602

(二) 肺功能及影像研究 603

(三) 肺与心功能失常研究 604

(四) 血气分析研究 604

(七) 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研究 605

(六) 免疫功能研究 605

(五) 病理形态研究 605

(八) 其他方面的研究 606

三、动物实验研究 606

(一) 烟薰法肺气虚证模型 606

(二) SO2薰法肺气虚证模型 607

(三) 肺失通调水道模型 607

(四) 肺与大肠相表里模型 607

四、临床研究 608

(一) 肺系疾病诊治研究 608

(二) 肺脏证候诊治研究 610

(三) 肺系病证诊治特点研究 610

(四) 他脏病从肺论治研究 611

附:医论精选 612

一、肾的阴阳属性 615

第一节 肾与阴阳五行 615

第五章 肾 615

第二节 肾的特性 616

一、肾主封藏 616

二、肾的五行属性 616

二、肾恶燥 617

三、肾主恐 617

四、肾为水火之脏 618

第三节 肾的功能 618

一、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 618

二、肾主水液 620

三、肾主纳气 621

四、肾藏志 621

五、肾主骨、生髓、通脑 622

第四节 肾与唾、耳、发、腰、二阴、天癸 622

一、肾与唾 622

四、肾与腰 623

二、肾与耳 623

三、肾与发 623

五、肾与二阴 624

六、肾与天癸 624

第五节 肾与自然 625

一、肾与冬季 625

二、肾与春、夏、秋 625

三、肾与年、月、日、时辰 626

(一) 肾与年 626

(二) 肾与月 627

(三) 肾与日 627

(四) 肾与时辰 627

二、肾经的络脉 628

一、肾的经脉循行 628

第六节 肾与经络 628

四、肾与地域 628

三、肾经腧穴 629

四、肾经与其他经络 632

五、肾经主要病证 633

第七节 肾与其他脏腑 633

一、肾与心 633

二、肾与肝 634

三、肾与肺 634

四、肾与脾 635

五、肾与膀胱 636

六、肾与胃 636

七、肾与三焦 636

八、肾与命门 637

一、房劳多产 638

第八节 肾病病因 638

二、六淫伤肾 639

(一) 寒邪伤肾 639

(二) 风邪伤肾 639

(三) 火(热)邪伤肾 639

(四) 湿邪伤肾 640

(五) 燥邪伤肾 640

三、恐惧伤肾 640

四、外病及肾 640

五、禀赋不足 641

第九节 肾病病机 641

一、肾不固藏 641

(一) 肾阴亏虚 641

(二) 肾阳亏虚 642

(二) 气化失常 643

(一) 肾虚失约 643

(三) 热扰精宝 643

二、开阖不利 643

(三) 下焦湿热 644

三、摄纳无权 644

(一) 肾不纳气 644

(二) 肾不固胎 645

第十节 肾病发病特点 645

一、表现部位特点 645

(一) 脑、骨 645

(二) 胸、腹、腰 645

(一) 藏精异常 646

(二) 主水异常 646

(三) 纳气异常 646

(四) 四肢 646

(三) 生殖及二阴 646

二、功能失调特点 646

三、体征变化特点 647

(一) 头面 647

(二) 胸腹、二阴及腰部 647

(三) 四肢 647

四、发病季节气候特点 647

(二) 年龄特点 648

六、体质、年龄、性别特点 648

(一) 体质特点 648

五、病因特点 648

(三) 性别特点 649

七、发病时间及治疗特点 649

(一) 发病时间特点 649

(二) 治疗特点 649

五、肾积 650

四、肾哮 650

第十一节 肾的主要病证 650

一、肾泄 650

三、肾咳 650

二、肾胀 650

九、肾消 651

六、肾疳 651

八、肾喘 651

七、肾着 651

十、肾痹 652

十一、肾痿 652

十二、肾岩 652

十三、腰痛 652

十四、淋证 653

一、实证 654

(一) 肾阳有余 654

第十二节 肾病辩证 654

十六、肾劳 654

十五、遗尿 654

(二) 肾阴有余 656

(一) 肾气虚 657

二、虚证 657

(二) 肾阳虚 659

(三) 肾阴虚 663

(四) 肾精不足 666

(五) 肾虚水泛 668

(六) 肾不纳气 669

三、兼证 671

(一) 肝肾阴虚 671

(二) 肝肾阳虚 673

(三) 肺肾阴虚 675

(四) 心肾不交 677

(五) 心肾阳虚 679

(一) 耳的病证 681

四、相关病证 681

(二) 齿的病证 683

(三) 发的病证 685

(四) 骨髓病证 687

第十三节 肾病的治疗 689

一、治疗大法 691

(一) 泻肾法 691

(二) 滋肾法 692

(三) 温肾法 694

(三) 固肾法 695

二、常用方剂 696

(一) 泻肾方 696

(二) 滋肾方 697

(三) 温肾方 699

(四) 补肾气方 700

三、常用药物 702

(一) 泻肾药 702

(二) 滋肾药 703

(三) 温肾药 707

(四) 固肾药 710

四、自然疗法 712

(一) 针炙 712

(二) 气功 713

(三) 食疗 714

(四) 其他 714

第十四节 肾的专题讨论 715

一、关于肾精、肾气、肾阴、肾阳 715

二、关于“肾实证”与“泻肾法” 717

三、关于“补肾法” 721

(二) 肾阴肾阳的研究 724

第十五节 肾的现代研究 724

一、理论研究 724

(一) 肾实证的研究 724

(三) 肾主生殖的研究 725

(四) 肾主纳气的研究 725

(五) 其他理论问题的研究 725

二、临床实验研究 726

(一) 肾主骨的研究 726

(二) 肾开窍于耳的研究 727

(三) 病理形态学的研究 727

(四)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的研究 727

(六)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研究 729

(五) 下丘脑-交感-肾上腺髓素系统功能的研究 729

(七) 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研究 730

(八) 免疫功能的研究 730

(九) 植物神经功能的研究 731

(十) 心功能、血液循环功能的研究 731

(十一) 能量代谢、物质代谢的研究 732

(十二) 肾排泄功能和内分泌功能的研究 732

(十三) 微量元素的研究 732

(十四) 环核苷酸的研究 733

(十五) 血清蛋白、血脂等的研究 733

(十六) 其他功能的研究 733

三、动物实验研究 734

(一) 肾上腺皮质功能改变肾虚证的模型 734

(二) 甲状腺功能改变肾虚证的模型 736

(四) 老年性肾虚证的模型 737

(三) 抑制DNA合成致肾虚证模型 737

四、临床研究 738

(一) 肾的病理特点研究 738

(二) 肾脏病证诊断标准的研究 738

(三) 肾系病证从肾论治的研究 738

(四) 他脏病从肾论治研究 738

(五) 补肾药物研究 738

附:医论精选 743

第三篇 腑 749

第一章 胆 749

第一节 胆与阴阳五行 749

一、胆的阴阳属性 749

二、胆的五行属性 749

二、胆主决断 750

一、贮藏和排泄胆汁 750

第三节 胆的功能 750

第二节 胆的特性 750

第四节 胆与色、味、视、听 751

一、胆与色 751

二、胆与味 751

三、胆与视 751

第五节 胆与自然 751

(一) 胆应春旺四季 751

(二) 胆与年、月 、日、时辰 752

第六节 胆与经络 752

一、胆的经脉循行 752

二、胆经的络脉 753

三、胆经腧穴 753

一、胆与肝 758

四、胆经与其他经络 758

五、胆经主要病症 758

第七节 胆与其他脏腑 758

二、胆与心 759

三、胆与脾 759

四、胆与胃 759

五、胆与脑 760

六、胆与三焦 760

第八节 胆病病因 760

一、蛔虫逆行 760

二、饮食不节 760

三、卒受惊恐 760

二、功能失调特点 761

一、表现部位特点 761

第十节 胆病发病特点 761

第九节 胆病病机 761

二、胆气横逆 761

一、胆火上炎 761

五、六淫外感 761

四、肝病及胆 761

三、体征变化特点 762

四、发病季节气候特点 762

五、病因特点 762

六、体质、年龄、性别特点 762

七、发病时间及治疗特点 762

五、胆厥 763

四、胆黄 763

三、胆瘅 763

一、胆胀 763

第十一节 胆的主要病证 763

二、胆咳 763

六、蛔厥 764

第十二节 胆病辩证 764

一、实证 764

(一) 胆气热 764

(二) 胆郁痰扰 766

(三) 胆经温热 767

二、虚证 769

三、兼证 770

(一) 心胆不宁 770

(二) 肝胆湿热 772

(一) 口苦 774

四、相关病证 774

(二) 耳聋 775

(三) 失眠 776

(四) 目黄 777

第十三节 胆病的治疗 779

一、治疗大法 779

(一) 清胆法 779

(二) 温胆法 779

(三) 利胆法 779

三、常用方剂 780

(一) 清胆药 780

(二) 温胆药 781

(三) 利胆药 781

第十四节 胆的专题讨论 782

(三) 食疗 782

关于“十一脏取决于胆” 782

(二) 气功 782

(一) 针炙 782

四、自然疗法 782

附:医论精选 783

第二章 胃 785

第一节 胃与阴阳五行 785

一、胃的阴阳属性 785

二、胃的五行属性 785

第二节 胃的特性 786

一、胃主降 786

二、胃喜润恶燥 786

第三节 胃的功能 786

一、胃为仓廪之官 786

一、胃与味 787

第四节 胃与味、吐物、二便 787

三、胃主腐熟水谷 787

二、胃主受纳水谷 787

二、胃与吐物 788

三、胃与二便 788

第五节 胃与自然 788

第六节 胃与经络 789

一、胃的经脉循行 789

三、胃经腧穴 790

二、胃经的络脉 790

四、胃经与其他经脉 795

五、胃经主要病证 796

第五节 胃与其他脏腑 796

一、胃与脾 796

二、胃与肝 797

三、胃与胆 797

四、胃与心 797

六、胃与大肠 798

五、胃与小肠 798

八、胃与肾 799

第八节 胃病病因 799

七、胃与肺 799

一、外感毒邪 800

二、饮食失宜 800

三、肝气犯胃 800

四、他病及胃 800

第九节 胃病病机 800

一、胃火不足 800

一、表现部位特点 801

二、功能失调特点 801

三、体征变化特点 801

三、胃失和降 801

二、胃不受纳 801

第十节 胃病发病特点 801

七、发病时间及治疗特点 802

第十一节 胃的主要病证 802

一、胃痛(胃脘痛) 802

六、体质、年龄、性别的特点 802

五、病因特点 802

四、发病季节气候特点 802

二、胃胀 803

三、胃咳 803

四、胃痈 803

五、胃喘 804

六、呕吐 804

七、反胃 805

八、吐酸 806

九、嘈杂 806

十一、嗳气 807

十、呃逆 807

十二、吐血 808

十三、胃缓 809

十四、宿食 809

第十二节 胃病辩证 809

一、实证 809

(一) 胃寒 809

(二) 胃热 811

(三) 食滞胃脘 812

(四) 胃气上逆 813

(五) 胃络瘀阻 814

二、虚证 814

(一) 胃气虚 814

(二) 胃阴虚 816

(三) 胃阳虚 817

三、兼证 818

(一) 脾胃湿热 818

(二) 脾胃虚寒 820

(三) 脾胃气虚 821

(四) 肝胃不和 822

(五) 肝火犯胃 822

(六) 脾胃阴虚 823

(七) 心胃火盛 824

四、相关病症 825

(一) 口疮 825

(一) 养胃法 826

一、治疗大法 826

(二) 温胃法 826

第十三节 胃病的治疗 826

(二) 口臭 826

(三) 清胃法 827

(四) 泻胃法 827

(五) 和胃法 827

(六) 降胃法 827

二、常用方剂 827

(一) 养胃方 827

(二) 温胃方 828

(三) 清胃方 828

(四) 泻胃方 829

(五) 和胃方 829

(六) 降胃方 829

(一) 养胃药 830

三、常用药物 830

(二) 温胃药 831

(三) 清胃药 832

(四) 泻胃药 833

(五) 和胃药 834

(六) 降胃药 836

四、自然疗法 838

(一) 针炙 838

(二) 气功 839

(三) 食疗 839

第十四节 胃的专题讨论 839

一、关于“胃气” 839

二、关于“胃不和则卧不安” 841

三、心下痛与胃脘痛 842

附:医论精选 843

二、小肠的五行属性 845

一、小肠的阴阳属性 845

第一节 小肠与阴阳五行 845

第三章 小肠 845

第二节 小肠的特性 846

小肠主液 846

第三节 小肠的功能 846

一、小肠主受盛与化物 846

二、小肠主泌别清浊 846

三、小肠主水道 846

第四节 小肠与自然 847

第五节 小肠与经络 847

一、小肠的经脉循行 847

二、小肠经的络脉 848

三、小肠经腧穴 848

五、小肠经的主要病证 850

四、小肠经与其他经脉 850

第六节 小肠与其他脏腑 851

一、小肠与心 851

二、小肠与胃 851

三、小肠与大肠 851

四、小肠与三焦 851

五、小肠与脾 851

第七节 小肠病病因 852

一、饮食积滞 852

二、他脏病及小肠 852

第八节 小肠病病机 852

一、化物失常 852

二、泌别失调 852

六、发病时间及治疗特点 853

五、体质、年龄、性别的特点 853

四、病因特点 853

二、功能失调特点 853

一、表现部位特点 853

第九节 小肠病发病特点 853

三、发病季节气候特点 853

第六节 小肠的主要病证 854

一、腹痛(见脾的主要病证) 854

二、肠鸣 854

三、泄泻(见脾的主要病证) 854

第十一节 小肠病辩证 854

一、实证 854

(一) 小肠实热 854

(二) 小肠气滞 855

二、虚证 855

不肠虚寒 855

(二) 行气方 856

(一) 清热方 856

二、常用方剂 856

(三) 散寒方 856

一、治疗大法 856

(三) 散寒法 856

(二) 行气法 856

(一) 清热法 856

第十二节 小肠病治疗 856

三、常用药物 857

(一) 清热药 857

(二) 行气药 858

(三) 散寒药 859

四、自然疗法 860

(一) 针炙 860

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 861

第十三节 小肠专题讨论 861

(二) 气功 861

(三) 食疗 861

附:医论精选 862

第四章 大肠 863

第一节 大肠与阴阳五行 863

一、大肠的阴阳属性 863

二、大肠的五行属性 863

第二节 大肠的特性 864

一、大肠主津 864

二、大肠主矢气 864

第三节 大肠的功能 864

大肠主传化糟粕 864

第四节 大肠与经络 864

一、大肠的经脉循行 864

三、大肠经腧穴 865

二、大肠经的络脉 865

四、大肠经与其他经脉 868

五、大肠经的主要病证 868

第五节 大肠病病因 868

一、暑湿热毒蕴结 868

二、饮食失节 868

三、他脏病及 868

第六节 大肠病病机 868

一、传导失常 868

一、大肠胀 869

第八节 大肠的主要病证 869

七、发病时间及治疗特点 869

六、体质、年龄、性别的特点 869

五、病因特点 869

四、发病季节气候特点 869

三、体征变化特点 869

二、功能失调特点 869

一、表现部位特点 869

第七节 大肠病发病特点 869

二、变化失常 869

二、大肠泄 870

三、大肠咳 870

四、肠痈 870

五、肠覃 870

第九节 大肠的辩证 870

一、实证 870

(一) 大肠实热 870

(二) 大肠湿热 871

(二) 大肠虚寒 872

(一) 大肠津亏 872

二、虚证 872

(三) 大肠不固 873

第十节 大肠病的治疗 873

一、治疗大法 873

(一) 温肠法 873

(二) 涩肠法 874

(三) 润肠法 874

(四) 清肠法 874

二、常用方剂 874

(一) 温大肠方 874

(二) 涩大肠方 874

(三) 润大肠方 874

(四) 清大肠方 875

(二) 涩大肠药 876

(一) 温大肠药 876

三、常用药物 876

(三) 润大肠药 877

(四) 清大肠药 878

四、自然疗法 878

(一) 针炙 878

(二) 气功 879

(三) 食疗 879

第十一节 大肠的专题讨论 879

关于“肠道易实” 879

附:医论精选 880

一、膀胱的阴阳属性 881

第二节 膀胱的特性 881

二、膀胱的五行属性 881

第一节 膀胱与阴阳五行 881

第五章 膀胱 881

第三节 膀胱的功能 882

一、贮存尿液 882

二、排泄小便 882

第四节 膀胱与自然 883

第五节 膀胱与经络 883

一、膀胱的经脉循行 883

二、膀胱经的络脉 884

三、膀胱经腧穴 884

四、膀胱经与其他经脉 891

五、膀胱经主要病证 892

第六节 膀胱与其他脏腑 892

一、膀胱与肾 892

一、湿热寒毒 893

第七节 膀胱病病因 893

二、膀胱与肺 893

三、膀胱与大小肠 893

二、他脏病及膀胱 894

第八节 膀胱病病机 894

一、膀胱不约 894

二、膀胱不利 894

第九节 膀胱病的发病特点 894

一、表现部位特点 894

二、功能失调特点 894

第十节 膀胱的主要病证 895

三、膀胱痹 895

一、膀胱胀 895

二、膀胱咳 895

五、体质、年龄、性别的特点 895

四、病因特点 895

三、发病季节气候特点 895

六、发病时间及治疗特点 895

六、癃闭 896

第十一节 膀胱病辩证 896

一、实证 896

五、遗尿(见肾的主要症证) 896

四、淋证(见肾的主要病证) 896

二、虚证 897

第十二节 膀胱病的治疗 898

一、治疗大法 898

(一) 清利湿热法 898

(二) 温脬祛寒法 899

二、常用方剂 899

(一) 清热利湿方 899

(二) 温脬祛寒方 899

膀胱气化与肾之气化 900

第十三节 膀胱专题讨论 900

附:医论精选 901

第六章 三焦 902

第一节 三焦与阴阳五行 902

一、三焦的阴阳属性 902

二、三焦的五行属性 902

第二节 三焦的特性 903

第三节 三焦的功能 903

一、主持诸气 903

二、通行水道 903

第四节 三焦与脏腑 903

一、三焦的经脉循行 904

第五节 三焦与经络 904

二、三焦经的络脉 905

三、三焦经的腧穴 905

四、三焦经与其他脏腑 908

五、三焦经的主要病证 908

第六节 三焦病病因 908

一、肾之气化失常 908

二、脏腑病变影响 908

第七节 三焦病病因 908

一、气化失常 908

四、三焦咳 909

三、三焦约 909

第九节 三焦病的辩证与治疗 909

五、三焦郁 909

一、三焦胀 909

第八节 三焦经的主要病证 909

二、决渎失常 909

二、三焦病 909

第十节 三焦专题讨论 910

三焦与上焦、中焦、下焦辨 910

附:医论精选 912

第四篇 奇恒之腑及心包、命门、精室 917

第一章 脑 917

第一节 脑的特性 917

一、脑为髓海 917

第二节 脑的功能 918

一、贮藏脑髓 918

二、脑领肢体 918

二、脑为诸阳之会 918

三、脑通七窍 918

第三节 脑与经络 919

一、脑与十二正经 919

二、脑与奇经八脉 919

第四节 脑与脏腑 919

一、脑与心 919

二、脑与肾 919

三、劳损 920

四、外感六淫、疫毒 920

第五节 脑病病因 920

二、创伤 920

一、禀赋异常 920

五、病因特点 921

四、发病季节气候特点 921

三、体征变化特点 921

一、表现部位特点 921

二、功能失调特点 921

三、浊邪上干 921

二、脑络瘀阻 921

一、髓海不足 921

第六节 脑病病机 921

第七节 脑病发病特点 921

六、体质、年龄的特点 922

七、发病时间及治疗特点 922

第八节 脑的主要病证 922

一、脑风 922

二、脑鸣 922

三、脑烁 922

四、脑漏 922

五、脑骨伤 922

第九节 脑病辩证 923

(一) 瘀阻脑窍 923

一、实证 923

八、眩晕 923

九、中风 923

七、脑逆头痛 923

六、脑长头大 923

(二) 外感疫毒 924

二、虚证 924

(一) 脑髓不足 924

(二) 脑血亏虚 924

三、相关病证 925

(一) 健忘 925

(二) 癫狂 925

(三) 神昏 925

(三) 补气养血法 926

(二) 益髓壮脑法 926

(一) 补肾填精法 926

第十节 脑病的治疗 926

(五) 头摇 926

(四) 头倾 926

一、治疗大法 926

(四) 健脑宁心安神法 927

(五) 活血通络法 927

二、常用方剂 927

(一) 补脑方 927

(二) 健脑安神方 928

(三) 益智方 929

(四) 活血通络方 929

第十一节 脑专题讨论 929

关于“脑主神明”与“心主神明” 929

附:医论精选 931

一、充养脑窍 933

二、滋养骨骼 933

第一节 髓的功能 933

第二章 髓 933

三、化生血液 934

第二节 髓与脑、脊柱、骨骼 934

一、髓与脑 934

二、髓与脊柱 934

三、髓与骨骼 934

第三节 髓与经络 934

一、髓与十二经脉 934

二、髓与奇经八脉 935

第四节 髓与脏腑 935

一、髓与肾 935

二、髓与肝 935

二、脑病所有 936

一、痨虫侵袭 936

三、外伤、创疡 936

三、髓与脾 936

第五节 髓病病因 936

第六节 髓病病机 937

一、邪毒内陷 937

二、髓道空虚 937

第七节 髓病发病特点 937

一、表现部位特点 937

二、功能失调特点 937

三、体证变化特点 937

四、病因特点 937

一、髓疸 938

第九节 髓病辩证 938

三、髓蒸 938

二、髓黄 938

第八节 髓的主要病证 938

六、治疗特点 938

五、体质、年龄、性别的特点 938

第十节 髓病的治疗 939

附:医论精选 939

第三节 骨 941

第一节 骨的功能 941

一、贮藏骨髓 941

二、支持形体 941

三、保护内脏 942

第二节 骨与经络 942

第三节 骨病病因 942

一、创伤 942

二、邪毒内染 942

二、气血失运 943

一、外邪侵袭 943

第四节 骨病病机 943

三、禀赋不足 943

三、经络失机 944

四、脏腑失调 944

第五节 骨病发病特点 944

一、表现部位特点 944

二、功能失调特点 944

三、体征变化特点 945

四、发病季节气候特点 945

五、病因特点 945

六、体质、年龄、性别的特点 945

七、治疗特点 945

三、骨枯髓减 946

五、骨蒸 946

四、骨绝 946

二、骨极 946

一、骨节烦疼 946

第六节 骨的主要病证 946

六、骨痛 947

七、骨厥 947

八、骨痿 947

九、骨痹 947

十、骨瘤 947

十一、骨癫疾 948

十二、骨节闪脱 948

十三、骨疽 948

十四、附骨痈 948

十五、骨折 948

一、治疗大法 949

(一) 内治法 949

第七节 骨病的治疗 949

(二) 外治法 950

(三) 手术疗法 951

二、常用方剂 951

三、自然疗法 953

(一) 按摩推拿 953

(二) 针炙 953

(三) 物理疗法 953

(四) 导引疗法 953

第四章 脉 955

第一节 脉的功能 955

一、运行气血的路径 955

二、全身状态的反映 955

第三节 脉与脏腑 956

一、脉与心 956

一、脉气与经气 956

二、脉体与经脉 956

第二节 脉与经络 956

二、脉与肺 957

三、脉与肝 957

四、脉与脾 957

第四节 脉病病因病机 958

一、脉道不利 958

二、血行迟缓 958

第五节 脉病发病特点 958

一、表现部位特点 958

二、功能失调特点 958

三、体征变化特点 958

四、脉厥 959

三、脉绝 959

二、脉极 959

第六节 脉的主要病证 959

一、脉痹 959

五、脉痿 960

六、脉蒸 960

七、无脉 960

第七节 脉的辩证 960

一、脉道闭阻 960

二、气血虚弱 960

第八节 脉病的治疗 960

第五章 女子胞 962

第一节 女子胞的功能 962

一、主持月经 962

第二节 女子胞与经络 963

一、女子胞与冲脉 963

二、孕育胎儿 963

二、女子胞与任脉 964

三、女子胞与督脉 965

四、女子胞与带脉 965

五、女子胞与十二经脉 965

第三节 女子胞与脏腑 966

一、女子胞与肝 966

二、女子胞与脾 966

三、女子胞与肾 966

第四节 女子胞病病因 967

一、寒湿内侵 967

二、痰湿瘀血 967

(一) 痰湿 967

(二) 瘀血 967

二、功能失调特点 968

一、表现部位特点 968

第五节 女子胞病发病特点 968

四、房劳外伤 968

三、七情内郁 968

三、体证变体特点 969

四、发病季节气候特点 969

五、病因特点 969

六、体质、年龄特点 969

(一) 体质特点 969

(二) 年龄特点 969

第六节 女子胞的主要病证 970

一、月经病 970

(一) 痛经 971

(二) 月经异常 971

(一) 不孕 972

二、胎产病 972

(四) 更年期综合症 972

(三) 经前期紧张综合症 972

(二) 胎动不安 973

(三) 子肿 973

(四) 恶露不绝 973

第七节 女子胞病辩证 973

一、实证 973

(一) 寒滞胞宫 973

(二) 胞宫热盛 974

(三) 痰湿阻胞 974

(四) 瘀阻胞宫 974

二、虚证 975

(一) 胞宫气虚 975

(二) 胞宫血虚 975

(三) 胞宫虚寒 975

(三) 化痰祛湿法 976

(二) 清热凉血法 976

(四) 活血化阏法 976

(四) 胞宫阴虚 976

一、治疗大法 976

第八节 女子胞病的治疗 976

(一) 暖宫散寒法 976

(五) 补气养血法 977

(六) 滋阴清热法 977

二、常用方剂 977

(一) 祛寒方 977

(二) 清热方 977

(三) 化痰祛湿方 978

(四) 活血化阏方 978

(五) 补益气血方 978

(五) 补益气血药 979

附:医论精选 979

四、自然疗法 979

(六) 滋阴药 979

(二) 清热药 979

(四) 化痰祛湿药 979

(三) 活血药 979

(一) 暖宫药 979

三、常用药物 979

第六章 心包 980

第一节 心包的功能 980

第二节 心包与经络 980

一、心包的经脉循行 980

二、心包经的腧穴 981

第四节 心包病病机 982

二、病邪内陷 982

一、外感热毒 982

第三节 心包病病因 982

三、心包经的主要病证 982

第五节 心包病辩证 983

一、热入心包 983

二、痰浊蒙蔽心包 983

第六节 心包病的治疗 984

第七章 命门 985

第一节 命门的功能 985

一、命门为元气之所素 985

二、命门为水火之宅 986

第二节 命门与脏腑 986

一、命门与肾 986

二、命门与脾 986

第五节 命门病病因 987

第四节 命门与经络 987

第三节 命门与阴器、精室 987

四、命门与女子胞 987

三、命门与三焦 987

第六节 命门病病机 988

第七节 命门病辩证 988

一、命门火旺 988

二、命站火衰 988

第八节 命门病的治疗 989

一、治疗大法 989

(一) 温补下元法 989

(二) 滋阴降火方 989

三、常用药物(参见肾) 989

第九节 命门的专题讨论 990

命门学说及意义 990

第八章 精室 990

二、主泌精液 994

第一节 精室的功能 994

一、主生精 994

第二节 精室与经络 995

第三节 精室与脏腑 995

一、精室与肾 995

二、精室与肝 995

三、精室与命门 995

第四节 精室病病因 996

第五节 精室病病机 996

第六节 精室病发病 996

第七节 精室的主要病证 996

一、血精 996

第八节 精室病辩证 997

七、精液不液化 997

六、精瘀 997

五、精清 997

四、精冷 997

三、少精 997

二、脓精 997

第九节 精室病的治疗 998

一、治疗大法 998

(一) 清热解毒法 998

(二) 补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