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推拿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推拿学
  •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14048·2278
  • 出版时间:1960
  • 标注页数:213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1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推拿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篇 1

概说 1

第一章 简史 2

第二章 经络学说和营卫气血 5

第一节 经络学说 5

一、经络学说的由来及对推拿的指导作用 6

二、经络的主要内容 6

三、经络的命名和分类 7

四、十二经脉的分布概况 9

五、经络的循行与功能 10

六、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的主要病症 13

第二节 腧穴总论 14

一、腧穴与经络的关系 14

二、腧穴的内容 15

三、腧穴的临床意义 21

四、取穴 29

第三节 腧穴概要 33

一、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 33

二、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 34

三、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臀经) 36

四、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38

五、任脉、督脉 41

〔附〕经外奇穴 43

六、十四经腧穴歌团 43

第四节 营卫气血 59

第三章 诊断、八纲与三因 60

第一节 诊断 60

一、望诊 61

二、闻诊 63

三、问诊 65

四、切诊 68

第二节 八纲 71

一、阴阳 71

二、表里 71

三、寒热 72

四、虚实 72

第三节 三因 73

一、外因 73

二、内因 75

三、不内外因 75

第四章 推拿治疗法则的初步探讨 76

一、温法 76

二、通法 77

三、补法 77

四、泻法 78

五、汗法 78

六、和法 79

七、散法 79

八、清法 80

第五章 练功 80

一、易筋经 80

(一)韦驮献杵势 第一势 80

(二)韦驮献杵势 第二势 81

(三)韦驮献杵势 第三势 81

(四)摘星换半势 83

(五)倒拽九牛尾势 84

(六)出爪亮翅势 85

(七)九鬼拔马刀势 85

(八)三盘落地势 85

(九)青龙踩爪势 87

(十)饿虎扑食势 87

(十一)打躬势 88

(十二)掉尾势 88

二、少林内功 89

(一)前准八匹马 89

(二)倒拉九头牛 89

(三)顺水推舟 89

(四)凤凰展翅 89

(五)举手托天 90

(六)凤摆荷叶 91

(七)怀中抱月 91

(八)海底捞月 91

(九)单凤朝阳 91

(十)仙人指路 91

(十一)刀劈华山 91

(十二)乌龙锁洞 91

(十三)饿虎扑食 91

(十四)搓掌合互 91

(十五)双虎夺食 91

(十六)双龙搅水 92

(十七)箭腿压法 92

(十八)推肥土桥 92

三、基本裆式略述 92

(一)马裆势 92

(二)弓箭裆势 93

(三)悬裆势 93

(四)低裆势 93

(五)中裆势 93

(六)大裆势 93

(七)并裆势 93

(八)坐裆势 94

五、摇膀子 94

六、对练功的要求及注意事项 95

第六章 手法 96

(一)推法 96

(二)拿法 99

(三)?法 99

(四)擦法 101

(五)按法 103

(六)摩法 104

(七)揉法 104

(八)继法 105

(九)点法 105

(十)掐法 106

(十一)捻法 107

(十二)搓法 107

(十三)摇法 107

(十四)抖法 107

(十五)拍法 109

(十六)打法 109

(十七)抹法 109

(十八)弹法 109

(十九)分法 109

(二十)合法 111

【附】:小儿推拿八法 111

(一)按 111

(二)摩 111

(三)掐 111

(四)揉 111

(五)推 111

(六)运 111

(七)搓 111

(八)摇 111

【附】:小儿推拿操作法 112

(一)推坎宫法 112

(二)推攒竹法 112

(三)双凤展翅法 112

(四)分阴阳法 112

(五)取天河水法 112

(六)苍龙摆尾法 112

(七)推三关法 112

(八)退六腑法 112

(九)水中捞月法 112

(十)按弦搓摩法 113

(十一)猿猴摘果法 113

(十二)凤凰展翅法 113

(十三)推中指法 113

(十四)飞经走气法 113

(十五)天门入虎口法 113

(十六)补脾土法 113

(十七)二龙戏珠法 113

(十八)赤凤摇头法 114

(十九)推五经法 114

(二十)运内八卦法 114

(二十一)打马过天河法 114

(二十二)十大手法 114

(二十三)运外八卦法 114

(二十四)运水入士运土入水法 114

治疗篇 116

第一章 内科 116

一、痹症 116

二、腰痛 128

三、胃脘痛 133

四、胁痛 137

五、胃虚(胃下垂) 138

六、脾胃不和 141

七、神经性呕吐 142

八、久泄 143

九、便秘 146

十、头痛 147

十一、高血压 149

十二、劳倦内伤 151

十三、半身不遂 153

十四、昏厥 157

十五、口眼斜 158

十六、四肢痉? 160

十七、肺痨(肺结核) 161

十八、肺胀(肺气肿) 165

十九、哮喘 167

二十、暑病 168

第二章 外伤科 170

一、落枕 170

二、四肢关节扭伤 171

三、椎间盘突出症 177

四、颈?半脱位 182

五、胸腔手术后遗症 183

六、外伤性失音 184

七、脑振荡后遗症 185

八、外痈 186

九、疽 189

十、发际疮 191

第三章 妇科 193

一、月经病 193

二、少腹痛 197

三、乳痈(乳房结) 198

第四章 儿科 200

一、痿躄 200

二、惊风 202

三、顿、咳(百日咳) 205

四、食积 206

五、疳积 207

第五章 五官科 207

一、眼丹 207

二、近视眼 210

三、牙痛 212

四、喉痧 213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