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内经类要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内经类要
  • 周信有主编 著
  • 出版社: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ISBN:14096·80
  • 出版时间:1982
  • 标注页数:437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44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内经类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阴阳五行 1

第一节 阴阳 1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2

二、阴阳在医学上的应用 11

第二节 五行 25

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26

二、五行在医学上的应用 38

结语 51

第二章 藏象 53

第一节 脏腑 54

一、脏腑功能综述 55

二、内脏与精神活动、体表组织器官、外界四时的关系 67

三、五脏六腑相互配合的关系 74

四、脏与腑在功能共性上的主要区分 77

五、脏腑和五官七窍的关系 80

六、四海之输的作用 82

第二节 精、神、气、血、脉、津液 84

一、精、气、津液、血、脉的来源和功用 85

二、血气精神经脉卫气意志在人体的功用 89

三、营卫的来源和功用 91

四、宗气的来源和功用 94

五、脉、髓、筋、血、气的归属及血液的功用 96

六、三阴三阳经的气血多少 97

七、精神魂魄的形成及思维活动的过程 99

第三节 人的生殖发育壮盛和衰老过程 101

一、胚胎时期的发育情况 101

二、老壮少小之别 102

三、人的生殖发育壮盛和衰老过程 103

四、火对人体正气盛衰的影响 106

第四节 饮食的消化吸收和五味各走五脏 107

一、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 108

二、水饮的吸收输布过程 109

三、五味各走五脏 110

四、味精气形的相互关系 111

结语 113

第三章 经络 115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组成和功用 115

第二节 十二经脉的循行和主病 121

一、手太阴肺经 122

二、手阳明大肠经 125

三、足阳明胃经 128

四、足太阴脾经 133

五、手少阴心经 135

六、手太阳小肠经 137

七、足太阳膀胱经 140

八、足少阴肾经 143

九、手厥阴心包经 145

十、手少阳三焦经 148

十一、足少阳胆经 150

十二、足厥阴肝经 154

第三节 奇经八脉的循行和主病 156

一、督脉 157

二、任脉 158

三、冲脉 160

四、带脉 161

五、阳跷脉 162

六、阴跷脉 163

七、阳维脉 164

八、阴维脉 166

结语 166

第四章 病因、病机 168

第一节 发病 169

第二节 病因 177

一、病因综述 178

二、六淫致病 181

三、情志致病 203

四、饮食劳伤致病 208

第三节 病机 213

一、病机归类(病机十九条) 214

二、阴阳、寒热、虚,实、表里、升降病机 231

三、脏腑与六气病机 262

四、各种病证的病机 278

结语 304

第五章 诊法 306

第一节 望诊 310

一、望精神 310

二、分辨五色 311

三、分辨颜面五官色泽 314

四、望目 318

五、望唇舌 319

六、分辨经络色泽 320

七、望形态 323

第二节 闻诊 327

第三节 问诊 330

第四节 切诊 333

一、脉诊 334

二、按诊 367

结语 374

第六章 治则 377

第一节 标本 377

一、治病求本 378

二、分辨标本 381

第二节 正治与反治 388

一、正治法 388

二、反治法 393

一、因时制宜 396

第三节 三因制宜 396

二、因地制宜 398

三、因人制宜 407

第四节 制方用药 408

一、药物性能和宜忌 409

二、制方原则 416

三、制约适宜 421

第五节 治未病 424

一、无病先防 425

二、既病防变 430

结语 432

附:本书引用注家及书目 434

编后 435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