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国外社会科学手册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杨承芳主编;王兴权等编辑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ISBN:17100·062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987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100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国外社会科学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1
第一章 当代国外社会科学发展概况 1
一、社会科学的性质 1
(一)对社会现象认识的特点 1
(二)社会科学的形成 2
(三)社会科学的结构与分类 2
(四)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 3
二、战后社会科学发展的背景 5
(一)各种社会思潮的消长 5
(二)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迅速发展 6
(三)全球性问题的尖锐化 7
三、当代社会科学发展的特点 8
(一)综合性研究趋势的增长 8
(二)定量化研究方法的加强 9
(三)应用性研究比重的增加 10
第二章 战后国外哲学研究 13
一、西方哲学 13
(一)简略回顾 13
(二)英美哲学 14
1.分析哲学 14
2.批判理性主义与历史主义 17
3.其他流派 19
(三)欧洲大陆哲学 20
1.现象学 20
2.存在主义 22
3.其他流派 25
二、苏联哲学 27
(一)战后概貌 27
1.发展的特点 27
3.哲学的结构 28
2.发展的分期 28
1.辨证唯物主义 29
(二)哲学分科 29
2.历史唯物主义 31
3.现代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 34
4.哲学中的人的问题 35
5.伦理学 37
三、日本哲学 38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 39
(二)存在主义 40
(三)实用主义 41
(四)逻辑实证主义 42
(五)现象学 43
(六)其他 43
(一)传统哲学的复兴 44
四、印度哲学 44
(二)语言分析哲学 45
(三)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 45
(四)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46
第三章 战后国外经济学研究 48
一、西方经济学研究概况 48
(一)历史的回顾 48
(二)研究范围的扩大 50
二、欧美经济学 52
(一)新古典综合学派 53
(二)货币学派 54
(三)新剑桥学派 56
(四)激进学派 59
1.讲座派和劳农派 61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61
三、日本经济学 61
2.宇野派 62
3.结构改革派 63
(二)现代经济学 63
1.凯恩斯理论的传播 63
2.官厅经济学的兴起 64
3.增长理论及其论争 64
4.现代资本主义论 66
四、苏联、东欧国家的经济学 67
(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 68
(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 69
(三)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国家的经济职能 70
(四)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 72
(五)国家经济体制 73
五、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 75
(一)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理论 76
(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 77
(三)新型的国际经济关系 78
第四章 战后国外文学理论研究 80
一、西方文学理论研究 80
(一)心理学、人类学与文学理论 80
(二)英美的新批评 81
(三)结构主义 83
(四)后结构主义 85
(五)文学的阐释与接受 86
二、西方文学创作流派概述 91
(一)法国的文学流派 91
(二)英国的文学流派 92
(三)美国的文学流派 93
(四)联邦德国等国的文学流派 94
(一)概述 95
三、苏联文艺理论研究 95
(二)几个主要文艺理论问题 96
1.典型问题 96
2.现实主义和反现实主义 97
3.对文艺特点的新探讨 97
4.艺术的审美本质 98
5.价值论(审美价值论) 99
6.作为美学概念的党性及人民性 100
7.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开放体系” 101
(三)文艺研究方法的探讨 102
1.综合研究 102
2.系统分析 103
3.类型学研究 103
5.历史功能阐释法 104
4.历史比较分析 104
四、战后东欧文学简况 106
五、战后拉丁美洲文学简况 109
第五章 战后国外史学研究 112
一、战后史学的发展和特点 112
二、西欧北美史学 116
(一)法国的年鉴学派 116
(二)英国的新社会史 118
(三)美国的新史学流派 119
1.新经济史或计量历史学派 119
2.新政治史 121
3.新社会史 121
(四)联邦德国的批判史学 122
(五)比较史学 123
(一)挫折和进展 124
三、苏联史学 124
(二)历史和政治 126
(三)批判和引进 127
四、日本史学 128
(一)战前的回顾 128
(二)战后的发展 129
(三)主要学派 130
1.马克思主义史学 130
2.实证史学 130
3.社会经济史学 130
4.天皇史观 131
(四)新思潮 131
1.大塚史学 131
2.丸山史学 131
5.近代化论 132
4.生态史观 132
3.大众社会论 132
6.民众思想史 133
7.数量经济史 133
8.社会史 133
五、拉丁美洲史学 134
(一)历史的回顾 134
(二)流派和思想 135
(三)革新和问题 136
六、非洲史学 137
(一)形成与发展 138
(二)观点与流派 139
(三)北非与南非 141
第六章 战后国外社会学研究 142
一、历史的回顾 142
二、战后社会学的发展及其特点 144
三、战后西方社会学主要理论 146
(一)结构功能主义 146
(二)冲突理论 147
(三)象征交往理论 148
(四)交换理论 149
(五)现象主义社会学理论 149
(六)法兰克福学派和批判社会学 149
(七)结构主义 150
四、战后美国社会学研究 151
(一)美国社会学发展的主要原因 151
1.研究经费的大量增加 151
2.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152
3.现代化与科学技术进步 153
1.多元化和多向性 154
(二)战后美国社会学的主要特点 154
4.学术自由化的方针 154
2.应用社会学的迅速发展 155
3.分科越来越多 157
4.研究方法的现代化和多样化 157
五、战后日本社会学研究 159
六、战后苏联社会学研究 162
(一)恢复和发展 162
(二)发展的特点 163
1.社会学研究的计划性 163
2.社会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 164
3.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164
(三)现阶段研究的主要课题 165
1.社会学对象的理论探讨 165
2.社会结构研究 166
3.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研究 167
4.思想教育工作的社会学研究 168
第七章 战后国外政治学研究 171
一、概述 171
二、现代西方政治学的分支学科 173
(一)行政学 173
(二)比较政治学 174
(三)国际政治学 176
三、美国的政治学研究 178
(一)现代美国政治学的兴起与发展 179
(二)现代美国政治学的特点 181
1.行为主义政治学的重要地位 181
2.近年来的发展趋势 182
3.新分支的不断出现 182
4.偏重微观研究,忽略宏观研究 183
四、苏联的政治学研究 184
第八章 战后国外法学研究 187
一、历史的回顾 187
二、战后西方法学 189
(一)法律哲学(法理学) 189
1.自然法学的再次复兴 189
2.克尔森继续坚持“纯粹法学”的立场 190
3.哈特和富勒的论战 190
4.战后的新托马斯主义法学 191
5.七十年代罗尔斯和德沃金的新自然法学说 191
6.战后的社会法学 192
7.佩雷尔曼的“新修辞学”法律思想 192
8.统一法理学 192
(二)公法学 193
1.宪法 193
(三)私法学 194
2.行政法 194
3.刑法 194
(四)劳动法学、经济法学、社会法学、环境保护法学 196
1.劳动法 196
2.经济法 196
3.社会法 197
4.环境保护法 197
(五)司法制度和诉讼法学 197
(六)国际法学 198
1.传统国际法的演变 198
2.几个典型的国际法新分支 200
3.关于国际法性质的主要论点 201
(七)比较法学 201
(一)法律的概念和本质 202
三、战后苏联法学 202
(二)法律体系 203
(三)法典统纂和法规汇编 204
(四)刑法和犯罪学 204
(五)民法 205
(六)经济法 205
1.两种成分法理论 205
2.战前的经济法理论 206
3.现代经济法理论 206
4.综合性部门理论 206
5.经济行政法理论 206
四、东欧国家的法学 207
(一)南斯拉夫法学 207
(二)其他东欧国家的法学 208
1.废除外国司法统治的遗迹 209
2.制定本国法律,代替原来的殖民主义法律 209
五、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法学 209
(一)独立后的法制建设 209
3.第三世界法律的特色 210
(二)改革原有的法律体制,发展本国固有的法律 210
(三)非洲、中东国家法制建设中的外来影响 210
(四)拉丁美洲各国之间统一国际私法的成就 211
第九章 战后国外教育学研究 213
一、发展趋势 213
二、教育科学体系研究现状 214
(一)基础理论研究 214
1.教育哲学 214
2.教育社会学 214
3.教育心理学 216
1.教育史 217
(二)基本方法研究 217
2.比较教育 218
(三)实践与应用研究 220
1.教育管理学 220
2.教育统计学 220
3.学习论 220
4.幼儿教育 222
(四)若干新兴学科 222
1.教育经济学 222
2.教育工程学 223
3.教育工艺学 224
4.教育控制论 224
5.未来教育学 225
三、当代重要教育思想--终身教育 226
(二)发展现状 227
(一)终身教育的产生与形成 227
(三)终身教育与教育改革 228
第十章 战后国外心理学研究 231
一、历史的回顾 231
(一)科学心理学的形成 231
(二)不同学派的出现与争鸣 232
二、战后概况 234
(一)战后西方心理学发展的一般特点 234
(二)西方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234
1.普通心理学 234
2.发生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 238
3.生理心理学 239
4.社会心理学 241
6.医学心理学 242
5.教育心理学 242
7.工程心理学 243
(三)苏联心理学 243
第十一章 战后国外语言学研究 246
一、美国语言学研究 246
(一)五十年代的美国语言学 246
(二)六十年代TG的发展 247
(三)七十年代美国语言学的新发展 247
二、欧洲语言学研究 248
(一)索绪尔与近代语言学 248
(二)弗思与伦敦学派 249
三、非洲语言学研究 251
四、苏联语言学研究 253
(一)五十年代批判马尔“新学说”的前后 253
(二)对西方语言学理论的态度 253
(四)社会语言学研究 254
(三)类型学和语言普遍现象的研究 254
(五)心理语言学研究 255
(六)民族标准语及言语修养问题 255
五、日本语言学研究 256
第十二章 战后国外民族学研究 259
一、历史的回顾 259
二、欧美各国民族学研究 260
(一)一般情况 260
(二)民族学学派 260
1.文化历史学派 260
2.历史批判学派 261
3.社会学年刊学派 262
4.功能学派 262
5.民族心理学派 262
7.新进化学派 263
6.文化相对论学派 263
8.结构学派 264
三、苏联民族学研究 265
(一)苏联民族学发展的三个时期 265
1.第一时期--1917年至1934年 265
2.第二时期--1934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 265
3.第三时期--战后至现在 266
(二)苏联民族学研究的重点 266
1.研究国内民族关系和民族发展过程 266
2.研究世界各族人民的一般民族情况 267
3.研究原始社会形态 267
4.研究民族理论和民族学理论 267
4.大规模开展世界民族研究时期 268
3.战后调整时期 268
2.奠基时期 268
1.萌芽时期 268
(一)日本民族学发展的四个时期 268
四、日本民族学研究 268
(二)对世界民族的研究 269
1.对东南亚民族的研究 269
2.对非洲民族的研究 269
3.对大洋洲民族的研究 269
4.对美洲民族的研究 269
第十三章 战后国外新兴学科研究 271
一、科学学 271
(一)从萌芽到形成 271
(二)对象和领域 273
(三)现状和动向 275
1.情报学的形成 278
(一)情报学的产生和发展 278
二、情报学 278
2.情报学的定义 279
3.情报学的研究内容 280
4.情报人员的培养与教育 280
(二)社会科学情报工作 281
1.国际社会科学情报工作 282
2.美国和西欧的社会科学情报工作 282
3.苏联和东欧各国的社会科学情报工作 285
三、未来学研究 288
(一)由来与发展 288
(二)性质与任务 290
(三)理论与方法 290
(四)流派与观点 292
3.继续开辟未来研究的“新方向” 294
2.悲观派和乐观派的争论仍将继续 294
4.不断加强对教育领域的渗透 294
1.继续探讨有关未来学的学科性质问题 294
(五)发展趋势 294
5.主要研究课题 295
6.未来学的研究正逐步扩大到全球 295
第十四章 战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298
一、概况 298
(一)战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兴起的背景 298
(二)战后西方学术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本情况 299
1.一般情况 299
2.思潮与流派 299
3.基本动向 301
二、主要流派 304
(一)法兰克福学派 304
(二)存在主义流派 305
(三)新实证主义流派 307
(四)结构主义流派 308
三、探讨的主要问题 311
(一)辨证法 311
(二)唯物史观 311
(三)反映论 312
(四)异化 313
(五)总体性 313
(六)日常生活批判 314
(七)意识形态和文化上的领导权 314
(八)劳动价值论 315
(九)剩余价值学说 315
(十)经济危机理论 316
(十一)阶级结构理论 317
(十二)国家学说 318
一、西欧的中国学 320
第十五章 国外中国研究 320
二、美国的中国学 324
(一)发展过程 324
(二)学科研究 325
1.历史 326
2.政治 326
3.经济 327
(三)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 328
三、日本的中国学 330
(一)“反省时代” 330
(二)“恢复时代” 332
(三)“发展时代” 334
下编 339
第十六章 国外社会科学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339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339
日本 344
印度 352
埃及 356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359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364
法国 366
罗马尼亚 372
南斯拉夫 375
苏联 378
匈牙利 392
英国 394
巴西 400
加拿大 402
美国 406
墨西哥 426
智利 428
澳大利亚 429
第十七章 国际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团体 435
一、总类 435
二、哲学 450
三、经济、统计、管理学 454
四、语言、文学、艺术 468
五、历史 480
六、社会学 492
七、政治学 498
八、法学 503
九、教育 512
十、心理学 521
十一、人类学、民族学 525
十二、图书、文献、情报 527
十三、新兴学科 534
十四、其他 536
第十八章 国际学术会议 539
一、综合性会议 539
二、哲学会议 549
三、经济学会议 554
四、文学、语言学会议 562
五、历史学、地理学会议 569
六、社会学会议 580
七、政治学、法学会议 585
八、教育学、心理学会议 591
九、人类学、民族学会议 596
十、新兴学科及其他会议 598
第十九章 国外著名社会科学家 602
一、哲学家 602
二、经济学家 626
三、文艺理论家 653
四、历史学家 673
五、社会学家 701
六、政治学家 720
七、法学家 731
八、其他 743
第二十章 国外社会科学期刊与工具书 765
一、社会科学期刊 765
(一)社会科学综合性期刊 765
(二)哲学、心理学、逻辑学、美学 767
(三)经济 774
(四)文学 787
(五)历史 790
(六)社会学 794
(七)政治、外交 796
(八)法学 804
(九)教育 807
(十)语言学 808
(十一)情报学 809
(十二)地区研究、国别研究 810
二、社会科学工具书 814
(一)百科全书 814
1.综合性百科全书 814
2.分科百科全书 818
3.地区百科全书 823
(二)手册、指南、年鉴 824
(三)机构录 828
(四)人名录 832
(五)词典 838
(六)书刊索引、图书年鉴 841
附录一 国际机构索引 847
附录二 人名索引(外--中) 857
附录三 人名索引(中--外) 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