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 (苏)阿特拉斯等主编;薛梓祖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ISBN:4002·193
  • 出版时间:1962
  • 标注页数:747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75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作者的话 1

第一篇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5

第一章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的基本特点 5

第一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共同规律性 5

第二节 过渡时期的必然性和实质。无产阶级专政 16

第三节 基本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化 23

第四节 过渡时期的社会的社会经济结构和矛盾 30

第五节 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产生和发展 43

第六节 列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计划。社会主义国家在过渡时期的经济政策及其在各个国家中的特点 46

第七节 对现代改良主义和修正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理论”的批判 52

第二章 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 56

第一节 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建立过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要性和实质 5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源泉 62

第三节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速度 65

第四节 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及其国际意义 68

第五节 人民民主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75

第三章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80

第一节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意义 80

第二节 列宁的合作社计划 84

第三节 苏联的集体化及其国际意义 90

第四节 人民民主国家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95

第五节 对现代修正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的批判 104

第四章 过渡时期的总结 10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在苏联的胜利及其国际意义 107

第二节 各人民民主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115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及其对资本主义的优越性 120

第二篇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127

第五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 127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基本特点。人是主要的生产力 127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及其对资本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制度下技术进步的途径 140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的性质 152

第四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两种形式。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个人所有制 156

第五节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所有制形式问题上对现代修正主义的批判 165

第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性质。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作用 168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性质。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问题的主观主义观点和拜物教观点的批判 16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矛盾及其克服的途径 176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作用 179

第四节 列宁在国民经济管理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185

第五节 在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作用的问题上对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的批判 189

第七章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192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和达到目的的手段。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和消费 19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实质及其要求 19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增长情况 203

第八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有计划发展 208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计划经济的客观必然性 208

第二节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及其要求 213

第三节 经济规律和计划 219

第四节 社会主义计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28

第五节 国民经济计划组织。计划经济的优越性 235

第六节 对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修正主义的计划“理论”的批判 24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 245

第九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社会劳动。社会主义的劳动协作 245

第二节 普遍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 251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必要产品和剩余产品。工作日 253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257

第五节 社会主义的劳动协作及其对资本主义劳动协作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分工 260

第六节 社会主义竞赛及其形式 269

第十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生产率的不断增长 278

第一节 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共同规律。劳动生产率的概念 27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规律的作用 281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中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因素 287

第一节 按劳分配经济规律的实质和要求 297

第十一章 按劳分配的经济规律。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29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工资的实质 307

第三节 实际工资和劳动者的实际收入 311

第四节 工资形式 316

第五节 劳动定额和工资等级制 320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与价值规律 324

第一节 商品生产的必要性及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特点 32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及其属性 332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二重性 336

第四节 价值量。商品价格 339

第五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的作用与利用 342

第六节 批判修正主义者对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问题的歪曲 348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货币及其职能 35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货币的必要性和实质 351

第二节 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 354

第三节 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货币流通规律 358

第四节 货币的积累手段职能 362

第五节 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 364

第六节 作为世界货币的货币职能 367

第七节 货币职能的统一。社会主义制度下货币的作用 369

第八节 货币稳定性的保证 372

第一节 经济核算的实质和基本特点 377

第十四章 经济核算 377

第二节 经济核算的组织 388

第三节 成本的实质和成本的构成 393

第四节 降低成本的经济意义和降低成本的因素 396

第五节 社会主义生产的赢利和净收入的形式 400

第六节 在经济核算和赢利问题上对现代修正主义的批判 403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价格形成 40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价格范畴和价格形成过程的特点 406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中价格形成的基本原则 409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价格体系 415

第一节 社会主义企业的基金。基金的循环及其各阶段 423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企业基金的循环和周转 423

第二节 企业基金的周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生产基金和流通基金 428

第三节 固定基金及其更合理利用的途径 431

第四节 流动资金及加速其周转率的途径 437

第五节 社会主义经济各种基金的拨款来源 442

第十七章 社会主义农业生产的特点。级差地租 44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农业的社会经济结构。所有制形式和社会主义农业企业的类型 446

第二节 集体农庄的公共经济和公共基金 453

第三节 集体农庄公共产品分配的特点。集体农庄的劳动报酬及其完善的前景 460

第四节 集体农庄生产中的经济核算、成本和赢利 465

第五节 社会主义的土地关系。级差地租的形成和级差地租的源泉 469

第六节 级差地租的形式。地租的分配 475

第七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级差地租同资本主义级差地租的根本区别。社会主义农业对资本主义农业的优越性 479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流转 486

第一节 商品流通领域的统一。社会主义制度下商业的实质和意义 48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商业的主要特点及其对资本主义商业的优越性 491

第三节 社会主义商业的形式 497

第四节 商业组织的流通费用与利润 502

第五节 城市与乡村间的商业联系 505

第六节 零售商品流转和人民消费。公共饮食业 508

第一节 社会主义财政的本质、职能和作用 511

第十九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财政 51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财政体系。社会主义财政体系的特点以及它对资本主义财政体系的优越性 518

第二十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信贷、银行和货币流通 534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信贷的必要性和本质。贷款来源 534

第二节 贷款的种类和原则。贷款利息 539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信贷的职能和作用 543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银行及其职能和作用 545

第五节 社会主义信贷体系的组织。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信贷和银行对资本主义信贷和银行的优越性 549

第六节 社会主义社会中的货币流通及货币流通的计划化和货币流通的调节 560

第一节 社会主义再生产的本质、基本特点和资本主义再生产相比的优越性 568

第二十一章 社会主义再生产和国民收入 568

第二节 在苏联全面开展共产主义建设时期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任务和特征 572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总产品和国民财富 574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总产品的形式和它的组成部分 577

第五节 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条件和比例 579

第六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规律 587

第七节 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的再生产。社会主义的人口规律 592

第八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民收入及其增长的因素 599

第九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 604

第十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积累和消费。社会主义积累的规律 607

第十一节 对修正主义歪曲马克思列宁主义再生产理论的批判 613

第三篇 世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617

第二十二章 世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617

第一节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崩溃与世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产生 617

第二节 世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基本特点及其对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优越性 623

第三节 对修正主义者歪曲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实质和社会主义各国之间经济关系的性质的批判 633

第二十三章 社会主义各国经济合作和互助的形式 63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各国间经济联系的性质和发展 637

第二节 国民经济计划的协调,国际间生产的专业化和协作 640

第三节 对外贸易和贷款 647

第四节 科学技术合作和干部培养方面的合作 652

第二十四章 两个世界体系的经济竞赛 657

第一节 社会主义体系和资本主义体系各国和平共处和经济竞赛的必要性 657

第二节 两个世界体系经济竞赛的实质和发展。苏联的基本经济任务 662

第三节 整个世界社会主义体系范围内的基本经济任务的解决 676

第四节 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关系 681

第四篇 从社会主义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 689

第二十五章 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和社会主义成长为共产主义的规律 68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形态的两个阶段 689

第二节 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主要特点 692

第三节 向共产主义逐步过渡的共同规律和途径 697

第四节 苏联进入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设时期。苏联共产主义建设的国际意义 702

第二十六章 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建立 708

第一节 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及其建立的途径 708

第二节 社会主要生产力--人的发展。共产主义劳动协作 714

第三节 七年计划--建立共产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重要阶段 719

第二十七章 向共产主义过渡时期生产关系的发展 723

第一节 两种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的发展和变成单一的共产主义所有制。城市和乡村间的社会经济差别的克服 723

第二节 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本质差别和资本主义分工的其他残余 728

第三节 劳动变成生活的第一需要。向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原则过渡 730

第四节 社会主义国家和共产党在共产主义建设中的作用。批判共产主义建设问题上的改良主义和修正主义 739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