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货币与信用原理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Ludwing von Mises 著
- 出版社: 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
- ISBN:
- 出版时间:1967
- 标注页数:403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4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货币与信用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货币之性质 1
第一章 货币之功能 1
第一节 使用货币之一般经济条件 1
第二节 货币之起源 1
第三节 货币之「次要」功能 5
第二章 价值之度量 9
第一节 主观使用价值之不能度量 9
第二节 总价值 15
第三节 作为价格指标之货币 17
第三章 货币之类别 20
第一节 货币与货币代用品 20
第二节 货币代用品之特点 23
第三节 商品货币、信用货币与命令货币 28
第四节 过去及现在之商品货币 30
第四章 货币与国家 37
第一节 国家在市场中之地位 37
第二节 货币之法律观念 38
第三节 国家对于货币制度之影响 40
第五章 作为经济财之货币 47
第一节 货币既非生产财亦非消费财 47
第二节 货币为私有资本之一部分 53
第三节 货币非社会资本之一部分 57
第六章 货币之敌对者 59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中之货币 59
第二节 货币之狂想者 60
第二编 货币之价值 63
第一章 货币价值之概念 63
第一节 货币价值理论中之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 63
第二节 货币之客观交换价值 65
第三节 货币价值理论所牵涉之问题 67
第二章 货币之客观交换价值或购买力的决定因素 74
(Ⅰ)货币客观交换价值之继续性因素 74
第一节 货币主观价值系以货币客观交换价值之存在为基础 74
第二节 在某物充当货币之前、需要一种与货币功能无关的价值 75
第三节 事前存在价格在决定市场交换比率过程中之重要性 76
第四节 边际效用理论对货币之适用性 79
第五节 影响货币客观价值的「货币」影响与「非货币」影响 86
(Ⅱ)因货币供求比率发生变动而引起之货币客观交换价值的波动 87
第六节 数量说 87
第七节 货币之存量与货币之需求 92
第八节 在货币需求不变或增加未到同一程度之情况下,货币数量增加之影响 98
第九节 反对数量说之若干观点的批评 105
第十节 数量说之进一步的适用 109
(Ⅲ)因间接交换特质所引起之货币客观交换价值之特殊变动的特殊原因 112
第十一节 「生活之昂贵」 112
第十二节 瓦格?之理论:供给方面对于价格决定之影响永远超过需求方面 112
第十三节 魏塞尔之理论:自然经济与货币经济之关系改变对于货币价值之影响 114
第十四节 影响货币客观交换价值之市场构造 118
(Ⅳ)附记 122
第十五节 货币单位及其面额大小对于货币客观交换价值的影响 122
第十六节 方法方面的讨论 123
第三章 货币客观交换价值之地方性差别问题 130
第一节 各地间之价格关系 130
第二节 所谓货币购买力之地域性差异 131
第三节 所谓生活费之地域性差异 134
第四章 不同种类货币间之交换比率 138
第一节 不同种类货币同时存在之两种可能性 138
第二节 不同种类货币间之静态或自然交换比率 139
第五章 货币客观交换价值及其变化之度量问题 145
第一节 问题的历史 145
第二节 问题之性质 146
第三节 编算指数之方法 147
第四节 魏塞尔对于编制指数方法之改进 148
第五节 指数之实际用途 150
第六章 货币客观交换价值变动之社会影响 152
第一节 现在财货与将来财货之交换 152
第二节 经济计算与会计 159
第三节 当使用一种货币时,货币价值变动之社会影响 160
第四节 两种货币交换比率发生变动之影响 166
第七章 货币政策 170
第一节 货币政策之意义 170
第二节 货币政策之工具 172
第三节 通货膨胀主义 172
第四节 限制主义或通货紧缩主义 183
第五节 以货币客观交换价值之安定为货币政策之目的 187
第六节 货币政策之限制 189
第七节 附言: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之概念 190
第八章 国家社会主义之货币政策 193
第一节 国家社会主义之货币理论 193
第二节 国家声誉与汇率 194
第三节 以行政命令管制价格 196
第四节 作为通货政策基础之收支差额说 199
第五节 投机之制止 202
第三编 货币与银行 207
第一章 银行之业务 207
第一节 银行活动之类型 207
第二节 作为信用融通者之银行 208
第三节 作为信用媒介之发行者之银行 209
第四节 作为流通信用之来源的存款 213
第五节 流通信用之提供 216
第六节 信用媒介与间接交换之性质 219
第二章 信用媒介之演进 222
第一节 发行信用媒介之两种方式 222
第二节 信用媒介与清算制度 224
第三节 国内贸易中之信用媒介 229
第四节 国际贸易中之信用媒介 232
第三章 信用媒介与货币需求 238
第一节 信用媒介对于狭义货币需求之影响 238
第二节 货币需求之变动 240
第三节 互相抵消制度之弹性 241
第四节 以票据(特别是商业票据)为基础之信用流通的弹性 244
第五节 仅以票据作为信用媒介之保证的意义 250
第六节 动用银行信用之程度的时升时降 251
第七节 信用媒介对于货币客观交换价值变动之影响 255
第四章 信用媒介之兑现 257
第一节 货币与货币代用品完全等值之必要 257
第二节 由于持有人丧失信心而返回发行者之信用媒介 258
第三节 反对发行信用媒介的看法 260
第四节 兑现基金 262
第五节 所谓「银行」形式之信用媒介的保证 267
第六节 短期保证之意义 270
第七节 信用发行银行之投资的保证 271
第八节 以外国汇票作为兑现基金之一部份 272
第五章 货币、信用与利息 276
第一节 问题之性质 276
第二节 货币存量对货币需求比率变动与利率波动间的关联 281
第三节 均衡利率与货币利率之关联 284
第四节 信用发行银行之利息政策对于生产之影响 290
第五节 信用与经济危机 296
第六章 信用政策问题 300
(Ⅰ)引言 300
第一节 信用政策之冲突 300
(Ⅱ)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之信用政策问题 300
第二节 庇尔氏条例 300
第三节 贴现政策之性质 305
第四节 黄金贴水政策 309
第五节 类似黄金贴水政策之制度 313
第六节 不满足所谓货币之「非法」需求 314
第七节 增加中央发钞银行金属存量之其他办法 315
第八节 推广支票及清算交易以为降低贴现率之工具 316
(Ⅲ)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之信用政策问题 319
第九节 金汇本位 319
第十节 黄金通货之恢复 321
第十一节 银行之自由问题 323
第十二节 斐雪氏商品本位的建议 326
第十三节 未来通货政策之基本问题 332
第四编 货币制度之重建 341
第一章 健全货币之原则 341
第一节 古典派之健全货币的看法 341
第二节 金本位之优点与所谓缺点 344
第三节 充分就业之学说 350
第四节 支持通货膨胀之紧急情况的理由 352
第二章 当代通货制度 356
第一节 无弹性之金本位 356
第二节 有弹性之本位 356
第三节 自由波动之通货 357
第四节 幻想的本位 358
第三章 健全货币之恢复 361
第一节 货币政策与当前走向全面计划之趋势 361
第二节 完整的金本位 363
第三节 Ruritania之通货改革 367
第四节 美国恢复健全通货 372
第五节 选择新黄金平价之争议 376
结语 380
附录 381
附录甲 货币理论之分类 381
第一节 交换货币理论与非交换货币理论 381
第二节 货币「国家说」 383
第三节 熊彼得建立交换债权说之努力 388
第四节 「金属主义」 391
第五节 魏塞尔与菲利浦威区之「金属主义」观念 394
第六节 附言:惟名主义之争议与英国银行理论两大学派之关系 399
附录乙 英译者有关翻译若干技术名词之注释 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