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战后世界局部战争史 第2卷 冷战后期的局部战争(1969-1989)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战后世界局部战争史  第2卷  冷战后期的局部战争(1969-1989)
  • 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军事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80237174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96页
  • 文件大小:110MB
  • 文件页数:611页
  • 主题词:有限战争-战争史-研究-世界-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战后世界局部战争史 第2卷 冷战后期的局部战争(1969-198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四编 苏攻美守形势下的冲突与战争 3

第十一章 两大阵营的分化与中、美、苏大三角关系的形成 3

第一节 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分化 3

一、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5

(一)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及“布拉格之春” 5

(二)苏联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武装干涉 6

二、中、苏关系的破裂及边境武装冲突 10

(一)中、苏敌对关系的形成 10

(二)中、苏关系破裂的影响 18

第二节 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矛盾的扩大 21

一、西欧国家对美国的离心倾向 21

(一)法国的“欧洲人的欧洲” 22

(二)联邦德国的“新东方政策” 22

(三)西欧国家联合的发展 23

二、日本追求对美国平等关系的努力 24

第三节 第三世界的发展壮大 28

一、第三世界力量的发展 28

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30

第四节 大国的战略调整和中美苏大三角关系的形成 32

一、美国的战略收缩 32

(一)“尼克松主义”的出台 33

(二)“现实威慑”战略的确定 35

二、苏联的进攻性战略 39

(一)对西方国家的“缓和”策略 42

(二)加强以重工业为核心的综合实力 44

(三)实施进攻性军事战略 46

三、中国的战略调整 50

四、中美苏战略大三角关系的形成 53

第十二章 苏联在亚、非的扩张与第三世界的反霸斗争 58

第一节 苏联对南亚的渗透与第三次印巴战争 58

一、印巴两国的紧张关系与苏联的插手 58

(一)巴基斯坦内乱 58

(二)印度干涉巴基斯坦内政 61

(三)苏联对南亚的渗透 63

二、印度的战争准备与印、巴双方的兵力对比 66

三、战争经过及孟加拉国的建立 69

(一)印军对东巴的入侵 69

(二)印军对西巴的入侵 73

(三)孟加拉国的建立 74

四、第三次印巴战争的特点及影响 75

(一)印军作战的主要特点 75

(二)巴基斯坦战败的教训 79

(三)第三次印巴战争的影响 80

第二节 苏联插手非洲与安哥拉内战 81

一、安哥拉的民族解放战争与苏联的介入 81

二、安哥拉的内战与美、苏的争夺 84

第三节 沙巴战争与欧加登战争 87

一、沙巴战争 88

(一)沙巴战争的起因 88

(二)第一次沙巴战争 90

(三)第二次沙巴战争 91

二、欧加登战争与苏联的武装干涉 92

(一)战争的背景与起因 92

(二)战争经过 95

(三)苏联的战略空运 98

(四)战争的经验教训 99

第四节 越南与柬埔寨的战争 102

一、战争的起因 102

二、双方的战前准备与部署 104

三、作战经过 106

(一)越军大规模进攻柬埔寨 106

(二)越军实施“扫荡” 108

(三)越军进行重点进攻 110

(四)民柬三方的抗战与越南的撤军 111

四、越、柬战争的国际影响 112

第十三章 第四次中东战争 116

第一节 阿拉伯国家的战争准备 116

一、埃及的反攻战略及争取苏联军援、重整军备的努力 117

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团结协作与开战决策 128

三、埃及、叙利亚对以色列的作战计划 133

(一)西奈方面的态势和埃及的作战计划 134

(二)戈兰高地方面的态势及叙利亚的作战计划 143

四、实施伪装与欺骗 145

第二节 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经过 150

一、戈兰高地的作战 150

(一)叙利亚军队进攻戈兰高地 150

(二)以色列军队越境进攻叙利亚 154

二、西奈前线的作战 156

(一)埃军突破以军运河防线 156

(二)埃军进攻受挫 161

(三)以军偷渡运河成功 164

三、联合国促成“就地停火” 171

第三节 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177

一、第四次中东战争的特点 177

(一)战争的目标、时间和规模受到有意识的控制 177

(二)大量使用先进的战术导弹等武器装备 179

(三)电子战频繁而激烈 183

(四)作战物资损耗巨大,严重依赖美、苏战时补给 186

二、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影响 187

(一)为和平解决埃、以矛盾打下基础 187

(二)促进了阿、以双方军队的变革 192

(三)促进了军事思想和军事高技术的发展 194

第十四章 阿富汗战争 199

第一节 阿富汗概况与苏联出兵阿富汗的原因 199

一、阿富汗概况 199

二、苏联出兵阿富汗的原因 205

(一)阿富汗执政党的内讧及背离苏联的倾向 205

(二)阿富汗反苏反政府抵抗运动的兴起 208

(三)苏联霸权主义意识的膨胀 209

第二节阿富汗战争的经过 210

一、入侵和占领阶段 210

(一)苏军入侵和占领阿富汗 210

(二)阿富汗人民抗苏游击战争的发展 213

二、大规模围剿作战阶段 217

(一)围剿、反围剿作战的基本状况 217

(二)1982年5月潘杰希尔河谷战役 222

(三)1982年六七月加兹尼战役 230

三、战争“阿富汗化”阶段 231

(一)苏联准备从阿富汗脱身 231

(二)阿富汗抵抗力量继续广泛开展游击战 236

四、和谈成功与苏联撤军阶段 242

(一)1988年4月14日的《日内瓦协议》 242

(二)苏联如期撤军 246

第三节 阿富汗战争的特点及影响 254

一、阿富汗战争的特点 254

(一)战争持续时间长但参战兵力相对有限 254

(二)战术层次、分队规模的游击战与反游击战是主要作战形式 256

(三)阿富汗抵抗力量组织林立、各自为战 258

二、阿富汗战争的影响 261

(一)促使全球和地区战略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261

(二)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266

(三)埋下阿富汗长期内战的隐患 269

(四)推动苏军武器装备的改进 271

(五)创立别具一格的游击战战术 277

第五编 美攻苏守形势下的冲突与战争 287

第十五章美、苏的战略调整与军备竞赛 287

第一节 美国与苏联的战略调整 287

一、美国的“新灵活反应战略” 287

(一)“新灵活反应战略”出台的背景 287

(二)“新灵活反应战略”的主要内容 289

(三)“新灵活反应战略”的作用与影响 301

二、苏联的战略退却 303

(一)苏联实施战略退却的背景 303

(二)苏联的战略调整与对美政策变化 306

(三)苏联的“防御性军事战略” 315

第二节 美、苏军备竞赛与军备控制 318

一、七八十年代的美、苏军备竞赛 318

(一)美、苏的核军备竞赛 318

(二)美、苏的常规军备竞赛 324

二、七八十年代的美、苏军备控制 329

(一)美、苏核军备控制谈判 329

(二)美、苏和欧洲常规裁军谈判 344

第十六章 “低强度冲突”理论与局部战争 352

第一节 美国“低强度冲突”理论及对局部战争的指导 352

一、“低强度冲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352

二、“低强度冲突”的主要样式及其特点 356

第二节 美军入侵格林纳达 359

一、格林纳达概况与军事政变 360

二、美国对格林纳达政变的反应 363

三、美军入侵格林纳达经过 371

四、格林纳达战争的影响及其军事总结 374

第三节 美军空袭利比亚 378

一、1981年8月18日的美、利军事冲突 379

二、“草原烈火”行动 381

三、“黄金峡谷”行动 386

(一)“黄金峡谷”的策划和实施 386

(二)“黄金峡谷”行动的启示 394

第四节 美军入侵巴拿马 396

一、美、巴历史关系 396

二、美国策划入侵巴拿马 403

三、美国入侵巴拿马的作战经过 406

四、美军入侵巴拿马的作战特点 411

第十七章 英、阿马岛战争 416

第一节 英、阿马岛主权归属之争 417

一、马岛概况及战略地位 417

二、革、阿马岛主权之争的激化 420

第二节 马岛战争的爆发 424

一、阿根廷收复马岛 424

(一)南乔治亚岛事件 424

(二)阿根廷决心武力收复马岛 425

(三)阿军实施“罗萨里奥行动” 428

二、英国对阿根廷收复马岛的反应与备战 431

(一)英国舆论的强烈反应 431

(二)英国积极进行备战 435

第三节 英国重新占领马岛 439

一、阿军的马岛防御与英军的战略展开 439

(一)阿军的马岛防御 439

(二)英军的战略展开与夺取南乔治亚群岛的先期作战 442

(三)英、阿双方在国际舞台上的外交斗争 446

二、英、阿两军争夺制海制空权的作战 456

三、英、阿两军的登陆抗登陆作战 463

(一)英军成功登陆马岛 463

(二)英军在马岛的陆地进攻 468

(三)英军对阿根廷港的最后总攻 472

第四节 马岛战争的特点、经验教训与启示 477

一、马岛战争的主要特点 477

(一)高层决策指挥,实施总体作战 477

(二)战争目的和范围有限但作战行动坚决 478

(三)具有远洋作战性质的诸军种联合作战 478

(四)大量使用新式武器装备,战争呈现高技术化特征 483

(五)后勤保障复杂,物资消耗巨大 485

二、马岛战争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487

(一)正确的战争指导是取得胜利的前提 487

(二)快速反应能力是夺取现代战争主动权的重要因素 489

(三)作战指挥效能的高低是能否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 491

(四)新型武器装备是未来战争的“撒手锏” 494

第十八章 两伊战争与第五次中东战争 496

第一节 两伊战争 496

一、战争的起因 496

二、战争准备 498

三、战争的经过 502

(一)伊拉克全面进攻阶段 502

(二)伊朗军队局部反攻阶段 504

(三)伊朗军队全面反击阶段 505

(四)伊朗军队越境作战阶段 506

(五)地面拉锯战和油轮战阶段 508

(六)两伊弭兵言和阶段 514

四、两伊战争的特点 516

五、战争的经验教训 518

(一)两伊在战争指导上的得失 518

(二)双方未能充分发挥现代化武器装备的效能 521

(三)两伊均偏重攻城略地,忽视机动歼敌 522

第二节 第五次中东战争 523

一、战争的背景和起因 523

二、双方作战企图和战争准备 528

三、作战经过 530

(一)以军大规模进攻阶段 530

(二)巴解总部撤出阶段 534

四、交战双方的经验教训 536

(一)以军获胜的主要原因 536

(二)巴解组织和叙军失败的教训 539

第十九章 亚、非、拉部分国家的战乱 541

第一节 亚、非、拉部分国家的内战 541

一、尼日利亚内战 541

二、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的内战 543

三、斯里兰卡内战 546

四、菲律宾内战 552

(一)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引发的军事政变 552

(二)政府军与共产党武装的内战 554

(三)政府军与穆斯林武装的武装冲突 555

五、乍得内战 556

(一)哈布雷与古库尼两派之间的内战 556

(二)伊德里斯·德比推翻哈布雷政府的内战 559

(三)反对德比政府的武装叛乱 560

六、尼加拉瓜内战 561

七、萨尔瓦多内战 566

八、苏里南与智利内战 569

第二节 亚、非、拉部分国家之间的冲突和战争 571

一、普遍存在的边界争端和冲突 571

二、坦桑尼亚与乌干达的战争 574

三、西撒哈拉战争 576

四、南、北也门的武装冲突 579

五、南非对邻国的战争 581

(一)南非入侵安哥拉 582

(二)南非入侵莫桑比克等国 584

六、乍得与利比亚的战争 586

第三节 亚、非、拉部分国家战乱频仍的原因和特点 591

一、基本原因 591

二、主要特点 594

本卷后记 596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