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纺织史 下 1840-1949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近代纺织史  下  1840-1949
  • 《中国近代纺织史》编辑委员会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 ISBN:7506413167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482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520页
  • 主题词:纺织工业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中国近代纺织史 下 1840-194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行业篇 1

第一章 综述 1

第一节 近代纺织行业的发展和变化 1

第二节 近代纺织行业的特点 2

一、行业规模 2

二、行业结构 2

三、行业发展速度 3

第二章 棉纺织行业 4

第一节 近代棉纺织业的初创(1890~1913年) 5

一、手工棉纺织业的解体 5

二、近代棉纺织业的萌芽 6

三、近代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10

四、外国资本的输入 13

第二节 近代棉纺织业的兴旺(1914~1931年) 15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15

二、民族资本棉纺织集团的形成 16

三、民族资本棉纺织业的经营特点 18

四、日资棉纺织厂的扩张 19

第三节 近代棉纺织业的调整和复苏(1932~1936年) 20

一、棉纺织业面临天灾人祸 20

二、日资棉纺织业的发展 21

三、民族资本棉纺织业在竞争中调整和复苏 23

第四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棉纺织业(1937~1945年) 24

一、棉纺织业的空前浩劫 24

二、沦陷区内的棉纺织业 26

三、大后方近代棉纺织业的建立 35

四、抗日根据地的棉纺织生产 38

一、日伪棉纺织厂的接收和整顿 39

第五节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棉纺织业(1945~1949年) 39

二、民营棉纺织业的恢复和曲折 43

三、棉纺织业资本家的抉择 50

第三章 棉印染行业 52

第一节 手工染坊的演变和改良 53

一、化学染料的输入 53

二、手工染坊的改良 54

第二节 近代棉印染业的初创(1919~1936年) 56

一、动力机器印染整理的先声 56

二、外资在上海的棉印染业 57

三、民族资本在各地的棉印染业 57

一、日本侵略军对棉印染业的破坏 62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棉印染业(1937~1945年) 62

二、上海、天津租界内棉印染业的畸形繁荣 64

三、伪满统治区的棉印染业 65

四、大后方的棉印染业 65

第四节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棉印染业(1945~1949年) 66

一、棉印染业的行业管理 66

二、日伪棉印染厂的接收和整顿 66

三、民营棉印染业的恢复和曲折 69

第四章 麻纺织行业 73

第一节 手工苎麻纺织业 73

一、江西手工苎麻纺织业 74

二、湖南手工苎麻纺织业 74

一、第一家近代麻纺织厂始末 75

第二节 近代麻纺织业的诞生和发展(1897~1936年) 75

三、四川手工苎麻纺织业 75

四、广东手工苎麻纺织业 75

二、近代黄麻纺织生产的发展 76

三、日资麻纺织厂的建立 77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及战后的麻纺织业(1937~1949年) 78

一、大后方近代麻纺织业的发展 78

二、日资麻纺织厂的扩张 79

三、抗日战争胜利后麻纺织业的调整 80

第五章 丝绸行业 81

第一节 手工丝绸生产 81

一、手工缫丝业 81

二、手工丝织业 82

一、兴起和发展(1862~1929年) 83

第二节 动力机器缫丝业 83

二、萧条和集中(1930~1949年) 90

第三节 动力机器丝织业 94

一、手拉提花铁机和电力丝织机的引进 94

二、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的破坏和战后的恢复 96

第四节 丝绸印染业 96

一、手工染坊的演变和改良 96

二、动力机器丝绸印染厂的诞生和发展 99

第五节 近代绢纺织业 101

一、早期的绢纺厂 101

二、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的破坏和战后的恢复 101

一、辽宁的柞丝绸业 102

第六节 近代柞丝绸业 102

二、山东的柞丝绸业 103

三、河南的柞丝绸业 105

第六章 毛纺织行业 106

第一节 近代毛纺织业的初创(1870~1913年) 106

一、甘肃织呢局 106

二、日晖织呢商厂 107

三、清河溥利呢革公司 108

四、湖北毡呢局 108

第二节 近代毛纺织业的成长(1914~1936年) 108

一、粗纺厂的短暂复苏 108

三、夹缝中回旋——小厂丛生 109

二、外国资本开始介入 109

四、粗纺厂再次复苏 111

五、精纺专业的开创 111

六、绒线专业的诞生 112

七、抗日战争前中外资毛纺织厂实力对照 113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及战后的毛纺织业(1937~1949年) 115

一、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的掠夺 115

二、内迁和后方建厂 115

三、租界内的畸形发展 116

四、日资介入和粗纺短暂复苏 117

五、抗日战争胜利后日伪工厂的接收和复工 118

六、洋货再度倾销和价格双轨制的影响 119

七、困难重重,苟延残喘 120

八、近代毛纺织行业的总体水平 121

第七章 针织行业 125

第一节 近代针织业的初创(1900~1920年) 126

一、以手摇机为主体的早期织袜专业 126

二、针织内衣专业的初创 127

三、中国第一家针织厂的沿革 129

第二节 近代针织业的成长(1921~1936年) 129

一、针织机国产化的推动作用 129

二、针织工厂在沿海大中城市的散布 131

三、针织业的传统名牌产品 135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和战后的针织业(1937~1949年) 136

一、沦陷区里的针织业 136

二、“孤岛”时期的上海针织业 138

三、针织业的生产技术 139

四、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短暂发展和挫折 140

第八章 形成中的近代棉复制行业 143

第一节 棉色织业 143

一、棉色织业的初起(1900~1919年) 144

二、棉色织业的发展(1920~1936年) 146

三、抗日战争时期及战后的棉色织业(1937~1949年) 149

第二节 毛巾被单业 155

一、毛巾被单业的初创(1900~1919年) 155

二、毛巾被单业的发展(1920~1936年) 157

三、抗日战争时期及战后的毛巾被单业(1937~1949年) 159

第三节 线带业 162

一、线带业的形成和成长(1912~1931年) 163

二、线带业的发展(1932~1939年) 165

三、线带业的挫折和复苏(1910~1949年) 167

第一节 手工服装鞋帽业的变化 171

一、中式成衣铺 171

第九章 近代服装鞋帽行业的雏形 171

二、裘皮服装业 172

三、鞋帽制造业 172

第二节 近代服装鞋帽业的兴起 173

一、西服专业的兴起 173

二、女式时装专业的形成 173

三、衬衫专业的崛起 174

四、机制缝纫专业的产生 174

一、传统服装专业的经营方式 175

二、西服专业的生产经营方式 175

第三节 近代服装鞋帽业的生产经营特点 175

三、时装专业的生产经营方式 176

四、衬衫专业的生产经营方式 177

五、机缝专业的生产经营方式 177

六、鞋帽专业的生产经营方式 178

第十章 近代纺织机械行业的雏形和化纤生产的萌芽 179

第一节 近代纺织机械业的出现(1882~1913年) 180

一、缫丝机制造业的出现 180

二、轧花机制造业的出现 180

三、纺织机器修配业的产生 181

四、针织机制造业的开端 182

第二节 近代纺织机械业的初步形成(1914~1936年) 182

一、形成过程中的曲折 182

二、纺织、印染、缫丝机器修造业的形成 183

三、针织机制造业的形成 187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纺织机械业(1937~1945年) 188

一、抗日战争中的上海纺织机械业 188

四、纺织机械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 188

二、抗日战争时期其它地区的纺织机械业 190

三、抗日战争中产生的一些新型纺织机械 191

第四节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纺织机械业(1945~1949年) 193

一、日伪工厂的处理 193

二、纺织机械生产的一度繁荣 194

三、近代纺织机械业的总体水平 197

第五节 化学纤维生产的萌芽 199

一、安乐人造丝厂 199

二、安东人造纤维纺织厂 199

一、初创阶段(1870~1895年) 201

二、成长阶段(1896~1913年) 201

企业篇 201

第一节 近代纺织企业的发展过程 201

第一章 综述 201

三、曲折发展阶段(1914~1936年) 202

四、破坏与恢复阶段(1937~1949年) 202

第二节 近代纺织企业的特点 202

一、纺织企业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 202

二、民营纺织企业规模较小,资金短缺 202

三、民营纺织企业设备陈旧,机型杂乱 203

四、民营纺织企业经营形式多样,各业互济 203

五、纺织企业重视人才培养与产品开发 203

一、大生纺织公司 204

第一节 民营纺织公司 204

第二章 主要纺织企业集团公司 204

二、裕大华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206

三、申新纺织印染公司 208

四、华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210

五、美亚织绸股份公司 212

六、丽新纺织印染整理公司 213

七、永安纺织印染公司 215

八、诚孚纺织公司 216

九、雍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217

第二节 外资纺织公司 218

一、怡和纱厂股份公司 218

二、上海绢丝制造公司 220

三、内外棉纺织公司 222

四、日华纺织公司 224

五、东华纺织公司 226

六、上海纺织公司 227

七、裕丰纺织公司 229

第三节 官办纺织公司 231

一、中国纺织建设公司 231

二、中国蚕丝公司 238

第三章 主要棉纺织企业 240

一、上海恒丰纺织厂(原华新纺织新局) 240

二、申新第九纺织厂(原华盛纺织总厂、 三新纱厂) 241

三、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上海第四纺织厂(原裕源纱厂、内外棉第九厂) 241

四、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上海第十四纺织厂(原裕晋纱厂、兴泰纱厂、上海纱厂) 241

六、苏州苏纶纱厂 242

五、怡和纱厂 242

七、南通大生第一纺织厂 243

八、宁波和丰纱厂 244

九、江阴利用纱厂 245

十、无锡振新纱厂 246

十一、天津利生纱厂 247

十二、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上海第七纺织厂(原宝成纱厂、喜和纱厂、日华纱厂) 247

十三、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上海第一纺织厂(原内外棉第十三、第十四工场) 247

十四、湖南第一纺织厂(原经华纱厂) 248

十五、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上海第二纺织厂(原内外棉第五厂) 248

十六、申新第一、第八纺织厂 249

十七、申新第二纺织厂(原九成纱厂、日信纱厂、恒昌源纱厂) 250

十八、常州大成纺织一厂 250

十九、中国纺织建设公司青岛第二纺织厂(原内外棉青岛分公司) 251

二十、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上海第三纺织厂(原内外棉第六、第七工场) 252

二十一、汉口第一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武昌第一纱厂) 252

二十二、芜湖裕中纱厂 253

二十三、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天津第七纺织厂(原华新津厂、公大七厂) 255

二十四、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上海第五纺织厂(原丰田纱厂) 255

二十五、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天津第二纺织厂(原裕元纱厂、公大六工场) 256

二十六、豫丰纱厂重庆分厂 256

二十七、大生第三纺织厂 257

二十八、天津北洋纱厂 258

二十九、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上海第六纺织厂(原日华第三、第四厂) 259

三十、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上海第十九纺织厂(原公大一厂) 259

三十一、永安第五纺织厂(原纬通纱厂) 260

三十二、无锡庆丰纺织厂 260

三十三、中国纺织建设公司青岛第一棉纺织厂(原青岛大康纱厂) 261

三十四、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天津第三棉纺织厂(原裕大纱厂、宝成纱厂、天津纱厂) 262

三十五、申新第三纺织厂 263

三十六、申新第四纺织厂 263

三十七、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上海第十二纺织厂(原大康纱厂) 265

三十八、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上海第八纺织厂(原华丰纱厂、日华八厂、日华吴淞工场) 265

三十九、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上海第十七纺织厂(原裕丰纱厂) 265

四十、永安棉纺织印染厂(原永安第一厂和大华印染厂) 266

四十一、唐山华新纺织厂 267

四十二、中国纺织建设公司青岛第八纺织厂(原富士纱厂) 268

四十三、永安第二、第四纺织厂(原大中华纱厂) 269

四十四、中国纺织建设公司青岛第三纺织厂(原隆兴纱厂) 269

四十六、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上海第十纺织厂(原同兴二厂) 270

四十五、中国纺织建设公司青岛第六纺织厂(原公大五厂) 270

四十七、大连纺织厂(原满洲福纺公司) 271

四十八、辽阳纺织厂(原满洲纺织公司) 271

四十九、山西晋华纺织公司 273

五十、沈阳纺织厂(原奉天纺纱厂) 274

五十一、金州纺织厂(原内外棉金州分厂) 275

五十二、申新第五纺织厂(原德大纱厂) 275

五十三、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上海第十五纺织厂(原上海纱厂第四厂) 276

五十四、永安第三纺织厂(原鸿裕纱厂) 276

五十五、申新第七纺织厂(原瑞记纱厂、东方纱厂) 276

五十六、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上海第十六纺织厂(原上海纺织公司第五厂) 277

五十七、申新第六纺织厂(原厚生纱厂) 277

五十八、安乐棉毛纺织厂 278

六十、中国纺织建设公司青岛第四纺织厂(原丰田纱厂) 279

五十九、营口纺织厂 279

六十一、广东省营纺织厂(广州纺织厂) 280

六十二、中国纺织建设公司青岛第五纺织厂(原上海纺织公司青岛工场) 281

六十三、中国纺织建设公司青岛第九纺织厂(原同兴纺绩公司青岛工场) 281

六十四、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天津第一纺织厂(原裕丰纱厂) 282

六十五、瓦房店纺织厂(原满洲制线公司、德和纺绩公司) 282

六十六、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天津第四纺织厂(原上海纱厂津厂,又名三泰纱厂) 283

六十七、锦州纺织厂(原东洋棉花纺织公司) 283

六十八、上海保丰棉纺织厂(原无锡庆丰棉纺织漂染厂) 284

六十九、新毅纺织印染股份两合公司 285

七十、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天津第五纺织厂(原双喜纺纱公司) 286

七十一、裕滇纺织公司(云南纺织厂) 286

七十二、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天津第六纺织厂(原天津大康纱厂) 286

七十五、广州纺织厂第二厂 287

七十三、宁波万信纱厂 287

七十四、常州大成三厂 287

第四章 主要棉印染企业 289

一、上海老正和染厂 289

二、上海达丰染织厂 289

三、中国纺织建设公司青岛第一印染厂(原铃木丝厂、瑞丰染厂、日华兴业公司) 291

四、无锡丽新纺织印染厂 291

五、上海光华漂染厂 291

六、上海纶昌印染厂(原中法印染厂) 292

七、上海元通漂染厂(原元通布厂、一达漂染厂、中纺第六印染厂) 293

八、上海恒丰纺织印染厂(原宁波印染织厂上海分厂、恒丰印染织二厂、上海第十印染厂) 294

九、上海大新振染织厂(原上海实业染织厂) 294

十、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上海第一印染厂(原内外棉第二工场) 295

十一、上海新丰印染厂(原鼎丰染织厂) 296

十二、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上海第四印染厂(原美华印染厂) 297

十三、青岛阳本染印厂 298

十四、上海丽新印染厂 298

十五、上海富中染织厂 298

十六、广州泰盛染织厂 298

第五章 主要麻纺织企业 300

一、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上海第一制麻厂(原东亚制麻厂、日华麻业公司) 300

二、大连麻纺织厂(原满洲制麻公司、中华制麻公司) 300

三、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上海第二制麻厂(原裕晋纱厂、大纯纱厂、上海纺织第一和第二工场) 301

四、辽阳麻纺织厂 302

五、重庆苎麻纺织总厂(原西南化学工业制造厂) 302

七、无锡天元麻纺厂 303

六、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天津第四纺织厂麻纺部(原上海纺织公司天津场麻纺部) 303

八、怡和纱厂麻纺部 304

第六章 主要丝绸企业 305

第一节 缫丝企业 305

一、继昌隆缫丝厂 305

二、苏州苏经丝厂 305

三、重庆丝纺厂(原恒源丝厂、懋源丝厂、懋康丝厂、华康丝厂、善顺丝厂、西南蚕丝公司第一制丝厂) 306

四、杭州福华丝厂(原纬成公司丝厂) 306

五、中国蚕丝公司第二丝厂(原升新丝厂、长安丝厂、华中蚕丝公司第一丝厂、连元丝厂) 308

六、中国丝业公司第三丝厂(原双山丝厂、瑞新丝厂、海宁合作制丝公司、华中丝厂) 308

七、崇裕丝厂 308

一、达昌缫织厂(原达昌绸厂) 309

八、中国丝业公司第一丝厂(原禾兴丝厂、福兴丝厂、协鑫丝厂、嘉兴第一制丝厂) 309

第二节 丝织企业 309

二、中国蚕丝公司第二实验绸厂(原东方绸厂、纬成公司上海绸厂、华中蚕丝织绸厂、华中蚕丝公司第二织绸厂) 310

三、杭州都锦生丝织厂 310

四、上海大诚绸厂(原同成绸厂) 311

五、中国蚕丝公司第一实验绸厂(原九福织染厂、华中蚕丝公司第一织绸厂) 312

第三节 丝印染企业 313

一、大昌精练染色整理厂 313

二、大康印染绸厂 314

第四节 绢纺企业 315

一、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上海第一绢纺厂(原上海绢丝制造股份公司、公大三厂) 315

二、嘉兴绢纺厂(原纬成公司裕嘉分厂、纬成绢纺厂、公大八厂、中蚕公司第二实验绢纺厂、中蚕公司第一实验绢纺厂) 316

三、上海中孚绢丝厂 317

二、清河制呢厂(原清河溥利呢革公司、清河陆军织呢厂、华北被服总厂—分厂) 318

三、章华毛纺织厂(原日晖织呢商厂、中国第一毛绒纺织厂、裕华毛绒纺织厂、章华毛绒纺织厂) 318

第七章 主要毛纺织企业 318

一、兰州军呢厂(原甘肃织呢局、兰州织呢厂) 318

四、沈阳毛织厂(原满蒙毛织公司、沈阳制呢厂、沈阳被服总厂制呢厂、东北军区军毯厂) 319

五、天津仁立毛呢纺织厂 320

六、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上海第一毛纺织厂(原公大三厂绢纺工场、公大四厂) 320

七、哈尔滨毛织厂(原裕庆德毛织厂、康德毛织公司、东北毛织厂) 321

八、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上海第二毛纺织厂(原明和纺织厂、中和纺织厂、中华毛织公司第四工场) 322

九、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上海第三毛纺织厂(原元益纺织厂、永兴毛织厂、中华毛织公司) 322

十、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上海第四毛纺织厂(原上海纺织公司第六工场) 323

十一、上海密丰绒线厂 324

十二、天津盛锡福帽厂 324

十三、东亚毛呢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原德昌毛线厂) 325

十五、上海毛绒厂 326

十四、无锡协新毛纺织厂 326

十六、上海中国毛绒厂(曾改华兴毛纺厂、中纺公司第六毛纺厂) 327

十七、上海协新毛纺厂 327

十八、民治纺织染股份有限公司 328

十九、川康毛纺织厂 329

二十、上海寅丰毛纺织厂 330

二十一、重庆军呢厂(原武昌制呢分厂) 331

二十二、仁益制帽股份有限公司 331

二十三、上海振兴毛绒纺织厂 332

二十四、重庆毛纺织厂(原中国毛纺织厂) 332

二十五、上海华丰毛绒厂 333

二十八、上海裕民毛纺厂 334

二十六、上海茂新毛绒纺织厂 334

二十七、怡和纱厂毛纺部 334

第八章 主要针织企业 336

一、上海景纶衫袜厂(原云章袜衫厂) 336

二、中华第一棉纺针织厂 336

三、上海工足织造厂 337

四、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上海第一针织厂(原康泰纱布厂) 338

五、广州利工民针织厂 339

六、上海五和针织厂 340

七、中国纺织建设公司青岛第一针织厂(原大信针织厂、和顺针织厂) 340

八、广州全新织造厂 341

九、上海第一织袜厂(原福助袜厂、山大织造厂、上海建国实业公司) 341

十、上海莹荫针织厂 342

第一节 毛巾被单企业 343

一、上海三友实业社毛巾厂 343

第九章 主要复制企业及服装企业 343

二、上海锦乐毛巾厂 344

三、上海民光被单厂 345

四、上海萃众毛巾厂 345

五、上海太平洋织造厂 346

六、上海大统被单厂 347

第二节 手帕企业 348

一、上海汉阳手帕厂 348

二、上海宁波手帕厂 349

三、上海环球手帕织造厂(原振新绸厂) 349

五、上海新生手帕厂 350

四、上海和丰织造厂 350

六、上海九星手帕厂 351

第三节 线带、木纱、花边企业 351

一、上海华成线厂 351

二、苏州美纶宽紧带厂 352

三、青岛协成花边厂 352

四、上海董庆记织造厂 353

五、上海荣丰线厂 353

六、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上海第一纱带厂(原小林纱带厂与上海制带厂) 354

七、中国飞纶制线厂 354

八、上海云丰线厂与中德线厂 355

九、上海信孚辘线厂 356

十一、上海宏德花边厂 357

十、上海达丰军用织带厂 357

一、上海新光标准内衣染织整理厂 358

二、上海康派司衬衫厂 358

第四节 服装企业 358

三、上海永新雨衣染织厂 359

四、上海鸿翔时装公司 360

五、上海培罗蒙西服店 361

第十章 主要纺织机械、化纤企业 362

第一节 纺织机械企业 362

一、上海大隆机器厂 362

二、上海中国钢筘厂 362

四、中国纺织建设公司青岛第一机械厂(原利生铁工厂、丰田铁工厂) 363

五、重庆豫丰机器厂 363

三、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上海第一机械厂(原丰田纺织厂铁工部) 363

六、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上海第二机械厂 364

七、中国纺织建设公司天津第一机械厂 364

第二节 化纤企业 364

一、安东人造纤维纺织厂 364

二、安乐人造丝厂 365

附录 367

一、大事记(1840~1949年) 367

二、企业名录 394

三、统计资料 432

四、中国近代纺织史统计资料目录汇总 468

参考文献 476

后记 481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