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理论比较研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经济理论比较研究
  • 洪远朋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7309031342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498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518页
  • 主题词:经济理论(学科: 对比研究 学科: 研究生) 经济理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经济理论比较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言 1

第一章 经济利益理论比较研究 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利益理论 1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利益理论 1

二列宁、斯大林对经济利益理论的发展和补充 5

二中国共产党人对经济利益理论的贡献 7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的经济利益理论 17

一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个人利益和阶级利益论 17

二萨伊、李斯特、马歇尔等为代表的国家利益论和利益调和论 18

三凯恩斯、萨缪尔森为代表的宏观利益论和混合利益论 21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经济利益理论的比较与启示 22

一两者的主要区别 22

二给我们的启示 23

三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经济利益理论的意义 24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经济利益关系 27

一宏观角度的经济利益关系 27

二产业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29

三所有制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31

四专门问题的经济利益关系 32

第二章 生产力理论比较研究 35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 35

一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主要内容 35

二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发展 44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的生产力理论 53

一法国重农学派的土地生产力论 53

二英国古典学派的劳动生产力论 54

三萨伊和庞巴维克等人的资本生产力论 55

四李斯特的国家生产力论 56

五熊彼特的创新生产力论 57

六贝尔、卢卡斯、罗默等的知识生产力论 59

七杜能、韦伯等的生产力布局理论 60

八李斯特、罗斯托、托夫勒的生产力发展阶段论 62

第三节 生产力理论的比较与探索 64

一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生产力理论的比较 64

二我国对生产力理论的研究 68

三生产力理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70

第四节 大力发展综合生产力 74

一既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又要重视发展自然生产力 75

二不仅要重视微观生产力的发展,还要十分重视宏观生产力的发展 76

三不仅要发展现实生产力,还要大力发展潜在生产力 77

四既要发展客体生产力,也要重视发展主体生产力 78

五既要发展个人生产力,又要重视发展集体生产力 79

六不仅要发展物质生产力,还要发展精神生产力 80

第三章 产权理论比较研究 82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 82

一马克思主义所有权范畴的完整含义 82

二所有权的本质是经济利益关系 84

四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85

三所有制、所有权与全部生产关系 85

五所有权变动与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演变 86

六关于未来社会所有制的阐述 87

七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发展 89

第二节 当代西方产权理论 92

一关于产权的定义 92

二产权内涵及与所有制的关系 93

三产权的可分解性与可交易性 95

五现代企业产权与企业内部激励机制 96

四外部性、公共物品与产权界定 96

一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的异同 99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所有权理论与西方产权理论的比较、启示与探索 99

二关于社会主义的产权形式 101

三产权流动与产权市场的培育 102

四公有产权的保值与增值 104

五产权改革与社会主义企业制度 105

一十五大对经济理论的突破主要体现在所有制理论上 107

二十五大在所有制问题上的新进展 107

第四节 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新进展 107

三全面、正确地理解和贯彻十五大在所有制问题上的新进展 109

第四章 市场经济理论和模式比较研究 111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市场经济理论 111

一马克思的市场经济理论 111

二邓小平对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 118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的市场经济理论 120

一市场经济概念 120

二市场经济特征 121

三市场经济的作用 122

四市场经济的矛盾 123

五市场经济与所有制 124

六市场经济与计划 125

第三节 市场经济模式比较 126

一古典市场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 126

二当代发达国家市场经济模式比较 127

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128

第四节 我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讨 131

一我国对市场经济的实践和认识 131

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和框架 133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134

第五章 价值理论比较研究 138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 138

一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138

二价值转形理论 144

三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价格理论 146

四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贡献 148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的价值理论 149

二生产费用论 150

一供求价值论 150

三效用价值论 151

四古黄学派的劳动价值论 152

五边际效用价值论 152

六均衡价值论 153

七创新价值论 155

八垄断价格理论 155

九知识价值论 156

一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与西方价值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157

第三节 比较、借鉴与探索 157

十信息价值论 157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和价格的形成 159

三价值理论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164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价格形成模式与机制 166

一社会主义市场价格形成的序列 166

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价格模式 169

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调节价格的机制 170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货币理论 176

一货币的本质 176

第六章 货币理论比较研究 176

二货币的职能 177

三货币形态的演变及其趋势 179

四信用制度下的货币运动 179

五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 181

六货币和银行准备金 182

七货币、信用和危机 182

八列宁对社会主义社会货币的认识 184

二货币金属论 186

一货币财富论 186

第二节 西方货币理论 186

三货币名目论 187

四货币数量说 188

五货币的累积过程理论 195

六中立的货币理论 196

七货币理论的“凯恩斯革命” 197

八金融资产选择理论 199

九货币增长理论 201

十通货膨胀理论 203

一马克思主义和西方货币理论比较 206

第三节 货币理论的比较与探索 206

二关于黄金非货币化的问题 209

三关于我国人民币的价值基础 212

四关于两种货币危机 214

第四节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中的利益问题 215

一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形成的利益机理 215

二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利益后果 218

三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利益制衡 220

一关于劳动力的涵义 224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劳动力理论 224

第七章 劳动力理论比较研究 224

二劳动力商品理论 225

三工资理论 226

四相对过剩人口理论 226

五机器的利用与工人就业关系的理论 228

六关于社会主义劳动力理论 229

第二节 西方劳动力理论 231

一劳动力供求自然平衡理论 231

二机器的利用与劳动力过剩理论 232

三有效需求的充分就业理论 233

四长斯稳定的充分就业理论 235

五“自然失业率”理论 238

六人力资本理论 239

第三节 劳动力理论的比较与探索 240

一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劳动力理论的比较 240

二关于劳动力所有制问题的探索 244

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商品问题的讨论 246

四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市场体系的建立 248

五社会主义就业理论与实践 250

第四节 关于劳动力产权的探索 252

一劳动力产权的理论渊源 252

二劳动力产权的基本内涵 255

三确立劳动力产权的原则 258

四劳动力产权的计量 262

五确立劳动力产权的重大意义 264

第八章 资本理论比较研究 266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资本理论 266

一资本的产生 266

二资本的定义 267

三资本的构成 269

四资本的形式 270

五资本的分类 270

六资本和资本家的本性 272

七资本积累 273

八垄断资本 274

一重商主义的商业资本论 277

二重农学派的农业资本论 277

第二节 西方的资本理论 277

三从李嘉图到罗宾逊的资本积累论 279

四西尼尔的资本节欲论 281

五李斯特的物质资本和精神资本论 282

六庞巴维克的获利资本论 283

七克拉克的资本边际生产力论 284

八马歇尔的两重资本观 285

九凯恩斯的资本边际效率论 286

十萨缪尔森的资本净生产率论 287

十一“人民资本主义”的人民资本论 287

十二加尔本雷恩、斯图尔特等的知识资本论 288

第三节 资本理论的比较与探索 290

一马克思主义与西方资本理论的比较 290

二对社会主义社会中资本范畴的理解 292

三关于股份公司的性质 297

四资本市场中的经济利益 298

第四节 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主义经济因素 302

一正本清源 302

二理论依据 304

三当代现实 306

四重大意义 311

第九章 剩余价值理论比较研究 314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 314

一剩余价值生产的理论 314

二剩余价值实现的理论 317

三剩余价值分配的理论 318

四剩余价值理论史 325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的剩余价值理论 327

一“让渡利润”说 327

二地租就是剩余价值说 328

三古典经济学的利润理论 330

四“额外价值”说 332

五“节欲”说,“最后一小时”说 333

六“资本生产力报酬”说 333

七“时着利息”说 334

八“分享剩余”说 335

九“经济剩余”说 337

第三节 剩余价值理论的比较研究和探索 337

一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剩余价值理论比较 338

二超额剩余价值的来源问题 339

三关于剩余劳动概念的问题 343

四关于剩余产品的概念 347

五试析平均利润率的含义 349

六关于利润率的发展趋势 353

七现代资本主义条件绝对地租的来源问题 355

八关于绝对租与垄断价格的关系 358

第四节 试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剩余价值及其形式 361

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剩余价值问题 361

二充分发挥平均利润率在社会主义经济下的作用 363

三进一步发挥利息的杠杆作用 365

四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地租问题 367

第十章 经济增长理论比较研究 372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的再生产理论 372

一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 372

二列宁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发展 385

三斯大林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补充 388

四毛泽东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丰富 390

五邓小平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贡献 390

一康替龙的社会再生产理论 391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 391

二魁奈《经济表》的贡献和局限性 392

三斯密的前进和倒退 395

四列昂惕夫的“投入——产出”分析 396

五哈罗德——多玛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发展 399

六均衡增长理论 400

七非均衡增长理论 401

八零增长理论 402

九最优增长理论 402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与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比较 403

十可持续发展理论 403

一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与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404

二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争鸣的简单回顾 405

三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研究的成果 407

四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可以借鉴的东西 413

五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尚等进一步深入讨论的问题 414

第四节 关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若干辩证关系 415

一扩大再生产方式转变和经营方式转变的关系 415

二粗放型增长方式和集约型增长方式的关系 416

四“粗放”中有“集约”、“集约”中有“粗放” 417

三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增长的关系 417

五不同地区之间的关系 418

六不同产业之间的关系 419

七不同时期之间的关系 419

八宏观经济增长方式和微观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 420

九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系 420

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关系 421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斯理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423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423

第十一章 经济周期理论比较研究 423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 432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的经济周期理论 437

一经济周期的分类与度量 437

二经济周期的形成原因与机制 441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和西方经济周期理论的比较 450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特色 450

二对西方经济周期理论的评价 454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与西方经济周期理论的主要区别 457

四关于经济周期的几点基本认识 458

第四节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周期问题的探讨 459

一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周期的观点 459

二社会主义经济周期的原因 461

三社会主义经济周期理论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464

第十二章 经济理论的回顾与展望 466

第一节 经济理论的产生和演变 466

一“经济”的含义 466

二“经济学”的起源 467

三政治经济学的出现 468

四经济理论的综合与分化 469

五经济理论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经济科学体系 470

第二节 经济科学的现状及其分类 471

一资产阶级经济学和无产阶级经济学 471

二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 473

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474

四规范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 475

五静态经济学和动态经济学 477

一经济科学的内部深化 478

第三节 经济科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478

二经济科学的边缘交叉 480

三经济科学的多层次综合 481

第四节 社会主义需要建立综合经济学 484

一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经济学 484

二社会主义综合经济学是怎样一学科 486

三如何建立社会主义综合经济学 488

四综合经济学体系框架的构想 491

主要参考文献 495

后记 498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