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市场微观结构研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陈浪南,林伟斌,谢绵陛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0950800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62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79页
- 主题词:资本市场-微观经济-经济结构-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市场微观结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看法差异、信息不对称、卖空限制与价格形成——指令驱动市场的价格行为研究 3
内容提要 3
第一章 引言 5
一、市场微观结构的研究领域和方法 5
二、研究动机和意义 7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述评 12
一、报价驱动市场的研究 12
二、指令驱动市场的研究 20
三、模式研究中的模型设定和研究方法 29
四、国内的研究现状 32
第三章 模型设定 33
一、交易机制 33
二、资产价值 34
三、偏好假定 35
四、信息不对称假设 35
第四章 模型的均衡解 37
一、均衡 37
二、知情交易者所面临的问题 38
三、未知情交易者所面临的问题 41
四、均衡的买卖报价和指令选择策略 44
五、均衡价差及其性质 46
六、小结 52
第五章 未知情者信念的更新和买卖报价的调整过程 54
一、信息的收敛速度和买卖报价的调整过程 54
二、信息收敛速度的性质 57
三、小结 61
第六章 模型的扩展 62
第七章 结论 64
附录 66
参考文献 83
第二篇 指令驱动市场的价格形成与买卖价差分析 91
内容提要 91
第一章 引言 93
一、证券市场透明度与市场质量 93
二、研究动机和意义 94
第二章 文献综述 98
一、理论分析与建模 98
二、实证研究 102
三、实验研究 104
四、国内的研究现状 105
第三章 模型设定 106
一、交易过程的描述 106
二、市场结构 107
三、信息、交易者及其策略空间 108
四、交易者的策略空间 110
第四章 隐形指令驱动市场上的均衡策略 113
一、均衡的定义 113
二、基准模型 114
三、知情交易者的最优指令提交策略 116
四、未知情交易者的最优限价指令提交策略 120
第五章 透明指令驱动市场上的均衡策略 130
一、知情交易者的最优市价指令策略 130
二、未知情交易者的最优策略 131
三、均衡策略 132
第六章 市场流动性的比较静态分析 134
一、隐形限价指令的存在性特征 134
二、市场流动性比较 137
第七章 社会福利的比较静态分析 143
一、市场各参与者的期望收益 143
二、福利比较 149
第八章 结论 151
附录 153
参考文献 166
第三篇 人民币市场微观结构研究 173
第一章 引言 173
一、命题的提出 173
二、研究方法 174
三、本篇结构 176
第二章 文献评述 178
一、汇率决定理论的发展 178
二、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的文献评述 191
三、央行外汇干预的文献评述 207
第三章 我国外汇市场微观结构分析 214
一、我国外汇市场的发展历程 214
二、银行间外汇市场的交易制度 216
三、我国外汇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 220
四、我国外汇市场的央行干预 224
五、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特征的总结 228
第四章 汇率决定与波动的微观结构模型 231
一、文献回顾 231
二、汇率制度分类与交易机制 234
三、模型的设定和求解 237
四、汇率的决定与波动机制 244
五、汇率制度之谜的解释 247
六、本章结论 254
第五章 人民币汇率决定与波动的微观结构模型 256
一、日内交易流程 258
二、模型的设定 263
三、模型的均衡分析 268
四、本章结论 279
第六章 竞价系统下的人民币汇率决定与央行干预策略 281
一、模型的设定 282
二、模型的均衡分析 286
三、下单策略互动分析 300
四、本章结论 306
第七章 混合系统下的人民币汇率决定与会员交易策略 308
一、模型的设定 309
二、模型的均衡分析 314
三、本章结论 322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324
一、研究结论 324
二、建议与对策 330
三、未来研究方向 331
附录 334
附录一 《IMF汇率制度的实际分类》 334
附录二 (命题4.1的证明) 335
附录三 (命题4.2的证明) 337
附录四 (命题4.3的证明) 338
附录五 (命题5.1的证明) 342
附录六 (命题5.2的证明) 346
附录七 (命题5.3的证明) 349
附录八 (命题7.1的证明) 353
附录九 (命题7.2的证明) 355
附录十 (命题7.3的证明) 357
参考文献 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