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管理学概论 第3版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邵冲编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7306025791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24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44页
- 主题词:管理学-概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管理学概论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管理学基础 1
1.1为什么需要组织 1
1.1.1组织的概念和特征 1
1.1.2组织的形成与作用 2
1.1.3组织的绩效 4
1.2为什么需要管理 4
1.2.1管理的产生 4
1.2.2管理的性质 5
1.2.3管理的范围 6
1.2.4管理的作用 7
1.3谁是管理者 8
1.3.1管理者的类型 8
1.3.2管理的任务 9
1.3.3管理的绩效 10
1.4管理者做什么 11
1.4.1管理职能分析 11
1.5.2管理角色分析 12
第2章 管理思想 19
2.1管理思想的发展为什么缓慢 19
2.1.1管理思想发展缓慢的原因 20
2.1.2科学管理的先驱者 20
2.1.3建立管理理论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22
2.2管理理论的创立 22
2.1.2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 23
2.2.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24
2.2.3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 26
2.2.4巴纳德的协作社会系统理论 27
2.3管理理论的发展 29
2.3.1行为学派 29
2.3.2定量学派 30
2.3.3过程学派 30
2.3.4系统学派 31
2.3.5权变学派 32
2.4管理思想的发展趋势 33
2.4.1组织与环境 33
2.4.2全球化和管理 35
2.4.3业务流程再造 35
2.4.4全面质量管理 35
2.4.5多元文化与管理 36
第3章 组织与环境 41
3.1组织环境的性质 41
3.2组织的任务环境 42
3.2.1消费者 42
3.2.2竞争者 43
3.2.3供应商 43
3.2.4分销商 44
3.2.5监管者 44
3.3组织的一般环境 45
3.3.1政治环境 45
3.3.2经济环境 45
3.3.3社会环境 46
3.3.4技术环境 47
3.4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47
3.4.1环境对组织的影响 47
3.4.2组织对环境的反应 49
3.5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 51
3.5.1社会义务、社会响应和社会责任 51
3.5.2企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 52
3.5.3社会责任与利益相关者 53
3.5.4管理道德观 54
3.5.5道德行为的改善 55
第4章 目标 61
4.1计划工作的性质和过程 61
4.1.1计划工作的性质 61
4.1.2计划工作的过程 62
4.2组织的宗旨和使命 64
4.2.1什么是组织的宗旨和使命 64
4.2.2如何陈述组织的使命 64
4.2.3如何确定组织的使命 65
4.3目标的基本原理 66
4.3.1目标的作用 66
4.3.2目标的焦点 67
4.3.3目标的多样性 68
4.3.4目标网络 69
4.4目标设立与目标管理 70
4.4.1传统的目标设立过程 70
4.4.2什么是目标管理 71
4.4.3目标管理的过程 71
4.4.4目标管理的特点 72
4.4.5对目标管理的评价 73
4.5平衡计分卡 75
4.5.1为什么需要平衡计分卡 75
4.5.2平衡计分卡的构成 76
4.5.3平衡积分卡管理过程 78
4.5.4平衡计分卡的价值 79
第5章 计划 83
5.1计划的必要性 83
5.2计划的前提条件 84
5.2.1什么是预测 85
5.2.2经济预测 85
5.2.3销售预测 86
5.3计划的期限 87
5.3.1如何确定计划的期限 87
5.3.2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87
5.3.3滚动计划 88
5.4战略计划 88
5.4.1战略的性质与层次 88
5.4.2公司战略 90
5.4.3SWOT分析与公司战略选择 91
5.4.4事业战略 92
5.4.5职能战略 94
5.5持续性计划 94
5.5.1持续性计划的性质 95
5.5.2持续性计划的类型 95
5.5.3持续性计划的运用 97
5.6一次性计划 97
5.6.1一次性计划的性质 97
5.6.2一次性计划的类型 98
5.6.3计划的灵活性 99
5.6.4备用计划 99
第6章 决策 104
6.1决策过程 104
6.1.1决策过程的基本阶段 105
6.1.2决策的合理性 107
6.2组织决策 109
6.2.1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109
6.2.2计划工作的格雷沙姆定律 110
6.3不确定情况下的决策方法 111
6.3.1决策模式的一般形式 111
6.3.2支付矩阵 112
6.3.3决策树 113
6.3.4效用理论 115
6.4集体决策 116
6.4.1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的比较 117
6.4.2集体决策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117
6.4.3提高集体决策质量的方针 118
6.5决策与创造力 119
6.5.1组织成员的个人创造力 119
6.5.2组织的创造性环境 120
6.5.3激发创造力的技术 122
第7章 组织结构 128
7.1组织工作的性质和过程 128
7.1.1组织工作的性质 129
7.1.2组织工作的过程 129
7.2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130
7.2.1正式组织 130
7.2.2非正式组织 131
7.3职务设计 132
7.3.1职务广度和深度 132
7.3.2职务专业化 132
7.3.3职务轮换、职务扩大化和职务丰富化 134
7.4管理幅度与组织层次 134
7.4.1管理幅度的起因 135
7.4.2管理幅度的影响因素 135
7.4.3扁平结构与陡峭结构 137
7.4.4组织结构的扁平化 138
7.5部门划分 139
7.5.1部门划分的方法 139
7.5.2职能结构的特点 140
7.5.3分部结构的特点 141
7.5.4部门划分方法的选择 142
7.6项目结构和矩阵结构 143
7.6.1项目结构 144
7.6.2矩阵结构 144
7.6.3组织设计的新形式 146
第8章 组织关系 150
8.1职权 150
8.1.1职权的性质 151
8.1.2职权的来源 152
8.2职权的类型 153
8.2.1直线职权与参谋职权的性质 153
8.2.2指挥系统 154
8.2.3参谋人员及其职权 156
8.3分权/集权 158
8.3.1分权/集权的性质 158
8.3.2分权/集权程度的判断基础 158
8.3.3分权/集权的影响因素 159
8.3.4分权与集权的平衡 161
8.4授权 162
8.4.1授权的性质 162
8.4.2授权的原则 162
8.4.3授权的艺术 163
8.4.4授权的步骤 164
8.5协调与配合 165
8.5.1协调与配合的性质 165
8.5.2协调与配合的方法 167
8.5.3协调与配合方法的选择 169
第9章 管理人员的任用 173
9.1任用工作的性质 173
9.2管理职务研究 174
9.2.1管理职务分析 174
9.1.2管理职务设计 175
9.2.3管理职务评价 175
9.3管理人员的配备 176
9.3.1管理人员的需要分析 177
9.3.2管理人员的技能与素质要求 177
9.3.3管理人员的招聘 180
9.3.4管理人员的选拔 181
9.3.5彼得原理 183
9.3.6卢桑斯的研究 184
9.4管理人员的评价 184
9.4.1传统的品质评价法 185
9.4.2目标评价法 185
9.4.3孔茨建议的评价法 185
9.4.4全方位评价法 186
9.4.5评价的目的和用途 186
9.5管理人员的培养 187
9.5.1管理人员的培养过程 187
9.5.2管理人员的在职培养 188
9.5.3管理人员的其他培养方法 189
第10章 激励 194
10.1个人行为的影响因素 194
10.1.1认知 194
10.1.2个人因素 196
10.1.3工作群体 196
10.1.4动机 197
10.2人性假设理论 197
10.2.1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 198
10.2.2沙因的人性假设理论 198
10.2.3孔茨对人的本性的看法 199
10.3激励的需要理论 200
10.3.1需要层次论 200
10.3.2双因素理论 202
10.3.3激励需要理论 204
10.4激励的认知过程理论 205
10.4.1期望理论 205
10.4.2公平理论 206
10.4.3目标设定理论 207
10.4.4强化理论 208
10.5激励因素 209
10.5.1金钱刺激 209
10.5.2正强化 210
10.5.3参与管理 211
10.5.4职务丰富化 212
第11章 领导 216
11.1领导的性质与作用 216
11.1.1领导的性质 217
11.1.2领导的作用 217
11.1.3领导的艺术 218
11.2领导研究的品质理论 219
11.2.1斯托格迪尔的研究 219
11.2.2吉塞利的研究 219
11.3领导研究的行为理论 220
11.3.1以运用职权为基础的领导作风 221
11.3.2利克特的管理方式 221
11.3.3管理方格图理论 222
11.4领导研究的情境理论 224
11.4.1菲德勒的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式 224
11.4.2赫塞-布兰查德的情境领导模型 225
11.4.3途径-目标理论 228
11.5领导理论的新观点 229
11.5.1个人魅力型领导理论 229
11.5.2转换型领导理论 230
11.6领导制度 231
11.6.1领导制度的三种类型 231
11.6.2委员会管理与个人管理的比较 231
11.6.3厂长负责制 232
11.6.4委员会 233
第12章 沟通 238
12.1信息沟通的性质和过程 238
12.1.1信息沟通的性质与目的 239
12.1.2信息沟通的过程 239
12.2组织中的信息沟通 242
12.2.1组织中的信息流向 242
12.2.2组织中的信息沟通媒介 244
12.2.3组织中的信息沟通渠道 245
12.2.4组织中的信息沟通网络 245
12.3信息沟通的障碍 247
12.3.1与组织有关的沟通障碍 248
12.3.2与个人有关的沟通障碍 249
12.4改善信息沟通的途径 250
12.4.1信息沟通检查 250
12.4.2信息沟通的改善建议 251
12.5指挥 252
12.5.1指挥的性质 253
12.5.2命令的发布方式 253
第13章 控制基础 258
13.1控制工作的性质 258
13.2控制的过程 259
13.2.1确定标准 260
13.2.2衡量绩效 260
13.2.3比较绩效与标准 261
13.2.4采取纠正措施 262
13.3控制的类型 263
13.3.1预先控制 263
13.3.2同步控制 264
13.3.3事后控制 265
13.4开放系统和封闭系统的控制体系 265
13.4.1开放系统的控制体系 266
13.4.2封闭系统的控制体系 266
13.5控制过程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268
13.5.1控制的消极行为反应 268
13.5.2抵制控制的原因 270
13.5.3诱发对控制的积极行为 271
13.6控制的策略 273
第14章 控制技术 278
14.1预算控制 278
14.1.1预算的性质 278
14.1.2预算的种类 279
14.1.3预算工作中的危险倾向 280
14.1.4预算编制方法 281
14.2财务控制 282
14.2.1资产负债表 282
14.2.2损益表 282
14.3审计控制 283
14.3.1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 283
14.3.2经营审计 283
14.3.3管理审计 284
14.4责任中心 284
14.4.1责任中心的性质 284
14.4.2责任中心的类型 285
14.4.3费用中心的控制 286
14.4.4利润中心的控制 287
14.4.5投资中心的控制 289
14.5程序控制 290
14.5.1程序控制失灵的原因 290
14.5.2改进程序控制的准则 291
14.6信息控制 291
14.6.1控制对信息的要求 292
14.6.2管理信息系统 292
14.6.3控制系统的设计准则 293
第15章 内化控制 298
15.1赋权 298
15.1.1为什么要赋权 298
15.1.2赋权的性质 299
15.1.3赋权的原则 299
15.2组织文化 300
15.2.1组织文化的性质 300
15.2.2组织文化的构成因素 301
15.2.3组织文化的基本价值观 302
15.2.4组织文化的类型 304
15.3目标与自我管理 305
15.3.1目标管理概念的提出 306
15.3.2目标管理的理论基础 306
15.3.3如何通过目标和自我控制进行管理 307
15.4自我管理团队 308
15.4.1什么是团队 308
15.4.2自我管理团队 308
15.5参与管理 309
15.5.1什么是参与管理 309
15.5.2参与管理如何影响组织效率 310
15.5.3高度参与型组织 311
15.5.4如何建立高度参与型组织 312
词汇表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