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制度经济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新制度经济学
  • 罗必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 ISBN:7806367896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764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787页
  • 主题词:新制度经济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新制度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导论 1

第一章 新制度经济学的特点 3

第一节 新古典经济学的缺陷 3

一、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与体系 3

二、新古典经济学面临的挑战 5

第二节 旧制度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0

一、旧制度经济学产生的背景 10

二、旧制度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12

三、旧制度经济学的发展 15

第三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背景、假设与流派 17

一、新制度经济学产生的背景 17

二、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比较:基于假设前提 19

三、新旧制度经济学的比较:语义、联系与区别 27

四、新制度经济学不同流派的一个概述 37

本章提要/主要术语/阅读书目/思考题 48

第二章 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 49

第一节 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范式 49

一、古典经济学研究方法的逻辑结构 49

二、经济学的理论范式 51

三、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55

第二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中心命题与分析框架 58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三大命题 58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59

第三节 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 64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论 64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实证观点 70

三、科斯理论的方法论 73

四、新制度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新发展 78

本章提要/主要术语/阅读书目/思考题 80

第二部分 制度的起源与变迁 82

第三章 制度与制度系统 83

第一节 制度的含义 83

第二节 制度的正式定义:博弈论的观点 86

第三节 制度的分类 91

一、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91

二、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 93

三、核心制度与边缘制度 95

第四节 制度系统与社会秩序 96

本章提要/主要术语/阅读书目/思考题 99

第四章 制度的起源及功能 101

第一节 合作的起源 101

一、控制社会的三种办法 101

二、合作的缘起:“囚犯困境”模型 103

三、合作问题:引入非经济因素 104

第二节 财产制度的起源:一个思想实验 106

第三节 关于制度起源的不同解释 109

一、科斯的制度起源:交易费用 109

二、诺思的制度起源理论 109

第四节 制度的功能及其缘由 113

一、关于制度功能的不同界定 113

二、四类问题与制度的功能 115

第五节 案例研究:一个村庄内部的互助合作与制度选择 122

一、背景与问题 122

二、博弈结构 123

三、博弈模型 125

四、集体主义文化传统与公社制度构成博弈的纳什均衡解 126

五、村民支持公社制度的三项主要原因 128

本章提要/主要术语/阅读书目/思考题 130

第五章 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 131

第一节 制度变迁的理论要点 131

第二节 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 133

一、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 133

二、制度变迁的源泉及适应效率 137

第三节 制度变迁的方式 139

一、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 139

二、渐进式变迁与突进式变迁 140

三、主动式变迁与被动式变迁 140

四、局部变迁与整体变迁 141

第四节 制度变迁的主要因素分析 141

一、政府因素 143

二、决策者因素 144

三、意识形态因素 145

四、组织文化(企业文化)因素 145

五、学习机制 146

第五节 制度的均衡与非均衡 149

一、均衡与制度均衡 149

二、制度的“纳什均衡”状态 150

三、制度变迁的起点 151

四、制度变迁的时滞 153

五、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性 154

六、制度变迁的一般过程 157

第六节 制度变迁的绩效评价 163

一、关于制度变迁的效率评价 163

二、一致性同意:作为效率评价标准 165

三、关于制度变迁的若干政策建议 167

第七节 案例研究:一套低效率制度为何能够长期生存下来 170

一、问题的提出 170

二、应对市场竞争的办法:核心制度收缩与边缘制度创新 172

三、公社体制改革的底线:稻田必须集体耕作 174

四、为什么要坚持公社体制:公社体制背后的思想观念 176

五、小结 177

本章提要/主要术语/阅读书目/思考题 178

第六章 制度变迁的发生机理:进一步的说明 179

第一节 凡勃伦:思想习惯构成制度系统的基础 179

第二节 哈耶克:思想观念决定制度系统的形成机制与演进方向 184

第三节 诺思的制度变迁理论:理性选择模型 188

一、关于制度变迁的理性选择模型 188

二、对理性选择模型的修正:将价值观引入行动者的主观模型 189

三、对理性选择模型的补充 190

第四节 格雷夫的历史比较制度分析:文化信念与制度演进 191

第五节 对四位经济学家理论的简要评述 193

第六节 制度变迁的精英理论 195

一、社会主流思想观念的形成与演变 195

二、思想观念、行为模式与自我实现动机 197

三、从主流思想观念到制度安排的建构过程 199

四、制度变迁的四种类型及其变迁机制 202

第七节 案例研究:一个村庄的精英人物与制度变迁 207

一、人生路向的选择 208

二、1980年崖口村面临的制度选择问题:是否分田到户 212

三、党支部书记陆汉满的人生路向与制度选择 214

四、村民的人生路向及面临的共同风险 219

五、村民支持公社体制的条件 222

本章提要/主要术语/阅读书目/思考题 226

第三部分 产权理论 227

第七章 财产和产权 229

第一节 财产的概念 229

一、作为客体的财产 229

二、法律意义上的财产 232

第二节 产权的含义、属性与分类 234

一、关于产权的几个案例 234

二、产权的定义 236

三、产权的基本属性 238

四、产权的类别 240

第三节 产权的功能 244

一、减少不确定性 245

二、外部性内部化 245

三、产权的激励功能 250

四、产权的约束功能 250

五、产权的资源配置功能 252

六、产权的收入分配功能 253

第四节 产权结构与产权制度 254

一、产权结构的基本构成因素 254

二、产权制度 256

三、产权结构与产权制度结构 259

第五节 所有权、产权和法人产权 261

一、所有权与产权的区别与联系 261

二、法人产权 263

本章提要/主要术语/阅读书目/思考题 265

第八章 产权作用的理论依据 267

第一节 公共物品与外部性 267

一、公共物品的概念及特性 267

二、外部性的概念及分类 271

三、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276

四、公共物品与外部性的共同特性 276

第二节 明晰产权的作用:基于公地悲剧的说明 278

一、公地悲剧:一个概述 279

二、公地悲剧的形式化 281

第三节 公共物品的提供问题 285

一、庇古均衡 285

二、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局部均衡分析 287

三、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一般均衡分析 288

四、公共物品供给的实证分析:林达尔均衡 291

五、公共物品供给的均衡障碍 292

第四节 外部效应的解决办法 295

一、外部效应与非效率 295

二、外部效应的纠正:经济措施及其他 297

三、外部效应的纠正:排放标准 299

四、外部效应的纠正:庇古税 301

五、排污税与排污标准的效果比较 303

六、外部效应的纠正:排污权交易 303

第五节 产权的最优配置 307

一、产权与外部性 307

二、产权、交易成本与外部性 309

本章提要/主要术语/阅读书目/思考题 310

第九章 物品属性与产权界定 312

第一节 物品属性与度量维度 312

一、物品属性 313

二、度量维度 314

三、物品属性与度量维度的关系 315

四、物品属性的制度含义 316

第二节 产权的排他成本与内部管理成本 319

一、原始产权理论 320

二、产权的排他成本与内部管理成本 321

三、对原始产权理论的进一步探讨 324

第三节 度量成本、不完全合同与公共领域 326

一、度量成本 326

二、不完全合约 328

三、不完全契约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的主要区别 329

四、公共领域 331

五、小结:度量成本、不完全合同与公共领域的关系 332

第四节 科斯定理 333

一、科斯定理的来源 333

二、定理的表述 334

第五节 进一步的讨论:技术进步、物品属性与产权界定 338

一、技术进步、知识积累与物品特性 338

二、技术进步、核心技术与产权界定 340

本章提要/主要术语/阅读书目/思考题 342

第十章 产权制度的多样性及其绩效差异 344

第一节 经济组织形式的多样性:一个分析模型 344

第二节 产权制度多样性的根源 347

一、案例及其问题 347

二、制度多样性的根源 348

第三节 同一环境条件下不同制度安排的绩效差异 355

一、私有产权、集体产权与公共产权的效率差异 355

二、案例分析(Ⅰ):非洲大象的产权制度 357

三、案例分析(Ⅱ):两个农业经济组织的不同命运 358

四、结论与启示 363

第四节 不同环境条件下同一制度安排的绩效差异 363

一、基于时空因素的实证分析:江高模式的内部制度变迁 363

二、家庭承包制:不同经营环境条件下的绩效差异 367

三、小结 371

第五节 制度安排与环境的相容性定理:一个总结 372

一、一般性描述 372

二、理论模型 374

三、小结:相容性定理 377

本章提要/主要术语/阅读书目/思考题 379

第四部分 交易费用与企业理论 381

第十一章 交易费用的定义、性质及原因 383

第一节 科斯的贡献 383

一、科斯贡献的第一阶段:《企业的性质》与交易费用 384

二、科斯贡献的第二阶段:《联邦通讯委员会》、《社会成本问题》与科斯定理 384

第二节 交易与交易费用:不同定义及比较 385

一、交易的定义与类型 385

二、交易费用的不同定义与比较 387

第三节 交易费用的性质及原因 396

一、交易费用的性质 396

二、交易费用的成因 397

第四节 交易费用的测量 401

一、测量交易费用的一些困难 401

二、交易费用的测量:一些进展 402

三、比较交易费用:可能的方向 404

第五节 交易费用经济学的一些应用 406

一、纵向联合理论 407

二、技术转让理论 408

三、跨国公司理论 409

本章提要/主要术语/阅读书目/思考题 411

第十二章 企业的性质 413

第一节 新古典企业理论及其扩展 413

第二节 科斯之谜:企业基本问题的提出 415

第三节 从交易到契约:分析的起点 418

第四节 企业的性质:各种解释 420

第五节 企业理论的三大分支:基于资产专用性的进一步理解 426

第六节 企业性质的多样性 428

一、对两分法的批评 428

二、企业性质的多样性 429

第七节 小结:关于企业与市场的结论性评价 432

本章提要/主要术语/阅读书目/思考题 434

第十三章 企业的产权分析 436

第一节 所有权与产权:进一步的讨论 436

第二节 所有权与剩余索取权 439

第三节 不完全合同与企业产权模糊 442

一、企业与不完全合同 443

二、企业所有权安排与模糊产权 444

三、不完全合同与模糊产权存在的必然性 446

第四节 公司产权:一个理论假说 448

第五节 贝利-米恩斯命题:基于假说的批判 449

第六节 理论与政策含义 451

本章提要/主要术语/阅读书目/思考题 452

第十四章 企业中的激励机制与治理结构 454

第一节 不对称信息、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454

一、不对称信息 454

二、逆向选择 455

三、道德风险 456

第二节 激励与激励机制 458

一、激励的含义 458

二、激励机制的设计原则 459

三、几种不同的激励制度 463

四、激励机制中的信息问题:以农业组织为例 464

五、经济组织中激励—约束的过程模型 465

第三节 委托—代理理论 469

一、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式 469

二、委托—代理问题的基本分析模型 470

三、委托—代理问题:土地经营的租约选择 480

第四节 公司治理及相关问题 486

一、公司治理的定义 486

二、关于公司目标之争:效率抑或控制权 487

三、关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之争 489

四、内部人控制与治理结构 491

五、控制经营者:隐性激励、显性激励与选择性激励机制 500

本章提要/主要术语/阅读书目/思考题 504

第十五章 企业的边界与经济组织的规模决定 506

第一节 企业边界:一个由来已久的问题 506

第二节 市场与企业的边界:威廉姆森范式及其扩展 509

一、市场与企业:特征描述 509

二、两种组织体制的费用比较:威廉姆森范式 511

三、威廉姆森范式的扩展:组织体制的功能边界与规模极限 513

四、市场、企业与政府的作用范围 515

五、小结 517

第三节 兼并、一体化与企业边界 519

一、兼并、生产的技术规模与企业边界 519

二、兼并的产权激励效应 520

三、纵向一体化与产品市场失效 522

第四节 组织规模的效率决定及其应用分析 529

一、一般分析:决定因素 529

二、交易费用与管理成本的进一步比较 531

三、应用分析:对农地经营规模问题的讨论 531

第五节 中间性组织及其规制结构 540

第六节 假说:社会分工的不完备性与体制组织缺位 545

第七节 案例分析:企业的边界——以外包业务为例 547

一、故事简介:康师傅的“buy”与“make” 547

二、当初“buy”转向“make”成功的因素探讨 549

三、后期内部化出现困局的原因分析 551

四、小结与启示 552

本章提要/主要术语/阅读书目/思考题 552

第五部分 集体行动、国家理论与意识形态 555

第十六章 集体行动的制度逻辑 557

第一节 个人选择与集体选择 557

一、个人选择 557

二、集体选择 558

三、个人选择与集体选择:偏好、福利与一致性 559

第二节 集体选择的规则:比较分析 562

一、一致同意规则 562

二、多数投票规则 564

三、立宪与行政:规则的选择与规则选择的规则 569

第三节 团队中的道德风险 570

一、团队中的计量成本与道德风险 570

二、团队中道德风险的解决 573

三、交易属性与团队 574

第四节 集体行动的逻辑 575

一、集体选择的交易成本 575

二、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对立 576

三、集体行动的逻辑:“奥尔森困境” 577

第五节 进一步的分析:“奥尔森困境”及其困境 580

一、“奥尔森困境”再说明 580

二、逻辑问题 582

三、集团效率:集团规模与交易技术结构相关 584

第六节 实证分析:人民公社中集体行动的困境 586

一、问题的提出:一个简单的理论回顾 586

二、人民公社的制度特征:限制退出的制度安排 588

三、偷懒与公社体制的“柠檬市场” 591

四、监督条件下的偷懒问题:混合战略纳什均衡 593

五、合作的保障机制:进入威胁与退出威胁 596

六、限制退出的公社劳动:偷懒与监督机制问题 599

七、简要的结论 604

本章提要/主要术语/阅读书目/思考题 605

第十七章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国家 607

第一节 国家的起源 607

一、从无国家社会到有国家社会的发展 607

二、国家起源的两种假说 609

第二节 诺思与公共选择学派的国家理论 611

一、国家行为理论:诺思的观点 611

二、公共选择与国家行为 615

第三节 国家与权力生产 620

第四节 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623

一、从需求角度的分析 623

二、从供给角度的分析 625

三、制度变迁:国家作用的约束 626

第五节 “诺思悖论”及其解释 628

一、“诺思悖论”的含义 628

二、导致“诺思悖论”的原因:已有的分析 630

三、统治者面临的约束:诺思的分析 631

四、“诺思悖论”的预设前提:什么类型的国家 632

五、导致“诺思悖论”的条件分析 633

本章提要/主要术语/阅读书目/思考题 633

第十八章 政府行为的产权分析 635

第一节 政府职能与外在制度 635

一、政府与政府职能 635

二、政府职能与外在制度 638

第二节 政治类型、政府行为与产权制度 642

一、研究政府行为的方法 642

二、政府行为的产权分析模型 644

三、不同约束条件下的政府行为及产权制度 646

四、结论 649

第三节 政府的产权模糊化倾向:政治行动、扩大公共领域与设租 650

一、技术、政府行为、所有者与公共领域 650

二、公共领域与模糊产权 653

三、政府的产权模糊化倾向:政治活动、扩大公共领域与设租 656

四、民办市场与官办市场:一个案例分析 662

本章提要/主要术语/阅读书目/思考题 666

第十九章 法律的经济学分析 669

第一节 法经济学:渊源和流派 669

一、学科的历史渊源、形成和发展 669

二、法经济学的几个主要理论流派 672

第二节 法律的特性及其制度经济学含义 677

一、法律的含义及特性 677

二、法律的经济学视角:作为一种制度安排 680

第三节 法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686

一、基本假设和分析方法 686

二、产权的法律分析基础:规范的科斯定理和规范的霍布斯定理 689

第四节 法律的制度收益与制度成本 696

一、法律的制度成本 696

二、法律的制度收益 701

三、履约的不可能问题 702

第五节 若干具体法律的经济分析 705

一、财产法的经济分析 705

二、合同法的经济分析 707

三、侵权行为法的经济分析 708

四、对新婚姻法一项新增原则的经济学分析 710

本章提要/主要术语/阅读书目/思考题 714

第二十章 意识形态的制度经济学 717

第一节 意识形态:概念和起源 717

一、意识形态的含义 717

二、意识形态的起源:机理分析 720

第二节 意识形态的经济学实质 722

第三节 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 725

一、非正式制度的基本功能 725

二、意识形态的经济功能:一般分析 727

三、意识形态的功能本质 733

四、意识形态功能的双重特性 734

第四节 意识形态、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 737

第五节 作为经济资源的意识形态:对诺思的批评 740

一、一个评论 740

二、一个命题 740

三、实证分析 741

第六节 案例分析:意识形态与南街村的制度维护 742

一、南街村概况 742

二、南街村公社制度的发展历程 742

三、南街村“公社体制”的维护方式 743

本章提要/主要术语/阅读书目/思考题 748

附录一:主要英汉人名对照表 750

附录二:专栏、图及表格索引 759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