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宗教、伦理与文化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李承贵著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0108429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60页
- 文件大小:94MB
- 文件页数:269页
- 主题词:社会科学-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宗教、伦理与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宗教之问 2
第一节 略论慧远的报应思想 2
一、中土固有报应思想之资源 2
二、对中土报应思想的继承与改铸 5
三、慧远报应思想的文化意蕴 9
第二节 宋儒误读佛教的情形及其原因 10
一、宋儒误读佛教之情形 11
二、宋儒误读佛教之原因 21
第三节 儒士佛教观:儒佛关系研究的新向度 26
一、研究儒佛关系的新文本 26
二、研究儒佛关系的新境遇 27
三、应答佛教中国化问题的新思路 30
第四节 宋儒处理儒、佛关系的策略 32
一、应对佛教的策略 32
二、议题中的信息 37
第五节 西方宗教视野中的中国宗教 41
一、中西宗教的比照 41
二、仍需求索的疑题 47
第六节 试论宗教与哲学的互渗 50
一、由发展过程看宗教与哲学互渗 51
二、由主体状况看宗教与哲学的互渗 57
三、由思想结构看宗教与哲学的互渗 62
第七节 宗教与哲学的分合及其未来关系之走向 71
一、宗教与哲学在世界观上的分合 71
二、宗教与哲学在思维方式上的分合 72
三、宗教与哲学在功能上的分合 74
四、宗教与哲学关系之走向 76
第二章 伦理之思 82
第一节 中国传统德性智慧的三个来源 82
一、天道设教:传统德性智慧的自然之源 82
二、性道设教:传统德性智慧的心性之源 85
三、人道设教:传统德性智慧的社会之源 91
四、中国传统德性智慧的特点 93
第二节 佛教伦理:朱熹的认知、偏失及其教训 96
一、佛教伦理的问题 96
二、教训与启示 103
第三节 明清之际中国传统道德之走向 108
一、传统道德在宋明时期的异化 108
二、明清之际商业浪潮的到来 111
三、基督教伦理对传统道德的冲击 115
第四节 王夫之与儒家道德的转型 117
一、道德本体的转换 118
二、道德价值的调整 121
三、几点检讨 125
第五节 近代爱国主义思想四大转换及其意义 127
一、爱国目标的转换 128
二、爱国手段的转换 128
三、爱国精神的转换 129
四、爱国意识的转换 130
第六节 德性丧失的四种类型 131
一、隐匿性丧失 131
二、诱迫性丧失 133
三、关系性丧失 134
四、制度性丧失 135
五、反思与检讨 136
第七节 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发展方向 139
一、唤回良心——挺立行善之信念 139
二、赋予权利——设定行善之义务 140
三、建构礼制——培浚行善之自觉 141
第三章 文化之辩 144
第一节“中体西用”与“体用不二” 144
一、“中体西用”论的产生及其局限性 144
二、“体用不二”论的形成及其特征 146
三、进一步的思考 149
第二节 传统文化价值的层次与结构 150
一、传统文化的生活价值 150
二、传统文化的方法价值 151
三、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 151
四、传统文化的负价值 152
五、传统文化价值的三个层次二元结构 152
第三节 传统文化价值的四类解读方式 153
一、公例主义解读方式 153
二、科学主义解读方式 156
三、唯物主义解读方式 158
四、实用主义解读方式 160
五、几点检讨 163
第四节 文化继承的基本范式 166
一、几种代表性的文化继承主张 166
二、文化继承范式提出的根据 170
三、文化继承范式的特征及关系 172
四、文化继承范式提出的意义 174
第五节 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生态视域 176
一、生态原则及文化的生态性 177
二、当代文化建设中的反生态行为 178
三、生态地建设文化及其可能性效果 180
第六节 马克思主义文化继承观的形成及其意义 185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继承观的形成 185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继承观的发展 190
三、几点启示 191
第七节 当今国学传播的五个层次及其问题 192
一、功夫、医术与文化 192
二、知识与故事 193
三、生存技巧与智慧 194
四、养生、美容与休闲 195
五、理念、精神与价值 196
第八节 科学解释与人文的澄明 198
一、科学对人文的解释 199
二、科学解释人文的特点 206
三、科学解释人文的问题 209
四、科学解释人文的意义 214
第四章 思维之魔 219
第一节 学术评论 219
一、也说“学术论文”级别 219
二、也说学术规范化 220
三、还严复本有之貌——《严复大传》评议 221
四、超越死亡——《生死两安》读后 225
五、“价值主义的陷阱”:中国传统哲学研究检讨 226
六、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百年嬗变 228
七、中国人文科学研究方法五十年 229
第二节 文化批判 235
一、四种相对批判论 235
二、“封建”的迷惑——学术研究的错位 237
三、说“包装”现象 237
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现代化 238
五、用哲学的方式关怀生活 239
六、从征服自然到善待自然 240
七、传统可能在“自信”中流失 240
八、儒学行走中的困惑 242
第三节 义理辨析 245
一、哲学史教材四弊 245
二、哲学中的“宗教”诱惑 246
三、哲学自身会分裂吗? 247
四、评价传统文化应取消“精华”、“糟粕”说 248
五、深化爱国主义理论研究 248
六、学术研究方法的若干问题 250
七、探寻中国哲学研究新方向 253
八、“四重效应”:探寻思想性质的四个维度 256
后记 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