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非常网管:网络基础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非常网管:网络基础
  • 王群编著 著
  •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97页
  • 文件大小:185MB
  • 文件页数:52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非常网管:网络基础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3

1.1.1 面向终端的第一代计算机网络 3

目录 3

第一篇 网络理论基础 3

第1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3

1.1.3 以OSI为核心的第三代计算机网络 5

1.1.2 以分组交换为核心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 5

1.2.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6

1.2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6

1.1.4 以高速和多媒体应用为核心的第四代计算机网络 6

1.2.2 计算机网络与联机多用户系统 7

1.3.1 按连接范围分类 8

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8

1.2.3 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计算机系统 8

1.3.2 按使用范围分类 9

1.3.3 按网络的交换功能分类 10

1.3.4 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分 11

1.4.1 电信领域最具影响的组织——ITU 12

1.4 网络的标准化及其组织 12

1.4.2 国际标准领域最具影响的组织——ISO 13

1.4.3 因特网标准领域最具影响的组织——IETF 14

1.5 我国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5

1.6 本章小结 16

2.1.1 OSI的分层特征 17

2.1 开放系统互联(OSI)模型 17

第2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7

2.1.2 OSI参考模型的上下层划分 18

2.2 OSI参考模型各层功能介绍 19

2.2.2 数据链路层 20

2.2.1 物理层 20

2.2.4 传输层 22

2.2.3 网络层 22

2.2.7 应用层 23

2.2.6 表示层 23

2.2.5 会话层 23

2.3.3 网络层与路由器 24

2.3.2 数据链路层与交换机(网桥) 24

2.3 OSI参考模型与网络设备之间的关系 24

2.3.1 物理层与集线器 24

2.4.3 什么是数据报 25

2.4.2 什么是数据包 25

2.4 数据的格式及数据帧、数据包、数据段的概念 25

2.4.1 什么是数据帧 25

2.4.5 数据单元 26

2.4.4 数据段和报文 26

2.5.1 数据是如何进行封装的 27

2.5 数据的封装与解封 27

2.5.2 数据是如何进行解封的 28

2.6.2 局域网中各层的功能介绍 29

2.6.1 局域网体系结构与OSI之间的关系 29

2.6 局域网体系结构 29

2.7 TCP/IP参考模型 30

2.7.2 TCP/IP各层的功能介绍 31

2.7.1 TCP/IP的分层特点 31

2.7.4 TCP/IP体系中各协议的特点 32

2.7.3 TCP/IP与OSI之间的关系 32

2.8 本章小结 34

3.2 TCP/IP协议栈与OSI参考模型的比较 35

3.1 关于通信协议 35

第3章 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 35

3.4 HTTP 37

3.3 TCP/IP的应用层协议介绍 37

3.5 FTP 38

3.5.2 FTP服务数据连接的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 39

3.5.1 FTP服务的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 39

3.7 SNMP 40

3.6 TFTP 40

3.10 端口号 41

3.9 TCP/IP的传输层协议 41

3.8 DNS 41

3.10.2 常有端口号介绍 42

3.10.1 端口号的功能及应用特点 42

3.12 TCP 44

3.11 UDP 44

3.12.1 TCP头格式 45

3.12.3 关闭TCP连接:改进的三次握手 46

3.12.2 建立TCP连接:三次握手 46

3.12.4 TCP的可靠性 47

3.12.5 滑动窗口与流量控制 48

3.14.1 IP头格式 49

3.14 IP 49

3.12.6 TCP的应用特点 49

3.13 TCP/IP的网际层协议 49

3.14.2 数据包的大小、网络MTU及TCP最大报文段长度 50

3.15 ICMP 52

3.15.1 ICMP的功能介绍 53

3.15.2 ICMP不可到达的原因及分析 55

3.15.3 ICMP超时的原因分析 56

3.15.5 ICMP回应请求与回应应答 58

3.15.4 ICMP重定向功能及应用 58

3.16.1 什么是ARP 59

3.16 ARP 59

3.16.2 在PC上使用ARP命令 60

3.16.4 在Cisco路由器上使用ARP相关的命令 61

3.16.3 IP地址冲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61

3.18 DHCP 63

3.17 RARP 63

3.18.2 DHCP地址的分配类型 64

3.18.1 DHCP的通信过程 64

3.19 本章小结 65

4.2 计算机局域网的组成 67

4.1 什么是局域网 67

第4章 计算机局域网基础 67

4.3.1 对等式网络结构 68

4.3 局域网的常见结构 68

4.2.1 服务器 68

4.2.2 工作站 68

4.2.3 外围设备 68

4.2.4 通信协议 68

4.3.3 主从式结构 69

4.3.2 专用服务器结构 69

4.4.2 以太网 70

4.4.1 令牌网 70

4.4 局域网的分类 70

4.4.4 ATM局域网 71

4.4.3 FDDI 71

4.5.1 半双工以太网的工作特点 72

4.5 半双工和全双工以太网 72

4.5.2 全双工以太网的工作特点 73

4.5.3 自动协商 74

4.6 以太网(10Mbit/s) 75

4.6.1 10Base5以太网 76

4.6.4 10Base-F光纤以太网 77

4.6.3 10Mbit/s双绞线以太网(10Base-T) 77

4.6.2 10Base2以太网 77

4.8 千兆以太网(1Gbit/s) 78

4.7 快速以太网(100Mbit/s) 78

4.9 万兆以太网(10Gbit/s) 79

4.10.1 以太网寻址 80

4.10 局域网MAC地址及管理方法 80

4.10.2 MAC地址的手工修改方法 81

4.11 局域网中的通信协议及选择 83

4.11.1 NetBEUI协议 84

4.11.3 TCP/IP协议 85

4.11.2 IPX/SPX及其兼容协议 85

4.12 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 87

4.11.4 选择通信协议的条件 87

4.12.3 无线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88

4.12.2 无线局域网的特点及主要应用 88

4.12.1 无线局域网的发展历史 88

4.12.4 无线局域网关键技术 90

4.12.5 IEEE 802.11标准及特点 92

4.13.3 网络操作系统的特点 94

4.13.2 网络操作系统的概念 94

4.13 局域网操作系统 94

4.13.1 网络操作系统与单机操作系统之间的关系 94

4.13.4 网络操作系统的工作模式 95

4.14.2 NetWare网络操作系统 97

4.14.1 UNIX网络操作系统 97

4.14 主流局域网操作系统功能简介 97

4.14.3 Windows系列网络操作系统 98

4.14.4 Linux网络操作系统 99

4.15.2 多重任务环境的实现方法 100

4.15.1 为什么要使用多重网络环境 100

4.15 多重网络环境 100

4.16 本章小结 101

5.1.1 双绞线的组成和结构 103

5.1 双绞线 103

第5章 网线的选择及制作 103

5.1.2 屏蔽双绞线和非屏蔽双绞线的区别 104

5.2.2 双绞线的类别和特性 105

5.2.1 双绞线的标准制定 105

5.2 双绞线的类别和应用 105

5.3.1 双绞线连网时的特点 106

5.3 双绞线的连接方式 106

7.7.2 PCI总线网卡的特性 107

5.3.2 双绞线与RJ-45接头的连接方法 107

5.3.3 直通线和交叉线 108

5.3.5 双绞线直接连接两台计算机时的线对分布 110

5.3.4 网络设备的RJ-45接口类型 110

5.4.1 双绞线的制作过程 111

5.4 双绞线的制作和测试 111

5.4.3 一个很实用的网络查线工具——IntelliTone智能数字查线仪 112

5.4.2 测试导通性 112

5.5.1 同轴电缆的结构 113

5.5 同轴电缆 113

5.5.3 细缆的连接方式 114

5.5.2 基带同轴电缆 114

5.5.5 宽带同轴电缆 115

5.5.4 粗缆的连接方式 115

5.5.7 什么是单缆系统 116

5.5.6 什么是双缆系统 116

5.6.1 细缆的制作方法 117

5.6 细缆的制作和测试 117

5.7.1 光纤是如何工作的 118

5.6.2 细缆的导通性测试 118

5.7 光纤 118

5.7.4 光纤通信的特点 119

5.7.2 光缆 119

5.7.3 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119

5.8.1 普通光缆和光纤带光缆 120

5.7.5 光纤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 120

5.7.6 光纤跳线 120

5.8 室内光缆 120

5.9 室外光缆 121

5.8.2 层绞式光缆和中心束管式光缆 121

5.9.3 管道式光缆 122

5.9.1 直埋式光缆 122

5.9.2 架空式光缆 122

5.10.2 光纤连接器的分类和特点 123

5.10 光纤连接器 123

5.10.1 光纤连接器的作用 123

5.11 光纤链路 124

5.11.2 吉比特接口转换器(GBIC) 125

5.11.1 光纤与设备之间的连接 125

5.12 本章小结 126

6.1.2 网络地址与主机地址 127

第6章 IP地址的分配和应用 127

6.1 IP地址的格式 127

6.1.1 IP地址的组成 127

6.2.1 A类地址 129

6.2 IP地址的分类 129

6.2.4 D类地址 130

6.2.2 B类地址 130

6.2.3 C类地址 130

6.3.1 子网掩码 131

6.2.5 E类地址 131

6.3 掩码 131

6.3.2 子网掩码的确定方法 132

6.4.1 IP寻址方式 133

6.4 IP寻址基础 133

6.4.2 代理ARP 135

6.5.3 回路地址及其应用 136

6.5 IP地址的几种特殊情况 136

6.5.1 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特殊情况 136

6.5.2 公有地址和私有地址 136

6.6.1 子网划分的概念 137

6.6 子网划分及应用实例 137

6.6.2 为什么要进行子网划分 138

6.6.3 子网规划的运算 139

6.6.4 VLSM(可变长度子网掩码) 142

6.7 IP子网划分软件的应用 143

6.8.1 IPv6的特点 146

6.8 下一代网际协议IPv6 146

6.8.2 IPv6的数据格式 147

6.8.3 从IPv4迁移到IPv6时的兼容问题 148

6.9 本章小结 149

7.1 网卡的功能 153

第二篇 网络设备与技术 153

第7章 网卡的选择及配置 153

7.2.1 根据带宽分类 154

7.2 网卡的类型及应用特点 154

7.2.2 根据总线分类 155

7.2.4 根据端口类型分类 157

7.2.3 根据应用领域分类 157

7.3 网卡的内部结构 158

7.3.3 网卡的中断值及查看方法 159

7.3.1 网卡的内部结构组成 159

7.3.2 需要设置网卡的哪些参数 159

7.3.4 网卡的I/O端口地址及查看方法 160

7.4.1 网卡上自带内存的特点 161

7.4 网卡的内存 161

7.4.3 直接内存访问 162

7.4.2 计算机中可供其他设备使用的内存范围 162

7.5.3 网卡的软件设置 163

7.5 如何设置网卡的参数 163

7.5.1 设置DIP开关 163

7.5.2 设置跳线 163

7.6.1 网卡的地址 165

7.6 网卡的其他技术参数 165

7.6.3 网卡的启动存储器 166

7.6.2 网卡的主处理器 166

7.8 具有其他特殊功能的网卡 167

7.7 各种总线网卡的性能比较 167

7.7.1 ISA总线网卡的主要特性 167

7.8.1 具有远程唤醒功能的网卡 168

7.8.2 集成了硬盘保护功能的网卡 169

7.8.4 终端卡 170

7.8.3 同时具有多个接口的网卡 170

7.9.1 工作站网卡的选型 172

7.9 网卡的选择 172

7.9.2 服务器网卡的选型 173

7.10.1 网卡硬件的安装 175

7.10 网卡的安装和配置 175

7.10.2 网卡驱动程序的安装 176

7.11.1 远程唤醒的基本原理 179

7.11 网卡的远程唤醒及实现 179

7.11.3 远程唤醒实现前的准备 180

7.11.2 远程唤醒的硬件需求 180

7.11.4 远程唤醒的实现 182

7.12 本章小结 185

8.1.1 冲突域 187

8.1 冲突域和广播域 187

第8章 交换式网络基础 187

8.2.1 单播 188

8.2 单播、广播和多播 188

8.1.2 广播域 188

8.2.2 广播 189

8.3 局域网的分段技术及应用 190

8.2.3 多播 190

8.3.1 为什么要进行网络分段 191

8.3.2 集线器与网络分段 192

8.3.3 网桥与网络分段 193

8.3.5 路由器与网络分段 195

8.3.4 交换机与网络分段 195

8.3.6 一个应用实例 197

8.4.1 交换机的存储转发方式 198

8.4 交换机的工作方式 198

8.4.4 交换机3种工作方式的比较 199

8.4.3 交换机的自由分段方式 199

8.4.2 交换机的直通转发方式 199

8.5.1 第二层交换 200

8.5 多层交换技术 200

8.5.2 路由器与交换机的比较 201

8.5.4 第四层交换 202

8.5.3 第三层交换 202

8.6.1 学习 203

8.6 网桥的工作过程 203

8.6.3 过滤 204

8.6.2 泛洪 204

8.6.5 老化 205

8.6.4 转发 205

8.7 交换机的工作过程 206

8.7.1 交换机的学习(建立MAC地址表)过程 207

8.7.2 交换机的数据转发和过滤(建立MAC地址表)过程 209

8.7.3 交换机的消除回路机制 210

8.8 本章小结 211

9.1.1 交换机的连接端口及功能 213

9.1 局域网交换机的硬件组成 213

第9章 网络系统的部署 213

9.1.2 交换机的LED指示灯及功能 214

9.1.3 交换机的Console端口及功能 215

9.1.4 三层交换引擎 217

9.2.2 交换机的管理功能 218

9.2.1 交换机的工作方式、延时和转发速率 218

9.2 交换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218

9.2.3 MAC地址数、生成树和背板带宽 219

9.2.4 交换机的端口数和堆叠方式 220

9.3.1 根据传输介质和传输速度划分 222

9.3 交换机的分类 222

9.3.2 根据应用划分 224

9.3.3 根据交换机的结构划分 225

9.3.4 根据交换机工作的协议层划分 227

9.3.5 根据是否提供网管功能划分 228

9.4.1 机架式交换机的安装 229

9.4 交换机的安装 229

9.5 交换机的堆叠方法 230

9.4.2 GBIC模块的安装及介质的连接 230

9.5.2 Cisco交换机的堆叠 231

9.5.1 交换机的堆叠特点 231

9.5.3 3Com交换机的堆叠 233

9.6 局域网交换机的分层概念和部署方法 235

9.6.2 汇聚层交换机的特点及选择 236

9.6.1 接入层交换机的特点及选择 236

9.6.3 核心层交换机的特点及选择 239

9.7.1 局域网接口 240

9.7 路由器的接口类型 240

9.7.2 广域网接口 241

9.8.1 为什么要使用模块化路由器 243

9.8 模块化路由器 243

9.7.3 路由器配置接口 243

9.9.1 路由器与局域网接入设备之间的连接 244

9.9 路由器的硬件连接 244

9.8.2 模块化路由器的应用特点 244

9.9.2 路由器与广域网之间的连接 245

9.9.3 配置接口 247

9.10.2 布线应遵循的依据 248

9.10.1 布线系统的具体要求 248

9.10 局域网的布线要求 248

9.11.2 水平子系统 249

9.11.1 工作区子系统 249

9.11 网络布线的设计方案 249

9.11.6 楼群子系统 250

9.11.5 设备间子系统 250

9.11.3 管理子系统 250

9.11.4 垂直干线子系统 250

9.12.4 给排水方面的要求 251

9.12.3 电气方面的要求 251

9.12 布线工程要求 251

9.12.1 土建方面的要求 251

9.12.2 环境方面的要求 251

9.13.5 开放性原则 252

9.13.4 先进性原则 252

9.13 网络的设置原则 252

9.13.1 实用性原则 252

9.13.2 可靠性原则 252

9.13.3 安全性原则 252

9.14.4 经济性 253

9.14.3 易用性 253

9.14 计算机网络的设计原则 253

9.14.1 技术性 253

9.14.2 安全性 253

9.15 本章小结 254

10.2 Catalyst交换机的配置方法 255

10.1 Catalyst交换机是如何启动的 255

第10章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 255

10.3 建立到交换机的控制台连接 256

10.4.1 命令行模式简介 258

10.4 IOS软件的基本操作 258

10.4.2 Cisco Catalyst 29/35系列交换机的文件系统 260

10.5.1 上下文相关帮助 262

10.5 使用命令行的帮助功能 262

10.5.2 命令简化 263

10.5.4 命令历史缓冲区 264

10.5.3 控制台错误消息 264

10.6 使用初始化对话框配置交换机 265

10.8 全局配置模式 267

10.7 使用命令行模式配置交换机 267

10.8.2 定义登录标语(日志消息) 268

10.8.1 设置交换机的名称 268

10.8.3 配置密码 269

10.8.4 配置交换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270

10.9 接口配置模式 271

10.9.4 定义交换端口 273

10.9.3 关闭和启用接口 273

10.9.1 定义接口工作模式(Duplex) 273

10.9.2 定义接口的速度(Speed) 273

10.9.5 使用interface range命令 274

10.9.6 定义和使用interface rang宏 275

10.10.2 配置虚拟终端会话 276

10.10.1 配置控制台 276

10.10 线路配置模式 276

10.11.1 启用Web控制台 277

10.11 使用Web Console方式配置交换机 277

10.11.3 Web控制台的具体操作 278

10.11.2 Web控制台的一些控制选项 278

10.12.1 show version命令 282

10.12 获取交换机的信息及检查交换机的配置 282

10.12.2 show running-config命令 283

10.12.3 show interface命令 284

10.12.4 定制show命令的输出 285

10.12.5 show flash命令 287

10.13 本章小结 288

11.1 什么是第三层交换 289

第11章 三层交换机的配置和应用 289

11.2.1 每VLAN一条链路 290

11.2 使用路由器实现VLAN间的通信(早期网络) 290

11.2.2 使用trunk链路 292

11.3 使用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的通信 294

11.4 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间的通信 295

11.5.2 PAgP和LACP协议 297

11.5.1 什么是以太网通道技术 297

11.5 以太网通道技术的实现和应用 297

11.5.3 以太网通道的手工配置方法 298

11.6 配置以太网通道 299

11.5.5 以太网通道端口间的负载平衡 299

11.5.4 以太网通道的地址学习方法 299

11.6.1 配置第二层以太网通道 300

11.6.2 配置第三层以太网通道 301

11.6.4 配置PAgP地址学习方法和PAgP端口优先级 302

11.6.3 配置端口的负载平衡 302

11.6.6 校验以太网通道的配置 303

11.6.5 配置LACP端口优先级和系统优先级 303

11.7 本章小结 304

12.1 路由的基本概念和工作方式 307

第12章 路由器基础知识 307

12.2.1 路由的功能 308

12.2 路由(Routing) 308

12.2.3 路由汇聚 309

12.2.2 度量值(metric) 309

12.2.4 多协议路由器 310

12.2.5 可管理距离(Administrative Distance) 311

12.3.1 转发的功能 312

12.3 转发(Forwarding) 312

12.4 路由协议 313

12.3.2 IP协议的路由过程 313

12.5.2 外部网关协议(EGP) 314

12.5.1 自治系统(AS) 314

12.5 内部网关协议(IGP)和外部网关协议(EGP) 314

12.6.2 路由算法对路由器的影响 315

12.6.1 路由器的收敛和拥塞控制 315

12.5.3 内部网关协议(IGP) 315

12.6 距离矢量算法和链路状态算法 315

12.6.3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316

12.6.4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317

12.7.1 有类别路由协议 318

12.7 有类别路由协议和无类别路由协议 318

12.7.2 路由总结 319

12.7.3 无类别路由协议 321

12.8 本章小结 322

13.1.1 路由器的组成 323

13.1 路由器的组成及启动过程 323

第13章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323

13.2 路由器IOS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324

13.1.2 路由器的启动过程 324

13.3 路由器命令行模式简介 325

13.4.2 使用命令简化方式 326

13.4.1 使用上下文相关帮助 326

13.4 使用命令行帮助功能 326

13.4.4 了解命令历史缓冲区信息的含义 327

13.4.3 掌握控制台错误消息的含义 327

13.5 使用初始化配置方式来配置路由器 328

13.6.3 定义登录标语(日志消息) 330

13.6.2 设置路由器的名称 330

13.6 使用命令行模式配置路由器 330

13.6.1 全局配置模式 330

13.6.4 配置密码 331

13.7.3 配置串口的速率 332

13.7.2 配置端口的IP地址 332

13.7 端口配置模式 332

13.7.1 关闭和启用端口 332

13.8.1 配置控制台 333

13.8 线路配置模式 333

13.7.4 配置端口的带宽 333

13.8.2 配置虚拟终端会话 334

13.9.1 show version命令 335

13.9 获取路由器信息及检查路由器的配置 335

13.9.2 show running-config命令 336

13.9.3 show interface命令 337

13.9.4 show flash命令 338

13.9.5 show CDP neighbors命令 339

13.10.2 静态路由 340

13.10.1 动态路由协议 340

13.10 动态路由、静态路由和默认路由协议及配置 340

13.10.3 静态路由的配置 341

13.10.4 默认路由及其配置 343

13.11 本章小结 344

14.1.1 RIP的路由更新 345

14.1 RIP的特点 345

第14章 RIP路由协议的配置和应用 345

14.1.2 RIP的路由循环 346

14.1.3 RIP存在的不足 348

14.2 RIP的工作原理 349

14.2.1 RIP路由协议的建立过程 350

14.2.2 RIP路由协议的收敛/汇聚 352

14.3.1 配置基本的RIP v1路由协议 354

14.3 RIP v1路由协议的配置与应用 354

14.3.2 校验RIP路由器的配置 355

14.3.3 RIP v1路由协议的负载均衡 357

14.4.1 RIP v2路由协议介绍 360

14.4 RIP v2路由协议的配置和应用 360

14.4.3 基本的RIP v2路由协议配置实例 361

14.4.2 RIP v2路由协议的基本配置命令 361

14.5 RIP v2路由协议和RIP v1路由协议的融合 365

14.6 本章小结 367

15.1.1 OSPF的特点 369

15.1 OSPF的功能及特点 369

第15章 OSPF路由协议的配置和应用 369

15.1.2 OSPF在不同规模网络中的应用特点 370

15.1.3 路由状态改变时收敛速度快 371

15.1.6 支持等值路由 372

15.1.5 支持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 372

15.1.4 无路由回路 372

15.2.1 OSPF的区域 373

15.2 OSPF的区域划分和路由分级管理功能 373

15.2.2 当区域之间出现链路故障时OSPF的处理机制 374

15.3.1 Neighbor(邻居) 375

15.3 OSPF的相关概念及分类 375

15.2.3 当骨干区域不连续时OSPF的处理机制 375

15.3.3 OSPF数据库 376

15.3.2 指定路由器(DR)和备份指定路由器(BDR) 376

15.4.2 点对点网络 377

15.4.1 广播型多点访问网络 377

15.4 OSPF网络的分类 377

15.5.3 配置在OSPF接口上的网络类型 378

15.5.2 发布OSPF的网络号和指定接口所属的相应区域号 378

15.4.3 非广播型多点访问网络 378

15.5 OSPF的基本配置命令 378

15.5.1 启动/关闭OSPF路由协议 378

15.5.6 手动设置OSPF非广播多点访问(NBMA)网络接口的邻居 379

15.5.5 设置接口在选举指定路由器(DR)和备份指定路由器(BDR)时的优先级 379

15.5.4 设置接口发送报文的开销成本 379

15.5.9 OSPF的校验收和维护的基本命令 380

15.5.8 设置相邻路由器间的失效时间 380

15.5.7 设置Hello报文发送时间间隔 380

15.6 OSPF路由协议配置实例 381

15.7 OSPF的排错方法 385

15.8 本章小结 386

16.1.1 为什么要使用NAT 389

16.1 NAT概念 389

第16章 网络地址转换(NAT) 389

16.2 NAT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390

16.1.2 NAT的基本工作原理 390

16.2.2 NAT功能的特点 391

16.2.1 NAT中的地址概念 391

16.3.1 静态NAT翻译 392

16.3 NAT的翻译类型 392

16.3.2 动态NAT翻译 393

16.3.3 端口地址翻译(PAT) 395

16.4 基于NAT的TCP负载均衡技术及应用 396

16.5 基于NAT的服务分配技术及应用 397

16.6.1 静态NAT的配置 398

16.6 NAT的配置 398

16.6.2 动态NAT的配置 399

16.6.3 PAT的配置 403

16.6.4 基于NAT的TCP负载均衡的配置 405

16.6.5 基于NAT服务分配的配置 407

16.7 本章小结 409

17.1.3 保护内部网络 411

17.1.2 控制协议和服务 411

第17章 防火墙技术及应用 411

17.1 防火墙的功能 411

17.1.1 监控并限制访问 411

17.2.2 代理型防火墙 412

17.2.1 包过滤型防火墙 412

17.1.4 日志记录与审计 412

17.2 防火墙的基本类型 412

17.2.4 综合型防火墙 413

17.2.3 状态检测型防火墙 413

17.4 防火墙的技术参数 414

17.3 防火墙在网络中的应用 414

17.4.1 基本参数介绍 415

17.4.3 防御功能 416

17.4.2 访问控制 416

17.4.6 记录和报表功能 417

17.4.5 管理功能 417

17.4.4 安全特性 417

17.5.2 PIX防火墙硬件结构 418

17.5.1 PIX防火墙的接口功能 418

17.5 PIX防火墙硬件结构以及基本配置 418

17.6.1 配置接口的参数 419

17.6 PIX上的基本配置 419

17.6.2 配置静态路由 420

17.6.3 配置RIP 421

17.6.4 配置OSPF 422

17.7.1 路由模式下的数据传输 423

17.7 配置防火墙功能 423

17.7.2 透明模式下的数据传输 425

17.8 在PIX上配置NAT 426

17.7.3 在PIX上允许或拒绝网络访问 426

17.8.1 动态NAT配置方法及实例 427

17.8.2 PAT配置方法及实例 430

17.8.3 静态NAT和静态PAT配置方法及实例 431

17.9 为Cisco PIX防火墙配置VPN 433

17.8.4 基于策略的NAT配置方法及实例 433

17.9.2 PIX 515防火墙上VPN和NAT的相关配置 434

17.9.1 配置实例说明 434

17.9.3 Cisco 2500路由器上VPN和NAT的相关配置 435

17.9.4 PIX515和Cisco 2500路由器的配置参数 436

17.10 本章小结 439

18.1.1 硬件服务器与软件服务器 441

18.1 服务器概述 441

第18章 服务器技术及应用 441

18.2.1 根据网络规模划分 442

18.2 服务器的分类 442

18.1.2 服务器在网络中的地位 442

18.2.2 根据处理器架构划分 443

18.2.3 根据用途划分 444

18.2.4 根据外形划分 445

18.3.1 高扩展性 446

18.3 服务器的特性 446

18.3.2 高可靠性 447

18.3.3 高处理能力 448

18.3.5 长时间连续运行 450

18.3.4 高I/O性能 450

18.3.8 提供网络服务 451

18.3.7 运行网络操作系统 451

18.3.6 高可管理性 451

18.4.1 服务器CPU 452

18.4 服务器的硬件构成 452

18.4.2 服务器的内存 455

18.4.3 服务器的硬盘 456

18.4.4 服务器的主板 457

18.4.5 服务器的电源 460

18.5 本章小结 462

19.1.2 直接连接存储 463

19.1.1 内嵌式存储系统 463

第19章 网络存储技术及应用 463

19.1 存储技术的发展 463

19.1.3 网络存储系统 464

19.1.4 存储区域网络 465

19.2 存储设备介绍 466

19.2.2 光盘存储设备 467

19.2.1 磁盘库 467

19.3 存储设备接口技术——SCSI 469

19.2.3 磁盘存储设备 469

19.3.2 SCSI的工作方式 470

19.3.1 SCSI技术概述 470

19.3.4 SCSI ID和总线终结器 471

19.3.3 Ultra320 SCSI 471

19.4.2 iSCSI技术的特点 473

19.4.1 iSCSI技术概述 473

19.3.5 SCSI与IDE的比较 473

19.4 存储设备接口技术——iSCSI 473

19.4.3 IP存储网络的构成 474

19.5.1 FC技术概述 475

19.5 存储设备接口技术——FC 475

19.5.2 光纤通道的组成 476

19.5.4 光纤通道的连接方式——环型连接 477

19.5.3 光纤通道的连接方式——点对点连接 477

19.5.5 光纤通道的连接方式——交换结构 479

19.6.1 SATA技术概述 480

19.6 存储设备接口技术——SATA 480

19.6.5 对原有系统的兼容 481

19.6.4 命令队列与重新排序 481

19.6.2 增大了电缆线长度 481

19.6.3 增强的接入精确度 481

19.7 光纤通道交换机 482

19.6.6 SATA存储系统的选择 482

19.7.3 光纤通道交换机的功能 483

19.7.2 光纤通道交换机与SAN 483

19.7.1 光纤通道交换机的工作特点 483

19.7.4 光纤通道交换机的分类及选择 484

19.8.1 RAID的组成 485

19.8 独立冗余磁盘阵列(RAID)技术 485

19.8.2 RAID的内部结构 486

19.8.3 RAID技术的特点 487

19.8.5 RAID1 488

19.8.4 RAID0 488

19.8.7 RAID3 489

19.8.6 RAID0+1 489

19.8.8 RAID5 490

19.9.1 为什么要备份 491

19.9 数据备份技术 491

19.8.9 RAID6 491

19.8.10 RAID2和RAID4 491

19.9.2 系统故障分析 492

19.9.3 数据备份的原则 493

19.9.5 备份方式介绍 494

19.9.4 备份系统的组成 494

19.10 本章小结 496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