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法学精品文库 经济法学理论演变研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法学精品文库  经济法学理论演变研究
  • 张世明著 著
  •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95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0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法学精品文库 经济法学理论演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研究旨义和方法导论 1

第一节 研究意义 1

第二节 研究现状 3

第三节 研究方法 5

第二章 经济法的产生 11

第一节 作为潜科学“经济法”概念考辩 11

一、中国法学界对“经济法”概念起源研究的历程 11

二、外国学者对“经济法”概念产生的追溯 13

三、现代经济法概念的开山鼻祖应为蒲鲁东 18

四、作为潜科学的经济法概念的出现是一种范式的转型 23

第二节 经济法产生的原因 25

一、对经济法产生原因“反垄断说”质疑的必要和方法 25

二、对经济法产生过程中文化因素的考察 29

三、资本主义经济法和社会主义经济法产生具有相关性 39

第三节 经济法在近代法律构造更化中的地位发微 44

一、作为公私法融合的经济法是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互动的产物 44

二、经济法对民法的溢出与衔接 53

三、经济法并非因为行政法发生分化才得以成立 57

四、经济法与商法的关系 61

第三章 纵的考察:国外经济法理论主要学说的发展与流变 67

第一节 德国经济法学说的演变 68

一“工业法”(Industrierecht)时期 68

二、经济法学初创时期的理论探索 70

三、机能说:德国经济法学转折的重要环节 90

四、战后德国经济法学理论焦点问题 94

第二节 日本的主要经济法学说 104

一、战前日本经济法学理论的主要流派 104

二、战后日本学者对经济法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113

三、目前日本经济法学理论发展的新动向 128

第三节 前苏联经济学说发展的两个时期 133

一、前苏联民法与经济法学争论第一个时期所产生的理论 134

二、前苏联民法与经济法学争论第二个时期所产生的理论 142

第四章 横的透视:经济法学说的继受问题 158

第一节 继受的第一种模式:学说的卓越性和实用性导致的继受 160

一、德国经济法学理论在日本的传播与变异 160

二、德国经济法学理论对法、意、奥诸欧洲国家的影响 169

第二节 继受的第二种模式:美国化 176

一、德国经济法学理论美国化过程中的冲突与磨合 176

二、日本经济法学理论美国化的特征 189

第三节 继受的第三种模式:以前苏联为发源的势的作用 196

第五章 经济法学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203

第一节 经济学对经济法生成的影响--一个关于凯恩斯经济学的学术童话 203

一、罗斯福新政是否在凯恩斯学说指导下 204

二、经营自由与国家干预的磨合与冲突 208

第二节 法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经济法理念 215

第三节 经济学与经济法学范畴的借用关系 222

第四节 经济学理论与经济法学中具体法律制度:以反垄断法为中心 226

第五节 我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对经济法学的影响 237

第六章 经济法学产生与发展的哲学理论基础 241

第一节 经济法学产生的哲学理论基础 241

一、自由法学运动 241

二、在目前学术界研究成果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探索 246

第二节 经济法学发展中所反映的哲学思想 254

一、纵横统一对立关系 255

二、经济自由与经济秩序 262

第七章 中国特色经济法学发展的本土资源与未来趋势 271

第一节 本土资源可利用的理论依据评述 272

第二节 中国经济法学前史中可利用本土资源的初步检讨 279

一、经济自由应该与政府干预恰当结合 280

二、“抑兼并”与“不抑兼并” 284

三、官营经济 288

第三节 人本主义经济法学的展望 290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