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广东 历史·理论·实践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成龙,郭丽兰,张伟东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68页
- 文件大小:131MB
- 文件页数:38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广东 历史·理论·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1
一、本课题研究的起因 1
(一)选题意义和价值 2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4
二、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和思路 6
(一)广东何以最早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 6
(二)广东共产党人如何走出历史的困谷 9
(三)如何理解广东社会主义探索的一般意义 11
(四)如何看待广东实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贡献 12
(五)广东理论界有哪些重大理论创新 12
(六)马克思主义未来发展的关键在哪里 14
三、本课题的目标追求 17
(一)视野广阔,视角独特 17
(二)紧扣问题,着意总结 17
(三)资料翔实,内容可靠 18
(四)学科交叉,方法互补 18
第一章 广东籍人士对马克思思想的早期解读 20
一、梁启超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认识 20
(一)早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引介、宣传 21
(二)欧游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两分态度 24
(三)对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反对 27
二、孙中山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改造 32
(一)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的初步认识 33
(二)对社会主义类型和本质的判断 36
(三)民生主义就是中国的社会主义 40
(四)对俄国革命、列宁的态度 43
(五)孙中山的社会主义理想及其实质 45
三、朱执信对马克思主义著述的翻译、理解和传播 49
(一)对马克思的生平介绍 51
(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社会主义 53
(三)阶级和阶级斗争 54
(四)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 56
(五)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力量 58
(六)对列宁和十月革命的认识 60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在广东的较早传播 64
一、马克思主义何以能在广东较早传播 64
(一)历经重大历史事件的洗礼 64
(二)革命家和思想家的摇篮、革命运动的策源地 66
(三)得风气之先、引领时代潮流 67
(四)近代工业和工人阶级的诞生地 70
二、马克思主义在广东传播的主要特点 73
(一)来源广泛,传播途径较多 73
(二)有杰出的理论代表,理解水平较高 76
(三)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相联系 82
(四)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相结合 84
三、马克思主义在广东传播的效应 88
(一)促成了广东党组织的较早创建 88
(二)推动了早期工人运动的勃兴 90
(三)为国共合作做了初步准备 92
第三章 践行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举措 94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在广东的形成 94
(一)中国共产党国共合作方针的确定 94
(二)孙中山在广东改组国民党的成功 96
(三)国共合作在广东的正式建立 99
二、共产党人参与黄埔军校的创办 100
(一)共产党员参与黄埔军校的筹备 101
(二)共产党人成为黄埔军校的骨干力量 102
(三)共产党员保证了黄埔军校的革命性和战斗力 103
(四)黄埔军校为中共建军积累了重要经验 105
三、马克思主义推动广东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108
(一)省港大罢工的爆发 108
(二)广东农民运动的高涨 112
(三)广东妇女运动的发展 119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在历史困谷中前行 124
一、用枪杆子对抗白色恐怖 124
(一)从“讨蒋起义”到“广州起义” 124
(二)“造个形势险要的根据地” 129
(三)探索无产阶级文化的雏形 132
二、用枪杆子谱写敌后抗战的诗篇 134
(一)创建华南敌后抗日根据地 134
(二)形成华南抗战的独特风格 137
(三)中国华南抗战的旗帜 139
三、用枪杆子迎接全国解放的步伐 142
(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战略方针 143
(二)坚持人民战争思想的革命武装 146
(三)坚持党对人民武装斗争的绝对领导 150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的历史前奏 152
一、高瞻远瞩,以战略眼光筹划广东发展 152
(一)土地改革充分考虑广东实际 152
(二)强调广东所处沿海战略位置 154
(三)充分发挥毗邻港澳发展经济优势 156
二、广东人胆子大,敢批中央政策 160
(一)批公共食堂,提出四大罪状 161
(二)批人民公社,草率未经试验 162
(三)批“共产风”,不利调动积极性 165
三、不随大流,把经济建设放在第一位 167
(一)不搞“工业崇拜”,狠抓农业生产 168
(二)尊重知识,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 170
(三)实事求是,坚决纠正“左”的错误 172
四、治标治本,从逃港风潮中反思 173
(一)基层调查萌发办特区最初根据 174
(二)不上纲上线,把偷渡归之于经济贫困 175
(三)反偷渡的根本在于发展生产 177
五、沧桑历变的风风雨雨 179
(一)两次反“地方主义”的噩梦 179
(二)未能幸免的“文革”灾难 181
(三)对一张大字报的批判 183
第六章 邓小平理论的“试验田” 186
一、改革开放对广东的历史选择 186
(一)广东具备天时的有利因素 186
(二)广东具备地利的优越条件 189
(三)广东具备人和的关键因素 193
二、广东实践邓小平理论的三个阶段 197
(一)初期探索阶段 197
(二)全面展开阶段 204
(三)改革开放高潮阶段 208
三、广东实践对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意义 212
(一)为思想的解放营造了环境 213
(二)为市场取向的改革积累了经验 214
(三)为改革开放在全国铺开准备了条件 216
(四)为“一国两制”的实行探明了路线 217
第七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诞生地” 221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广东的完整提出 221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广东的诞生 221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何以在广东提出 227
二、广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举措 230
(一)提出“发展三大战略”,“增创四大新优势”计划 230
(二)制定建设文化大省发展战略 232
(三)富而思德,体现党的建设先进性 236
三、广东实践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意义 239
(一)新战略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39
(二)新文化建设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45
(三)关注群众生活体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248
第八章 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 253
一、科学发展观在广东率先提出的过程 253
(一)科学发展观内涵在广东的最早阐发 253
(二)科学发展观表述的进一步明确化 255
(三)科学发展观思想意义的全面提升 256
二、广东当好“排头兵”的领先之举 258
(一)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 258
(二)创造性推出“双转移”战略 263
(三)大力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广东 265
(四)更加关注民生,构建和谐广东 271
(五)生态文明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 276
(六)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 279
三、广东当好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成就 281
(一)在全国率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81
(二)城乡、区域、内外源经济发展趋于协调 282
(三)文化强省、教育强省、依法治省跨上新台阶 284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取得显著成效 285
(五)幸福广东建设从模糊到逐渐清晰 286
第九章 广东学术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288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广东的运用和开掘 288
(一)陈唯实通俗哲学在干部教育中的运用 289
(二)杜国庠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国古代思想史 291
(三)高齐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生形态的研究 293
(四)叶汝贤对唯物史观发展史的研究 295
(五)李尚德对苏俄哲学的研究 298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视域的扩展 299
(一)卓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最早提出 300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多视角开拓 302
(三)经济特区和外向型经济理论的创立 304
(四)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改革发展的试验 306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之作 307
(一)刘嵘首提毛泽东思想是科学体系 307
(二)张江明倡导社会主义辩证法研究 310
(三)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的前沿探索 312
四、广东地方党史资料的整理和发掘 313
(一)征集、整理并出版一批党史资料 314
(二)加强对重大政治事件和问题的研究 315
(三)编写武装斗争史和党组织史资料 316
(四)解决争议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 317
(五)加强对广东改革开放历史的研究 317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何走向未来 319
一、敢字当头,占领思想解放第一高地 319
(一)珍视中央给予地方的期望和政策 319
(二)发扬地方政府敢于承担的优良传统 321
(三)支持理论界破旧立新的学术品格 323
(四)发挥基层群众敢试敢为的首创精神 324
二、创新驱动,实现经济发展全面转型 325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325
(二)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327
(三)大力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28
(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29
三、上下协调,破解政治体制改革难题 329
(一)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重要突破口 330
(二)群策群力,继续推进依法治省战略 332
(三)正视问题,让基层民主更加规范 333
(四)有效借鉴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经验 334
四、放眼全球,提升对外开放整体水平 335
(一)深刻认识对外开放大环境的变化 336
(二)提高引进外资质量 338
(三)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339
(四)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340
(五)积极推进粤港澳合作 341
五、着力社会,构建化解矛盾转型体系 342
(一)把改善民生作为基本出发点 343
(二)积极培育民间组织发展壮大 344
(三)做好社会管理的制度设计 346
(四)强化城乡社区服务功能 347
六、与时俱进,推动党的建设再上新台阶 348
(一)五湖四海,建设德才兼备干部队伍 348
(二)多措并举,激发基层党建活力 350
(三)改革体制机制,推进党内民主上水平 351
(四)重筑党群关系血肉长城 351
七、多元融合,铸造现代文化航母 353
(一)挖掘传统资源优势,升华岭南文化品牌 354
(二)扩大改革开放影响,以经济促文化发展 355
(三)加大支持力度,打造人文学科理论大家 356
(四)进一步提高公众素质,培养高尚情操 357
参考文献 359
后记 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