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资本论》导读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资本论》导读
  • 《<资本论>导读》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556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57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资本论》导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1

第一节《资本论》的写作与问世 2

一、《资本论》写作的历史条件与理论背景 2

二、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艰辛历程 6

三、恩格斯与《资本论》 10

四、《资本论》的出版与传播 13

第二节《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结构 15

一、《资本论》的研究对象 15

二、《资本论》的方法 17

三、《资本论》的结构 20

第三节 学习《资本论》的意义和方法 23

一、学习《资本论》的意义 23

二、学习《资本论》的方法 25

第一卷 资本的生产过程 29

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 29

第一节 商品 29

一、商品的两个因素 29

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32

三、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 35

四、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 41

第二节 交换过程 44

一、商品占有者之间的关系 44

二、交换过程的矛盾及其发展 45

三、交换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46

第三节 货币或商品流通 48

一、价值尺度 48

二、流通手段 51

三、货币的其他职能 54

第二章 货币转化为资本 58

第一节 资本的总公式 58

一、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和最初形式 58

二、商品流通公式与资本流通公式的比较 59

三、资本在运动中显现出来的特征 61

第二节 总公式的矛盾 63

一、总公式矛盾的含义 63

二、总公式矛盾的表现 64

三、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的条件 67

第三节 劳动力的买和卖 68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68

二、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71

三、劳动市场上的自由平等与雇佣劳动隶属于资本 74

第三章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77

第一节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77

一、劳动过程 77

二、价值增殖过程 80

第二节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83

一、劳动二重性与劳动过程结果的二重性 83

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85

第三节 剩余价值率 86

一、剩余价值率与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86

二、产品价值在产品相应部分上的表现 88

三、西尼耳的“最后一小时”理论 89

四、剩余产品 91

第四节 工作日 91

一、工作日的界限 91

二、对剩余劳动的贪欲 93

三、在剥削上不受法律限制的英国工业部门 94

四、工作日和夜工 95

五、争取正常工作日的斗争 95

第五节 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96

一、三个规律 96

二、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可变资本最低额 99

三、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中的资本家与雇佣工人的关系 100

第四章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02

第一节 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 102

一、工作日的两个部分 102

二、劳动力价值的下降与相对剩余价值 104

三、超额剩余价值 105

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技术进步的本质 107

第二节 协作 108

一、协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点 108

二、协作劳动形式给劳动过程带来的变化 110

三、协作劳动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形成条件 111

四、协作劳动与资本主义管理的二重性 112

五、资本主义协作劳动的生产力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 114

第三节 分工和工场手工业 115

一、工场手工业的二重起源 115

二、局部工人及其工具 117

三、工场手工业生产的特征 118

四、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和社会内部的分工 119

五、工场手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 122

第四节 机器和大工业 125

一、机器的发展 125

二、机器的价值向产品的转移 126

三、机器生产对工人的直接影响 128

四、工厂 131

五、工人和机器之间的斗争 133

六、关于被机器排挤的工人会得到补偿的理论 134

七、工人随机器生产的发展而被排斥和吸引 136

八、大工业引起的工场手工业、手工业和家庭劳动的革命 137

九、工厂立法 139

十、大工业和农业 142

第五章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44

第一节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144

一、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 144

二、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147

三、劳动生产率、自然条件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149

第二节 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量的变化 151

一、决定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相对量的三个因素 151

二、劳动力价格与剩余价值量的几种变化组合 152

第三节 剩余价值率的各种公式 157

一、剩余价值率的公式 157

二、派生的各种公式及其对剥削率的掩盖 158

第六章 工资 161

第一节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 161

一、工资不是它表面上呈现出来的那种东西,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161

二、工资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163

三、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表现为工资的必然性 164

第二节 工资的基本形式 166

一、计时工资 166

二、计件工资 169

第三节 工资的国民差异 171

一、比较国民工资时应该考虑的各因素 171

二、价值规律在国际上的应用与工资的国民差异 172

三、相对劳动价格 174

四、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凯里的工资理论及“和谐”理论的批判 174

第七章 资本的积累过程 176

第一节 简单再生产 177

一、再生产过程的若干一般原理 177

二、简单再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的新特征 178

第二节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180

一、规模扩大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及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180

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关于规模扩大的再生产的错误见解 185

三、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 187

四、几种同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的比例无关但决定 资本积累量的情况 191

五、所谓劳动基金 195

第三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196

一、资本构成不变,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 196

二、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 199

三、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 201

四、对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的总结 207

五、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的例证 210

第四节 所谓原始积累 212

一、原始积累的秘密 212

二、对农村居民土地的剥夺 214

三、惩治被剥夺者的血腥立法和压低工资的法律 214

四、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的产生 215

五、农业革命对工业的反作用和工业资本的国内市场的形成 215

六、工业资本家的产生 215

七、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218

第五节 现代殖民理论 220

第二卷 资本的流通过程 227

第八章 资本的形态变化及其循环 227

第一节 货币资本的循环 227

一、第一阶段:G—W 228

二、第二阶段:生产资本的职能 229

三、第三阶段:W′—G′ 230

四、总循环 233

第二节 生产资本的循环 236

一、简单再生产 237

二、积累和规模扩大的再生产 240

三、货币积累 241

四、准备金 241

第三节 商品资本的循环 241

一、商品资本循环的总公式 241

二、商品资本循环的特点 242

三、商品资本循环与社会总资本的运动形式 244

第四节 循环过程的三个公式 245

一、产业资本的总循环是三种循环的现实的统一 245

二、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 246

三、价值革命对资本循环的影响 248

四、资本循环和商品流通的交错 249

五、自然经济、货币经济和信用经济 251

六、需求和供给相抵 252

第五节 流通时间 253

一、生产时间 253

二、流通时间 254

第六节 流通费用 254

一、纯粹流通费用 255

二、保管费用 256

三、运输费用 259

第九章 资本周转 261

第一节 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262

一、三种循环形式与资本周转 262

二、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262

第二节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263

一、形式区别 263

二、固定资本的组成部分、补充、修理和积累 266

第三节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及周转周期 268

一、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在周转上的差别 268

二、预付资本价值周转与各组成部分的现实周转相分离 269

三、资本的不同部分的周转上的实际差别和表面差别 269

第四节 关于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理论 270

一、重农学派 270

二、亚当·斯密 270

三、大卫·李嘉图 272

第五节 劳动期间、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274

一、劳动期间 274

二、生产时间 275

三、流通时间 277

第六节 周转时间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 277

一、周转时间的构成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 277

二、周转时间的不同构成影响预付资本量的三个例子和结论 278

三、价格变动的影响 281

第七节 可变资本的周转 281

一、年剩余价值率 281

二、单个可变资本的周转 283

三、从社会的角度考察的可变资本的周转 283

第八节 剩余价值的流通 284

一、简单再生产 284

二、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288

第十章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291

第一节 导言 291

一、研究的对象 291

二、货币资本的作用 293

三、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的批判 295

第二节 简单再生产 301

一、问题的提出 301

二、社会生产的两个部类 303

三、两个部类之间的交换 304

四、第Ⅱ部类内部的交换及必要生活资料和消费品 305

五、货币流通在交换中的中介作用 307

六、第Ⅰ部类的不变资本 310

七、两个部类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 311

八、两个部类的不变资本 313

九、对于亚当·斯密、施托尔希和拉姆赛的回顾 314

十、资本和收入:可变资本和工资 315

十一、固定资本的补偿 317

十二、货币材料的再生产 321

十三、德斯杜特·德·特拉西的再生产理论 323

第三节 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324

一、第Ⅰ部类的积累 325

二、第Ⅱ部类的积累 330

三、用公式说明积累 331

四、补充说明 341

第三卷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345

第十一章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 345

第一节 成本价格和利润 345

一、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价值转化为成本价格 345

二、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348

第二节 利润率 350

一、利润率的含义 350

二、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350

三、剩余价值率到利润率的转化与剩余价值到利润的转化 351

四、利润和利润率使资本关系神秘化 351

第三节 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353

一、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在数量上的基本关系式 353

二、剩余价值率不变,资本各部分的变化对利润率的影响 354

三、剩余价值率对利润率的影响 356

四、结论 358

第四节 周转对利润率的影响 359

一、资本周转对利润率的影响 359

二、年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年利润率 361

第五节 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 362

一、概论 362

二、不变资本节约的资本主义特征 365

第六节 价格变动的影响 366

一、原料价格的波动及其对利润率的直接影响 366

二、资本的增值和贬值、游离和束缚 367

第七节 补充说明 371

第十二章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373

第一节 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的不同构成和由此引起的利润率的差别 373

一、假设前提:各部门的剩余价值率相同 373

二、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不同,不同部门会有不同的利润率 374

三、由于周转时间不同,不同部门也会有不同的利润率 376

第二节 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和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377

一、平均利润率和生产价格的形成 377

二、全社会各部门商品的生产价格总和与价值总额相等 379

三、影响平均利润率的因素 380

四、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381

五、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进一步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来源 382

第三节 一般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 385

一、商品按生产价格交换需要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高度 385

二、部门内部的竞争与市场价值、市场价格及供求关系 386

三、部门之间的竞争与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390

四、恩格斯的增补:价值规律和利润率 391

第十三章 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394

第一节 规律本身 394

一、平均利润率因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下降的规律 394

二、利润率下降同时利润量增长的二重规律 396

三、二重规律的表现形式 399

第二节 起反作用的各种原因 402

一、劳动剥削程度的提高 402

二、工资被压低到劳动力的价值以下 404

三、不变资本各要素变得便宜 404

四、相对过剩人口 405

五、对外贸易 405

六、股份资本的增加 407

第三节 规律内部矛盾的展开 407

一、概论 407

二、生产扩大和价值增殖之间的冲突 411

三、人口过剩时的资本过剩 413

四、补充说明 418

第十四章 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商人资本) 423

第一节 商品经营资本 423

一、商品经营资本成为独立的资本形态 423

二、商人资本的作用 425

第二节 商业利润 427

一、商业资本也获得平均利润 427

二、纯粹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429

第三节 商人资本的周转和商品价格 433

一、商人资本周转的特点 433

二、商人资本周转速度与商人资本量的关系 434

三、商人资本的利润和周转对商品出售价格的影响 435

第四节 货币经营资本 437

一、货币经营资本及其业务内容 437

二、货币经营业的产生及其职能 438

第五节 关于商人资本的历史考察 441

一、商人资本的历史发展 441

二、商人资本的历史作用 442

第十五章 生息资本 446

第一节 生息资本与利息 447

一、生息资本的性质及其特有的流通形式 447

二、利息与利息率 448

第二节 资本关系在生息资本形式上的外表化 452

一、平均利润的量的分割转变为质的分割 452

二、资本家的管理与“监督工资” 453

三、资本拜物教在生息资本形式上的完成 455

第三节 信用与虚拟资本 456

一、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 456

二、银行资本的组成部分与虚拟资本 459

三、信用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作用 460

四、恩格斯的增补:交易所 463

第四节 货币资本和现实资本 464

一、问题的提出 464

二、借贷货币在有价证券上的积累 467

三、借贷资本积累与现实资本积累的关系 469

第五节 信用制度下的流通手段 473

一、信用制度下的流通手段量规律 473

二、银行券的流通规律 475

第六节 资本主义以前的状态 477

一、高利贷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477

二、现代信用制度的产生 479

第十六章 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 483

第一节 导论 483

一、研究对象 483

二、进一步的说明 485

三、需要避免的一些错误 489

第二节 级差地租 490

一、概论 490

二、级差地租Ⅰ 493

三、级差地租Ⅱ 498

四、最坏的土地也有级差地租 501

第三节 绝对地租 504

一、绝对地租的概念 504

二、绝对地租的产生原因、条件和来源 505

三、绝对地租与农产品价格的关系 507

第四节 建筑地段的地租、矿山地租和土地价格 509

一、建筑地段的地租 509

二、矿山地租 510

三、土地价格 512

第五节 资本主义地租的起源 514

一、劳动地租 514

二、产品地租 516

三、货币地租 517

四、分成制和农民的小块土地所有制 519

第十七章 各种收入及其源泉 523

第一节 三位一体的公式 523

一、三位一体的公式本身及其发展 523

二、对三位一体的公式的批判 527

三、对“斯密教条”的批判 533

第二节 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 534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两个特征 534

二、分配关系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537

第三节 阶级 541

一、资本主义社会的三大阶级 541

二、收入与阶级 542

结束语:《资本论》的当代价值 544

一、《资本论》是工人阶级的“圣经” 544

二、《资本论》阐释的基本原理是科学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武器 545

三、《资本论》贯穿的根本方法是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 547

四、《资本论》揭示的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548

阅读文献 551

人名译名对照表 554

后记 556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