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中医基础理论 (供中医、针灸专业用)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印会河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4
- 标注页数:145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15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 中医基础理论 (供中医、针灸专业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 1
1.1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1
1.2 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辩证观 2
1.2.1 唯物观 2
1.2.2 辩证观 4
1.3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5
1.3.1 整体观念 5
1.3.2 辩证论治 8
1.4 《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 9
2 阴阳五行 11
2.1 阴阳学说 11
2.1.1.1 阴阳的对立制约 12
2.1.1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2
2.1.1.2 阴阳的互根互用 13
2.1.1.3 阴阳的消长平衡 13
2.1.1.4 阴阳的相互转化 14
2.1.2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5
2.1.2.1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15
2.1.2.2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15
2.1.2.3 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16
2.1.2.4 用于疾病的诊断 17
2.1.2.5 用于疾病的治疗 17
2.2 五行学说 18
2.2.1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8
2.2.1.1 五行的特性 18
2.2.1.3 五行的生克乘侮 19
2.2.1.2 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和归类 19
2.2.2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1
2.2.2.1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21
2.2.2.2 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22
2.2.2.3 用于诊断和治疗 23
3 藏象 28
3.1 五脏 29
3.1.1 心 29
3.1.1.1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29
3.1.1.2 心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30
[附]心包络 31
3.1.2 肺 31
3.1.2.1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32
3.1.2.2 肺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33
3.1.3 脾 34
3.1.3.1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 34
3.1.3.2 脾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35
3.1.4 肝 36
3.1.4.1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 36
3.1.4.2 肝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38
3.1.5 肾 39
3.1.5.1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 39
3.1.5.2 肾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 41
[附]命门 42
3.2.2 胃 44
3.2.1 胆 44
3.2 六腑 44
3.2.3 小肠 45
3.2.4 大肠 45
3.2.5 膀胱 46
3.2.6 三焦 46
3.3 奇恒之府 47
3.3.1 脑 47
3.3.2 女子胞 48
3.4.1.2 心与脾 49
3.4.1.1 心与肺 49
3.4.1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49
3.4 脏腑之间的关系 49
3.4.1.3 心与肝 50
3.4.1.4 心与肾 50
3.4.1.5 肺与脾 50
3.4.1.6 肺与肝 50
3.4.1.7 肺与肾 50
3.4.1.8 肝与脾 51
3.4.1.9 肝与肾 51
3.4.1.10 脾与肾 51
3.4.2 六腑之间的关系 51
3.4.3.3 脾与胃 52
3.4.3.2 肺与大肠 52
3.4.3.4 肝与胆 52
3.4.3 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 52
3.4.3.1 心与小肠 52
3.4.3.5 肾与膀胱 53
4 气、血、津液 54
4.1 气 54
4.1.1 气的基本概念 54
4.1.2 气的生成 54
4.1.3 气的生理功能 55
4.1.4 气的运动和运动形式 56
4.1.5 气的分布与分类 57
4.1.5.1 元气 57
4.1.5.2 宗气 57
4.1.5.3 营气 57
4.2.1 血的基本概念 58
4.2.2 血的生成 58
4.1.5.4 卫气 58
4.2 血 58
4.2.3 血的功能 59
4.2.4 血的运行 59
4.3 津液 60
4.3.1 津液的基本概念 60
4.3.2 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60
4.3.3 津液的功能 61
4.4 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61
4.4.1 气和血的关系 61
4.4.1.1 气能生血 61
4.4.2.2 气能行(化)津 62
4.4.2.1 气能生津 62
4.4.2.3 气能摄津、津能载气 62
4.4.3 血和津液的关系 62
4.4.1.4 血为气之母 62
4.4.1.3 气能摄血 62
4.4.1.2 气能行血 62
4.4.2 气和津液的关系 62
5 经络 64
5.1 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 64
5.1.1 经络的概念 64
5.1.2 经络系统的组成 64
5.2 十二经脉 65
5.2.1 名称 65
5.2.2.2 分布规律 66
5.2.2.3 表里关系 66
5.2.2.1 走向和交接规律 66
5.2.2 走向、交接、分布、表里关系及流注次序 66
5.2.2.4 流注次序 67
5.2.3 循行部位 67
5.2.3.1 手太阴肺经 67
5.2.3.2 手阳明大肠经 67
5.2.3.3 足阳明胃经 68
5.2.3.4 足太阴脾经 70
5.2.3.5 手少阴心经 71
5.2.3.6 手太阳小肠经 72
5.2.3.7 足太阳膀胱经 72
5.2.3.8 足少阴肾经 74
5.2.3.9 手厥阴心包经 75
5.2.3.10 手少阳三焦经 75
5.2.3.11 足少阳胆经 76
5.2.3.12 足厥?肝经 77
[附]《灵枢·?脉》十二经脉原文 78
5.3 奇经八脉 79
5.3.1 督脉 79
5.3.2 任脉 80
5.3.3 冲脉 81
5.3.4 带脉 82
5.3.5 阴跷脉、阳跷脉 83
5.3.6 阴维脉、阳维脉 83
5.4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85
5.4.1 经别 85
5.4.2 别络 87
5.4.3 经筋 88
5.5.1 经络的生理功能 89
5.5 经络的生理及经络学说的应用 89
5.4.4 皮部 89
5.5.2 经络学说的应用 91
6 病因与发病 93
6.1 病因 93
6.1.1 六淫 93
6.1.1.1 风 94
6.1.1.2 寒 95
6.1.1.3 暑 95
6.1.1.4 湿 96
6.1.1.5 燥 96
6.1.1.6 火(热) 97
6.1.2 疫疠 97
6.1.3 七情内伤 98
6.1.4 饮食,劳逸 99
6.1.5 外伤 100
6.1.6 痰饮、瘀血 101
6.2 发病原理 102
6.2.1 邪正与发病 102
6.2.2 内外环境与发病 103
7 病机 106
7.1 邪正盛衰 106
7.1.1 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06
7.1.2 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107
7.2 阴阳失调 107
7.2.1 阴阳偏胜 108
7.2.2 阴阳偏衰 109
7.2.3 阴阳互损 109
7.2.5 阴阳亡失 110
7.2.4 阴阳格拒 110
7.3 气血失常 111
7.3.1 气的失常 111
7.3.2 血的失常 112
7.3.3 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 113
7.4 津液代谢失常 113
7.5 内生“五邪” 115
7.5.1 风气内动 116
7.5.2 寒从中生 116
7.5.3 湿浊内生 117
7.5.4 津伤化燥 117
7.5.5 火热内生 117
7.6.1 经络的气血偏盛偏衰 118
7.6.2 经络的气血逆乱 118
7.6 经络病机 118
7.6.3 经络的气血运行不畅 119
7.6.4 经络的气血衰竭 119
7.7 脏腑病机 119
7.7.1 五脏的阴阳、气血失调 119
7.7.1.1 心的阴阳、气血失调 120
[附]心病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机理 121
7.7.1.2 肺的阴阳、气血失调 122
[附]肺病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机理 123
7.7.1.3 脾的阴阳、气血失调 123
[附]脾病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机理 124
7.7.1.4 肝的阴阳、气血失调 124
[附]肝病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机理 125
7.7.1.5 肾的阴阳、气血失调 125
7.7.2 六腑的功能失调 126
[附]肾病常见症状及其发生机理 126
7.7.3 奇恒之腑的功能失调 128
8 防治原则 130
8.1 预防 130
8.1.1 未病先防 130
8.1.2 既病防变 131
8.2 治则 131
8.2.1 治病求本 131
8.2.2 扶正与祛邪 133
8.2.3 调整阴阳 134
8.2.4 调整脏腑功能 135
8.2.5 调理气血关系 135
8.2.6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135
名词术语索引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