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古代部分 第四册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古代部分  第四册
  • 董家遵主编 著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ISBN:
  • 出版时间:1965
  • 标注页数:323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3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古代部分 第四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伍〕封建社会(三)——隋到五代末—— 1

一 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专制国家的重建——隋 1

(一)南北统一 1

1.请伐陈表 1

第四册 1

2.伐陈诏 2

3.舟师伐陈 3

(二)隋朝的政治 5

1.官制的改革 5

2.行政的改革 5

3.选举制的改革 6

4.府兵制的改革 6

(1)令军人悉属州县诏 6

(2)隋十二术 7

5.隋律的改革 7

(2)大索貌阅 8

6.户籍的整顿 8

(1)黄、小、中、丁 8

(3)裴蕴与貌阅 9

(4)乡正管理词讼与户数问题 9

(三)隋代经济的发展 10

1.土地所有制与赋役 10

(1)封建官僚的土地 10

甲、功臣的土地 10

乙、杨素的土地 11

丙、张衡的土 11

(2)一般所有者的土地 11

(3)均田与赋役 12

2.开通运河与设置仓库 14

(1)漕运 14

(2)开凿广通渠诏 16

(3)义仓与社仓税 16

(4)仓库盈溢 17

3.封建经济发展中的部曲与奴婢 18

4.手工业的成就和交通的发展 19

(1)机械手工业 19

(2)建筑手工业 19

(3)造船手工业 20

(4)海上交通 20

(5)驰道 21

(6)现存最古的石拱桥——赵州安济桥 21

二 隋末农民起义与李渊集团的起兵 23

(一)隋末赋役的繁重 23

1.死亡线上的劳役负担者 23

2.张玄素所见隋末的徭役 24

(二)隋末农民的起义 24

1.反隋的纷起 24

2.李密所领导的农民起义 26

3.窦建德所领导的起义 37

4.杜伏威所领导的农民起义 43

(三)李渊集团的起兵 44

1.李渊起兵时阶级关系的变化 44

2.李渊起兵的筹划和经过 45

三 唐昌盛时期经济和政治的发展 46

(一)当时封建经济的发展 46

1.土地所有制与赋役 46

(1)官僚地主的土地 46

(2)一般地主的土地 48

(3)均田制 49

(4)土地兼并进一步发展 53

(5)租庸调和杂徭 55

(6)启口变动与户口逃亡 55

2.城市与乡村 60

(1)手工业 60

甲、贡赋中的手工业 60

乙、官府中的手工业 62

丙、私营的手工业 63

(2)城市 65

甲、长安 65

乙、洛阳 68

丙、汴州 69

丁、扬州 69

戊、广州 70

(3)农田水利 70

甲、农田水利的管理 70

乙、农田水利的发展 71

高祖时代 71

太宗时代 71

高宗时代 72

武则天时代 72

玄宗时代 72

甲、运河 73

(4)运河与传驿 73

乙、传驿 76

(二)封建统治的巩固和发展 77

1.发展中的中央集权 77

(1)所谓“贞观之治” 77

(2)武则天的统治 80

(3)发展中的开元政治 83

2.巩固政权的几种制度 84

(1)唐律 84

甲、除断趾、撰“律疏” 84

乙、改缘坐法 85

丙、垂拱格式 86

丁、开元新格 86

(2)官制(一) 86

(3)官制(二) 89

三省六部 89

(4)府兵 90

台、寺、监 90

(5)贡举 93

四 安史乱后的政治与经济 95

(一)安史之乱 95

1.安史之乱的经过 95

(1)禄山叛变、攻陷洛阳 95

(2)据守要害、断敌后路 97

(3)战略错误、潼关失守 97

(4)轻信流言、怀州复陷 99

(5)增兵进讨、敌军败降 99

2.安史之乱的影响 101

(1)安史乱后人民的南迁 101

(2)安史之乱对于北方经济的破坏 101

(二)藩镇割据 102

1.藩镇表序 102

2.藩镇魏博列传序 102

3.河朔三镇 104

4.宪宗讨伐 105

5.唐末藩镇判乱一例 107

(三)宦官与朋党 108

1.宦官弄权 108

2.朋党之争 112

(四)土地所有制与赋税 116

1.官僚地主的土地 116

2.一般地主的土地 117

3.寺院庄田 118

4.地权移转与地租 119

5.两税制 121

(五)沟通南北经济的运河 125

(六)南方经济的发展 127

1.南方劳动力的增多 127

2.南方农田水利的发展 127

3.南方人民负担的加重 130

1.商业 131

(1)钱重货轻问题 131

(七)商业、矿业与手工业 131

(2)官僚经商问题 132

(3)铸钱新法 132

(4)飞钱、柜坊 133

2.矿业 134

(1)银、铜、铁、锡、铅 134

(2)石油 134

3.手工业 135

(1)机械汲水 135

(2)造船 136

(一)唐末残酷的压迫与剥削 137

1.唐末盐税的苛刻 137

五 唐末农民起义与五代十国 137

(3)漆器 137

2.揭发“九破”与“八苦”的直谏书 140

3.逃户问题的白热化 142

(二)唐末农民不断地起义 143

1.浙东的农民起义 143

2.桂林戍卒的起义 144

3.王仙芝、黄巢所领导的农民起义 149

(三)五代十国 160

1.五代 160

(1)五代藩镇的武将 160

(2)五代藩帅的强盗行为 162

(3)五代的黄河与汴河 163

(4)“伶官传”序 166

(5)王朴的“平边策” 166

(6)五代末对于农民的让步 168

(7)显德时简定的户口与垦田数 169

(8)周世宗的整顿 170

2.十国 171

(1)前蜀的簿书与后蜀的农业 171

(2)吴和南唐的劝农 172

(3)吴越的海塘 174

(4)闽的特产 174

(5)楚的采茶与铸钱 175

(6)南汉的商业与珍宝 176

(7)粤赣的农民起义 176

(8)高氏在荆南 178

(9)北汉的媚外求全与开矿取银 179

六 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民族之间关系的加强 179

(一)突厥 179

1.突厥人的早期历史 突厥汗国的形成 179

2.突厥的奴隶制 东西突厥的分离 181

3.隋唐与突厥的关系 183

4.唐对东西突厥的战争 189

(二)回纥、黠戛斯 194

1.回纥的兴起及其与唐的关系 194

(2)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烯悯安石 195

(2)《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198

(3)《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200

(4)“三不足”思想 201

2.回纥的衰亡与黠戛斯 201

(1)均输法 202

2.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203

(三)西域诸国 吐谷浑 205

(1)高昌 205

1.隋唐之际西域各国概况 安西四镇之设立 205

(2)焉耆 208

(3)龟兹 209

(4)于阗 210

2.吐谷浑 212

(四)吐蕃 214

1.吐蕃的社会 214

2.吐蕃的兴起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216

3.唐与吐蕃的关系 218

4.吐蕃的衰亡和河西归唐 227

(五)南诏 230

1.南诏的政治和社会 230

(1)六诏统一 230

(2)农业和手工业 233

(3)奴隶买卖 234

贞元会盟 235

2.南诏与唐的关系 235

1.风俗 238

(六)高山族 238

2.生产和生活习惯 239

3.高山族与隋的关系 241

(一)封建时代理学的形成和反理学思想的产生 242

七 隋唐五代的文化 242

(1)儒家经典的传播 242

1.儒学、儒家经典和道教的传播 242

(2)儒学的传播 244

(3)道教的传播 245

(1)韩愈的“原性” 247

2.韩愈、李翱唯心主义的思想 247

(2)韩愈的“论佛骨表” 248

(3)李翱的“复性书(中)” 250

3.刘禹锡、柳宗元唯物主义的思想 254

(1)刘禹锡的“天论” 254

(2)柳宗元的“天说” 259

(1)刘知几的“忤时”篇 260

1.史学 260

(二)史学、文学和艺术的昌盛 260

(2)李渊的“命萧瑀等修六代史诏” 262

(3)李世民的“修晋书诏” 263

(1)李白传 264

2.文学 264

(5)论图画 276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人民对世界科学的贡献 278

1.天文历算 278

(1)访习天文历算诏 278

(1)“西域图记”序 279

2.地理与医药 279

(2)僧一行传 279

(2)贾耽传 282

(3)诸州置医学博士敕 285

(4)孙思邈传 285

(5)张文仲传 287

3.雕板印刷术 287

(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扩大 289

1.东西两京和中西交通 289

(1)记胡祅祠 289

(2)记唐代胡客留长安事 291

2.民族风习的相互影响 292

(1)摩揭它制糖法 292

(2)饮茶、打球和拔河 292

(3)波斯店——卢李二生 296

(4)记李勉识波斯胡藏珠事 296

(5)记京城鬻饼胡事 297

3.宗教传播 298

(1)景教 298

(2)九姓廻鹘可汗碑 303

(3)河南妖(祅)主与梁州祅主 308

(4)玄奘在印度会见戒日王事 308

(5)义净传 310

4.朝鲜、日本 311

(1)归崇敬使新罗事 311

(2)崔致远传 311

(3)入唐求法巡礼行记 313

5.中亚各国 314

(1)记大食人李彦昇事 314

(2)扬州胡商 315

(3)杜环“经行记” 315

本书第四册引用书目 321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