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 吴和平,李晓阳主编 著
  • 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33页
  • 文件大小:158MB
  • 文件页数:24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1

一、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和内容 1

二、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1

三、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2

四、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发展简史 3

上编 病理学 5

第一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及修复 5

第一节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5

一、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5

二、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7

第二节 损伤的修复 9

一、再生 9

二、纤维性修复 11

三、创伤愈合 11

第二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14

第一节 充血与出血 14

一、充血 14

二、出血 16

第二节 血栓形成 16

一、血栓形成的条件与机制 16

二、血栓形成的过程与血栓的形态 17

三、血栓的结局 18

四、血栓对机体的影响 18

第三节 栓塞 19

一、栓子的运行途径 19

二、栓塞的类型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19

第四节 梗死 20

一、梗死的原因 20

二、梗死的病理变化与类型 21

三、梗死的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21

第三章 炎症概论 22

第一节 炎症的原因 22

一、生物性因子 22

二、物理性因子 22

三、化学性因子 22

四、免疫应答 23

第二节 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 23

一、变质 23

二、渗出 23

三、增生 28

第三节 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28

一、局部表现 28

二、全身反应 29

第四节 炎症的类型 29

一、按病程分类 29

二、按局部基本病理变化分类 30

第五节 影响炎症过程的因素 32

一、致炎因子 32

二、全身因素 32

三、局部因素 33

第四章 常见炎症性疾病 34

第一节 慢性支气管炎 34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34

二、病理变化与病理临床联系 35

三、结局及并发症 35

第二节 肺炎 36

一、大叶性肺炎 36

二、小叶性肺炎 38

三、间质性肺炎 39

四、非典型肺炎 40

第三节 风湿病 41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41

二、基本病理变化 41

三、风湿病的各个器官病变 42

第四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44

一、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44

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44

第五节 慢性胃炎 45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45

二、类型及病理变化 45

第六节 阑尾炎 46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46

二、类型及病理变化 46

第七节 肾小球肾炎 47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47

二、病理变化 49

三、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分类与病理临床联系 49

四、常见的肾小球肾炎类型 49

第八节 肾盂肾炎 52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52

二、急性肾盂肾炎 53

三、慢性肾盂肾炎 54

第九节 慢性子宫颈炎 54

一、病因 54

二、类型及病理变化 54

第十节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55

一、结核病 56

二、病毒性肝炎 62

三、伤寒 66

四、细菌性痢疾 68

五、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69

六、流行性乙型脑炎 70

七、性传播疾病 71

八、阿米巴病 74

九、血吸虫病 75

第五章 肿瘤概论 78

第一节 肿瘤的概念和特性 78

一、肿瘤的概念 78

二、肿瘤的特性 78

第二节 肿瘤的命名与分类 82

一、肿瘤的命名原则 82

二、肿瘤的分类 83

三、肿瘤的分级与分期 84

四、常见肿瘤的病理特点 84

第三节 癌前病变与原位癌 88

一、癌前病变 88

二、原位癌 88

第四节 肿瘤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89

一、肿瘤的病因 89

二、肿瘤的发病机制 90

第六章 常见肿瘤 91

第一节 呼吸系统常见肿瘤 91

一、鼻咽癌 91

二、肺癌 92

第二节 消化系统常见肿瘤 94

一、食管癌 94

二、胃癌 95

三、大肠癌 96

四、原发性肝癌 96

第三节 泌尿系统常见肿瘤 97

一、肾细胞癌 97

二、膀胱移行细胞癌 98

第四节 生殖系统常见肿瘤 99

一、子宫颈癌 99

二、滋养层细胞肿瘤 100

三、卵巢肿瘤 101

四、前列腺癌 101

五、阴茎癌 102

六、乳腺癌 102

第七章 常见心身疾病 104

第一节 心身疾病概述 104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04

二、心身疾病的特点与常见类型 105

第二节 原发性高血压 105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06

二、病理变化与病理临床联系 107

三、结局 109

第三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09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09

二、病理变化与病理临床联系 110

第四节 溃疡病 114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14

二、病理变化与病理临床联系 115

三、结局与并发症 116

第五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 116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16

二、病理变化与病理临床联系 117

第六节 糖尿病 117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18

二、病理变化与病理临床联系 118

下编 病理生理学 120

第一章 疾病概论 120

第一节 健康和疾病的概念 120

第二节 病因学概述 121

一、疾病发生的原因 121

二、疾病发生的条件 122

第三节 发病学概述 122

一、疾病发生的一般规律 122

二、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 123

三、疾病转归的一般规律 124

第二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125

第一节 水、钠代谢紊乱 125

一、低钠血症 125

二、高钠血症 127

三、细胞外液容量不足 128

四、水肿 128

第二节 钾代谢紊乱 133

一、低钾血症 133

二、高钾血症 135

第三章 酸碱平衡紊乱 138

第一节 酸碱平衡的调节 138

一、体液酸碱物质的来源 138

二、酸碱平衡的调节 139

第二节 反映酸碱平衡的常用指标及意义 142

一、pH与H+浓度 142

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143

三、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 143

四、缓冲碱 143

五、碱剩余 143

六、阴离子间隙 144

第三节 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 144

一、代谢性酸中毒 144

二、呼吸性酸中毒 146

三、代谢性碱中毒 148

四、呼吸性碱中毒 150

第四节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 151

一、双重性酸碱平衡紊乱 151

二、三重性酸碱平衡紊乱 152

第四章 缺氧 154

第一节 常用的血氧指标 154

一、氧分压 154

二、氧容量 154

三、氧含量 154

四、氧饱和度 154

五、动-静脉血氧含量差 155

第二节 缺氧的类型与特点 155

一、低张性缺氧 155

二、血液性缺氧 156

三、循环性缺氧 156

四、组织性缺氧 157

第三节 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157

一、呼吸系统变化 157

二、循环系统变化 158

三、血液系统变化 159

四、中枢神经系统变化 159

五、组织细胞变化 159

第四节 影响机体对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160

一、代谢耗氧率 160

二、机体的代偿能力 160

第五节 氧疗与氧中毒 160

一、氧疗 160

二、氧中毒 161

第五章 发热 162

第一节 发热的原因与机制 162

一、发热激活物 162

二、内生致热原 163

三、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 164

第二节 发热的时相 166

一、体温上升期 166

二、高温持续期 166

三、体温下降期 167

第三节 发热时机体的代谢与功能变化 167

一、代谢变化 167

二、功能变化 167

第四节 发热的生物学意义及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168

一、发热的生物学意义 168

二、发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168

第六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69

第一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169

一、DIC的病因 169

二、DIC的发病机制 169

第二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 171

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损害 171

二、肝功能严重障碍 172

三、血液高凝状态 172

四、微循环障碍 172

五、纤溶系统功能降低 172

第三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分期与分型 172

一、DIC的分期 172

二、DIC的分型 173

第四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主要临床表现 173

一、出血 173

二、休克 174

三、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 174

四、贫血 174

第五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174

一、积极防治原发病和及早诊断 174

二、改善微循环 175

三、恢复凝血与纤溶间的动态平衡 175

四、保护和维持重要器官功能 175

第七章 休克 176

第一节 休克的病因与分类 176

一、按病因分类 176

二、按血流动力学特点分类 176

第二节 休克的分期与发病机制 177

一、缺血性缺氧期(休克早期) 177

二、淤血性缺氧期(休克期) 178

三、难治性休克期(休克晚期) 179

第三节 休克对机体的影响 180

一、细胞代谢障碍 180

二、细胞损伤与凋亡 180

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 181

第四节 休克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182

一、病因学防治 182

二、发病学治疗 182

第八章 胆红素代谢紊乱 184

第一节 正常胆红素代谢 184

一、胆红素的来源与生成 184

二、非酯型胆红素在血液中的运输 184

三、肝细胞对胆红素的处理 184

四、胆素原的肝肠循环 185

第二节 黄疸 185

一、分类 185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186

三、黄疸对机体的影响 198

第九章 基因突变与疾病 190

第一节 基因突变的概念和原因 190

一、自发性损伤 190

二、诱变剂的作用 190

第二节 基因突变的特征、类型和意义 192

一、基因突变的特征 192

二、基因突变的类型 192

三、基因突变的意义 194

第三节 基因突变与基因病 194

一、单基因病 195

二、多基因病 196

第四节 基因诊断与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 196

一、基因诊断的病理生理基础 196

二、基因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 197

第十章 细胞凋亡与疾病 198

第一节 细胞凋亡的概念与生物学特征 198

一、概念 198

二、生物学特征 199

第二节 细胞凋亡的过程与调控 200

一、细胞凋亡的过程 200

二、细胞凋亡的调控 201

三、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 202

第三节 细胞凋亡与疾病 203

一、细胞凋亡不足 203

二、细胞凋亡过度 204

三、细胞凋亡不足与过度并存 205

第十一章 常见器官功能衰竭 206

第一节 心力衰竭 206

一、病因与分类 206

二、机体的代偿反应 207

三、发病机制 209

四、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211

五、心力衰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212

第二节 呼吸衰竭 213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213

二、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216

三、呼吸衰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218

第三节 肝功能衰竭 218

一、肝性脑病 218

二、肝性肾衰竭 223

第四节 肾衰竭 223

一、急性肾衰竭 223

二、慢性肾衰竭 226

三、尿毒症 228

第五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 230

一、MODS的病因与分型 230

二、MODS的发病机制 230

三、各系统器官的功能、代谢变化 231

四、MODS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232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