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 第三卷 秦汉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  第三卷 秦汉
  • 孟祥才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433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44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 第三卷 秦汉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封建社会初期阶段的秦汉社会(公元前221—220年) 1

一 秦朝的建立与灭亡(前221—前206年) 1

二 西汉的建立与灭亡(前205—24年) 7

三 东汉的建立与灭亡(25—220年) 13

第二节 秦汉社会的阶级结构 国体与政体 19

一 阶级结构及其变化 19

二 国体与政体 34

第二章 皇帝制度 40

第一节 皇帝、皇位与皇权 40

一 名号的由来与皇帝制度的确立 40

二 皇位与皇权 43

第二节 礼仪制度 45

一 礼制 45

二 宫室 48

三 封禅 51

四 祭祀 55

五 舆服 60

六 陵寝 62

第三节 太子制度 65

一 太子制度的确立与演变 65

二 层出不穷的废立风波 67

三 太子官属 76

太子太傅、少傅 76

其他官属 78

第四节 后宫制度 79

一 皇太后、皇后与嫔妃 79

二 皇太后宫官 81

三 皇后宫官 82

四 废立皇后的斗争 83

第五节 外戚制度 91

一 外戚制度及其发展变化 91

二 外戚专权与政争 92

第六节 宦官制度 99

一 宦官制度的由来和发展变化 99

二 宦官擅权与秦汉政治 105

第七节 皇帝制度的特征 111

一 神秘性(君权神授与天人合一) 111

二 宗法性(皇位世袭)与排他性(皇权无限) 114

第三章 中央决策系统 118

第一节 决策系统的构成与机制转换 118

一 御前会议 118

二 宰辅会议——丞相在决策中的作用及其变化 120

三 百官会议 123

四 内侍参与决策 125

五 机制转换——诏、制、敕、令等的颁布程序与施政方式 127

第二节 决策依据与信息传递渠道 130

一 上计制度 131

二 各级官吏的章 奏疏报 132

三 监察系统所搜集情报 137

四 朝廷所遣大臣出巡所获情报 139

五 纳谏及广开言路所获信息 140

第三节 运行机制 143

一 内朝(中朝)与外朝 143

二 朝议与廷争 144

三 皇帝的最终裁决权 147

第四节 决策的特点与效应 149

一 决策的特征 149

二 后果与历史局限 152

第四章 中央行政体制 154

第一节 三公和丞相制度 154

一 秦汉时期的三公和上公 154

二 丞相制度 156

(一)丞相制度的由来和发展完善 156

(二)丞相的职掌与丞相府的构成 157

(三)皇权与相权的此长彼消 158

三 御史大夫 159

(一)御史大夫的设立与发展 159

(二)御史大夫的属官 161

四 太尉 163

第二节 中央其他行政机构及其职能 165

一 太常和宗正 165

二 光禄勋和卫尉 168

三 太仆和执金吾 170

四 廷尉 171

五 大鸿胪(典属国)与将作大匠 173

第三节 中朝官 174

一 大将军与将军 174

二 尚书台 179

(一)尚书台的由来与演变 179

(二)尚书台的职权与机构 181

(三)领、平、视、录尚书事 185

三 侍中、给事中等加官 187

(一)侍中、左右曹、诸吏 187

(二)散骑与中常侍 190

(三)给事中与给事黄门 191

第四节 税收与财政管理 193

一 大司农 193

二 少府 198

三 水衡都尉与货币铸造 202

第五章 地方行政体制 204

第一节 州 204

一 司隶校尉 204

(一)司隶校尉的设立与演变 204

(二)司隶校尉的职权与属官 205

二 刺史 州牧 207

(一)由监察御史到刺史、州牧的演变 207

(二)刺史的职权及其幕僚组织 209

第二节 郡、县、王国和少数民族 212

一 内史、三辅与河南尹 212

二 郡守及其佐官属吏 214

(一)郡守的职权 214

(二)郡的佐官与属吏 221

三 县与乡里基层官吏 229

(一)县令、长及其属吏 229

(二)乡里基层官吏 236

(三)户籍制度 243

四 王国、侯国及其官吏 245

(一)王国制度 245

(二)侯国官吏 251

五 少数民族地区官吏 254

第三节 地方行政体制的特点 259

一 行政、司法、军事与财政合 259

二 运行机制及其特点 262

第四节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264

一 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划分 264

二 集权与分权的斗争 267

第六章 司法制度 273

第一节 法律制度 273

第二节 从廷尉到亭长、游徼的组织机构 283

第三节 司法程序 293

第四节 职责与权力行使方式 296

第五节 秦汉司法制度的特点与局限 302

第七章 监察制度 305

第一节 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监御史、督邮、廷掾 305

第二节 刺史的设置 315

第三节 职责、权力与制衡 323

第四节 特点与局限 331

第八章 军事制度 335

第一节 皇帝与指挥系统 335

一 皇帝与军权 335

二 中央军指挥系统 336

(一)太尉、将军与其他军官 336

(二)南军与北军 339

三 地方军事指挥系统与边境地区军事指挥系统 342

第二节 编制与管理体制 344

一 编制 344

(一)兵役制度 344

(二)兵种与编制 346

二 管理体制 348

第三节 军队在政权中的地位、作用与影响 349

第九章 教育制度 351

第一节 秦朝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351

第二节 两汉的教育制度 354

一 太学的创立和发展 354

二 四姓小侯学鸿都门学 357

三 郡、县地方学校的建立和发展 360

四 私学 362

第十章 人事管理制度 367

第一节 选官制度 367

一 察举 367

二 征辟 371

三 考试 373

四 任子、纳赀、卖官及其他 374

五 选举法规与选官制度的利弊得失 377

第二节 任用与考课制度 381

一 任用方式 381

二 任用法规与任用期限 384

三 考课与上计 387

四 迁降与赏罚 391

第三节 赐爵、秩俸、朝位以及印绶、玺、节 和舆服制度 394

一 秦朝的赐爵制度 394

二 两汉赐爵制度及其演变 395

三 秩俸与朝位制度 398

四 印绶与符节 400

五 车舆与冠服 403

第四节 行政法典与监督制度 405

一 秦的行政法典 405

二 两汉的行政法典 407

三 御史纠弹与谏官制度 409

第五节 休假与致仕制度 413

一 休沐与告宁 413

二 致仕和优恤 415

第六节 掾吏制度 417

一 官、吏的区别 417

二 掾吏的政治地位、作用及弊端结语 428

一 世界古代历史上最先进的制度 428

二 秦汉政治制度的利弊得失及其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429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