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强调范畴及其若干句法研究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薛大龙主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22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强调范畴及其若干句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论题与目的 1
一、论题由来 1
二、研究目的 2
第二节 思路与框架 4
第二章 关于“强调” 7
第一节 研究现状 7
一、国内的研究 7
二、国外的研究 13
三、简评 20
第二节 前人对强调的界定 20
一、国内学者的观点 20
二、国外学者的观点 22
三、简评 22
第三节 新的阐释 23
一、强调的本质是心理现象 23
二、强调具备的两个特征 27
三、判断强调的标准 30
四、强调手段与强调特征 31
五、强调的界定 33
第三章 研究路向与理论视角 35
第一节 语义范畴 35
一、语义范畴研究的价值 35
二、语义范畴的界定与分类 36
三、关于语义范畴研究的三个问题 38
四、强调范畴的构建 40
第二节 功能与认知 44
一、功能与形式研究的分野 44
二、重视“篇章—功能”和用法研究 45
三、重视交际功能 46
四、语言的主观性 47
五、语料来源 47
第四章 强调与焦点、对比 48
第一节 强调与焦点 48
一、焦点研究述要 48
二、强调与焦点的关系 52
第二节 强调与对比 55
一、对比研究述要 55
二、强调与对比的关系 58
第五章 极量强调范畴 60
第一节 连字句研究成果综述 60
第二节 连字句强调问题新探 65
一、重音 65
二、对比 67
三、焦点 68
四、极低的可能性预期/违反预期 69
五、主观量(极量与全量) 71
六、小结 72
第三节 连字句与甚至句的比较研究 72
一、概述 72
二、量化的观点评析 73
三、连字句与甚至句的对比 77
四、“连……都/也……”与甚至构式比较 92
第四节 连字句相关格式的强调级次 98
一、强调级次 98
二、近义句式强调级次的研究方法 98
三、“连……都……”与“连……也……”的强调级次 99
二、“连……都/也……”与甚至句的连用与级次 102
第五节 连字句与即使类让步句 104
一、即使类让步句 105
二、比较 106
三、连字句、即使句的连用情况 113
四、结论 113
第六节 本章小结 114
第六章 全量强调范畴 116
第一节 研究成果简述 116
一、“疑问代词+都/也……”句的语义重心 116
二、疑问代词是偏指还是任指 117
三、信息与焦点的视角 117
四、强调和教学的视角 118
第二节 “疑问代词+都/也……”表达强调分析 118
一、异于常规——重音、焦点的前移 119
二、强化:全量或极量 120
三、与连字句的语义比较 121
第三节 强调级次 122
一、“疑问代词+都……”与“疑问代词+也……” 122
二、“疑问代词+都/也……”与连字句 124
三、“无论/不管+疑问代词+都/也……”与相关结构 126
第四节 本章小结 127
第七章 框架凸显强调范畴 128
第一节 引言 128
第二节 何为“是……的”强调句 129
一、“是……的”句分类 129
二、“是……的”句与是字句/判断句的纠葛 131
三、“是”与“的”的作用 132
四、我们研究的对象 135
第三节 为何把“是……的”句作为强调句 135
一、前人的观点 135
二、我们的分析 138
第四节 “是……的”句强调什么 142
一、强调哪个句法/语义成分 142
二、我们的研究 145
第五节 “是……的”语义、语用分析 161
一、前人的研究成果 161
二、“是……的”与相关副词的比较 162
第六节 “是……的”的强调级次 173
第七节 本章小结 174
第八章 语气强调范畴 176
第一节 研究概述 176
一、界定 176
二、反复的功能 176
三、英汉比较 178
四、反复的语义、语用功能 178
五、反复为何是强调 179
第二节 反复实现强调的途径 180
一、研究基础 180
二、反复实现强调的途径 181
第三节 本章小结 188
第九章 结论及余论 190
第一节 本研究的创新与价值 190
第二节 余论 191
一、关于“强调” 191
二、有待深入研究的其他强调现象 191
参考文献 194
附表 208
后记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