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互联网与转型中国=internet and transitional china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互联网与转型中国=internet and transitional china
  • 尚新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37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互联网与转型中国=internet and transitional china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概述 1

第一节 互联网被引入中国 1

第二节 互联网蔓延信息高端部门 3

第三节 互联网进入民众视野 5

第四节 互联网全面渗透中国的经济和社会 7

第五节 互联网影响和改变中国社会 10

第六节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特点和不足 16

第二章 互联网研究综述 23

第一节 互联网研究的先驱 23

第二节 国内社会科学对互联网的研究 28

第三节 有关互联网研究的述评 42

第三章 中外互联网比较研究 45

第一节 日本的互联网与日本社会 45

第二节 美国的互联网与美国社会 61

第四章 互联网与公民社会化 75

第一节 互联网与教育:中西对比的视角 76

第二节 互联网与大众知识信息传播 84

第三节 总结与讨论 88

第五章 互联网与社会交往 91

第一节 网络社会交往与传统现实社会交往的比较 92

第二节 网络社会交往的现状 97

第三节 互联网对社会交往的影响 105

第四节 实现网络社会交往合理化的路径设计 114

第六章 互联网文化与中国文化互构 121

第一节 互联网文化的内涵 121

第二节 互联网文化的特性 124

第三节 互联网文化与现实文化的差异 129

第四节 互联网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互构关系 131

第五节 管理和规范互联网文化环境的对策 135

第七章 互联网的变革与网络思想动态 138

第一节 互联网与自媒体:从Web1.0时代到Web2.0时代 138

第二节 话语权的变革与公共性的产生 143

第三节 网络思想动态及其社会成因 146

第四节 网络思想危机与应对 152

第八章 互联网:舆论和利益表达的新方式 155

第一节 互联网:一种新的舆论和利益表达方式 155

第二节 互联网在舆论和利益表达方面的优势与不足 161

第三节 合理利用互联网,引导舆论健康发展 172

第九章 网络群体运动与虚拟社会管理 175

第一节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征与表现 176

第二节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分析 178

第三节 网络群体运动的发展机制 185

第四节 网络群体运动的类型 187

第五节 网络群体性事件体现时代进步 196

第六节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现实隐忧 199

第七节 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创新 201

第十章 互联网新媒体事件的文化解读 205

第一节 作为神圣与世俗的互联网 205

第二节 互联网新媒介与互联网新媒体事件 208

第三节 互联网新媒体事件研究的文化路径 211

第四节 案例分析 218

第十一章 全球化、社交媒体与社会抗争 232

第一节 网络时代的抗争性政治 233

第二节 全球抗争:阿拉伯、美国和中国 237

第三节 讨论:全球抗争性政治的特点 249

第十二章 互联网与社会结构 251

第一节 传统社会结构的特点 251

第二节 互联网社会结构的特点 254

第三节 本章小结 265

第十三章 互联网与社会资源配置 266

第一节 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 267

第二节 配置资源的新机制——互联网 268

第三节 互联网平台上资源的特征 270

第四节 获取网络资源的途径 272

第五节 网络在配置资源中的功能分析 276

第六节 网络动员资源的未来 286

第十四章 网络与消费:虚拟空间的信任重构和公民自治 290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290

第二节 网络交易的信任重构 291

第三节 网络消费空间的公民自治 297

第四节 网络消费空间的未来展望 300

第五节 结语 305

附录1 互联网世界的管理:中西方网络立法比较研究 306

附录2 互联网研究的量化分析模型 320

参考文献 344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