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
  • 刘黎明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ISBN:7502321586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315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2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 土地资源调查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3

第一节 土地资源调查的目的、任务 3

一、土地资源调查的目的 3

二、土地资源调查的任务 4

三、土地资源调查的历史 4

第二节 土地资源调查的内容 7

一、土地构成要素的调查和分析 7

二、土地类型调查 8

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8

四、专项土地资源调查 9

五、区域土地资源综合调查 9

第三节 土地资源调查的基本方法 10

一、经纬仪测图 10

三、航空遥感调查 13

二、大平板仪测图 13

四、卫星遥感监测和机助制图 14

五、遥感专题系列制图技术 14

第四节 土地资源调查的一般工作程序 18

一、准备工作 18

二、外业调绘 19

三、内业工作 20

四、检查验收 21

第二章 土地类型调查 22

第一节 土地构成要素的野外调查和分析 22

一、气候调查和分析 22

二、地形地貌调查和分析 23

三、地质调查和分析 26

四、水资源调查和分析 28

五、土壤调查 30

六、植被调查 32

第二节 土地类型分类 34

一、土地类型分类的原则 34

二、高级土地类型分类 35

三、中、低级土地类型分类 36

第三节 土地类型调查制图 37

一、土地类型调查制图的原则 37

二、土地类型制图方法 38

三、系列成图 38

四、分类单元与制图单元 40

五、土地类型调查比例尺 40

一、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利用类型 41

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原则 41

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41

第三章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41

三、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介绍 42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外业调绘 45

一、外业调绘工作的一般程序 45

二、地类调绘 46

三、线状地物调绘 46

四、补测地物 47

五、填写外业手簿 48

六、调绘整饰 49

七、检查验收 49

第三节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的几个问题 49

一、境界与土地权属界的调绘 49

二、关于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质量调查 50

三、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制图图例 53

四、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制图比例尺 53

一、航空摄影和航摄资料的质量评定 54

第一节 航空摄影与航空像片的成像特征 54

第四章 土地资源的航空遥感调查方法 54

二、航片的几何特征 56

第二节 航空像片应用于土地资源调查的理论基础 60

一、自然地理综合体理论 60

二、景观光谱学基础 61

第三节 航空像片应用于土地资源调查的判读方法 64

一、航空像片的立体观察 64

二、影像特征与解译标志 66

三、综合景观分析法 69

第四节 土地资源调查的航片调绘工作程序 70

一、调绘前的准备工作 70

二、野外概查 72

三、室内预判和外业调绘 72

四、外业补测 74

五、纠正转绘 77

第五节 土地利用类型的航片判读 80

一、耕地的判读 80

二、园地的判读 82

三、林地的判读 82

四、居民点与道路的判读 83

五、水域的判读 84

六、草地、沼泽地和盐碱地的判读 84

第六节 土地类型的航片判读实例 85

一、土地构成要素分析 85

二、土地类型分类系统 86

三、各土地类型的航片判读 87

第五章 土地资源的卫星遥感调查方法 92

第一节 陆地卫星及其影像特性 92

一、陆地卫星的运行特征 92

二、陆地卫星的传感器及其多波段特征 93

三、陆地卫星影像的几何特性 97

四、陆地卫星影像的像边符号及注记 99

第二节 陆地卫星影像应用于土地资源调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02

一、卫星影像目视解译原理 102

二、卫星影像目视解译标志 104

三、卫星影像目视解译方法 105

第三节 卫星影像的土地构成要素解译 106

一、地貌判读 106

二、地质判读 110

三、土壤解译 111

四、植被解译 112

第四节 土地利用现状的卫星遥感制图 114

一、土地利用的遥感分类 114

二、土地利用现状卫星遥感制图 116

一、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的一般原理 117

第五节 卫星遥感数据的机助分类和自动制图 117

二、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 120

三、卫星图像土地利用机助分类和自动制图的方法与实践 123

第六节 卫星遥感在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述评 129

一、卫星遥感应用于土地资源调查中的优缺点 129

二、关于卫星遥感专业制图精度的讨论 131

三、遥感信息源的综合评判与应用选择 132

四、卫星遥感在土地资源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134

第六章 面积量算的理论与方法 135

第一节 面积量算方法 135

一、解析法 135

二、图解法 137

三、方格法 137

四、求积仪法 138

五、光电测积仪法 140

六、计算机面积量算方法 141

第二节 面积量算的原则与程序 143

一、面积量算的原则与一般程序 143

二、量算前的准备工作 144

三、控制面积的量算 146

四、碎部面积的量算 148

五、量算结果的汇总统计 154

第三节 面积量算的精度分析 156

一、误差概念 156

二、评价量算精度的标准 157

三、图上面积量算的误差分析 159

四、面积量算的精度分析实例 161

第七章 土地资源调查成果的整理和验收 163

第一节 成果图件编制程序和技术方法 163

一、制图资料的收集、分析与处理 164

二、基础底图的编制 165

三、专题内容的转绘 166

四、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166

五、图例、图面配置与整饰 167

六、出版原图的清绘与复制 168

第二节 土地类型图和土地资源图的编制 169

一、制图的原则 169

二、制图单元 170

三、表示方法 170

四、轮廓线的制图综合问题 171

第三节 土地利用现状图和权属界线图的编制 172

一、乡级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编制 172

二、县级土地利用现状图 173

三、土地权属界线图 174

一、土地类型调查报告的编写 177

第四节 调查报告的编写 177

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的编写 178

第五节 调查成果的检查验收 179

一、外业检查验收 180

二、内业检查验收 182

三、成果质量评价方法 184

四、编写检查验收报告 185

第八章 土地评价概述 186

第一节 土地评价的目的与类型 186

一、土地评价的概念 186

二、土地评价的目的 187

三、土地评价的类型 188

第二节 土地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89

一、土地评价的基本原理 189

二、土地评价的原则 191

三、土地评价的方法 193

第三节 土地评价的工作程序 194

一、土地评价的准备阶段 195

二、土地评价的中间过程 197

三、土地评价的资料管理和成果汇报 200

第九章 土地质量评价 204

第一节 土地质量与土地特性 204

一、土地特性 204

二、土地质量 206

三、土地质量与土地特性的关系 206

第二节 土地质量的特点 207

一、土地质量的时间变异性 207

二、土地质量的空间变异性 208

三、土地质量的相互关系 209

第三节 土地利用要求 210

二、管理要求 212

一、作物要求 212

三、水土保持要求 214

四、土地利用要求评定实例 215

第四节 土地质量评价方法 217

一、土地质量的选择 217

二、土地质量的估算方法 219

三、土地质量的表示 220

第五节 土地质量评价实例 220

一、土地质量的选择 220

二、举例说明土地质量的描述和评价方法 221

第十章 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 227

第一节 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的定义和理论依据 227

一、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的定义 227

三、土地自然适宜性的分类方法 228

二、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的理论依据 228

第二节 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方法 233

一、主观判断法 233

二、因子分析法 235

三、模糊综合评判法 249

第三节 土宜评价 254

一、土宜的概念 254

二、土宜评价 257

第十一章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 259

第一节 作物生产潜力评价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259

一、单因素的经验模型 259

二、农业生态区法 261

第二节 土地的综合生产潜力评价 264

一、美国的土地潜力分类系统 264

二、莫斯(Moss)的土地潜力评价 268

一、土地人口承载潜力研究的概念及其方法 269

第三节 土地人口承载潜力研究 269

二、农业生态区法简介 270

第十二章 土地经济评价 274

第一节 土地经济评价的概念 274

一、土地经济属性 274

二、土地经济评价的定义 276

三、土地经济评价指标 278

第二节 土地经济评价的经济分析方法 280

一、投入和产出分析 280

二、毛利分析 280

三、现金流量贴现分析 283

第三节 土地经济适宜性评价 286

一、收益比较的收支预算 286

二、应用成本和收益确定土地经济适宜性等级 290

第四节 土地经济分级 291

一、土地经济分级理论基础 292

二、土地经济分级的对象与目的 293

三、土地经济分级原则 293

四、土地经济分级单元的划分 294

五、土地经济分级的标准、指标体系与指标选取原则 294

六、土地经济分级程序及具体内容和方法 295

第十三章 计算机在土地评价中的应用 299

第一节 地理信息系统与土地评价 299

一、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299

二、GIS在土地评价中的应用 303

第二节 土地评价专家系统 309

一、知识库 310

二、土地资源数据库 312

三、推理机 313

四、解释接口 313

五、知识获取 313

主要参考文献 314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