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上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武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80221955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847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87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十八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和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 849
第一节 加速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决策 849
一、20世纪90年代初的国内外形势 849
二、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的决策 851
三、加快发展和改革决策的落实 855
第二节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重大步骤 859
一、发展要素市场,大力推进价格和流通体制改革 861
二、重点突破以财税、金融为主的宏观经济体制的改革 868
三、继续促进多种经济成分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874
四、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建立 882
五、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和房地产业的兴起 887
第三节 对外开放的新举措 889
一、扩大对外开放的地域和领域 889
二、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890
三、加快外贸体制改革 892
第十九章 加强宏观调控、实现结构优化和科学发展 894
第一节 治理经济过热,实现“软着陆” 894
一、经济再次过热的出现及其成因 894
二、经济“软着陆”的主要措施 897
第二节 努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地区结构 901
一、加强农业基础,提高农民收入 902
二、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确定和培育支柱产业 909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913
四、合理调节地区经济差距 914
第三节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917
一、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918
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920
三、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923
四、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925
第四节 “八五”计划的完成和“九五”计划的制订 928
一、“八五”计划完成情况 928
二、“九五”计划的制订和2010年远景目标 931
第五节 小康水平的实现 940
一、扶贫工作的新进展 940
二、城镇的再就业工程 943
三、小康目标基本实现 945
四、20世纪90年代后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点 950
第四编 1997~2009年: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953
第二十章 跨世纪战略的提出和初步实施 953
第一节 20世纪末的经济形势和跨世纪发展战略的提出 953
一、世纪末的国际国内形势 953
二、跨世纪战略的基本内容 957
第二节 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稳定发展 963
一、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963
二、扩大内需,支持经济稳定增长 964
三、军民协力,夺取抗洪抢险的胜利 967
四、平衡国际收支,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969
第三节 努力促进“两个转变” 975
一、买方市场形成后经济运行的变化 975
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977
三、加强金融改革和监管 982
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989
五、建立国家创新体系 995
六、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 1000
第四节 由不平衡向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 1002
一、“两个大局”思想的提出 1002
二、20世纪80~90年代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拉大 1004
三、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和初步实施 1006
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举措 1016
第五节 “两个利用”的提出和初步实施 1020
一、加入WTO和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 1021
二、扩大开放范围和吸引外资 1024
三、对外投资的迅速发展 1028
第六节 “九五”计划的完成 1030
一、经济增长和结构变化情况 1030
二、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1033
三、中国发展水平的国际比较及贡献 1036
四、“十五”计划的提出 1042
第二十一章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046
第一节 从中共“十六大”到“十七大”发展观念的转变 1046
一、科学发展观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 1046
二、全面发展和建立和谐社会 1049
三、环境保护、生态和循环经济 1050
四、政府职能转变和经济法治的加强 1052
第二节 “三农”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措施 1053
一、产业结构变迁和城乡差距的加大 1053
二、从减轻农民负担到取消农业税 1055
三、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1057
四、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初步措施 1058
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路和规划 1060
第三节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 1062
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 1062
二、户籍制度的逐步改革 1063
三、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和政府规制 1065
四、城镇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 1072
第四节 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举措和效果 1074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1074
二、中央政府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1076
三、中央政府对内地与港、澳、台经济关系的协调 1078
第五节 政府对就业、收入的调控和社会保障的发展 1080
一、新世纪以来的就业情况、趋势和政府政策 1080
二、收入差距的扩大和政府对分配的调控 1083
三、社会保障覆盖面的扩大和水平的提高 1085
第六节 加强宏观调控、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1087
一、中国金融改革的深入和资本市场的培育 1087
二、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 1090
三、中国政府的应对措施 1094
四、中国产业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周期的回顾 1097
五、中国通过改变自己影响世界 1099
第五编 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 1103
第二十二章 香港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1103
第一节 “旧香港”156年的经济发展历程(1841~1997年) 1103
一、中英两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香港问题始末 1103
二、从近代香港经济到现代香港经济 1107
第二节 现代香港经济的产业结构、运作和基本特征(1946~1997年) 1124
一、香港经济最基本的特征和最主要的内部成功因素——自由经济制度 1124
二、现代香港经济的产业结构和资本结构 1127
三、现代香港经济成长的基础——制造业 1128
四、现代香港经济的“引擎”和“生命线”——对外贸易 1136
五、现代香港经济的“中枢”——金融业 1139
六、现代香港经济的“寒暑表”——房地产业 1145
第三节 现代香港经济发展中的“内地因素”(1946~1997年) 1151
一、1949~1979年香港与内地之间的经济联系 1152
二、1979~1997年香港与内地间的经济联系和经济合作 1165
三、中资企业在香港 1174
第四节 “新香港”10年“一国两制”的经济发展历程(1997~2007年) 1182
一、“新香港”10年“一国两制”的经济建设之历史背景和现实挑战 1182
二、“新香港”10年“一国两制”的经济建设之巨大成就及其历史经验 1192
第二十三章 澳门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1199
第一节 “旧澳门”446年经济发展历程(1553~1999年) 1199
一、中葡两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澳门问题始末 1199
二、从近代澳门经济到现代澳门经济 1208
第二节 现代澳门经济的产业结构及其发展模式(1960~1990年) 1216
一、现代澳门经济的结构及其主要特点 1216
二、现代澳门经济的产业结构及其主要特点 1218
第三节 现代澳门的出口加工业 1222
一、现代澳门出口加工业发展之历史回顾 1222
二、现代澳门工业结构及其主要特点 1225
三、现代澳门出口加工业的困境及其出路 1227
四、现代澳门的主要工业行业 1229
五、出口加工业的“晴雨表”——现代澳门的对外贸易 1231
第四节 现代澳门的地产建筑业 1234
一、“九九”回归以前澳门地产建筑业的发展概况及其前景 1234
二、现代澳门的土地政策 1237
三、现代澳门的建筑业 1239
四、现代澳门的房地产业 1240
第五节 现代澳门的银行保险业 1242
一、现代澳门的货币 1242
二、现代澳门的银行业 1244
三、现代澳门的保险业 1250
第六节 现代澳门的旅游博彩业 1253
一、现代澳门的旅游业 1253
二、现代澳门的博彩业 1256
三、现代澳门的其他旅游行业 1259
四、“九九”回归以前澳门旅游博彩业的困境和发展路向 1260
第七节 澳门经济发展中的“香港因素”与“内地因素” 1263
一、“香港因素”在澳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263
二、澳门经济发展中的“内地因素” 1265
三、建立港澳粤联动机制,推动澳门经济发展 1269
第八节 “新澳门”10年“一国两制”的经济发展历程(1999~2009年) 1270
一、“新澳门”10年“一国两制”的经济建设历程及其成就 1270
二、“新澳门”10年“一国两制”的经济发展之路向和定位 1275
三、“新澳门”10年“一国两制”的经济发展之“内地因素” 1283
四、“新澳门”10年“一国两制”的经济发展之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挑战 1288
第二十四章 台湾地区的经济发展 1300
第一节 台湾经济的发展历程 1301
一、恢复重建阶段(1949~1952年) 1302
二、工业进口替代阶段(1953~1961年) 1304
三、工业出口扩张阶段(1962~1971年) 1306
四、重化工阶段(1972~1986年) 1308
五、重点发展新兴工业阶段(1987~2006年) 1310
六、提出产业再造计划(2007年至今) 1314
七、台湾工业化的有利因素和不利条件 1316
第二节 台湾金融业发展概况 1320
一、台湾的金融主管机关 1320
二、台湾的金融服务业 1321
第三节 台湾交通运输与邮电业发展情况 1327
一、台湾的交通运输业发展概况 1327
二、台湾电信业概况 1329
三、台湾邮政业发展概况 1331
第四节 台湾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 1332
一、台湾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 1332
二、台湾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 1337
三、台湾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内地支持因素 1342
第五节 台湾的旅游业 1344
一、台湾旅游业发展现状 1344
二、台湾发展旅游业的资源优势 1345
三、旅游业对台湾经济产业结构的影响 1348
四、两岸合作观光旅游事业的前景 1349
第六节 台湾的所有制结构和经济体制演变 1350
一、公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1350
二、私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1353
三、外国资本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354
四、个体经济是农业和城市服务业的主体 1356
第七节 两岸经贸关系的演变 1358
一、两岸间接贸易迅速扩大阶段(1979~1987年) 1359
二、两岸经济交流深化阶段(1987~1990年) 1360
三、两岸经贸交流不断扩大阶段(1992~1998年) 1362
四、两岸经贸关系的新阶段(1999~2009年) 1365
五、内地对台湾投资的启动与进程 1371
第八节 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趋势 1376
一、两岸经济整合的现实基础 1376
二、两岸经济整合的发展趋势 1380
第六编 附录 1388
附录一:部分统计资料 1388
(一)国民经济核算 1389
表1-1 国民总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 1389
表1-2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1392
表1-3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 1394
表1-4 社会总产值 1396
表1-5 国民收入 1398
表1-6 国民收入部门构成 1400
(二)人口、就业和职工工资 1402
表2-1 人口数 1402
表2-2 按城乡和三次产业分就业人员 1404
表2-3 职工工资总额和平均工资 1406
表2-4 职工平均工资及指数 1408
(三)固定资产投资 1410
表3-1 按经济类型分的固定资产投资 1410
表3-2 按管理渠道分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率 1412
表3-3 按城乡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414
表3-4 按构成和隶属关系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415
表3-5 房屋建筑面积 1416
(四)财政和金融 1417
表4-1 各项税收 1417
表4-2 国家财政收支总额和指数 1419
表4-3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 1421
表4-4 国家财政主要支出项目 1423
表4-4 续表一 国家财政主要支出项目 1425
表4-4 续表二 2007~2008国家财政主要支出项目 1427
表4-5 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 1428
表4-6 国家财政用于科学研究的支出 1430
表4-7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和货币供应量 1432
表4-8 黄金和国家外汇储备 1434
表4-9 金融机构现金投放与回笼 1435
表4-10 证券市场基本情况 1437
表4-11 保险业基本情况 1438
表4-12 国际收支概况 1439
(五)物价指数 1440
表5-1 各种物价指数 1440
表5-2 居民消费价格和商品零售价格定基指数 1442
(六)人民生活 1444
表6-1 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指数 1444
表6-2 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和住房情况 1446
表6-3 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和年增加额 1448
(七)农业 1450
表7-1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450
表7-2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指数 1452
表7-3 主要农产品产量 1454
表7-3 续表1 主要农产品产量 1456
表7-3 续表2 主要农产品产量 1458
表7-3 续表3 主要农产品产量 1460
表7-4 主要林产品产量 1462
表7-5 牲畜饲养情况 1464
表7-5 续表牲畜饲养情况 1466
表7-6 水产品产量 1468
表7-7 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 1470
表7-8 化肥施用量、小水电站、农村用电量和灌溉面积 1472
表7-9 受灾和成灾面积 1474
表7-10 乡镇企业单位数(按国民经济行业分) 1476
表7-11 乡镇企业职工人数(按国民经济行业分) 1477
表7-12 乡镇企业总产值(按国民经济行业分) 1478
(八)工业和能源 1479
表8-1 能源生产总量和构成 1479
表8-2 能源消费总量和构成 1481
表8-3 各种经济类型工业企业和生产单位数 1483
表8-4 各种经济类型工业企业和生产单位数所占比重 1485
表8-5 各种经济类型工业总产值 1487
表8-6 各种经济类型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 1489
表8-7 各种经济类型工业总产值指数 1491
表8-8 全国工业总产值、构成及指数 1493
表8-9 全国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1495
表8-10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1497
表8-11 按人口平均的工业总产值和主要产品产量 1499
表8-12 主要工业品产量 1501
表8-12 续表1 主要工业品产量 1503
表8-12 续表2 主要工业品产量 1505
(九)建筑业 1507
表9-1 建筑业企业单位数和人员数 1507
表9-2 全国建筑业企业总产值和房屋建筑面积 1508
(十)运输交通和邮电 1509
表10-1 各种运输线路长度(年底数) 1509
表10-2 客运量 1511
表10-3 旅客周转量 1513
表10-4 货运量 1515
表10-5 货物周转量 1517
表10-6 民用汽车拥有量 1519
表10-7 邮电业务量、营业网点数及邮电通信电路 1521
表10-8 邮电通信设备拥有量 1523
(十一)国内贸易 1525
表11-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行业分) 1525
表11-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 1527
表11-3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经济类型分) 1529
(十二)对外贸易和旅游 1531
表12-1 货物进出口总额 1531
表12-2 货物进出口总额(按贸易方式分) 1533
表12-3 货物进出口总额(按商品类别分) 1534
表12-4 人民币对主要外币年平均汇价 1535
表12-5 实际使用外资额 1536
表12-6 对外经济合作 1537
表12-7 国际旅游人数和收入 1538
表12-8 入境过夜旅游者人数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1539
表12-9 国内旅游情况 1540
(十三)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和环境保护 1541
表13-1 各级各类学校数 1541
表13-2 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数 1543
表13-3 各级各类学校招生数 1545
表13-4 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数 1547
表13-5 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数 1549
表13-6 研究生和留学生数 1551
表13-7 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 1553
表13-8 各级普通学校毕业生升学率 1555
表13-9 教育经费情况 1556
表13-10 科技活动发展情况 1557
表13-11 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数(年底数) 1558
表13-12 文化事业单位数 1559
表13-13 图书、杂志和报纸出版数 1561
表13-14 卫生机构数和床位数 1563
表13-15 卫生机构人员数 1565
(十四)香港特别行政区主要社会经济指标 1567
表14-1 人口数 1567
表14-2 劳动、就业 1568
表14-2 续表劳动、就业 1569
表14-3 对外商品贸易和对外服务贸易 1570
表14-4 工业生产 1571
表14-5 运输、通信、旅游 1572
表14-6 政府收支、货币、金融 1573
表14-7 社会保障 1574
表14-8 教育 1575
表14-9 国内生产总值 1576
(十五)澳门特别行政区主要社会经济指标 1577
表15-1 人口及生命统计 1577
表15-2 劳动、就业 1578
表15-3 国内生产总值 1579
表15-4 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 1580
(十六)台湾省主要社会经济指标 1581
表16-1 面积和人口数 1581
表16-2 劳动力和就业状况 1582
表16-2 续表 劳动力和就业状况 1583
表16-3 国民生产总值 1584
表16-4 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 1585
表16-5 铁路和公路客货运量 1586
表16-6 政府公债 1587
表16-7 股票交易 1588
表16-8 入学率和教育经费 1589
附录二:1949~2009年经济大事记 1590
主要参考图书文献资料 1669
后记 1682
导论 1
一、中国经济发展和制度演变历程的简单回顾 1
二、“多元一体”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8
三、“赶超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12
四、“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 17
五、城乡关系的历史性转折 20
六、国有企业地位和作用的变化 26
七、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 30
第一编 1949~1957年:工业化的起步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39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时的经济背景和发展条件 39
第一节 旧中国的经济遗产 39
一、旧中国经济的特点 39
二、新中国成立前旧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估计 42
第二节 解放区经济和新中国经济纲领的确立 56
一、解放区的经济体制及其影响 56
二、新中国经济纲领的确立 58
第三节 新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困难 62
一、政治背景和条件 62
二、经济背景和条件 64
三、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国际环境 68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70
第一节 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的建立和“统一财经” 70
一、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的建立及其职能 70
二、党对政府经济工作直接领导体制的形成 72
三、“统一财经”和中央地方经济管理权限的划分 74
四、计划管理制度的初步形成 76
五、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建立 77
第二节 没收官僚资本和国有企业管理制度的确立 81
一、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有经济 82
二、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的形成 83
第三节 农村土地改革 88
一、新中国成立前后农村阶级划分标准和土地改革政策的变化 89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土地改革 92
三、土地改革对农村经济的作用 94
第四节 国家对私营经济的基本政策和管理办法 96
一、调整工商业 96
二、国家对私营经济的直接管理 99
三、国家对私营经济的间接管理办法 101
第五节 合作社的整顿与发展 107
一、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关于合作社的方针政策 107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合作社的整顿 108
三、国家对合作社的优惠和扶持 110
四、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体制 112
第六节 公私合营、中外合营以及外资企业的变革 114
一、公私合营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 114
二、金融业全行业公私合营后的经营管理体制 116
三、中外合营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 116
四、取消原有外国在华企业的特权 117
第七节 统制对外贸易体制的建立 120
一、摧毁旧的对外贸易体制,建立国有企业为主体的新型结构 120
二、外贸管理机构的建立及其职能 122
三、对外贸易运行及管理体制的形成 122
第八节 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就业和分配制度 124
一、“包下来”的就业政策和“三个人饭五个人吃”的分配政策 124
二、国家机关工资制度的建立 126
三、国有企业工资制度的变革 127
四、私营企业分配制度的调整 129
第三章 国民经济的恢复 133
第一节 工农业生产恢复发展情况 133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效益情况 133
二、工业经济的恢复发展 139
三、农轻重比重的变化 141
第二节 内外贸易的恢复和发展 142
一、国内贸易的恢复发展 142
二、对外贸易的恢复发展 146
第三节 财政金融状况的根本好转 149
一、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财政困难 149
二、“取之有道”和“用之得法”的措施 150
三、财政状况的根本好转 153
四、金融业走上正轨和存贷业务的扩大 154
第四节 交通运输和基础设施的恢复和建设 158
第五节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61
一、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161
二、城市就业的增加和居民收入的提高 164
三、城镇职工劳动保护制度的建立 165
四、文教卫生的改善 168
五、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169
第四章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 171
第一节 工业化的思路和现实条件 171
一、中共中央关于工业化的思路 171
二、工业化起步时的经济条件 172
第二节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176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产生背景 176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形成及其内容 179
第三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订及其主要内容 181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编制 181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内容 184
三、“一五”计划对几个经济关系的处理 188
第四节 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 189
一、政府投资体制的初步形成 189
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准备工作 193
三、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 197
四、稳步前进方针的提出和实施 199
第五节 国家对农产品的统购统销 201
一、粮食供应紧张的根本原因 202
二、“统购统销”决策的形成 204
三、“统购统销”的实施 207
四、“统购统销”的双重后果 209
第六节 积极争取外援和对外援助 210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来自苏联的援助 210
二、“一五”期间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的经济援助 212
三、中国对其他国家的经济援助 215
第五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提前完成 219
第一节 工业化的推进和遇到的问题 219
一、经济建设的进展 219
二、工业快速增长面临的问题 221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进程的加快和迅速完成 224
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思路的形成 224
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步伐的加快 226
三、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提前完成 229
第三节 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迅速完成 230
一、个体手工业改造形式的确定和初步进展 231
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高潮和纠偏 233
第四节 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迅速完成 235
一、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方式的确定 236
二、“对资改造”的逐步进行 237
三、全行业公私合营的迅速实现 239
四、资方人员的工作安排和“定息” 242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改革设想和调整 245
一、“八大”前后党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 245
二、1957年经济体制的调整和改革设想 249
三、“一五”后期我国对社会主义经济认识的历史局限 251
第六节 国有企业“党委领导制”的确立 254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多种领导体制并存 254
二、1953年以后推行“一长制”的阻力 258
三、党委领导制取代“一长制” 262
第七节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体制变革 264
一、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民族区域自治的形成 265
二、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266
第六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和遗留的问题 271
第一节 1956年经济建设中的“冒进”和“反冒进” 271
一、“冒进”的形成及其原因 271
二、“反冒进”的提出和初步实施 275
三、“八大”前后的继续“反冒进” 277
第二节 科学规划的制订与实施 280
一、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奠基 280
二、知识分子地位的提高 280
三、第一个科学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284
四、科学规划的实施 290
第三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胜利完成 292
一、“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292
二、“一五”时期的经济效益 296
第四节 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形成 298
一、行政性计划管理方式的形成 298
二、市场调节作用的逐渐衰微 301
三、自由市场的“开放”与“关闭” 306
第五节 “一五”时期发展战略和经济紧运行的双重后果 315
一、20世纪50年代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 315
二、1958年以前经济发展战略的效果 317
三、1956年关于修正发展战略的设想及搁浅 320
第二编 1958~1978年:国民经济的曲折发展 324
第七章 “大跃进”及其严重后果 324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和“大跃进”决策的形成 324
一、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 325
二、用“积极平衡”取代“综合平衡” 326
三、“大跃进”决策的形成 328
四、“大跃进”的兴起 331
第二节 “大跃进”高潮 335
一、北戴河会议与“大跃进”的全民动员 335
二、全民“大炼钢铁” 336
三、人民公社化浪潮 341
四、“大跃进”对1958年经济的影响 343
第三节 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的急剧变革 344
一、1958年以前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344
二、1957年制订的改革方案 346
三、1958年的“权力下放” 349
四、建立经济协作区及权力下放的后果 350
第四节 庐山会议前后的纠“左”及反复 351
一、对农村人民公社性质和体制的纠偏 351
二、压缩工农业生产指标及有关措施 356
三、庐山会议的转折 357
四、庐山会议后国民经济的“再跃进” 360
第五节 “大跃进”的成就及其严重后果 364
一、“大跃进”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成就 364
二、“大跃进”给国民经济带来的严重后果 365
三、“大跃进”期间投资及效益分析 370
第八章 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恢复发展 375
第一节 调整国民经济决策的形成 375
一、“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 375
二、“紧急指示信”和“九中全会” 376
第二节 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的实施 378
一、1961年中央对国民经济的初步调整 378
二、1962年调整进入决定性阶段 382
三、1963~1965年的继续调整 397
第三节 工商业体制的变化 400
一、经济管理权限的再次集中 401
二、试办“托拉斯” 405
三、商业体制的调整 410
四、调整后期重新扩大地方和企业的管理权限 425
第四节 农村经济体制的调整 428
一、人民公社体制的调整 428
二、“包产到户”的出现及其被制止 430
第五节 科技政策调整和规划的制订 432
一、科技政策的调整 432
二、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434
三、《十年科学规划》的制订 435
四、科技体制的继续调整和规划的实施 437
第六节 西藏地区民主改革的完成 441
一、民主改革前的经济制度 442
二、民主改革 443
三、“稳定发展”方针的提出和实施 446
四、民主改革后的经济发展 447
五、向单一公有制经济的过渡 450
第九章 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阶级斗争”的干扰 452
第一节 计划生育政策和就业问题的严峻化 452
一、计划生育政策的曲折发展 452
二、城市劳动力供求矛盾和失业问题 456
三、城乡人口逆向流动决策的形成 459
四、“上山下乡”运动和城市化的停滞 463
第二节 对外经济关系的变化 467
一、中苏关系的恶化对经济建设的影响 467
二、技术引进转向西方国家 470
三、中国对外贸易的变化 473
四、中国的对外经济援助 478
第三节 经济建设激励机制的变化 482
一、大庆油田建设奇迹和“工业学大庆” 483
二、大寨精神和“农业学大寨” 486
三、全国学人民解放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489
四、干部队伍的“革命化” 490
第四节 “阶级斗争”对经济工作的干扰 491
一、“阶级斗争为纲”的提出 492
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494
三、毛泽东对人民公社和国有企业领导权的估计 497
第五节 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调整任务的完成 500
一、“四化”任务的提出 500
二、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 500
三、科技的发展 502
四、积累与消费关系趋于正常 502
五、几个没有根本解决的问题 503
第六节 1965年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国际比较 504
一、1958~1965年的经济增长 504
二、人民生活消费水平 507
三、与同期国际发展水平比较 509
第十章 “文革”前期国民经济的下降与回升 514
第一节 “三五”计划的制订和指导思想的转变 514
一、经济建设思想的变化 514
二、以“备战”为中心的“三五”计划 516
第二节 “文革”发动的经济原因 518
一、毛泽东经济思想的误区 518
二、社会经济矛盾的扭曲 520
第三节 “文革”头三年造成的严重经济破坏 522
一、“造反”“夺权”对经济秩序的严重冲击 522
二、国民经济遭受的严重破坏 524
三、极“左”经济思潮的泛滥 527
第四节 经济管理体制大变动 528
一、第二次“放权”改革 528
二、下放企业和精简中央机构 529
三、下放财权,实行地方“大包干” 530
四、简化税收、信贷、劳动工资体制 531
五、经济体制变革的利弊得失 533
第五节 国民经济的增长与变化 533
一、工业经济的增长与变化 533
二、商业贸易和金融的变化 537
第六节 “三五”计划的勉力完成和“三个突破” 539
一、“三五”计划的勉力完成 539
二、急于求成的“四五”计划 543
三、周恩来主持的经济调整 549
第十一章 “文革”后期国民经济的缓慢发展 552
第一节 以备战为中心的“三线建设” 552
一、三线建设的决策和实施 552
二、三线建设的成就与评价 558
第二节 国防科技尖端技术取得新突破 562
一、“文革”对国防科研工作的干扰 562
二、国防尖端技术的新突破 564
第三节 农村经济的缓慢发展 565
一、极“左”思潮影响下的农村政策和“学大寨”运动 565
二、农田基本建设高潮和技术进步 568
三、社队工业的再次兴起 571
四、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575
第四节 努力开拓对外经济工作的新局面 578
一、“四三方案”的制订和实施 578
二、对外经济工作出现新局面 582
三、“文革”期间的对外经济援助 586
第五节 邓小平1975年整顿和“四五”计划的完成 587
一、四届人大和“五五”计划的制订 587
二、邓小平领导的1975年整顿 590
三、整顿的成效和“四五”计划的完成 593
第六节 1976年的经济危机 599
一、毛泽东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和江青集团的反整顿活动 599
二、1976年的经济危机和“文革”的结束 601
第七节 “文革”时期经济建设的总体评价 603
一、“文革”时期经济建设的巨大损失 603
二、“文革”时期国民经济的缓慢发展 607
三、影响“文革”时期经济发展的几个因素 610
第十二章 两年徘徊中前进的经济建设 615
第一节 “文革”结束后的拨乱反正和经济恢复 615
一、政治领域的拨乱反正和邓小平复出 615
二、经济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 618
三、恢复和发展经济的一系列措施 623
第二节 经济领域一些“左”倾方针的持续和急于求成的冒进 626
一、经济领域一些“左”倾方针的继续实施 626
二、超越综合国力的经济建设高指标 629
三、对外引进规模的一再扩大 632
第三节 探索新路的初步尝试 635
一、安徽、四川等地农村的大胆试验 635
二、走出国门看世界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试验 637
三、改变经济管理体制的新思维 642
四、工作中心转移问题的提出 646
第四节 1978年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比较 648
一、经济发展总体水平 648
二、人口压力增大 652
三、农业效益不高 654
四、工业化程度仍然很低 656
五、商业、财政、金融问题较多 659
六、对外经济关系处于半“封闭”状态 662
七、人民生活改善不多 663
第三编 1978~1997年:改革开放与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665
第十三章 开始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665
第一节 经济指导思想的历史性转变 665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策 665
二、三中全会后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668
第二节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提出和经济调整 672
一、新“八字方针”的提出 672
二、国民经济的初步调整 676
三、调整中的争论和阻力 679
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调整 682
五、调整的特点和成就 687
第三节 在经济调整中开始改革开放 690
一、农村改革先行一步 690
二、城市改革的开始 694
三、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700
第十四章 新的建设纲领和“六五”计划的提前完成 706
第一节 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全面高涨的战略部署 706
一、长期规划的制订过程 706
二、宏伟建设纲领的提出 710
三、“六五”计划的安排 712
第二节 进一步调整改革,争取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714
一、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进一步调整和整顿 714
二、发挥科技教育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 720
三、积极稳妥地加快改革步伐 723
第三节 旅游业的兴起 730
一、1978年以前旅游业的发展滞后 730
二、旅游业的迅速起步 731
三、旅游业的进一步改革发展 734
四、旅游业开始成为我国新兴的重要产业 736
第四节 “六五”计划主要指标的提前完成 738
一、“六五”计划指标提前完成情况 738
二、国民经济发生的变化 740
第十五章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和对经济过热的调控 743
第一节 第一个体制改革纲领和“七五”计划的提出 743
一、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策 743
二、第七个五年计划 747
第二节 加快改革开放的重大步骤 749
一、缩小指令性计划,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范围 750
二、改革财税金融体制,发挥税收、利率的杠杆作用 753
三、以取消主要农副产品统派购为中心的流通体制改革 755
四、调放结合小步前进的价格体系改革 757
五、工资制度的改革 760
六、改革科技体制,进一步促进科技为经济、社会服务 760
七、大幅度推进对外开放 762
第三节 稳定经济和继续推进改革 764
一、经济高速增长下“过热”的出现及其原因 764
二、稳定经济的主要措施 769
第四节 新经济增长因素的崛起和运行格局的变化 783
一、新经济增长因素的迅速成长 783
二、经济运行格局的变化 791
第十六章 经济高速增长中的曲折 797
第一节 中共“十三大”对改革和发展的新认识 797
一、中共“十三大”召开前经济和社会形势 797
二、“十三大”关于改革理论的重大突破 801
三、“十三大”对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新部署 802
第二节 在通货膨胀中改革迈出新步伐 803
一、1988年初的经济形势 803
二、1988年上半年出台的改革措施 805
三、价格改革“闯关”及其受挫 811
第十七章 治理整顿经济环境和改革的继续推进 818
第一节 治理整顿经济环境 818
一、治理整顿方针的提出和初步实施 818
二、进一步治理整顿 825
第二节 治理整顿中的继续改革开放 834
一、股票市场的初步形成 834
二、粮油统销价格改革的重大突破 836
三、深化改革的其他内容 838
四、扩大开放的主要措施 841
第三节 治理整顿中的发展与“八五”计划的制订 843
一、集中力量办好农业 843
二、治理整顿任务的完成 845
三、“八五”计划的制订 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