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质量管理 下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现代质量管理  下
  • 天津企业管理培训中心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 ISBN:7800010759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1244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126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质量管理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六节 计量调整型抽样检查(美国MIL-STD- 414

一、以工序管理为目的抽样 695

第二篇 统计的质量管理(Ⅱ) 695

第八章 抽样 695

第一节 工厂生产活动中抽样的目的 695

二、以产品检验为目的的抽样 696

三、以研究、实验、调查工序能力等为目的的抽样 696

第二节 抽样方法的分类 696

一、按照母体中各单位是否可能重复被抽取区分 696

二、按照抽样的目的区分 697

三、按照抽样的组织方式区分 697

四、按照抽样的组织方式分类的各种抽样方法简介 698

第三节 抽样的基础理论 705

一、测定误差、抽样误差 705

二、抽样精度和造成抽样偏差的原因 715

三、几种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及其数理基础知识 718

第四节 抽样方法的设计 728

一、抽样实验的基本思想 728

二、抽样方法的设计 730

三、工序的管理状态和抽样间隔 730

一、流动体抽样 731

第五节 抽样作业及其管理 731

二、连续体的抽样 732

三、奶油状、泥状体的抽样 733

四、粉块混合物的抽样 734

五、抽样作业的管理 738

第九章 抽样检查 740

第一节 检查概论 740

一、检查的定义 740

二、检查的目的 740

三、检查的种类 741

四、全数检查与抽样检查 741

第二节 计数标准型抽样检查 743

一、计数抽样检查的基础 743

二、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样检查 758

第三节 计量标准型抽样检查 760

一、计量抽样检查的基础 760

二、计量标准型一次抽样检查(标准偏差б已知)(日本JISZ 9003-1957) 775

三、计量标准型一次抽样检查(标准偏差б未知)(日本JISZ 9004-1956) 785

第四节 计数挑选型抽样检查 789

一、计数挑选型抽样检查的基础 789

二、计数挑选型一次抽样检查(日本JISZ9006-1956) 791

第五节 计数调整型抽样检查 796

一、调整型抽样检查的基础 796

二、计数调整型抽样检查(日本JISZ 9015-1971) 797

一、抽检方式与抽样检查表的关系 808

二、抽样检查的实施 808

三、检查宽严程度的调整 822

第七节 逐次抽样检查 829

一、计数标准型逐次抽样检查(日本JISZ 9009-1962) 829

二、计量标准型逐次抽样检查(日本JISZ 9010-1962) 833

一、计数连续生产型抽样检查(日本JISZ 9008-1957) 838

第八节 计数连续生产型抽样检查 838

二、抽样检查的实施 839

第三篇 全面加量管理 842

绪论 842

第一章 质量管理计划 852

第一节 质量计划 852

一、质量方针 852

二、质量展开与质量解析 853

一、质量管理计划概要 854

第二节 质量管理计划 854

二、TQC引进与推行计划 855

第三节 组织计划 864

一、制订组织计划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864

二、制订组织计划的原则 865

三、关于组织的标准和规定 865

四、质量管理委员会 866

五、全面质量管理办公室 866

一、质量管理机能的层次 867

第四节 质量管理机能的展开 867

二、质量管理机能的展开及其管理 868

三、管理项目 868

第二章 方针管理和机能管理 874

第一节 方针管理 874

一、方针管理的必要性 874

二、方针管理的目的与效果 875

三、方针管理系统 877

四、方针管理的推行方法 878

五、推行方针管理时应注意的问题 881

第二节 机能管理 885

一、分部门的管理 885

二、分机能的管理 887

三、实施机能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891

一、质量机能 893

二、质量保证的定义 893

第三章 质量保证的机能 893

第一节 质量保证的概要 893

三、日本的质量保证活动的发展过程 895

四、质量保证和检查 897

五、质量保证的业务范围 898

第二节 质量保证的机能 899

一、质量方针的设定 899

二、设定保证质量的工作方针及保证基准 899

三、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 899

五、确保设计质量 900

四、质量保证体系的进行 900

六、重要质量问题的备案与分析 901

七、生产阶段的质量保证机能 901

八、制造过程中质量保证活动的一体化 901

九、质量调查和索赔处理 902

十、商标、说明书类的管理 902

十一、售后服务 902

十二、产品质量检查、质量保证体系检查 902

十三、质量信息的收集、解析与应用 902

二、质量保证体系图的结构 903

第三节 质量保证体系 903

一、质量保证和机能管理 903

三、制作质量保证体系时应注意的问题 904

第四节 质量评价系统 907

第五节 质量信息系统 909

一、质量信息 909

二、质量信息系统的表达方式 912

第四章 标准化 913

第一节 标准化的基本概念 913

一、标准化的定义 913

二、标准化的体系 913

三、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919

第二节 标准的级别 922

一、国际标准 922

二、地区标准 923

三、国家标准 924

五、企业标准 926

四、专业标准 926

第三节 企业标准化 927

一、企业标准化的任务 927

二、企业标准化的组织机构 930

三、企业标准化的内容 932

第五章 质量管理活动的实施 936

第一节 质量管理活动的实施概要 936

一、决定标准质量 936

三、按照作业标准操作 937

二、规定标准作业 937

四、为了解作业结果进行测定 938

五、制订管理标准 938

六、根据管理标准确认特性值 938

七、为了消除异常原因采取必要的措施 938

第二节 质量管理业务及实施方式 939

一、质量管理业务 939

二、质量管理活动的实施方式 940

二、质量的制造与成本 941

一、质量的设计与成本 941

第三节 质量和成本 941

三、质量成本 942

四、质量损失的分布 944

第四节 TQC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945

一、对TQC的认识问题 945

二、组织管理问题 946

第六章 产品开发、设计阶段的质量管理活动 948

第一节 研究开发工作的质量保证 948

一、研究的分类 948

二、科学管理的必要性 948

三、研究工作的管理业务 949

四、研究开发的组织 951

五、研究开发中的评价与决策 951

六、研究开发工作中的质量保证活动 952

七、通过新产品开发的质量保证评价研究开发工作 954

一、开发、设计阶段的基本步骤 956

第二节 开发、设计的体系 956

二、开发、设计的体系 958

第三节 质量方针、开发方针 958

一、质量方针 958

二、开发方针 961

第四节 产品的质量规划 961

一、产品规划的方针 961

二、产品规划的基本思路 963

三、产品规划、评价的业务流程 966

四、产品规划、评价的检点项目 971

五、产品规划、评价的组织 971

六、产品规划员的培养和能力开发 974

第五节 设计 975

一、质量设计的基础资料 975

二、实用特性向代用特性的变换 976

三、质量的展开 977

四、质量解析和工序解析 987

五、工序能力的把握 988

六、设计评价 989

七、设计变更的管理 993

第六节 试制 994

一、试制工作的基本内容 994

二、通过试制品的评价设计质量的基本思路 995

第七节 废品管理 996

一、物品管理的基本思路 996

二、物品管理活动的推行组织和步骤 998

二、控制进度的方法 1002

三、开发设计阶段进度管理中注意问题 1002

一、影响开发设计进度的因素 1002

第八节 开发设计阶段的进度管理 1002

第七章 生产阶段中的质量管理活动 1005

第一节 工序分析 1005

一、工序分析的概念 1005

二、特性值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1008

三、选定特性值及其影响因素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009

六、工序分析的方法 1011

五、选定因素的最佳水平 1011

四、关于因素与特性值的调查 1011

七、对分析结果的处理 1013

第二节 工序设计 1013

一、工序调查 1013

二、工序质量能力的分析与应用 1015

三、决定制造方法 1030

第三节 工序管理 1035

一、工序管理概述 1035

二、工序管理标准 1040

三、工序管理实施 1045

第四节 工序改善 1051

一、概述 1051

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与步骤 1057

三、工序管理与工序改善 1075

四、工序改善的实施 1076

第五节 制造工序中的质量保证 1077

一、质量在工序中形成 1077

二、制造过程中质量保证活动的实施 1078

三、工序管理中的人的问题 1080

第八章 质量情报管理 1084

第一节 质量情报管理的基本思路 1084

一、质量情报 1084

二、收集、管理质量情报的目的 1084

三、质量异常处理的基本思路 1086

第二节 市场质量的调查 1088

一、市场质量调查的的目 1088

二、市场质量调查的方法 1088

三、市场质量情报调查的效果 1090

第三节 索赔调查 1091

一、申告处理的基本概念 1091

二、申告管理 1093

三、申告管理的实施步骤 1097

一、应用计算机于质量情报管理的数据条件 1101

二、质量情报的机能展开 1101

第四节 质量情报管理系统 1101

三、市场质量情报系统 1103

四、索赔情报处理系统 1108

五、质量技术情报的收集与应用 1111

第九章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1115

第一节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基本概念 1115

一、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 1115

一、QC小组的创建 1118

第二节 创建与开展QC小组活动 1118

二、QC小组的基本宗旨 1118

二、开展QC小组活动的基本方法 1120

第三节 QC小组的推动工作 1124

一、行政管理人员对QC小组活动应持的态度 1124

二、QC小组活动的推动工作 1126

三、日本企业中的QC小组活动的推动组织的一例 1127

四、制订QC小组活动的推动计划(例) 1127

第一节 质量管理诊断的目的和意义 1135

一、质量管理诊断的目的 1135

第十章 质量管理诊断 1135

二、质量管理诊断的意义 1136

第二节 质量管理诊断的类型 1137

一、QC厂外诊断 1137

二、QC厂内诊断 1137

三、厂长诊断 1138

第三节 质量管理诊断方针与计划 1139

一、质量管理诊断方针 1139

二、质量管理诊断计划 1140

第四节 质量管理诊断的实施 1141

参考书目 1142

二、诊断时应该注意事项 1145

第五节 质量管理诊断中注意事项 1145

一、诊断调查表使用注意事项 1145

第十一章 质量管理教育 1153

第一节 质量管理教育、培训的目的 1153

一、质量管理教育的目的 1153

二、职务学教育内容 1154

三、教育培训步骤 1157

第二节 质量管理教育的实施 1157

二、组建QC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 1157

一、建立教育、培训的体系 1157

第十二章 事务部门的质量管理 1159

第一节 事务和质量 1159

二、事务的质量 1159

一、事务的概念 1159

三、事务部门的两个质量 1160

第二节 事务部门和管理 1162

一、根据事实进行管理 1162

二、业务的明确化 1163

三、管理方法的明确化 1163

第三节 质量管理与计算机 1164

一、OA和QC 1164

二、利用计算机进行质量管理 1164

附表Ⅰ 1168

附表Ⅱ 1193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