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统计学 经济社会统计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王文博,赵昌昌主编;吴润,周亚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519660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73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92页
- 主题词:统计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统计学 经济社会统计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 1
前言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统计的产生和发展 1
一、“统计”一词的涵义 1
二、统计的产生和发展 2
第二节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分类 4
一、学科建立的条件 5
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5
三、统计数据的特点 6
四、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8
五、统计学的分类 9
第三节 经济社会统计及有关基本概念 10
一、什么是经济社会统计 10
二、经济社会统计学的内容体系 11
三、经济社会统计中的有关基本概念 12
思考与练习 17
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 18
第一节 统计调查的意义种类和方法 18
一、统计调查的意义 18
二、统计调查的种类 18
三、统计调查的具体方法 19
一、确定调查目的和任务 22
二、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单位、调查范围和方法 22
第二节 统计调查条例和调查方案 22
三、确定调查表式、主要内容和标准 23
四、确定调查时间和填表登记时间 27
五、确定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 27
六、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 27
第三节 各种统计调查方式 27
一、普查 28
二、抽样调查 29
三、重点调查 29
四、科学推算法 30
五、典型调查 30
六、统计报表制度 31
思考与练习 32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 34
第一节 统计数据整理的概念和步骤 34
一、统计数据整理的概念 34
二、统计整理的步骤 34
第二节 统计分组 35
一、统计分组的概念与作用 35
二、分组标志的选择和分组的形式 36
三、统计分组的方法 38
第三节 次数分布 40
一、次数分布的概念 40
二、次数分布的编制 41
三、次数分布的特征 45
三、统计资料的审核 50
二、统计汇总的组织形式 50
第四节 统计整理的组织和技术 50
一、统计汇总方案的设计 50
四、统计汇总技术 51
五、次级资料的整理 51
第五节 统计表 51
一、统计表的概念 51
二、统计表的构成与内容 52
三、统计表的分类 53
四、统计表的设计 55
思考与练习 55
第一节 总量指标的度量 57
一、总量指标的意义 57
第四章 描述统计 57
二、总量指标的种类 58
三、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58
四、总量指标的计算方法 59
五、运用总量指标应注意的问题 60
第二节 相对指标的度量 60
一、相对指标的意义 60
二、相对指标的作用 61
三、相对指标的计算 61
四、计算和应用相对指标应注意的问题 66
第三节 集中趋势的度量 68
一、总和符号及求和法则 68
二、算术平均数 70
三、调和平均数 74
四、几何平均数 77
五、中位数 79
六、众数 83
第四节 离中趋势的度量 85
一、极差 86
二、平均差 87
三、方差和标准差 88
四、离散系数 91
五、异众比率 92
六、偏态的测定 92
七、峰度的测定 94
八、应用平均数应注意的问题 96
思考与练习 97
第五章 正态分布和标准正态分布 104
第一节 正态分布及特征 104
一、正态分布曲线的形成 105
二、正态分布曲线的概率密度及特征 106
三、正态分布曲线下的面积 108
第二节 标准正态分布 111
一、标准正态分布概率密度 111
二、标准正态分布N(0,1)曲线下的面积 112
三、标准正态分布曲线的应用 114
思考与练习 117
第六章 推断统计(一)——统计抽样和参数估计 119
第一节 统计抽样的意义和作用 119
一、统计抽样 119
二、统计抽样的特点 120
三、统计抽样的重要作用 120
第二节 抽样方法和组织方式 121
一、抽样方法 122
二、抽样的组织方式 122
第三节 统计抽样的科学原理 125
一、总体的分布规律:平均数、标准差 126
二、抽样平均数的分布规律以及和总体分布的关系 126
三、怎样根据个别样本的平均数推断总体平均数 130
四、怎样根据个别样本的成数推断总体成数 133
第四节 抽样误差 134
一、抽样误差的概念 134
二、抽样平均误差 135
三、抽样极限误差 143
四、抽样单位数的确定 146
第五节 参数估计 147
一、估计的内容 147
二、估计的要求 147
三、估计的方法 148
思考与练习 152
一、什么是假设检验 156
第七章 推断统计(二)——假设检验 156
第一节 假设检验的一般问题 156
二、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 157
三、假设检验的步骤 157
四、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 158
第二节 Z检验法 161
一、总体均值的显著性检验 162
二、总体成数的显著性检验 164
第三节 t检验法 166
一、一个总体均值的检验 166
二、两个总体均值之差的检验 167
一、拟合检验法 168
第四节 正态总体的假设检验 168
二、雅克——贝里(JB)检验法 170
思考与练习 171
第八章 时间数列分析 174
第一节 时间数列概述 174
一、时间数列的概念 174
二、时间数列的种类 174
三、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 175
第二节 时间数列的水平指标 176
一、发展水平与平均发展水平 176
二、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177
三、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量 182
一、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 183
第三节 时间数列的速度指标 183
二、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 185
第四节 长期趋势的测定 189
一、时间数列的变动因素及组合方式 189
二、长期趋势的测定 190
第五节 季节变动、循环变动和不规则变动的测定 198
一、季节变动的测定 198
二、循环变动的测定 204
三、不规则变动的测定 206
思考与练习 207
第一节 指数的概念和种类 213
一、指数的概念和作用 213
第九章 经济指数与综合评价指数 213
二、指数的种类 214
第二节 综合指数的编制 215
一、数量指数的编制 215
二、质量指数的编制 218
三、综合指数的其它形式 219
第三节 平均数指数的编制 221
一、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221
二、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222
三、固定权数加权平均数指数 223
第四节 指数体系和因素分析 226
一、指数体系的概念与作用 226
二、因素分析 227
一、平均指标指数的编制 230
第五节 平均指标指数及因素分析 230
二、平均指标指数的因素分析 232
第六节 综合评价指数 234
一、综合评价指数的概念 234
二、加权指数法 235
三、改进的功效系数法 238
四、综合评价雷达图 240
思考与练习 241
第十章 相关和回归分析 247
第一节 相关分析概述 247
一、相关分析的概念 247
三、相关分析的步骤 248
二、相关关系的种类 248
第二节 相关图和相关系数 249
一、相关图 249
二、相关系数 250
三、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255
四、等级相关系数及其检验 255
五、计算相关系数应注意的问题 257
第三节 回归分析 257
一、回归分析的概念 257
二、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联系与区别 258
三、简单回归直线的确定 258
四、估计标准误差 261
五、回归估计的置信区间 262
第四节 样本的拟合优度 263
一、变差分析 264
二、拟合优度的度量——可决系数R2 266
三、相关系数、可决系数、回归系数,估计标准误差之间的关系 267
第五节 非线性回归分析 267
一、指数曲线模型 267
二、双曲线回归模型 268
三、幂函数曲线回归模型 268
四、龚伯茨(Gompertz)曲线回归模型 268
五、逻辑斯蒂(Logistic)曲线回归模型 268
思考与练习 269
第一节 统计预测的一般问题 274
第十一章 统计预测 274
第二节 移动平均法 275
一、简单移动平均法(一次移动平均法) 275
二、加权移动平均法 277
三、趋势移动平均法(二次移动平均法) 278
第三节 指数平滑法 281
一、一次指数平滑法 281
二、二次指数平滑法 284
三、差分指数平滑法 286
第四节 加权两点法和加权三点法 287
一、加权三点法抛物线方程 288
二、加权两点法直线方程 290
第五节 自回归预测 291
第六节 预测误差 294
一、绝对预测误差ei 295
二、相对预测误差Ei 295
三、平均绝对误差(MAE) 295
四、均方误差(MSE) 295
五、均方根误差(RMSE) 296
思考与练习 296
第十二章 人口与人力资源统计 299
第一节 人口规模与构成统计 299
一、人口规模统计 299
二、人口构成统计 300
一、人口出生统计 304
第二节 人口变动统计 304
二、人口死亡统计 305
三、人口迁移与流动统计 306
四、人口增长统计 307
第三节 人力资源统计 308
一、人力资源及其总量构成的统计 308
二、人力资源利用状况统计 309
三、人力资源变动统计 312
思考与练习 313
第十三章 企业经营统计 314
第一节 企业经营活动及其分类 314
一、企业 314
二、企业分类 315
三、企业经济活动 317
四、企业经济活动统计 318
第二节 企业投入统计 318
一、劳动力投入统计 318
二、中间投入统计 322
三、固定资产投入统计 324
四、企业成本和费用统计 325
五、企业科技投入统计 327
第三节 企业产出统计 328
一、企业产出的实物量统计 328
二、企业产出质量统计 329
三、企业产出价值量统计 331
第四节 企业经济效益统计 333
一、企业经济效益统计指标的基本形式 333
二、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333
三、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评价 334
思考与练习 335
第十四章 国民经济核算统计 337
第一节 国民经济核算概述 337
一、什么是国民经济核算 337
二、国民经济核算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及分类 337
第二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内容 340
一、我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 340
二、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内容 342
第三节 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主要统计指标及其平衡关系 343
一、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主要统计指标 344
二、收入分配和使用总量核算主要统计指标 347
三、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主要统计指标 349
第四节 国民经济核算统计分析 349
一、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统计分析 350
二、收入分配和使用指标的统计分析 351
三、国民资产负债核算指标的统计分析 351
思考与练习 354
一、金融统计的意义 356
二、信贷收支统计概念 356
第一节 信贷收支统计 356
第十五章 金融统计 356
三、信贷收支统计指标体系 357
第二节 货币供应量统计 362
一、货币供应量的概念及统计 362
二、基础货币及其统计 365
三、货币乘数及计算 367
第三节 金融市场统计 369
一、货币市场统计 369
二、资本市场统计 371
三、外汇市场统计 373
四、金融监测预警统计 374
思考与练习 376
二、居民收入统计 377
一、居民收入的概念 377
第十六章 居民生活水平统计 377
第一节 居民收入水平统计 377
第二节 居民消费水平统计 379
一、居民消费统计的概念和范围 379
二、居民消费水平统计 379
三、居民消费结构分组 380
四、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381
五、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编制 382
六、居民收入、消费差异统计分析 383
一、生活质量的基本定义 386
二、居民生活质量的统计分析 386
第三节 居民生活质量统计 386
第四节 居民生活水平统计分析 390
一、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统计分析 390
二、居民精神生活评价分析 393
思考与练习 394
第十七章 社会保障统计 395
第一节 社会保障统计的概念和任务 395
一、社会保障统计的概念 395
二、社会保障统计的范围 396
三、社会保障统计的基本任务 396
第二节 社会保险统计 397
一、社会保险统计的概念 397
二、社会保险统计 397
三、养老保险统计 399
五、工伤保险统计 400
四、失业保险统计 400
六、医疗、生育保险统计 401
第三节 社会福利统计 402
一、社会福利事业统计 402
二、社会福利生产统计 404
三、社区服务统计 405
第四节 社会救助统计 405
一、社会救助的涵义及救助对象 405
二、社会救助统计的主要指标 406
第五节 优抚安置统计 407
一、优抚统计的涵义 407
三、自然灾害与救灾统计 407
二、优抚统计的主要指标 408
三、安置统计 409
思考与练习 410
第十八章 科技统计 411
第一节 科技统计的涵义与作用 411
一、科技统计的涵义 411
二、科技统计的作用 411
第二节 科技投入统计 412
一、科技人员统计 412
二、科技财力投入统计 414
第三节 科技产出统计 415
一、科技成果统计 415
二、专利统计 417
三、科技文献统计 419
第四节 科技进步经济效益统计 421
一、科技进步经济效益的概念 421
二、科技进步经济效益的分类 421
三、科技进步经济效益指标 422
四、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422
思考与练习 424
第十九章 社会教育统计 425
第一节 教育统计概述 425
一、教育统计的范围 425
二、教育统计的基本内容 425
一、教育机构数统计 426
第二节 教育发展规模统计 426
二、教职工人数统计 427
三、学生人数统计 428
四、教育增加值统计 430
第三节 教育投资水平统计 430
一、教育投资的涵义及统计范围 430
二、教育投资水平统计 431
第四节 教育发展水平统计 432
一、教育普及程度统计 432
二、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 433
第五节 教育经济效益统计分析 434
一、余数分析法 434
二、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 437
思考与练习 438
第二十章 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 439
第一节 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 439
一、社会发展的概念 439
二、国内外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状况 440
三、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 443
第二节 社会发展的综合评价 444
一、人类发展指数 445
二、社会进步指数 448
第三节 经济增长与人类发展之间联系的计量分析 451
一、从经济增长到人类发展 451
思考与练习 453
二、从人类发展到经济增长 453
附录一 统计分析案例 454
一、统计调查 454
二、统计整理 455
三、统计分析 459
附录二 统计学用表 465
附表1 标准正态分布概率表 465
附表2 t分布临界值表 467
附表3 x2分布临界值表 469
附表4 相关系数临界值表 470
附表5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临界值表 471
附表6 随机数字表 472
参考文献 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