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共关系学 第3版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公共关系学  第3版
  • 居延安主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7309043855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16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32页
  • 主题词:公共关系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公共关系学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 3

上篇 理论篇 3

第一章 导论:公共关系和公共关系学 3

第一节 作为现代社会传播活动的公共关系 3

一、公共关系的丰富涵义 4

二、公共关系的科学定义 8

第二节 作为一门学科的公共关系学 10

一、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11

二、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 14

三、我国公关实践与学科发展 17

第三节 研究公共关系学的现实意义 20

一、公共关系学研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21

二、新经济为公关发展带来机遇 23

三、公共关系学研究与改革、开放、透明创新 25

第二章 公共关系的渊源、兴起与发展 30

第一节 现代社会以前的类公共关系 30

一、公共关系概念的时代性 31

二、古人对类公共关系的认识 32

三、古代在类公共关系活动方面的实践 35

第二节 公共关系在美国的兴起 37

一、公共关系形成的历史条件 37

二、公共关系在美国的肇始 39

三、公共关系创始人艾维·李与伯内斯 41

第三节 公共关系在现代公众社会的发展 44

一、公共关系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及其特点 44

二、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 46

三、公共关系在现代公众社会的发展基础 51

第三章 社会关系和公共关系 54

第一节 社会关系的一般属性和形态 55

一、社会关系的一般属性 55

二、社会关系的形态 61

第二节 社会关系的调节机制和调节手段 67

一、社会关系的调节机制 67

二、社会关系的调节手段 69

第三节 公共关系的形态特征和调节法则 72

一、公共关系的形态特征 73

二、公共关系的调节法则 75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主体——社会组织 79

第四章 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 79

一、社会组织的运行及其关系因素 80

二、社会组织的形象 83

三、社会组织的工作目标 84

四、社会组织的另种形态:公众人物 86

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 89

一、公众及其特点 89

二、公众的分类 93

第三节 公共关系的过程——信息沟通传播 98

一、信息和信息方法 98

二、信息载体——传播媒介 100

三、信息沟通传播在公共关系中的作用 103

四、公共关系主体与客体的角色互换 105

一、采集信息的职能 109

第五章 公共关系的职能和作用 109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职能 109

二、提供咨询的职能 111

三、参与决策的职能 112

四、协调沟通的职能 114

五、指导全员公关的职能 117

六、策划专题活动的职能 119

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作用 120

一、监测作用 120

二、凝聚作用 122

三、调节作用 123

四、应变作用 124

一、企业公共关系 127

第一节 主体或部门公共关系 127

第六章 公共关系的类型 127

二、商业服务业公共关系 129

三、金融业公共关系 130

四、政府公共关系 131

五、事业、团体公共关系 134

六、社会公众人物公共关系 135

第二节 对象公共关系 137

一、员工关系 137

二、消费者关系 138

三、政府关系 139

四、媒介关系 141

五、社区关系 142

六、股东关系 143

七、竞争对手关系 144

八、国际公共关系 145

第三节 功能型公共关系 147

一、日常事务型公共关系 148

二、宣传型公共关系 149

三、征询型公共关系 150

四、矫正型公共关系 152

第七章 公共关系的规范和准则 154

第一节 公共关系必须以满足公众需求为出发点 154

一、满足公众的知晓心理需求 155

二、尊重公众独立自主的人格需求 156

三、满足公众不断转移、升华的精神需求 157

一、社会效益是社会组织与公众根本利益的总和 159

第二节 公共关系必须十分注重社会效益 159

二、公共关系既对自身组织负责,也对公众负责 160

第三节 公共关系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的大原则 163

一、先有客观事实,后有公共关系 163

二、必须全面、深入地掌握事实 165

三、必须实事求是地传播事实 167

第四节 公共关系以不断创新为灵魂 169

一、观念的创新是决定性的创新 169

二、方法创新是提高工作效率的保证 170

三、内容项目创新乃公共关系活力所在 171

下篇 实务篇 175

第八章 公共关系的多学科方法 175

一、传播学及其同公共关系的关系 176

第一节 公共关系与现代传播 176

二、传播层次观念在公共关系中的运用 178

三、现代传播三维整合在公共关系中的作用 184

第二节 公共关系与形象管理 187

一、组织形象和组织形象管理 187

二、形象管理的重要方法:实施CIS战略 193

第三节 公共关系与公众协调 198

一、公众协调的形态和内容 198

二、公众协调的主要方法 201

三、公众协调在公共关系中的作用 203

第九章 公共关系实务操作之一:调查与策划 206

一、公共关系调查的内容 207

第一节 公共关系调查概述 207

二、公共关系调查的科学性 211

三、公共关系调查的指导原则 213

四、公共关系调查的过程 215

第二节 公共关系策划概述 226

一、公共关系策划及其基本原则 226

二、公共关系策划与创造性 228

三、公共关系策划过程分析 232

第十章 公共关系实务操作之二:言语传播 237

第一节 言语传播概述 237

一、言语传播的特点 238

二、言语传播的技巧 239

第二节 言语传播在公共关系中的运用 247

一、日常接待 247

二、新闻发布 249

三、沟通性会议 250

四、公务谈判 252

五、游说策动 254

第十一章 公共关系实务操作之三:文字传播 257

第一节 文字传播的特点和技巧 257

一、文字和文字传播的特点 258

二、文字传播的技巧 261

第二节 文字传播在公共关系实务中的运用 265

一、新闻稿撰写 265

二、广告文案 267

三、宣传资料制作 268

四、内部报刊编辑 270

五、公共关系常用文书 272

第十二章 公共关系实务操作之四:实像传播 279

第一节 实像传播的特点和技巧 279

一、实像传播的特点 280

二、实像传播的技巧运用 282

第二节 实像传播在公共关系实务中的运用 287

一、推销活动 287

二、样品展览和示范表演 289

三、橱窗陈列 291

四、作业场所布置 293

五、实用饰品设计配套 295

第十三章 公共关系实务操作之五:整合传播 297

第一节 整合传播的特点和技巧 297

一、整合传播的特点 298

二、整合传播的技巧 300

第二节 整合传播在公共关系中的运用 304

一、广告运动 305

二、媒介事件 308

三、社会公益事业赞助 313

四、主题活动 315

第十四章 公共关系实务操作之六:网络传播 318

第一节 网络传播的特点和技巧 318

一、网络传播的优势与特点 318

二、网络传播的原则和技巧 327

第二节 网络传播在公共关系中的运用 332

一、电子邮件(E-mail) 333

二、网上论坛(BBS) 337

三、万维网(WWW)信息浏览 341

四、信息的个人化 346

第十五章 公共关系实务操作之七:危机管理 351

第一节 危机与危机管理 351

一、危机定义、特点及类型 351

二、危机管理内涵 354

三、加强危机管理的意义 354

第二节 危机管理的组织落实 356

一、危机管理组织架构的设置 356

二、“发言人”制度的确立 357

三、第一时间快速反应通道的建立 358

四、危机形态的预测 358

五、潜在危机的评估 359

第三节 危机处理的基本程序 361

三、安抚受众,缓和对抗 362

一、深入现场,了解事实 362

二、分析情况,确立对策 362

四、联络媒介,主导舆论 363

五、多方沟通,加速化解 363

六、有效行动,转危为机 364

第四节 危机处理的原则 368

一、著名的三“T” 368

二、公众至上原则 369

三、维护声誉原则 371

第十六章 公共关系专职机构和专业人员 373

第一节 作为一种专门职业的公共关系 373

一、公共关系职业与市场经济 374

二、公共关系职业的两种类型 375

第二节 公共关系专职机构 377

一、组织内设置公共关系机构的必要性 378

二、组织内公共关系机构的设置模式 379

三、组织内公共关系机构的人员配置和预算 383

四、组织内公共关系机构的工作 385

第三节 公共关系专业人员 387

一、公共关系专业人员的素质 387

二、公共关系专业人员的培养 395

三、公共关系专业人员的从业资格鉴定 397

二版序 399

一版序 411

二版作者前言 414

一版作者前言 415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