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学原理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 陈志尚主编(北京大学)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出版社
- ISBN:720005720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48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580页
- 主题词:人学-理论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人学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序一 1
序二 1
第一编 人的存在论 1
第一章 导论 3
第一节 人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5
一、人学研究的对象 5
二、人学与人类学的关系 6
三、人学与哲学的关系 8
四、人学研究的方法 11
第二节 建设人学的背景和意义 14
一、当代人学兴起的国际背景和意义 14
二、中国人学兴起的国内背景和意义 16
第三节 建设人学的条件 20
一、建设人学的科学条件 20
二、中国人学的思想资源 21
三、西方人学的思想资源 23
四、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思想资源 26
第二章 人和自然 29
第一节 自然是人之母 31
一、自然先于人而存在 31
二、生物圈下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32
三、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 35
第二节 人是自然的改造者 38
一、人是改造自然的主体 38
二、人的实践活动的能动性和受动性 39
三、人的实践活动能力的无限性和有限性 42
第三节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44
一、人与自然矛盾的客观性 44
二、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历史发展 47
三、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观 51
第三章 人和社会 57
一、必须把“现实的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 59
第一节 现实的人及其与社会的统一 59
二、必须抓住生产实践这个决定性环节 65
第二节 社会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69
一、社会和自然的质的区别 69
二、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 73
第三节 社会发展是客观规律性与主体能动性的统一 76
一、社会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 77
二、以人的实践为主导的主客体的双向运动 80
第二编 人的本质论 85
第四章 人性和人的本质 87
第一节 人性 89
一、人性是一个系统 89
二、人的属性 91
三、人性的涵义 92
四、人性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96
五、人性和社会发展 96
第二节 人的本质 97
一、人的本质——弥久而时新的斯芬克司之谜 98
二、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实践 99
三、诸人性和人的本质的关系 102
第三节 阶级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性 105
一、阶级性是阶级社会中人的社会性的集中表现 105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人性 106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性和阶级性 107
第四节 “人的异化”问题 108
一、异化溯源 109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异化的理论 110
三、人的本质异化产生的原因和消除的条件 112
四、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的异化”问题 118
第五章 人的活动和人的主体性 123
第一节 活动的人 125
一、人是从事活动的 125
二、人是活动的主体 128
一、人的活动的为我性、对象性、中介性 131
第二节 活动是人的基本存在形式和根本功能特性 131
二、人是什么样的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 134
三、人的活动为人类自己创造了新型进化发展方式 139
第三节 人在活动中的主体性 142
一、人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 143
二、人在活动中的主体性的基本特点与表现 145
三、人的主体性的历史性、相对性及其与客体的相关性 150
第六章 人的个性 155
第一节 个体与个性 157
一、个体 157
二、个性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 158
三、人学理解个性的两个立足点 159
四、人学理解的个性——个体主体性 160
第二节 不同社会形态下人的个性 162
二、第一大形态下的“人的依赖关系” 163
一、以社会发展三形态理论划分个性发展的阶段 163
三、第二大形态下的“人的独立性” 166
四、第三大形态下的“自由个性” 168
第三节 发展个性、解放个性:实践与理论 170
一、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过渡:个性的最初觉醒 171
二、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个性解放运动 172
三、中国近现代启蒙运动思想家和民主革命的个性呼声 173
四、个性异化与个性自由 177
五、关于个性的理论——从德国古典历史哲学到马克思 181
第四节 有个性的人——现代人的本质特征 186
一、从高科技视角看 186
二、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视角看 189
第七章 人的需要和利益 191
第一节 人的需要及其特征和地位 193
一、人的需要的涵义 193
二、人的需要的基本特征 194
三、需要在人性结构中的地位 198
第二节 需要的结构、层次和评价标准 203
一、人的需要的结构 203
二、人的需要的层次 204
三、需要的评价标准 210
第三节 人的利益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13
一、人的利益的本质 213
二、利益的种类和利益矛盾 214
三、需要和利益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18
第八章 人的交往、竞争与合作 223
第一节 人的交往及其历史形态、社会作用 225
一、交往的涵义、类型和形式 225
二、交往的历史形态 229
三、交往的社会作用 232
四、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与现代西方交往理论的比较 235
第二节 合作及其社会作用 236
一、合作是人的特性 237
二、合作的涵义、表现形式及类型 238
三、合作的社会作用 242
第三节 竞争及其与合作的关系 244
一、竞争的涵义和表现形式 245
二、社会竞争是人的一种特性 247
三、竞争的历史发展 249
四、竞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53
五、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257
第九章 人的理性与非理性 261
第一节 传统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片面性 263
一、传统理性主义 263
二、非理性主义 264
第二节 “理性”的涵义及其表现 266
一、理性的涵义 267
二、理性的表现形式:认知理性、价值理性与审美理性 268
三、认知理性的形式: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与直觉思维 269
第三节 非理性的涵义、表现及其作用 272
一、非理性的涵义 273
二、非理性的重要表现及其作用 275
第四节 理性与非理性的辩证统一 277
一、理性与非理性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 278
二、坚持科学的人学理论,清除非理性主义的消极影响 282
第十章 人的审美 285
第一节 美和审美 287
一、什么是美 287
二、审美或审美活动 290
第二节 审美与人的本质 292
一、审美与人的实践 292
二、审美的内在机制 300
三、审美与阶级性 305
第三节 审美理想和审美教育 308
一、审美理想 308
二、审美教育 310
第十一章 人的自由 315
第一节 自由的涵义 317
一、自由与限制是对立的统一 317
二、意志自由是借助认识作出决定的能力 319
三、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322
四、自由就是通过实践实现了自主选择 325
第二节 追求自由是人的特性 327
一、追求自由与人的本质的关系 327
二、自由的一般规定与具体形态的关系 328
第三节 社会自由与个性自由 331
一、人的社会自由 331
二、人的个性自由 333
三、自由王国和自由的人 335
第三编 人的发展论 339
第十二章 人的信仰和理想 341
一、信仰的起源 343
第一节 什么是信仰 343
二、信仰的涵义 346
三、信仰的特点和结构 347
四、信仰的意义与功能 350
第二节 信仰的形成与发展 352
一、原始信仰 353
二、宗教信仰 355
三、理性主义信仰 362
四、共产主义信仰 363
第三节 什么是理想 365
一、理想的涵义及特征 365
二、理想的分类 367
第四节 信仰的变迁与信仰危机 369
一、信仰的变迁 369
二、信仰危机 369
三、当代社会信仰危机的实质 372
一、科学共产主义即科学社会主义 375
第五节 树立共产主义的信仰和理想 375
二、认真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76
三、树立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 380
第十三章 人的素质 385
第一节 人的素质的科学规定 387
一、人的素质的涵义 387
二、人的素质的特征 388
第二节 人的素质的结构 390
一、人的素质的要素 391
二、人的素质的层次 391
三、各种素质的内涵、地位和作用 392
四、人的综合素质与人的创新能力 396
第三节 提高人的素质的途径 397
一、优化环境与提高人的素质 398
二、发展教育与提高人的素质 401
三、参加社会实践与提高人的素质 405
第十四章 人的价值 409
第一节 人的价值的本质 411
一、价值和价值的本质 411
二、人的价值的根据和本质 414
第二节 人的价值的类型 418
一、人的价值的表现形式 418
二、人的价值的基本类型 419
第三节 人的价值评价 423
一、人的价值评价的对象 423
二、人的价值评价的尺度和原则 424
第四节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26
一、什么是价值观 426
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27
第十五章 人的权利 433
一、原始社会没有现代意义的人权 435
第一节 人权是历史的产物,是不断发展的 435
二、人权是历史的产物 436
三、人权的观念和实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437
第二节 人权的涵义 442
一、人权的本质是对人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规定 442
二、人权是个发展的系统 443
三、人权的基本问题和基本原则 445
四、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 445
一、人权是对特权的否定,人权既有共同性又带有阶级性 447
第三节 辨明几个重要的人权理论问题 447
二、人权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449
三、人权是个人人权和集体人权的结合 451
四、公民政治权利和经济文化权利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452
五、正确处理人权的国内管辖与国际干预的关系 453
第四节 人权研究要立足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455
一、当代人权发展的有利条件 455
二、当代人权发展的不利因素 456
三、维护和发展全世界人民的人权 458
第十六章 做人之道 461
第一节 人生与人生观 463
一、人生现象及特征 463
二、人生观 467
第二节 做人的一般路径 469
一、明确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 469
二、正确理解人生的价值 472
三、确定正确的人生目的 475
四、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 478
五、走好人生道路 480
第三节 人生实践的具体问题 484
一、生与死 484
二、义与利 487
三、苦与乐 491
四、荣与辱 494
五、交往与友谊 498
六、爱情 502
七、成才 506
第十七章 人的发展及其规律 511
第一节 人的发展 513
一、人类社会的发展 513
二、作为个体的人的发展 517
三、作为类的人的发展 523
第二节 人的发展的规律 527
一、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 529
二、人的实践活动和其他活动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533
三、人的社会存在和意识相互作用的规律 534
四、人的个体发展的有限性和类的发展的无限性相互蕴涵的规律 536
五、人的实践的自发性递减与自觉性递增的规律 537
六、特殊个人的作用递减与人民群众的作用递增的规律 540
七、人的发展的不自由性、片面性递减和自由性、全面性递增的规律 543
后记 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