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
  • 吴敬琏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 ISBN:9787547601273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30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450页
  • 主题词:经济改革-中国-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 3

第1章 计划经济的建立与改革问题的提出 3

1.1社会主义者的经济体制构想 3

1.1.1早期社会主义者的理想社会 4

1.1.2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和“社会大工厂”模式 7

1.1.3 20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分裂和“福利国家”模式 10

1.2苏联式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1

1.2.1列宁的“国家辛迪加”模式 11

1.2.2斯大林体制 14

1.3对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经济学分析 17

1.3.1新古典经济学家对计划经济体制可行性的论证 17

1.3.2 20世纪20~30年代西方经济学界的社会主义论战 18

1.3.3 20世纪后期对计划经济的再认识 19

1.4苏联、东欧的经济改革 21

1.4.1苏联改善经济的努力及其失败 22

1.4.2南斯拉夫的“自治社会主义”改革 25

1.4.3匈牙利的“新经济机制” 26

1.4.4波兰走走停停的改革 27

1.4.5捷克斯洛伐克半途夭折的“布拉格之春” 27

1.4.6小结 28

1.5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问题的提出 30

1.5.1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在中国的形成 30

1.5.2中国改革问题的提出 33

阅读参考 37

思考题 37

第2章 中国改革战略的演变 38

2.1行政性分权(1958~1978) 38

2.1.1“体制下放”方针的确定 39

2.1.2“体制下放”的实施 39

2.1.3“体制下放”造成的经济混乱及其救治 42

2.1.4对行政性分权的经济学分析 45

2.2增量改革(1979~1993) 47

2.2.1对于改革目标的初步讨论 48

2.2.2“扩大企业自主权”的“体制内改革”未能取得成功 50

2.2.3改革重点从“体制内”转向“体制外” 53

2.2.4民营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55

2.2.5“双轨制”的形成和由此导致的社会经济问题 58

2.3“整体推进”(1994年至今) 63

2.3.1 1984~1986年:进行全面改革的初次尝试 64

2.3.2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开辟了改革整体推进的新局面 69

2.3.3世纪之交经济改革的进展和问题 71

阅读参考 76

思考题 76

第二篇 部门专论 79

第3章 农村改革 79

3.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对经营制度的特殊要求 79

3.1.1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79

3.1.2农业是一个适合于家庭经营的生产部门 81

3.2承包制改革以前的农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84

3.2.1从“合作化”到“人民公社化” 84

3.2.2“人民公社”制度下中国农村的基本状况 88

3.3农业承包经营(“包产到户”)的推行和效果 90

3.3.1 1976年以前“包产到户”的三起三落 90

3.3.2 1980年以后“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迅速普及 93

3.3.3“包产到户”促使农业产出迅速增长 96

3.3.4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财产的增加 97

3.3.5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98

3.4后家庭承包制的农村改革前景 102

3.4.1统筹城乡,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102

3.4.2完善土地制度,维护农民土地权益 104

3.4.3保证微观活力,巩固粮食流通体制的市场化成果 106

3.4.4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 108

阅读参考 110

思考题 110

第4章 企业改革 112

4.1企业制度和现代公司 112

4.1.1企业及其所有权 112

4.1.2企业的三种基本法律形式 115

4.1.3现代公司制的产生 116

4.1.4现代公司的治理结构 119

4.2传统国有企业制度和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改革 123

4.2.1传统国有企业制度的主要特点 123

4.2.2“放权让利”改革未能取得预期效果及其原因 125

4.2.3放权让利改革正负两方面的效应 130

4.3国有企业的公司化 132

4.3.1大型国有企业的公司化改制工作的推进 133

4.3.2改制公司在治理上存在的问题 136

4.3.3国资委成立后的国有企业改革 137

4.4改善大型企业的公司治理 142

4.4.1公司治理改革的国际趋势 142

4.4.2保护股东权益,强化信息披露 144

4.4.3健全董事会的治理机制 146

4.4.4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强公司外部治理 148

阅读参考 149

思考题 150

第5章 民营经济的发展 151

5.1国有制崇拜及其突破 151

5.1.1国有制“一统天下”的建立 152

5.1.2民营经济破茧而出和逐步壮大 155

5.1.3所有制问题论战和“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159

5.2国有经济布局的调整和私有部门的成长 160

5.2.1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方针的制定 161

5.2.2“放开搞活中小型国有企业” 162

5.2.3 1998年:大力扶持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 165

5.2.4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格局的形成 170

5.3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及其克服 173

5.3.1改善民营经济的经营环境 173

5.3.2民营企业需要加强自身的努力 175

5.3.3中小企业的技术提升和产业升级 183

阅读参考 187

思考题 188

第6章 金融改革 189

6.1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下的货币与金融 189

6.1.1市场经济中的货币和金融 189

6.1.2计划经济下的“货币”和“金融” 193

6.2金融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194

6.2.1 20世纪80年代金融体系的轮廓初现 194

6.2.2货币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196

6.2.3外汇市场 197

6.2.4信贷市场 199

6.2.5债券市场 202

6.2.6股票市场 203

6.2.7保险市场 211

6.2.8期货及衍生产品市场 212

6.3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和金融监管制度的建立 213

6.3.1 20世纪90年代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和金融监管制度的初步建立 213

6.3.2 21世纪初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和金融分业监管体系的形成 217

6.4中国金融进一步改革的议题 221

6.4.1银行业对内开放与发展 221

6.4.2 亟须推进证券市场的进一步改革 222

6.4.3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224

阅读参考 225

思考题 225

第7章 财政税收体制改革 226

7.1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下的财政 226

7.1.1市场经济下的财税体制 227

7.1.2改革前的中国财税体制 230

7.2 1980~1993年:以财政承包制为中心的财税改革 232

7.2.1中央、地方财政关系的变化 232

7.2.2政府、企业间财务关系的变化 235

7.2.3财政承包制的制度缺陷 236

7.3 1994年的财税体制全面改革 238

7.3.1财政体制的全面改革:以“分税制”取代“包干制” 239

7.3.2税收制度的全面改革 242

7.3.3 1994年以后财税体制框架下的调整 244

7.3.4财税体制改革的效果 246

7.4新世纪完善财政体系的课题 248

7.4.1实现向公共财政制度的转变 248

7.4.2改善政府间财政关系 252

7.4.3其他税费改革 254

阅读参考 257

思考题 257

第8章 对外开放 258

8.1中国从内向经济到外向经济的转变 258

8.1.1发展中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类型 260

8.1.2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263

8.1.3中国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 264

8.2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269

8.2.1外贸体制改革的进程 269

8.2.2对外贸易的发展 271

8.3经济特区的构建和开放地区的扩展 273

8.3.1 20世纪80年代对外开放基地——特区的构建 273

8.3.2 20世纪90年代:对外开放的区域性扩展 276

8.3.3世纪之交:以开放促开发,加速内陆地区及环渤海地区发展 277

8.3.4经济特区的发展前景 277

8.4外商直接投资 278

8.4.1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扩大和质量提高 278

8.4.2对本土经济的促进作用 282

8.5中国对外开放前景 285

8.5.1当前中国对外开放面临的重大挑战 285

8.5.2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新定位和新目标 288

8.5.3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前景 289

阅读参考 290

思考题 291

第三篇 宏观经济和社会层面的问题 295

第9章 建立新的社会保障体系 295

9.1社会保障体系的功能及其分类 295

9.1.1社会保障的起源 295

9.1.2社会保障体制的类型划分 296

9.1.3各国实施社会保障的若干经验 299

9.2改革前的社会保障体制和1993年的改革计划 305

9.2.1 1949年以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305

9.2.2传统社会保障体制的缺陷 306

9.2.3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的社会保障改革目标 308

9.2.4世界银行的养老金“多支柱体系” 310

9.3 1995年以后的改革实施 311

9.3.1建立全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312

9.3.2养老保险改革 313

9.3.3医疗体制改革 319

9.3.4关于失业保险 328

阅读参考 329

思考题 330

第10章 转型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 331

10.1宏观经济的短期分析与长期分析 331

10.1.1凯恩斯革命与宏观经济学的诞生 331

10.1.2新自由主义与凯恩斯主义的论争 332

10.1.3宏观经济的长期分析和经济增长模式的历史变迁 335

10.2 1979~1996年间的四次经济波动 337

10.2.1通货膨胀是转型国家的普遍问题 337

10.2.2 1979~1983年的第一次经济波动 338

10.2.3 1984~1986年的第二次经济波动 339

10.2.4 1987~1990年的第三次经济波动 342

10.2.5 1991~1995年的第四次经济波动 344

10.3 1997~2008年: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波动 347

10.3.1 1996~2002年:出口支持的经济繁荣和对亚洲金融危机冲击的应对 347

10.3.2 2003~2008年:流动性过剩下的繁荣 352

10.3.3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 356

10.4中国宏观经济的长期问题:经济增长模式转型 359

10.4.1粗放增长模式的引进及其对长期增长的影响 359

10.4.2中国长期经济问题的重要根源在于粗放的增长模式 360

10.4.3转变增长方式,实现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363

阅读参考 365

思考题 366

第11章 转型时期的社会关系和政治改革 367

11.1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的互动关系 367

11.1.1苏联式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 367

11.1.2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政治体制 369

11.1.3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371

11.1.4政府在社会转型中的作用 372

11.2中国政府的政治改革规划及其进程 375

11.2.1 1980年:邓小平提出政治体制改革 376

11.2.2 1986~1987年:邓小平关于加快政治改革的建议和中共十三大的改革计划 378

11.2.3 1997年中共十五大以来的政治改革 379

11.3中国转型期中的社会矛盾 379

11.3.1转型时期是一个社会关系趋于紧张的时期 379

11.3.2腐败活动加剧和贫富差距拉大激化了社会矛盾 384

11.3.3不同群体对待改革的不同态度 390

11.3.4从2004年开始的第三次改革大争论 392

11.4积极而慎重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395

11.4.1政治改革的总体目标 395

11.4.2从建立法治入手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397

11.4.3政府自身的改革是推进政治改革的关键 399

阅读参考 402

思考题 403

第四篇 简短的结论 407

第12章 结束语 407

12.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建立和它的发展前景 407

12.2推进改革,全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09

索引 411

后记 429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