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循环经济学pdf电子书版本下载

循环经济学
  • 刘雪飞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
  • ISBN:978780246277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71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390页
  • 主题词:自然资源-资源经济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下载压缩包 [复制下载地址] 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

下载说明

循环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 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人类经济活动突破生态系统多维临界 1

第二节 人类的经济规模拓展到了自然资源承载力的阈值 2

第三节 循环经济学理论符合生态哲学的认知 4

第四节 循环经济学理论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5

第五节 循环经济对科技创新的要求 7

第六节 对经济人假设的修正 8

第七节 对现代经济学和科学以及社会学和人类学等的借鉴 9

第二章 循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15

第一节 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 15

一、人类寄生于自然阶段 15

二、人类中心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17

三、人类自然理性的觉醒与选择 19

第二节 循环经济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20

一、人类面临危机的启蒙阶段 20

二、循环经济内涵得以极大的丰富 20

三、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1

第三节 循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21

一、循环经济学的概念及其内涵 21

二、循环经济学的范畴 22

三、循环经济学的资源观 23

四、循环经济范式 26

第四节 循环经济的特点 29

一、循环经济与原始经济和农业经济以及工业经济的区别 29

二、循环经济与西方主流经济的区别 31

三、循环经济与宏观经济和中观经济以及微观经济的区别 32

第五节 经济学基本原则在循环经济学中的研究 34

一、循环经济学的稀缺与效率 35

二、循环经济学的供给与需求 43

三、循环经济学的效率与平等 52

第六节 循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62

一、循环经济学的思维原理和方法 63

二、循环经济学的技术性方法 63

三、循环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 63

第三章 循环经济与生态规律之契合研究 67

第一节 生态规律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对象 67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67

一、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 68

二、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 70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和能量交换 74

一、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生产 74

二、生态系统的能量交换 74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78

一、物质循环的概念和类型 78

二、生态系统信息流的概念和种类以及特征 82

三、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的协同 82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调控 84

一、生态系统的起源 84

二、生态系统的演替与进化 85

二、生态平衡 86

第六节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87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内涵 88

二、生物多样性的现状 90

三、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其评估 91

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持续利用 92

第七节 生态系统的恢复 93

一、生态恢复的概念 93

二、退化生态系统的概念及主要类型 94

三、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目的 94

四、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机理和基本原则 95

五、退化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影响 96

第八节 循环经济学和生态规律以及人类对社会规律认识的复合 98

一、循环经济企业与生物体的类比 98

二、循环经济产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类比 99

三、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与生态系统的类比 99

四、循环经济资源流与产业生态学资源流的分析 102

五、生态规律与认识规律和循环经济学原理之分析 106

第四章 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 108

第一节 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108

一、国外循环经济理论研究 108

二、国内循环经济理论研究 109

第二节 发展循环经济的文化基础 110

一、循环经济的世界文化基础 110

二、循环经济的中国文化基础 110

第三节 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基础 111

一、美国3M模式 112

二、丹麦卡伦堡模式 112

三、德国DSD模式 113

第四节 发展循环经济的科技基础 114

一、控制论 114

二、信息论 115

三、系统论 116

四、自组织理论 116

五、生态伦理学 117

六、熵定律 118

七、非传统矿产资源学 119

八、软科学 120

第五节 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基础 121

一、企业层面的循环经济 121

二、区域层面的循环经济 122

三、社会层面的循环经济 122

第六节 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基础 123

一、欧盟的循环经济制度概况 123

二、德国的循环经济制度概况 123

三、日本的循环经济制度概况 124

四、法国循环经济制度概况 124

五、美国循环经济制度概况 124

六、韩国循环经济制度概况 125

第七节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概况 125

一、我国循环经济的萌芽阶段 126

二、我国循环经济的认识阶段 126

三、我国循环经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阶段 126

四、循环经济发展的现实中所遇到的问题 126

第五章 文化知识 131

第一节 文化知识的基本内涵及其经济属性 131

一、文化知识的含义 131

二、文化的性质 132

三、文化的经济属性 135

第二节 文化产业 136

一、文化工业 136

二、文化工业的研究路径 137

三、文化经济 138

第三节 文化传统与经济发展 139

一、文化传统 139

二、文化知识与经济发展 140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 141

第四节 文化世界观 143

一、创建文化世界观 143

二、构建文化世界观的基础 144

三、文化世界观与经济世界观的关系 144

四、循环经济的文化世界观 144

第五节 文化发展的基本要素 145

一、对文化发展的基本理解 145

二、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 146

三、文化发展与经济的关系 148

第六节 文化余数 149

一、两种文化 150

二、科学家关于两种文化的论述 151

三、第三种文化 152

四、第三种文化在中国 153

第六章 人力资本 155

第一节 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55

第二节 人力资本的内涵及基本特性 156

第三节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关系 159

一、人力资源的内涵及特性 159

二、人力资源价值的估算 159

三、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化 160

第四节 科学共同体的基本理论及其含义 160

一、国外有关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论述 160

二、我国有关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论述 162

第五节 建立循环经济科学共同体的目的及意义 163

一、解决循环经济学科的基本问题 163

二、益于社会各界的支持与承认和科学评价 164

三、深入研究经济社会演进规律 164

第六节 建立循环经济科学共同体的必要性 164

一、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的经济演变 165

二、科技进步社会分工的必然结果 165

三、缓解人口资源环境在发展中的矛盾 165

四、建立市场经济道德基础的需要 166

五、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选择 166

第七节 循环经济科学共同体的指导理论 167

一、整体论 167

二、混沌学 167

三、文化论 168

四、新资源观 169

第八节 循环经济科学共同体的管理 169

一、社会性和创造性相结合 170

二、个体意见与公众意见相结合 171

三、自我自由和自我和谐相结合 171

四、强力意志与生命意义相结合 172

五、存在勇气和自由超越相结合 173

第九节 人力资源管理对科学共同体的作用机理 174

一、人力资源管理对科学共同体绩效作用机理的分析 174

二、人力资源管理对科学共同体的气氛及成员文化的影响 175

三、科学共同体的弹性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 178

四、人力资源管理与科学共同体声誉 179

五、人力资源管理与科学共同体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 181

第七章 科技创新 182

第一节 科技创新的界定及其分类 182

一、科技创新的界定 182

二、科技创新的分类 183

第二节 科技创新的决定因素 187

一、创新型个性的要素 187

二、创新型共同体的要素 192

三、创新型组织的要素 195

四、创新型用户的要素 203

五、创新型市场的要素 207

六、创新型的教育要素 211

第三节 科技创新的两面性 216

一、科技创新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影响 216

二、科技创新的偏移将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218

三、循环经济对科技创新的把握 219

第四节 重构科学技术发展图景 219

一、古典理论框架的动摇 220

二、科学新范式的构建 220

三、生态科学的建立 220

第五节 科技成果检验方法的演进 222

一、科学检验实证论的确认观 222

二、科学检验确认观及相应的真理观 222

三、科学检验理论发展模式研究的突破 223

四、科学发现的社会承认 225

第六节 循环经济科技创新需要科学的合理性 226

一、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的系统性 226

二、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的规范性 227

三、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的灵活性 229

第八章 自然资源 231

第一节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资源演变动因 231

一、狩猎—采集社会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 231

二、农业社会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 232

三、工业社会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 232

四、自然资源演变的动因 233

第二节 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其分类 234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 234

二、自然资源的内涵 236

三、自然资源的特征 238

四、自然资源的分类 238

第三节 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和可得性的度量 241

一、世界各国岩矿资源的分布特征 241

二、自然资源的稀缺性 241

三、自然资源可得性的度量 248

第四节 自然资源的供给与需求 250

一、自然资源的供给 250

二、自然资源的需求 252

三、自然资源的供求实证分析 252

第五节 自然资源的开发 257

一、自然资源开发的原理 258

二、自然资源开发的最优化 258

三、矿产资源开发的战略 261

第六节 自然资源保护 262

一、自然资源保护的内涵 262

二、自然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263

三、影响自然资源保护的主要因素及经济含义 263

第九章 环境资源 267

第一节 环境资源的属性及其价值 267

一、环境资源的自然属性 267

二、环境资源的经济属性 268

三、环境资源的价值 270

四、环境资源的经济价值构成 271

第二节 环境资源配置的伦理观 272

一、环境资源的公正配置 272

二、环境资源评价的伦理规范 274

三、环境资源的必需属性 276

第三节 环境资源开发的分析 277

一、环境成本效益分析 278

二、荒地开发 279

三、不可逆性 281

第四节 环境污染的生态效应 284

一、环境污染概述及其相关理论 284

二、环境污染在生态系统中的路径 285

三、环境污染的生态效应 288

第五节 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290

一、环境的保护和修复的理论基础 290

二、退化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因 290

三、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和修复的基本原则及目标 291

四、最优污染与有效污染 292

第六节 国际环境问题 292

一、越界污染行为 293

二、是否合作 294

三、是否合作的博弈分析 296

四、环境污染的计量 297

五、欧洲酸雨博弈的实例 300

第十章 发展循环经济 调整产业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303

第一节 产业结构的概念以及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特征 303

一、产业及产业结构的概念 303

二、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特征 303

第二节 循环经济模式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306

一、引导产业集群发展 306

二、选择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先领域 306

三、推进产业的生态化 306

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产业 307

第三节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演变 307

一、西蒙·库兹涅茨的总体增长与产业结构 307

二、罗斯托的产业结构转变过程与经济增长 308

三、以库兹涅茨与罗斯托为代表的现代经济增长论 309

四、循环经济的经济增长观 310

第四节 增长模式的选择和理论界定 310

一、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310

二、增长方式和增长模式 311

三、生产部类的划分和轻重工业的划分 311

四、经济增长阶段的划分与分析 311

第五节 经济增长方式要素贡献分析 312

一、经济增长源泉分析 313

二、经济增长粗放程度的分析 314

三、粗放型经济增长的特征 317

第六节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 320

一、转变增长方式缓解资源压力 320

二、转变增长方式缓解环境承受力 320

三、转变增长方式实现资源安全战略 321

第十一章 发展循环经济 构建和谐社会 322

第一节 学术界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思考 322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及依据 322

二、衡量社会和谐的标准 323

三、当前社会主要有哪些“不和谐”因素 323

第二节 和谐社会的指标体系 324

一、和谐社会的概念及其特征 324

二、和谐社会的系统结构分析 324

三、和谐社会指标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及其基本原则 327

第三节 和谐社会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 328

一、SEEWSHERE系统的综合评价流程 328

二、SEEWSHERE系统发展指数评价模型 328

第四节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333

一、SEEWSHERE系统的时空及原型价值分析 334

二、需求的扩展及其观念的错位对SEEWSHERE系统的限制 334

三、超越理性实现的SEEWSHERE系统动态平衡 335

第十二章 循环经济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336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336

一、可持续发展的缘起 336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337

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38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是否可持续 339

一、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 339

二、人类活动与不可持续性问题的生成 340

三、LOGSTIC方程在不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341

第三节 循环经济学文化层面的可持续发展 343

一、文化发展可持续性的重心与范畴 343

二、自然的演替与一般性指称的发展理论 344

三、人类社会整体意义上的发展理论 345

四、人类社会必须超越工业文明进入文化时代 347

第四节 循环经济学物质层面的可持续发展 349

一、地球是一个活的生命体 349

二、地球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350

三、生命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要素 352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 353

一、可持续发展是社会规范的建构 353

二、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规范的基础 356

三、可持续发展社会规范的制度分析 358

第六节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361

一、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之间的关系 361

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方法 362

三、矿产资源战略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363

四、循环经济是解决可持续发展资源限制的路径 366

参考文献 367

后记 371

精品推荐